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写作要求—每位学生必读
一:题目:
案例: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美感——以XXXXX家装设计为例
以XXXXX家为例——浅谈室内设计 浅谈家居装饰与设计——以XXXXX为例 空间的重塑——以XXXXX室内空间设计为例
室内设计创新的关键性因素——以XXXXX家设计为例 光影在室内设计中的表现力——以XXXXX家设计为例 以XXXXX家设计为例——浅谈室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绿色、时尚的室内设计——以XXXXX家设计为例 室内设计中的吸音降噪设计——以XXXXX家为例 室内设计的思考与展望——以XXXXX家设计为例
选题范围:完全围绕自己的实习范畴,如上面所例举的题目,针对自己参与的一项室内设计的具体某一方面为例进行选题,如空间改造、风格、灯光设置、施工工艺等。
二:摘要与关键词
案例:
1、题目:浅谈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色彩是。。。。。。从色彩的运用色彩和谙的手段常用色彩的主要特征统一 色调及比
照度的选择等方 面,对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 了分析研究,为人们选用 色彩 、美化居 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室内环境设计;色彩的运用 色彩的和谐;比照度〔文章主要论文的几个方面〕 2、题目:现代室内设计的简约之美
摘要: 简约之美作为一种重要的审美特征, 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深刻的影响。。。。。。. 对
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以 20 世纪的室内设计发展为背景,。。。。。。 结合现代艺术的观念, 对简约主义进行了一番新的梳理, 以确定简约的设计艺术风格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室内设计; 简约; 现代艺术; 审美
二:写作内容:〔严禁抄袭,如参考了他人资料必须备注参考文献,包括参考的书目或期刊名、作者、页码详见附录〕
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绪论)开始,以结论或讨论结双。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续编排序号。序号可以就全篇报告、论文统一按出现先后顺序编码,对长篇报告、论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以分别为:图 l、图2.1;表 2、表 3.2; 引言(或绪论)
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有关历史回忆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1500字左右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正文:
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主要是正对具体的某一室内设计方案进行说明,可以是一份详实的设计说明,可以包括:设计和调查对象、方法、材料原料、效果、可包括设计图作为插图。4000—4500字左右 结论 :
报告、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
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练。 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或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如提出设计建议、设计研究设想、改良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1000字左右 致谢:
可以在正文后对以下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成个
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参考文献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规定执行。
A.1 普通图书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广西自然保护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8GB 7713-87
[3] 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17-121. [4] 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7]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
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3rd ed. London :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77.
A.2 论文集、会议录
[1]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
A.3 科技报告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A.4 学位论文
[1]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
论文案例:商业综合体建筑底部空间设计 ——以巴中商业综合体设计为例
: 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
我们以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题展开了毕业设计,在进行设计前,我首先对国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内外优秀商业城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如纽约第五大道和日本六本木,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商业综合体近地空间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地空间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同步协调以及高层塔楼和裙房的有机组织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当前国内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其功能和空间与城市职能和环境的脱节。这种脱节使城市丧失了理应具有的功能集聚优势,城市各种资源得不到整合、优化,失去生机活力。因此,我在这次的CBD设计中,把设计重心放在了建筑底部空间设计上,关注建筑基地的自我属性和场地对建筑底部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巴中某商业综合体设计的分析,阐述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希望能得到城市空间与建筑底部空间有机结合的设计启示。
关键词: 建筑底部;CBD;边界;酒店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The building bottom desigh of the CBD
——To CBD of BaZhong for example
Name:Xiaojun Lin Major:Class 1 of Architecture Supervisor:Yan Liu
Abstracts: Our city commercial complex problem to design the graduation design,
launched in before the design, I first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outstanding commercial city on the investigation, such as New York's fifth avenue and Japan, in the research after-hours found during the near-earth space and commercial complexes of urban environment are closely linked, near earth space design and urban design of high-rise towers and synchronized and the podium organic org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but the current domestic high building close space design of the biggest since it is its function and space and urban fun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of line. Such disconnects make the city lost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agglomeration advantages, city of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and lose not energetic. Therefore, I in this CBD of the design, design centered on the building bottom dimensional design, focus on the base of the building to building the attributes and self at the bottom of the influe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commercial complexes of carrying placards reading design analysis, architecture design of the space at the bottom, the hope can get urban space and building space at the bottom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design inspiration.
