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第13卷第14期 ・护理・ 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观察与护理 安雪丽,张陈彦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产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产后观察和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患者产后进行严密 观察、护理和健康指导。结果AFLP当从一般护理、心理、饮食、并发症等方面做护理工作,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AFLP护理不但要熟悉产科常规,做好产前、产后处理,还要掌握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 和常见并发症,密切观察,全面护理,切实保证患者母婴平安。 关键词:妊娠期:脂肪肝: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4.329 0 引言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ly liver of pregnaney,AFLP)是 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常发病于妊娠中、晚期,以无明 显病因的消化道症状为主,包括疲乏、厌食、恶心、呕吐、 全身不适、右上腹疼痛、胎动减少、明显出血倾向和意识 障碍甚至昏迷等。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预后差, 母婴病死率高。一经确诊,应立即采取积极的监测及相应的 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现将我们 对2例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2.3一般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保持室内良好通风,每日 2次每次30min低流量吸氧,做好胎心监测,了解胎儿宫内 情况,进行胎心监护。产后母婴隔离。保持床铺整洁皮肤 清洁按时翻身,预防褥疮发生。帮助更换会阴垫,增加舒适 感。患者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鼓励床上活动,翻身,轻叩 背部以防肺不张。不能进食者予以静脉营养;胃肠功能恢复 后给予低脂、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指导产妇进清淡 易消化食物,所有食物应富含营养,保证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向患者及家属宣讲新生儿隔 离及不宜母乳喂养的原因,指导人工喂养的正确方法。 1临床资料 患者2例,均为经产妇,年龄均25岁,发病孕周为33 周(双胎)、37周。临床表现为厌食、烦渴,恶心、呕吐, 继而出现轻度的精神症状,如嗜睡、烦躁等,凝血功能异常 及肝损害,并有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血小 板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增 高,,血胆红素增高,低蛋白血症等。确诊后尽快终止妊娠, 均行剖宫产术。并予以补液、输血、输注白蛋白、血浆置换、 补充凝血因子,同时行营养支持及护肝退黄治疗,患者及婴 儿均痊愈出院 2.4心理护理 对AFLP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关键,情绪波动和精神 刺激可加重病情。针对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悲观、恐惧、 担心孩子的情况及自己的生育能力等心理状态,主动关心、 照顾、体贴患者,让患者了解有关病情,为其介绍好转病例, 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树立治疗信心,主动配合医务人 员接受治疗。向家属讲明疾病的危害和病情的恶化程度,造 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家庭支持系统,以求全力合作,增强 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表现出 高度的热情、耐心、细致,让患者从医务人员的神态、举 止中看到自己治愈的希望和信心。 2护理措施 2.1急救护理 保持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抢救通道。密切关注滴速,根 据用药不同和病例实际状况确定相应的输液速度,积极配 合医生治疗,保证抢救和治疗效果。患者绝对卧床,取半卧 位,可减轻腹水对胸部的压迫,有利于膈肌活动,改善呼吸 困难。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心电监护。动态监测心率、 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患者神志的改变,并按医嘱监On,0 血氨浓度,判断有无肝性脑病发生。 2.5并发症护理 ①黄疸注意观察黄疸的变化,大、小便颜色变化。做 好皮肤护理,用温水擦洗皮肤,有瘙痒时适当应用止痒药, 勤换内衣,避免抓伤、感染;②出血倾向肝功能不同程度 的损害,凝血功能受到影响,病人常表现出血倾向。术后准 确估计出血量及密切观察出血性状,尤为重要。严密观察手 术切口渗血情况以及恶露的色泽、量、牙龈、穿刺部位有 无出血现象等,多次检测凝血功能,及时送检标本并迅速反 馈结果。及时给予止血药及补充鲜血,输液或采血穿刺部位 按压时间要延长,防止皮下出血;③肝性脑病AFLP患者肝 功能衰竭时,肝脏氨合成尿素的能力减退,使血氨升高,易 并发肝性脑病,最早出现情绪激动,嗜睡等,严重时可出现 意识障碍。故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 的改变,有无扑翼样震颤等,应及时向医师报告,采取措施, 使患者转危为安。禁蛋白质饮食,及时清除肠内积血或弱酸 性溶液灌肠,促进有毒物质的清除;④肾衰竭AFLP是肝脏 2.2病情观察 由专人护理,24小时心电监护,所有监测指标均根据患 者病情设上下限,详细了解她的病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 化,准确记录血压、脉搏变化,观察切口渗血及渗液情况, 观察有无牙龈、皮肤黏膜、鼻腔、皮肤穿刺点渗血。密切 观察患者子宫收缩情况,定期给予腹部按摩,子宫收缩欠 佳时立即报告大夫,并持续进行宫底按摩。认真观察阴道 出血量,评估出血性质,注意是否有血液不凝固状况。密 切注意尿量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开 通静脉通路,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根据中心静脉压,指导 输液量及检测心功能,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 应,及时纠正休克,防止血压持续下降及DIC的发生,避免 输液速度过快而诱发心衰。注意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发现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在护理 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各种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记录 和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代谢障碍引起的多脏器损害,护士应严格记录24h尿量,必 要时留置导尿,密切注意尿量及性质的变化,如有无少尿、 无尿、血红蛋白尿,适当控制输液速度,根据尿量调整输液 量,监测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高血钾体征,有无电解质紊 乱、酸碱失衡体征及时报告医师。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