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TODAY NURSE,April,2012,No.4 ※妇产科护理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护理 赵摘要梅 总结了35例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对症护理及 出院指导等。认为通过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面、完善、细致、周到的治疗和护理后,肝炎症状得到了控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妊娠;病毒性肝炎;预防;护理 中圈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4-0062—02 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妇女肝病和黄疸最常见的原因。国内 防丁肝。孕妇如各种病毒标志物(一),目前主张乙肝主动免疫 外报道其发病率为0.8%一17.8%,约为非孕妇的6倍,目前明 保护,因乙肝为基因型重组疫苗,非活疫苗,孕妇可以接受,一般 确的肝炎病毒有5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乙型病 从23周起实施,0周、4周、12周共3次,每次20ug。 毒性肝炎最常见 J。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妊娠期合并病 2.3.2被动免疫:为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表面 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护理介绍如下。 抗原阳性的孕妇。从孕28周起每4周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 1临床资料 白,直至分娩,可以起到较好的宫内阻断作用…。新生儿联合 本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共收治35例妊娠合并病毒 免疫:母亲为HBsAg和HBeAg阳性的新生儿联合应用乙肝疫苗 性肝炎患者,年龄19—41岁,其中包括甲肝4名,乙肝22名, 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出生后即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 m1( 乙、戊重叠3名,戊肝5名,重症肝炎1名。妊娠早期25例,中 200U/m1),1个月在注射同剂量HBIG;生后2月、3月、6月各 期妊娠8例,晚期妊娠2例,其中经产妇8名,初产妇27名。患 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ug,保护率可达95%以上。新生儿生后24 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心理障碍等症 h内,1月、6月注射重组乙肝疫苗,阻断HBV感染率可达85%。 状。出现黄疸的5名。35例患者经过积极的保肝、护肝、降酶、 3护理 退黄、补充人血白蛋白等药物的应用,加强休息、营养和胎儿监 3.1饮食护理 护。配合胎儿电子监护仪,B超检查及对症支持治疗等,经过2O 妊娠以后,孕妇新陈代谢增加,营养消耗过多,及时的向患 ~40 d不等的治疗。其中治愈l4名,好转19名,自动出院2 者宣教饮食治疗对于肝病的重要性。 名。由于妊娠妇女特殊的生理变化,肝炎对母儿健康危害较大, 3.1.1合理的选择营养食物的摄入:妊娠合并肝炎的患者因为 因此做好预防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肝脏功能发生障碍而影响物质代谢,如果不进行预防,对胎儿影 2疾病预防 响很大,所以合理的营养饮食可起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属于高发性传染病,要预防和减 肝细胞再生和修复,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同时也是保证胎儿正 少发病率,着重于以下方面。 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治疗肝炎不可忽视的方法之一 J。既要吃 2.1 甲肝、戊肝切断传染源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加强患者及 富含优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度肉、鸡蛋、 家属的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 鱼、虾、豆制品、粮食等。又要吃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食物如新 生水,防止水源被粪便污染;进食要分餐;接触后要充分洗手。 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适当增加糖,以保证热量的充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的阻断传播途径,特别是粪一口传播。 足。食物以低脂、易消化、清淡为主。重肝患者要给低蛋白饮 2.2孕产妇最常见最严重的是合并乙型肝炎,病例中乙肝患者 食,以防诱发肝昏迷,增加碳水化合物。可从静脉输入足够营养 怀孕前大多数是病毒携带者,有肝炎病家族史,所以预防重点为 成分。 防止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强化孕前的咨询;准备怀孕前,双方要 3.1.2合理的安排进餐时间、环境及次数:妊娠早期及病毒性 做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测定。并指导孕前及孕期卫生知识,要 肝炎患者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病毒性肝炎发生在早期可加重 重视孕期监护,有肝炎病家族史的孕妇妊娠早、中、晚期要反复 妊娠反应。3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检查肝炎病毒抗原抗体系统,肝功能不正常的孕妇要积极的治 消化系统症状;除给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外,此时不宜强调“高营 疗。已患肝炎的育龄妇女应避孕,并进行积极治疗。 养”或强迫进食,首先与患者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并力求把食物 2.3 主动,被动免疫是目前阻断传播的最有效的方法 做到美味可口,多样化,以促进食欲。令外改善就餐环境,嘱咐 2.3.1 主动免疫孕前如各种病毒标志物均阴性,应进行系统 患者要少食多餐,少食多餐既可减轻肝脏负担防止消化不良,又 免疫,目前甲肝疫苗和乙肝疫苗均在临床应用,乙肝疫苗还可预 可增加进食量,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 3.2心理护理 工作单位:221000徐州 江苏省徐州市传染病医院 由于患者及家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不同,以及家庭社会支 收稿日期:2011—11—06 持系统不完善。