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守双月 高等教育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指导有效探讨 朱建初 (河南省商丘市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小学 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随着现代小学教学的不断发展,数学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越来越受到教师 与学生的重视。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的课前预习指导,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预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自我预习,让学 生对所要学习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 时,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对不懂的问题提出假设,而 教师帮助进行验证,最终得出与书中相同的结论,通过课前的 预习、在课上的提问、通过师生的共同互动求证、最后得出正 确的结论的办法 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针对性,有效地加强课堂教学和课外 学习的效率。 一、指导学生列写预习提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科学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在 数学学习中,教师应当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大力培养学生的推 理能力和不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不断扩大学生的想 象能力的范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从课堂教学中走出来,使得 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课堂中的知识容量太大,这对于还出 于刚刚接触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因此,在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做好课前预习, 通过自己的课前预习,首先在大脑中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 解,在对于所讲授的知识存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 中提高注意力。对于存疑的知识点,才会聚精会神的听,学习 新知,有效的吸收并实现内化,争取在课堂上就能将教师所讲 的新授内容消化并掌握。 1 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所有学科的预习是一样的,在数学学习的预习中,学生 同样也必须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必须让学生首先要了解预习的 目的是什么,在这一节课的课前预习中,学生应当了解哪些问 题,应当学会哪些问题,这是学生学习的目的。然后,教师在 这些所要了解的学习内容中,确立出哪些是我们这一节课中的 学习的重点,哪些知识点是我们本节课中的学习的难点,同样 这些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的预习的目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 中,有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就有了预习的针对性,不仅可以有 效激发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学生会带着问题去学,带着问题去 找,同时还可以减少预习的盲目性,节省了时间,因为盲目的 预习会浪费学生很多时间,这样的有针对性的预习是可以提高 预习的效率的,同时也就提高了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对于小 学数学学习而言,我们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学生需要解 决的数学问题,通常就是设计到一些公式的推导和一些固定的 数学的计算法则,除此以外,还会设计一些解题思路的归纳以 及解题方法的整理,小学数学中都有一定的总结,因此,学生 在学习在这一节,带着问题去预习,就可以初步得到自己想要 IB《读写算》2013年第28期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016-01 得到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要求,分别进行训练, 让学生逐渐达到熟练地确定预习目标。 2、解决问题的途径 小学数学在介绍新的知识点的时候,常常会借助一些普遍 的、直观性的事物,通过这些事物的演变,让学生从中理解所 蕴含的数学规律或者数学法则,通常而言,教师通过动手实验、 直观图形和例题示范等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高效的 课前预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认清途径,为后一 步解决疑难奠定基础。 二、引导学生按步骤解决疑难 在数学学习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学会列写预习提纲,小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所 要解决的问题也已经有了全面的认识,这时,教师应当调动自 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帮助学生进 行知识点的分析、比较,找出它们之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 此基础上,明确本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针对教学中重 点、难点,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寻求最有效 的解决途径或换一种新的角度进行思考。 但是,作为教师也要考虑到预习,可能会给课堂教学带来 一定的负面影响。预习了的学生,有的就会在课堂上接老师的 话茬,有的同学,认为在课前就预习好了,知识在大脑中已经 形成一定的印象了,就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有 的甚至开始上课走神,开小差,甚者,还会影响其他想听课想 学习的学生的听课。这就会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 响。如果教师处理不好这种学生的逃课状态,就会严 重地 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小组探究学习。最终,将会使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一定要慎重, 要做到有效的预见,并对会出现的现象提前做好预防和采取有 效的矫正方法。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 教学学习之前,就应当做好对学生课前学习的预习指导工作, 产生双向的效果。一是学生好,二是教师好,在学习预习时, 只要对学生数学课前预习指导得当,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 会更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加强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 经验,有利于实现新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明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U】_ f21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