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表示时间较长 B.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
C.第ns内就是﹙n-1﹚s末到ns末这一秒时间( n为任意正整数) D.1min内有60个时刻 参考答案: C
2.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Q和q,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下面那些做法可以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1.5F( )
A 使Q的电量变为2Q,使q的电量变为3q,同时使它们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B 使每个电荷的电量都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也变为原来的1.5倍 C 使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变为原来的1.5倍,距离为原来的1.5倍 D 保持电量不变,使距离变为原来的2/3倍 参考答案: A
3.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和B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B间无摩擦力的作用
B.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A+mB)gsinθ C.B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为mA gcosθ D.取走A物后,B物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BD 解
:
B
、
对
AB
整
体
受
力
分
析
,
如
图
由f=N=滑f=μN 由μ=tanθ
整体受到的摩擦力就是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故B正确; A
、
C
、
再
对
A
物
体
受
力
分
析
,
如
图
以
上
三
式
可
以
解
得
共
点((动
力
平mA+mBmA+mB
摩
衡
条
))擦件
可
得 gsinθ gcosθ 力
由
共
点
力
平
衡
条
件
可
得
fA=mAgsinθ NA=mAgcosθ 故
A
选
项
错
误
,
C
选
项
错
误
;
D、撤去物体A后,物体B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变为f=μmBgcosθ=mBgsinθ,等于重力的下滑分故选BD.
力
,
故
D
正
确
;
4. 在2013年四川雅安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
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的A、B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B.卫星甲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乙
C.卫星甲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甲和卫星乙的向心力大小相同
参考答案:
C
5. 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km、离地1750m高度时飞机发动机突然停车失去动力。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最终安全迫降机场,李峰
成为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的第一人。若战机着陆后以6m/s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其着陆速度为60m/s,则它着陆后12s内滑行的距离是 A. 288m
B. 300m
C. 150m
D. 144m
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战机停止时间为,所以12s后的位移等于10s时的位
移,故有,故B正确
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属性汽车刹车的类型,先计算出飞机滑行到停的总时间,再根据题中所给的时间判断飞机的状态,再进行分析计算,一定要先计算出物体静止下来所用的时间,和题中给的时间对比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两个靠得很近的天体,离其它天体非常遥远,它们以其连线上某一点O为圆心各自做匀速圆周运动,两者的距离保持不变,科学家把这样的两个天体称为“双星”,如图4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为
和
,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引力常量
为G,双星中质量为的天体运行轨道半径=_______________,运行的周期=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 如图是小球在某一星球上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cm。已知闪光频率是5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是 m/s2,小球的初速度是 m/s,小球通过A点时的速率是 m/s。
参考答案:
25 0.75 2.1
8. 质量m1=0.5kg的水桶拴在长L=0.8m的绳子的一端,桶中盛有m2=lkg的水,用手握住绳子的另—端,使小桶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要想使小桶转到最高点时水不从桶里流出, 这时水桶的线速度至少为_______m/s,这时绳子中张力为_______N,水桶底受到的压力为________N. (g=l0m/s)
参考答案:
9. 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与物块沿光滑斜面的运动,首次发现了匀加速运动规律,伽利略假设物块沿斜面运动与物块自由落体遵从同样的法则,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块滑下的路程,并测出物块通过相应路程的时间,然后用图线表示整个运动过程,如图7所示,图中OA表示测得的时间,矩形OAED的面积表示该时间内物块经过的路程,则图中OD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P为DE的中点,连接OP且延长交AE的延长线于B点,则AB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平均速度,末速度
10. 如图所示的传动装置中,已知大轮A的半径是小轮B的半径的2倍,A、B分别在边缘接触,形成摩擦传动,接触点无打滑现象。A、B二点的线速度之比为__ _________,角速度之比为_ 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 。 参考答案:
11.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
参考答案: 次声波, 振动;
12. 质量为2kg的重物从30m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重物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重物下落2s时具有的动能为_____;重物下落高度为_____m时,动能是其重力势能的一半。(g取10m/s2) 参考答案: 400J 10
13.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 (用l、g表示),其值是 (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 参考答案:
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P为弹射器,PA、BC为光滑水平面分别与传送带AB水平相连,CD 为光滑半圆轨道,其半径R=2m,传送带AB长为L=6m,并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质量
m=1kg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弹射器P弹出后滑向传送带经BC紧贴圆弧面到达D点,
已知弹射器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取
g=10m/s2,现要使物体刚好能经过D点,求:
(1)物体到达D点速度大小;
(2)则弹射器初始时具有的弹性势能至少为多少。
参考答案:
(1)2m/s;(2)62J
【详解】(1)由题知,物体刚好能经过D点,则有:
解得:
m/s
(2)物体从弹射到D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62J
15. 12.(3分)在上图中,根据通电螺线管上方小磁针N极的指向,标出电源的“十”“一”极。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起重机的不变功率P=10kw,将地面m=500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吊起h=2m,达到最大速度。(g取10m/s2) 求:(1)求物体的最大速度
(2)由静止到达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t
参考答案:
17.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郎在月球上烙下了人类第一只脚印,迈出了人类征服宇宙的第一步,在月球上,如果阿姆斯特郎和同伴奥尔德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质量为m的仪器的重力为F。而另一位宇航员科林斯驾驶指挥舱,在月球表面飞行一周,记下时间T。只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月球的质量。
参考答案:
解:能估算出月球的质量
由题意得 g=F/m ……(2分) 在月球表面附近绕行时,有r=R 则
G=ma向=mg月=mR
2
……(2分)
得 M=g月R/G
R=g月……(2分)
M=
……(2分)
18. 如图所示,曲面AB与半径r、内壁光滑的四分之一细圆管BC平滑连接于B点,管口B端切线水平,管口C端正下方自立一根轻弹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C端齐平,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在曲面上某点由静止释放,进入管口B端时,上管壁对小球的作用力为mg.
(1)求小球达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若释放点距B点高度为2r,求小球在曲面AB上运动时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
(3)小球通过BC后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p,求弹簧被压缩的最大形变量x.
参考答案:
解:(1)小球在B点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向心力公式可得:
F+mg=解得:v=
;
;
(2)小球从A滑到B,由动能定理有: mg?2r﹣W=mvB2﹣0 解得:W=mgr;
(3)当弹性势能最大时,小球的速度为0,对小球从B到最低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g(r+x)+mvB2=Ep
解得:x=﹣2r
答:(1)小球达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若释放点距B点高度为2r,求小球在曲面AB上运动时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为mgr;
(3)小球通过BC后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过程中弹簧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p,求弹簧被压
缩的最大形变量为﹣2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