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乐山师范附小翡翠实验学校语文教材解读(表四)

——备课样表

一 年级 下 册 备课组成员:石思萍 备课时间 2012年1月 课题 课时目标 识字1 1、读通课文,完成—— 1)认识“万、复、苏、柳、歌、舞、冰、泉、丁、百、齐、争、鸣”13个生字,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2)圈出文中的生字。 3)读准课文中八个四字词语的字音。 2、读顺课文,完成—— 1)脱离拼音熟练朗读八个词语。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词语的节奏。 3、读懂课文,完成—— 1)结合生活体验、借助课文插图、课件理解词语意思。 2)根据词语想想画面。 3)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读出词语的优美节奏。 4)完成写绘作业:《我眼里的春天》 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读准“苏、柳、冰、丁、争”的字音,书写时注意这五个字的笔画及在田字格中的准确位置。 2、读顺课文:咬字清楚,读得流畅。 3、理解词语意思,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ppt,音乐《春之声》、《春天在哪里》 教学课时 1课时 修改调整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文 1、播放音乐《春之声》: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生交流)是啊,随着音乐流淌而出的,有丁冬丁冬的流水声,有叽叽喳喳欢快的鸟鸣。原来,春姑娘已经悄 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她热情地邀请着我们彩虹花班的孩子 们:“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2、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很特别,用8个词语向我们描绘了春 天的美景。通过这8个词语,我们不仅能识字,还能从词语里 看见春天的景色。 二、读顺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词语,把词语中的新字圈出来,好好拼一拼,读一读,记一记。 2、学生练习拼读。 3、出示课件,抽生读词语,随机正音。 4、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抽生读。 5、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6、将生字送回词语中,去掉拼音,全班学生读。 三、读懂课文,理解含义。 1、这些词语读着读着就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孩子们,经过这么多遍反复的读,你能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吗? 2、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重点理解“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中的“百”意指“多”。 3、这些词语中,有些是我们能用眼睛看到的色彩,有些是我们能用耳朵听到的声音,在词语中找一找,把你能“看到”的词语中表示颜色的字画上△,把你能“听到”的词语中表示声音的字画上○,再美美地读一读。 能看到色彩的词语: 柳绿花红,冰雪融化,百花齐放(预设:理解“百花齐放”花儿竞相开放,所以色彩缤纷,课件出示百花齐放的图片,辅助学生理解。) 能听到声音的词语: 莺歌燕舞,泉水丁冬,百鸟争鸣(预设:“莺歌燕舞”,表现出鸟儿在春天欢快鸣叫,飞翔的场景,既能看也能听。) 4、课件出示词语相关的图片,再次理解词语含义,加深印象。 5、理解词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经过一个漫长的寒冬,那些在秋天里枯黄死去的小草又重新冒出了地面,那些冬眠的动物又开始活跃在林间草地上,干枯的枝头又绽出新芽,因为春风把温暖送到了人间,因为春雨把甘露洒遍了大地,一切沉寂的事物都在冬天的沉睡之后苏醒过来,这就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6、这些词语描绘的词语这么美,孩子们一定很喜欢,那我们就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你对词语的理解,读出你对春天的喜爱吧! 7、引读,悟情,积累: 1)春天回到了大地,所有的事物都苏醒过来,我们看到了一幅幅这样美丽的景色,读—— 2)春天里,处处鲜花盛开,呈现出这样的美景,读—— 3)春天来了,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春天,把这春的喜讯带给每一个人吧,读—— 四、写字指导。 1、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自己的发现。 2、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提示书写习惯。 五、作业 1、每个生字在本子上写四个,拼音两个,组词两个。 2、春天里,你的眼睛一定还看到更多美丽的景色,你的耳朵一定还听到更多动听的声音,用你的画笔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画下来,再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吧!完成写绘《我眼里的春天》。 板书设计 识字1 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 春回大地 冰雪融化 泉水丁冬 万物复苏 百花齐放 百鸟争鸣 练习设计 1、给词语分类: 能看到色彩的词语: 能听到声音的词语: 2、连线(给图片找出相应的词语) 3、补充阅读:童诗《初春》王宜振 4、挑战展示:我还知道这些词语是描绘春天的景色的。 教后反思 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还可以在不自觉中巩固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