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的护理分析
全球约3.5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约75万例感染者死于慢性乙肝相关疾病,我国是肝病大国,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目前HBsAg携带者约9300万,其中孕妇产前检出HBsAg 携带率为6%~15%,并且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乙肝属于多途径传播疾病,主要有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等,为防止乙肝病毒的传播,保障新生儿健康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必须对她们进行孕产期保健与护理,护理分析如下。
标签: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护理分析
妊娠合并乙肝的病因复杂,妊娠时孕妇肝脏处于相对缺血的状况负担加重,妊娠期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显著增多,而雌激素必须在肝内灭活,无疑也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分娩时疲劳、出血、手术、麻醉和产道开放易发生的上行感染均可使肝损害加重。如果妊娠晚期发生的急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之下,易发生重型肝炎,严重影響母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护理干预是降低妊娠合并乙肝并发症及确保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合理的新生儿免疫接种是阻断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1]。
1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调养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炎的病理改变,体征,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生理要求制定调补措施。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消化的食物。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特别是动物蛋白质。妊娠期乙肝患者必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因为妊娠期的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素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此外,维生素的摄入还有助于预防胎儿出现畸形,患者可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食品。
2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孕产期指导
婚前或孕前非乙肝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孕前咨询,孕前进行HBV筛查, HBV携带者:监测血清病毒滴度,对HBV-DNA水平较高者积极治疗+暂时避孕→HBV-DNA水平下降后再考虑妊娠。妊娠期要求所有孕妇到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做产前检查,对HBsAg阳性者进行筛查,做乙肝五项及肝功能检查,有条件者可做HBV-DNA检测,定期复查肝功,每3个月一次。根据肝功能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分娩与产褥期:必须注意以下3个方面:①防止出血;②防止感染:应在产后应用对肝肾无不良影响的抗生素预防感染;③密切注意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检测结果,防止病情发展。乙型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胎
盘、分娩、和密切接触将病毒传给下一代,婴儿时期感染的乙肝绝大多数将终生难以痊愈。在妊娠期间及分娩后做相关的预防措施,有可能阻断母婴传播。以孕期安全卫生生活方式、抗病毒治疗、产后24h内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注射乙肝疫苗的综合阻断措施,可将阻断率达到95%左右,而不加任何阻断措施的乙肝孕妇,将可能发生90%的传播率。
3妊娠合并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
妊娠合并乙肝患者肝功能受损加重,这些会使孕妇产生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她们担心胎儿发育畸形或感染乙肝病毒, 怕药物治疗对胎儿健康不利,又怕长期住院治疗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这种焦虑、恐惧心理能引起个体生理、情感、社会和精神方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应热情接待,并与其亲切交谈,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乙肝的一些基本知识,提高自身对疾病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护理患者,并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使其正视疾病。让她们树立信心,相信自己,相信医院。
4结论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时,通过护理干预,不但增强了护患感情,还可提高了孕妇的自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战胜疾病,获得较好的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代志俊.妊娠合并乙肝孕妇的护理探析[J].医学信息,2013,2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