孕妇不但对自己病情担忧,更担心传染胎儿,又 当代护士2012年4月中旬刊 ・63・ 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 马辽梅 摘要总结了147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产前重视检查及保健;产时科学处理产程,减少危险因素;产后细心 观察,对症处理及积极配合急救,并加强生活、心理护理。认为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1:1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4—0063—02 1.1一般资料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500ml, 为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产妇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 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一3% J。产后出血一旦发生,预后严 重,如抢救不及时可严重危及产妇生命。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 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住院分娩孕妇 5897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147例,占2.49%。初产妇92例, 经产妇55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4±0.6)岁;孕期 37W ~41W”,是基层医院产科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本研究针对产后出血实 施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平均孕期(39±0.2)W;阴道分娩103例,剖宫 产4_4例;产后24h内出血者139例,占94.56%,产后24h后出 血者8例,占5.44%;出血量500—1500ml者82例,占55.78%; 出血量1500—2500ml者64例,占43.53%,出血量I>2500ml者 1例,均符合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 ̄>500ml的产后出血 工作单位:033000 吕梁 山西省吕梁离石区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11—12—04 诊断标准。 ) . 害怕终止妊娠。因此,孕妇会产生焦虑、恐惧、矛盾及自卑等 心理,不但不利于肝病的恢复,不良情绪可影响胎儿发育,根 据护理对象的心理特征、文化程度、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实施护 理。首先医护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耐心听患者及家属诉 说,向其详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主动与其及家属进行沟 通,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情感支持,不要 清洁,指导患者经常洗澡。剪短指甲并磨平,避免用手抓挠,对 局部已抓破的皮肤,保持干燥,防止感染。避免用肥皂及烫水 清洗皮肤,注意衣物及床单的消毒。乏力者指导患者卧床休息。 待乏力好转,可适当室内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3.6出院指导 指导乙肝孕妇出院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因手术对肝炎不利, 应争取阴道分娩,分娩时加强消毒隔离。婴儿出生后24 h内注 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然后3个月、6个月各 在注射一次。不宜母乳喂养。 4小结 因无知而歧视产妇,一方面给孕妇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 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理支持,减轻孕妇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对 可能出现的情况,得到家属的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 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能积极的配合治疗 和护理工作。 加强对妊娠合并肝炎的孕期护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 3.3药物治疗的护理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为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 主;辅以适当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保肝药物,避免使用损害肝 脏的药物 J。但用药会使孕妇产生不安全的心理,害怕药物给 胎儿带来不良影响,详细地向其解释清楚药物的性质与作用,告 知孕妇应用的都是一些安全性较高的药物,取得患者配合。 3.4胎儿监测 施,自觉阻断传播途径,从而减少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凡妊娠 合并乙肝者肝炎者均应高度重视,及早采用应对措施,以防止早 产、死胎、及孕产妇死亡。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参社.2010:132~135. 考文献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产妇对宫内胎儿的安危是最关注的,加强胎儿监护是护理 2薛梅芳.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08,4:604—604. 的重点之一 4 J。每天听胎心,每周2—3次胎心监护仪动态监测 胎儿情况,教会孕妇数胎动,让其积极配合,为预防胎儿宫内缺 氧,孕妇应多卧床休息且左侧卧位为主,以避免子宫压迫下腔静 脉阻碍血液回流,保证胎盘血流灌注充足,有利于胎儿营养交 3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10:492. 4邵卫红,胡月洪,孙慧连,等.7例肝硬化患者妊娠分娩的护 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5(5):428. 换。必要时吸氧,做好记录。定期行B超检查。警惕羊水过少 和阻力指数值升高的发生 J。 3.5对症护理 5 陈青娇,张盛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I,9(25):30. (本文编辑:罗艳) 黄疸较高的患者皮肤瘙痒而影响休息和睡眠,应注意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