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网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网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作者:李响

来源:《品牌与标准化》2016年第01期

【摘 要】 当前,国家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辽宁全省经济正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时期,省里有关部门提出,要把网络诚信建设与“诚信辽宁”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着力加强网络诚信理念建设,引导网民牢固树立网络空间“七条底线”意识,增强网络诚信、促进网络互信,共建“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网络环境。互联网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浅析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简要阐述了网络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互联网 诚信 体系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16.01.015

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深刻地改变着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现有社会的运行方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等内容,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现代市场经济和网络条件下,社会经济的运行更加注重契约精神、合同履行的规范化,讲诚信、守信用参与市场活动主体的内心底线,更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内在要求。俗话说,信用重于黄金,信用是成功的伙伴,信用是无形的资产,信用是最大的资本,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经营以信用为资本。 1 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国民信用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失信行为逐步凸显,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率。从全国来看,辽宁是互联网较发达地区之一,有近2600万的网民,有近12万家网站,专门从事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较多,网民进行网上消费的动力和潜力比较强劲,网上交易额在全国排名前列。由于网络空间存在着大量的违规和失信行为,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过去的市场交易行为,人们考虑更多的是价格因素,往往是货比三家,择优选取。现在网络条件下的电商购物,相对于实体商店和商场,同类商品网购的价格普遍比较便宜,这样,网民在选购自己所需商品的时候,就开始更多的考虑商家的信誉和诚信问题,即商品的递送渠道、递送周期以及商家的资质、商品本身的质量问题等等。很多的互联网企业也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开展市场竞争的同时,更加重视提升经营的诚信度和信誉度,均自己开发出一套验证系统,大概是以其掌握的工商数据或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人信息,通过一定的审核流程对企业(或者个人)的身份合法性和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在线验证,为企业或者用户授予验证标识或者标签,从而达到改善电子商务行业的安全与诚信。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网络购物领域的相关立法还不是十分健全和完善,难以有效保障各类网络交易行为的合法合规和有效运行,在网络空间还存在着大量的虚假信息、虚假身份、虚假注册等,由于网络实名制的全面实施尚需一段时间,造成了现实中恶意欺诈、钓鱼网站等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存在着大量的诸如木马、病毒、隐私窃取等多元化的安全威胁因素。

2 查找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探究网络诚信建设体系中出现的漏洞并且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国家层面的立法进程还相对滞后,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在西方国家,个人隐私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不管是自律模式还是立法模式,都对网络隐私权有着严格的界定和法律保护;而在我国缺乏对于侵犯或者泄露个人隐私的严厉惩处和严谨法治程序,这让网民、媒体、企业等相关责任主体,在保护互联网个人隐私上,极度不负责。另一方面,包括商家和网民在内的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比较薄弱,网络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诚信机制不健全。尽管相关网站在要求用户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明确承诺了不会泄密;但是,在市场利益驱使之下,还是没有禁得住诱惑,严格自我管理,这让“个人信息”满天飞,自然也就谈不上“隐私”保护了。可见,互联网站和电子商务正面临着“诚信”和“信任”的两大挑战,如何确保网站经营者的诚信和如何获得网民的信任已经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必须要解决的两大迫切问题。 3 健全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增长放缓的现实背景,调整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需要利用好互联网金融的新增长点,使其成为活跃经济、拉动内需和消费的主力军。首先就要解决好网络诚信体系的建设问题,那么,如何为其破题,在此,浅析几点对策。 一是要在全社会强化法治理念和法治观念。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国家、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总体方略,法治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之所以相关责任主体没有将网络隐私当回事,是因为泄露个人隐私和侵犯个人隐私的“代价”太低。和平时代,不需要“重典”治理天下,但是,要快速整顿互联网隐私漏洞,则需要法律“大力气”参与。提高违法成本,坚持有法必依,才能树立保护个人隐私的“社会共识”。二是要在社会和个人的结合点上具体强化诚信体系建设。以法律的武器惩治泄密者,这是法治社会应有之意;但是,法律的功用必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针对网民和相关主体设置较为完善的诚信体系,努力营造网上“信用环境”,只有这样信息“泄露”才能有所遏制。同时,加强宣传,树立更为广泛的社会隐私共识、法律共识和安全共识,营造集尊重与信用为一体的网络环境,这才是保护互联网隐私的“根本之道”。三是从省级层面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进程。建议加快推进“公用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的立法进程,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省级信用规划和立法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平台体系,扩大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应用范围,规范和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进一步强化信用信息的征集、整合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用。同时,建议全面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激励各级政府诚信施政,以政务诚信引领地方软环境建设。 作者简介

李响,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东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目前于辽宁省标准化研究院代码中心工作。

(责任编辑:张晓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