Key words: Bulding bottom; CBD; Border; Hotel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 前言………………………………………………………………………………........1 第2章 设计任务书……………………………………………………………………………2 2.1 2.2 2.3
设计条件………………………………………………………………………………2 设计要求………………………………………………………………………………2 设计指标………………………………………………………………………………2
设计总体指标………………………………………………………………3
建筑主要功能及面积参考指标…………………………………………….3
设计内容……………………………………………………………………3 第3章 设计说明书………………………………………………………………….4 3.1 3.2 3.3 3.3.1 3.3.2
设计依据…………………………………………………………………….4 项目概况…….................................................................................................4 建筑设计过程…………………………………………………………….....5 设计构思………………………………………………………………….....6 方案设计…………………………………………………………………….6
第4章 CBD建筑底部空间设计…………………………………………………….7 4.1 4.2 4.3 4.3.1 4.3.2 4.3.3 4.3.4 4.4
建筑底部与环境关系的边界构成…………………………………………8 以CBD建筑基地为起点的设计…………………………………………..8 边界与底部要素的建筑设计……………………………………………....9 尺度………………………………………………………………………...10 形状………………………………………………………………………...10 质感与表皮………………………………………………………………...11 色彩………………………………………………………………………...11 小结………………………………………………………………………...12
结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件 调研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前 言
不知从何时开始,商业综合体这个从前只能在建筑、规划专业刊物上见到
的专业词汇开始出现在各种有关房地产与城市建设的报道中。加上诸如“SOHO住宅”、“TOWNHOUSE社区”之类的卖点,它一瞬间充满了所有媒体的版面,令人目不暇接。套用近年来新闻界流行的一个词汇,可以称之为“CBD现象”。但是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群如不能建立近地空间在建筑与城市间有效的连接职能,而仍延续城市/建筑二级空间结构,则会使近地空间失去彼此之间及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城市环境中的“高层孤岛”现象。当前国内高层建筑近地空间设计的最大症结就在于其功能和空间与城市职能和环境的脱节,这种脱节使城市丧失了理应具有的功能集聚优势,城市各种资源得不到整合、优化,失去生机活力。 这一次的毕业设计是酒店综合体,作为一次毕业设计,不仅要解决最基本的功能问题,还要创造高端的建筑氛围,我为此做了很长时间的分析和酒店项目的调研,这一次的设计方案应运而生。
综合我对“高层孤岛”的理解,将商业综合体的“孤岛”划分成了两个层次,综合体本身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是一个孤岛,怎样解决这样两个矛盾是我这一次关心的主题,我认为这是城市商务中心发展必须突破的一个关卡,目前国内的项目很少做到了互相的融合和关注,我自认为在这一次的设计中还没有解决好这个困难的问题,但是我在论文中收集了大量资料来帮助我理解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建筑就是要为未来服务,现在我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也不应该止步于对设计的研究,我相信以后再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问题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设计任务书
2.1设计条件
项目位于川东巴中市回风大桥东岸,基地形状较方正〔图1〕,为巴中市新城重点建设项目。东至云景花园住宅小区,东南侧为市政府办公中心;南为规划地块A区,为待建高层低密住宅小区;西为横贯巴中南北的巴河,水质上佳,滨江路风貌改造正在进行中;基地北为巴中市建筑设计院及白云丽景高层住宅楼;基地略呈由东向西的缓坡。
产品定位:本项目由成都某房产公司开发,定位为巴中新城区一标志性城市综合体,由一座四星级标准的商务酒店及一家电专业
卖场组成的综合性物业集群,两大功能均考虑 图1——基地实际地图
国际一流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及品牌家电公司进入。地面部分卖场占30%,酒店占70%。
用地面积:总占地面积13657㎡,约20亩,其中道路占地面积为4092.42㎡,㎡,容积率控制在2.5,建筑面积控制在3.4万平方米左右,建筑密度不大于35%。
2.2设计要求
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知识,提高对建筑与环境的整体认识和建筑群体空间设计能力;强化训练综合运用多学科相关知识和工程技术的能力;掌握对实际工程设计步骤、目标设定及辅助业主制定任务书的方法。
建筑形象:·整体形象—区域领先;·建筑形态—现代高端;·视角感受—醒目记忆。
〔1〕.星级商务酒店及专业卖场均为与城市环境密切相关的功能性建筑,在建筑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总体布局及功能设计上除应做到功能分区明确、方便管理等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建筑占地与建筑体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建筑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提升该区域城市整体商业形象规划建设的总体原则;建筑与城市环境自然融合,充分考虑现有交通条件与各出入口的恰当设置;
