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临时水电施工方案(DOC)

临时水电施工方案(DOC)

来源:筏尚旅游网


0

目 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现场电气部分设计………………………………………………………2 第三章 现场给水部分设计………………………………………………………7

1

第一章 概 述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914—93; 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5.《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

7.《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某小区建设项目(A1-A12#楼、13-15#楼及地下车库) 建设单位:某公司 施工单位:某公司

某小区建设项目(A1-A12#楼、13-15#楼及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72056.39m2。电源引自办公区北侧的配电室。现场办公区、职工生活区位于现场的东南侧位置。 三、施工组织机构图

安装作业班组 安全监督员 给排水、电气施工技术员 项目经理

2

第二章 现场电气部分设计

一、 设计步骤

1.设计资料

A、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72056.39m2,根据施工区段划分情况,本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作业区分阶段进行组织施工。施工组织时,各作业队可以在各自的区内进行流水与平行施工。

B、现场的甲供电源引自配电室,位于施工区东侧。

2.本设计依据箱式变压器的现有条件,设计低压配电引出部分的配置与运行安全。

3.现场供电系统完全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相三相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供电系统安全运行和现场标准化管理,严格执行JGJ46-2005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电缆采用架空或埋地式敷设,铺砂盖砖保护,过马路处均采用预埋钢套管保护;架空线路全部利用绝缘子挂线。并与建筑物和施工机械等保持安全距离。 二、 现场电力分布

一)A级电箱的布置

1、在干线的动力接口处,引主电缆接入A级施工总配电箱,箱内设置A级总漏电保护,具备隔离保护功能,并设置B级输出接口装置,共计三个回路,可根据实际情况增设分路。

2、在干线的照明接口处,分一个回路引主电缆,分别接入一个A级总照明配电箱,箱内均设置A级漏电总保护装置,同样具备隔离保护功能,设置B级输出接口。LM-1~LM-6电箱承担办公区用电和生活区照明供电。

3、所有配置,严格按照“TN—S”系统设计施工,完全采用“三相五线制”,接零保护及重复接地保护。

二)B级动力电箱的布置

1、 从A级动力总箱1#端口引线,沿现场基坑西侧,设置B级配电箱,以满足现场施工钢筋加工车间和木工加工及塔吊用电。

三)B级照明回路的分布:

3

A、现场照明:

从ZM:由A级照明总电箱按东、南两个回路分别向施工现场及后台提供照明电源,在集中点设置专用照明末级控制配电箱。

B、生活照明:

1)、从A级照明总电箱引线,就近直接向办公区域供电,在二级配电箱内设置三级漏电保护装置;进户电缆采用架空式铺设,并采用绝缘子作安全保护。

2)、办公区域的生活设施,如热水器设置专用控制装置,并作好接地保护确保用电安全。

3)、室内布线全部采用PVC线槽铺设,布局合理,以保证用电安全,利于消防。 四)C级配电箱的配置

动力末级供电全部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保”进行控制,并随设备的安装位置就近布置。

照明末级配电箱按现场用电较为集中的情况临时设置。生活区及办公区域,按区段设置末级箱,并分段装设漏电保护和过载保护。 三.主体施工阶段主要用电机具表:

施工高峰期主要用电机具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合计 设备名称 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 砂浆搅拌机 钢筋切断机 钢筋调直机 钢筋弯曲机 闪光对焊机 木工电锯 插入式振动器 平板式振动器 电焊机 蛙式打夯机 潜水泵 规格型号 单位 QTZ40 台 QTZ315 台 200L 台 GQ40 台 GT3/8 台 CW40 台 UN-75 台 MJ225 台 ZBH 台 21KVA 台 HW-70 台 3QB-10 台 施工高峰期主要照明器材统计表

数量 功率(Kw) 8 25 2 20 4 3.0 5 3.0 5 9.5 8 3.0 4 75.0 4 4.5 10 1.5 1 1.1 2 21 2 2.8 10 2.2 742.2

4

序号 器材名称 1 镝 灯 2 办公室照明 3 食堂电器 合计 四.总负荷和总电流计算

单只功率(KW) 3.0 单位 盏 项 项 数量 功率(Kw) 10 1 1 30 100 89 219 1、动力设备总功率 334Kw 即: P动力=0.6*742.2* cosф=334Kw 2、照明总功率

