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EB病毒诱发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探索

EB病毒诱发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探索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EB病毒诱发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病理特性探索

作者:宋魏 于庆凯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EB病毒诱发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分子病理特性。方法 50例EB病毒诱发人DLBCL患者, 应用EBV原位杂交技术、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 并对分子病理特性展开探讨。结果 50例EB阳性DLBCL病例中病变仅累及淋巴结11例, 仅位于淋巴结外器官19例, 既有淋巴结病变又伴结外累及20例。中位生存35个月。分析组织学特征:可见多形性淋巴样细胞散在或弥漫浸润性分布, 背景部分情况下可见嗜酸细胞。本组多形性亚型15例, 大细胞亚型34例, 混合亚型1例。免疫表型:40例老年EB阳性DLBCL组中bcl-6表达为15%, 较非老年组40%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EB阳性DLBCL组中血EBV病毒DNA检出率为50%, 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检出率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EB病毒;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病理特性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是一组异质性较明显的肿瘤实体, 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发率较高的类型, 可依据分子遗传学、组织学、临床、免疫表型按亚型或多种变异型划分。EB诱发的DLBCL在生物学及形态学特征上可能与DLBCL其他亚型不同, 其具有侵袭性更强、年龄分布更高、生存率更低等特征[1]。本次研究选取50例EB诱发的DLBCL病例, 就其分子病理特性展开探讨,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50例EB病毒诱发的DLBCL患者, 男28例, 女22例, 年龄52~88岁, 平均年龄(73.2±3.8)岁, 其中年龄>60岁40例, 中位年龄70岁。依据2008年WHO制定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新分类标准, 对免疫表型和组织学表型确诊。均采用CHOP方案治疗, 即环磷酰胺药物+多柔比星药物+长春新碱药物+泼尼松, 可取CHOP应用, 开展联合化疗。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收集。

1. 2 方法 ①EBV原位杂交:病变组织中相关EBVmRNA表达采用EBV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EBER1/2)。常规脱蜡水化, 蛋白酶K 4 g/L, 37℃, 行30 min消化, 乙醇脱水, 干燥, 再探针滴加, 孵育3 h, 温度为55℃, 漂洗后取抗FITC/HRP抗体滴加, 室温行30 min孵育, 实施DAB显色, 应用苏木精完成对比染色处理, 试剂盒中提供阳性对照片, 予以阳性对照, 探针对PBS代替, 完成阴性对照。②免疫组织学染色:本操作应用免疫组代Envision法进行。以pH 9.0的Tris-EDTA微波修复20 min为抗原修复条件, Dako免疫组织化学仪上完成相关检测操作。③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采用此技术对淋巴细胞中EB 病毒游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DNA 进行定量测定。反应条件为93℃ 3 min, 93℃ 45 s, 55℃ 2 min, 共40 个循环。反应结束后, 用计算机将样本和标准曲线对比, 计算出反应体系中待测标本中DNA 的拷贝数。PCR 反应总体积为50 μl, 含10 μl PCR 缓冲液, 引物和对应的荧光标记探针各10 pmol。dATP、dCTP、dGTP 和dUTP 各200 μmol/L, Tap 聚合酶5 U, DNA 模板5 μl, 吸取抽提的DNA 5 μl置入PCR的反应管中, 在ABI7300 自动荧光PCR 仪上进行扩增。判别标准定义为:DNA水平>1×103copy/ml为阳性, DNA≤1×103copy/ml 为阴性。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50例EB阳性DLBCL病例中, 病变仅累及淋巴结11例, 仅位于淋巴结外器官19例, 既有淋巴结病变又伴结外累及20例。中位生存35个月。分析组织学特征:可见多形性淋巴样细胞散在或弥漫浸润性分布, 背景部分情况下可见嗜酸细胞。本组多形性亚型15例, 大细胞亚型34例, 混合亚型1例。免疫表型:40例老年EB阳性DLBCL组中bcl-6表达为15%, 较非老年组40%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EB阳性DLBCL组中血EBV病毒DNA检出率为50%, 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检出率1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次选取病例中, 老年人占80%, 老年EB病毒诱发的DLBCL属新的DLBCL亚型, 随着年龄增大, EB阳性DLBCL发病人数增多, 且年龄增长造成的免疫系统衰老或衰退属全球现象, 本研究40例老年EB阳性DLBCL病例年龄均>60岁, 中位年龄70岁, 相较60岁外周血单核细胞等EBV DNA有较高检出率。而青少年在EBV感染时, 造成的EBV核抗原2IgG抗体多呈终生存在表现, 而已证实EBV与多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有较为密切的关联, 即随年龄增长, 老年人EB阳性DLBCL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免疫系统的退化和衰老关联密切[2, 3]。

本次研究中约1/3患者病变累及的结外器官在一个以上, 乳腺、扁桃体、甲状腺、鼻咽、胃、皮肤、胸腔、支气管等为结外常见累及部位, 与国外报道一致。与EBV阴性DLBCL比较, EB阳性DLBCL同样具更侵袭性特征、更高发病年龄和更差预后, 一般患病年龄>70岁, 在临床被认为是老年EB阳性DLBCL多变量和单变量分析较为可靠的预后因素, 但结果显示, 虽>70岁患者有更差预后, 但相较

综上所述, 老年EB阳性DLBCL属临床病理特征独特的DLBCL亚型, 但与非老年EB阳性DLBCL有一定相似性, 需结合免疫学、临床等资料, 与其他类型淋巴瘤鉴别。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 林云, 杨文萍, 黄慧, 等. EB病毒感染相关的儿童散发性伯基特淋巴瘤中miR-127和miR-155表达及意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3, 29(10):1076-1080.

[2] 徐方平, 刘艳辉, 庄恒国, 等. 老年人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1, 40(9):616-621.

[3] 程波, 孙锁柱, 丁姗姗, 等. 老年性EB病毒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3, 20(3):189-190. [收稿日期:2014-08-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