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学案
一、单元知识体系
1.政权的更迭
东魏 北齐
北西 前魏
西魏 北周 蜀 陈 宋 齐 梁 东 吴 2.经济恢复发展和开发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时期:曹魏、北魏、北周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吴、东晋、南朝 3.民族大融合
要求
北魏社会 人口各民 孝文促进 4.文化承上启下(上呈秦汉,下启隋唐) 方面 时代 人物 成就 数学 农学 地理 书法 绘画 思想 石窟 二、单元知识概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随着北方人口的
1
……………………………………………………………名校名师推荐…………………………………………………
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政权分离与民族融合是该期的重要特点。
东汉末年经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三国是各自在其统治范围内的局部统一,并未改变国家分裂、政权割据的状况。但由于这种局部的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的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的环境,统治者又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生产、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使得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因此,三国是一个分裂但又孕含着生机的时代。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后统一全国。但统一是短暂的。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晋政权迅速灭亡。随后,皇族司马睿南下建立东晋政权。北方呈现混乱状态。383年在前秦和东晋之间进行的淝水之战以东晋胜利、前秦失败而告终。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淝水之战后北方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朝代,史称北朝。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族人民进一步加强了联系,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后来北周统一北方,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东晋以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为南朝。南朝时,在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和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逐渐开始赶上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有不少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数学方面,出现了精确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数学家祖冲之;农学方面,出现了著有优秀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的数学家贾思勰;文学艺术方面,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代表了这一时期书法绘画方面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佛教在南北方盛行,同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还出现了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他所著的《神灭论》,系统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1.单元重点: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
2
……………………………………………………………名校名师推荐…………………………………………………
三次著名战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过程和影响。
学法:对于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可以从自然条件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可以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来分析;对于三次著名的战例可以通过列表的形式对比理解记忆。
2.单元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但有蕴涵着勃勃生机的时代。
学法:分裂是指这一时期政权多而且更迭频繁;勃勃生机是指这个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并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大开发。
四、单元知识学法指导
1.明确本单元的阶段特征:
(1)频繁的政权更迭
(2)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 (3)民族大融合
(4)承上启下的文化
2.注意借助于单元知识体系把握本单元的四条知识线索(见单元知识体系)。
3.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来掌握三次著名的战例 战役 时交战双兵结战影间 方 力 果 术 响 官渡之 战 赤壁之 战 淝水之 战
3
……………………………………………………………名校名师推荐…………………………………………………
4.利用口诀学习本单元知识:
(1)三国历史: 官渡赤壁分胜负,三国鼎立魏蜀吴。 (2)东晋与北魏:
前秦攻晋淝水河,东晋智战少胜多。 此后前秦速瓦解,北方再度山河破。 北魏统一停分裂,孝文改革好效果。 加速各族封建化,促进民族大融合。 五、单元知识思考
1.本单元学到了哪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古代很多的民族如: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今天却在56个民族中找不到了,这是为 什么? 参考答案:
1.民心向背是战争成败的主要因素;战术的正确运用是古代战争成败的重要因素;经济实
力也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2.这些民族由于长期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生活在一起,民族差别逐渐消失,所以今天找不到 了。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