场地照明 30Kw 室内照明(包括食堂用电) 189 Kw

合计: 0.8*219 =175Kw 3、施工用电总容量为: ΣP=334+175=509Kw K*P 0.7*509*1000 I= = = 600A 1.732*U*cosф 1.732*380*0.75

其中:动力总容量为:K*P÷1.732*U*cosф=0.7*334*1000÷1.732*380*0.75=474A

照明总容量为:722-474=248A

3、根据以上计算,考虑了本工程设备的使用特点(非同时启动作业),因此,配电柜所设的动力接线容量能满足以上要求。 五. 导线的截面选择(按三相平衡负荷计算)

(1)照明总进户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A 办公区域导线选择:P=189KW

K*∑P 1*189*1000 I线= = =382A 1.732*U*cosф 1.732*380*0.75

截面选择查表应为(3*120+2*75)mm

B 现场照明导线选择:P=30KW

K*∑P 1*30*1000 I线= = =61A 1.732*U*cosф 1.732*380*0.75

截面选择查表应为(3*16+2*10)mm2 (2)动力导线截面积选择:

2

5

A、动力总容量为:K*P÷1.732*U*cosф=0.7*334*1000÷

1.732*380*0.75=474A

截面选择为(3*185+2*95)mm2

(3)各种机械设备电线截面的选择(计算):

小型机械电缆的选择按功率、电流的大小随时计算,按国标标准材料,电工器材导体载流量表选择。

六、安全用电措施

(一)现场临时用电操作和运作制度

1. 根据现场用电设备容量精心计算导线载流量,合理选择导线,本工程Ⅱ级配电电缆均采用埋地敷设(或架空)保证电力安全运行。

2. 场地电缆分布均设有明显的电缆走向标示桩,配电柜,配电箱载显著位置,并要标有用标示牌和安全用电提示语。

3. 整个现场用电系统采用TN-S供电方式。

4. 从事电气作业人员经电力部门核发上网作业许可证及上岗证。

5.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衣着完整,严禁穿拖鞋、赤膊等上岗作业,必须正确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6. 电工作业时二人一班,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严禁带电作业,若必须带电作业时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7. 用电设备及其控制装置在投入运行前,认真仔细检查有无损坏和老化,绝缘降低,漏电或短路等现象。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禁止设备带病工作。

8. 现场供配电系统及保护装置,一周一查,发现保护失控立即更换,对设备集中用电量较大的场所一天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9. 严禁私拉电线乱接照明或其它用电设备,若发现有此现象,责其整改,对于屡教不改者,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直至整改符合要求为止。

(二)、接地与防雷措施

采用TN—S系统,所有配电箱的地端子均与专用保护零线(PE线)连接,所有电气设备外客也与PE线连接。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但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做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地和

6

防雷接地可使用同一接地体,阻值不大于10欧姆。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断路器,且专线专用,其截面不小于工作零线截面,并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与设备连接时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用作保护零线的黄绿双色线不得作任何其他用途。

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零线外,一律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塔吊基础钢筋与池底钢筋焊接连通,以降低接地电阻。 (三)、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安全措施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瓦斯、烟气、蒸气、液体及其它有害物介质中,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烘烤的场所。否则,须作特殊处理,露天装设时需要有防雨措施,固定牢靠。

配电箱、开关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箱内零线和地线端子要分开设,且有明显标志。

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得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0.6m,小于1.5m。配电箱内的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优质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金属板与铁质配电箱箱体应作电气连接。

动力配电箱与照明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移动式配电箱必须采用橡皮绝缘线电缆。

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连接线端子板连接,并应与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分设,配电箱和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不应带电,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保护接零。保护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

总配电箱应装设总隔离开关及和路总熔断器以及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同时具备过负荷和短路保护功能,则可不设分路熔断器或分路自动开关,总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应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匹配。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36V及36V以下的用电设备如工作环境干燥可

7

免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隔离开关输出端的负荷侧。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定额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照下述操作顺序: 送电操作顺序为: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停电操作顺序为:开关箱—分配电箱—总配电箱(出现电气故障的紧急情况除外)。

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作出分路标记,每月检查、维修一次,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严禁带电作业,熔断器的熔体更换时,严禁使用不符合规格的熔断体或铜丝、铁丝代替。

第三章 现场给水部分设计

一、 设计步骤

1、设计资料

本工程临时水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本工程市政自来水水源接驳点位于施工现场东北面,市政水源接驳点管道口径为De40mm。

2、本设计原则上以使用便捷,易于控制,基于施工现场的特殊性、复杂性各独立使用区水管遭到损坏的频率高,各相对独立的使用区均设置单独的控制阀门,尽量减少对其他使用区的影响。 二、 现场用水分布

一)各区域阀门的设置

1、在水源接入点水表前设一只总阀控制,水表后给水干管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各设一支管,一路支管单独为办公区使用并设置一只控制阀门,另一路设置一只阀门控制施工生活区用水,给水干管至施工现场沿基坑四周设置,每路设控制阀门,延基坑通向各施工区,在各施工区设支管,每支管处由一阀门控制,各用水点由此阀门控制。

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为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水压由市政管网提供完全可以满足消防要求。消防拴在给水干管处直接接出,并单独设置控制阀门,在办公生活区设一消火栓。

8

在生活区及各加工场同时设置泡沫灭火器、消防锹、消防桶和黄沙等,现场使用的油漆、防水卷材等易燃品单独设置易燃易爆品库房,氧炔气瓶由使用人专人管理分别存放,安全监督员随时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计等消防器具的完好,即使更换消除隐患。

二)用水计算

临时施工用水量计算见表

临时施工用水计算表

序号 一 1 2 3 4 5 6 二 1 2 3 4 5 6 三 1 四 1 2 d=3 4 5 d=工程用水量 工程用水量q1采用公式q1=K1∑Q1N1K2/(8×3600)计算 K1—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取1.15 Q1—每班计划完成工程量,按每班浇注200m混凝土 N1—施工用水定额,混凝土按预拌混凝土考虑,仅考虑混凝土自然养护,耗水量取350L K2—施工现场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5 工程用水量q1=1.15×400×350×1.5/(8×3600)=4.20L/S 现场生活用水量 现场生活用水量q2采用公式q3=P1N3K4/(t×8×3600)计算 P1—施工现场昼夜高峰人数,由于生活区布置在场外,取400人 N3—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耗水量40L/人 K4—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取1.4 t—每天工作台班数,取1班 现场生活用水量q2=400×40×1.4/(8×3600)=0.78L/S 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防用水量q3取5L/s 施工现场总用水量及管径选择 施工现场总用水量Q计算,因q1+q2 =4.20+0.78=4.92<q3,故Q= q3+1/2(q1+ q2)=7.46L/s 3计 算 内 容 4Q 1000vd—配水管直径(m) ν—管道中水流速度(m/s),取1.6 m/s 4Q=1000v47.4610001.6≈0.08m=80mm 取管径80mm。现场临水给水管直径为DN80,满足要求。

9

三) 排水设施计算 1)化粪池及污水

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厕所的、污废水先进入化粪池沉淀后再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化粪池容积计算

序号 一 二 1 2 3 4 5 三 四 五 3计 算 内 容 化粪池有效容积:W=W1+W2 W1—污水容积(m) W2—污泥容积(m) 污水容积 W1=NZαqt/(24×1000) =400*0.5*40*12/(24*1000)=4m NZ—化粪池设计使用人数,本工程取400人 α—实际使用卫生器具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取50% q —每人每日污水定额,取40L/人.d t —污水在化粪池停留时间,取12h 污泥容积 W2=1.2(0.00016 NZαT)=1.2*(0.00016*400*0.5*90)=3.45m NZ及α同上 T—化粪池清掏周期,取90d 化粪池有效容积 W=W1+W2=7.45m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有效容积8m化粪池。 333332) 雨水及生产废水

施工现场路边设300×400排水沟,雨水及废水排至排水沟;基坑内的施工废水及雨水,在已开挖的基坑四周设置300×300临时排水沟,由集水坑收集后排至室外排水沟,经沉淀池沉淀后排至市政雨水排水管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