〔2〕.将城市风光与室外滨河休闲场地相结合,其内外功能及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场地优势,尽量为商务旅游人士及广阔市民提供一个轻松、方便快捷、充满情趣的场所;
〔3〕.建筑设计考虑基地所处城市区位紧邻政府政务中心,强调城市建筑之间的时间、空间的连续性,要与周边未来的建筑形成照应,打造整体效果。建筑应注重环保、节能,提高后期运行和维护的经济性。
2.3设计指标
2.3.1
设计总体指标
〔1〕.四星级酒店: 客房规模:240—260间;
建筑面积:按90-100M2/每间计算,共约23500—25000M2〔允许有3%左右的面积出入〕; 〔2〕.专业卖场:
地面建筑的30%。不超过地面4层,应考虑多种经营模式。
建筑主要功能及面积参考指标 (1) 客房部分:
标准双人间: 80—85间; 套间及豪华套间 12-15套; 标准单人间:135--145间; 行政单人间: 10-15间;
服务员休息室:25—28M2/每层〔区〕; (2) 公共用房部分:建筑面积约5000M2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门厅: 380—450M2
中餐:650M2 散座设置50位,桌椅组合灵活,其余考虑设为雅间; 西餐厅〔全日餐厅〕:400M2 ; 酒吧:80—100M2 ;
风味餐厅:180—200M2 ; 行政酒廊:280 M2; 厨房:700—800M2 ;
(3) 会议部分:共约1000—1200M2 多功能厅:450—500M2
贵宾厅:80—100 M2 小会议厅:60 M2 〔2间〕 大会议厅:110—120 M2 〔2间〕 (4) 附属服务用房:500M2
大堂办公室:80M2 邮电、银行:20M2
理发美容:80M2 旅游商品精品店:80M2 花店:30M2 医务室:20—30M2 商务间:30 M2 行李房:25 M2 公共卫生间:50—60M2
健身娱乐用房部分:建筑面积约1400—1600M2 (5) 后勤用房部分:建筑面积约1300—1500M2
内部办公室: 300M2 ,除财务及驻店经理等房间外,其余考虑开敞式办公室 会议室: 60M2
总务库房: 200M2 ,分为2间 消防控制及监控中心:50M2 洗衣房: 180M2 职工内部浴厕:180M2 自备车库: 80M
建筑维修用房〔工程部〕:100M2 职工餐厅: 160-180 M2 (6)设备用房部分:建筑面积约800M2 变配电间: 60M2 消防水池及水泵房:210M2
2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生活水泵房及热水循环泵房:120M2 自备柴油发电机房:100M2
(7) 停车位:根据计入总容积率面积按每100平方米0.5个车位计〔其中两个大巴车位〕
(8) 卖场:根据相关商业建筑设计标准确定营运、仓储、管理等面积指标,总面积占计入容积率面积的30%左右。 设计内容
(1) 总平面图及各分析图:要求表示出道路组织、竖向、停车场、景观意向、小
品等;〔比例:1:500〕
(2) 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比例:1:200〕;
(3) 立面图:主要立面图4张〔立面图要求画出各个立面,立面所有构成部分应
清晰表示出来,外表不同建筑飾面料,标注各层标高及总高度尺寸 比例:1:200〕;
(4) 剖面图: 主要剖面图两张 〔比例1:200〕;
(5) 客房放大平面图: 1:50〔各种类型,绘制家具及设施布置并标注尺寸〕; (6) 透视图:建筑外景、室内〔庭院〕设计透视图,应能准确表达设计意图; (7) 设计说明:包括简明扼要的设计和构思说明、技术经济指标〔包括:规模、
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各功能部分建筑面积、停车位〕。
第3章 设计说明书
3.1设计依据
(1)《巴中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建筑设计资料集》;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 (4)《旅馆建筑设计标准》;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6)《地下车库设计标准》。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2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巴中市巴蜀国际商业中心综合体建筑设计,项目位于川东巴中市回风大桥东岸,基地形状较方正,为巴中市新城重点建设项目,定位为巴中新城区一标志性城市综合体,由一座四星级标准的商务酒店及一家电专业卖场组成的综合性物业集群。
地块东西高差为4-5米,建筑基底面积为4130㎡,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2380㎡,地下室建筑面积为6440㎡,客房自然间数目为256间。主体建筑22层,建筑总高度为,裙房4层,建筑高度为m,大堂2层,建筑高度m,取大堂地坪设计标高为±0.000;建筑密度为%,建筑容积率为%,绿化率为 %。
3.3建筑设计过程
3.3.1设计构思
作为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本身就具有功能的复杂性和定位的高端性,经过分析基地情况和任务书,我选择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作为这次设计的主要方向;CBD所表达的是时代精神和都市化的商业氛围,方形的建筑轮廓恰好能够表达商业中心硬朗的建筑性格,所以我在分
图2——形体推敲过程
析了泡泡图过后,采用了三个体块作为设计的基本模型〔图2〕。
其次,商业中心不同于其他建筑的是流线的复杂和业态的准确把握,因此前期的调研显得特别重要,包括酒店客房的定位于布置,商场业态和人的行为心理的分析,只有了解了人的消费心理和地域环境的消费能力,才能正确的做出切合当地情况的城市综合体,才能更加对项目的建立做出高质量的规划。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3.2方案设计
通过对任务书的解读,完成了本次酒店综合体的设计,包括酒店客房、商业卖场和酒店餐饮与康乐。主要设计成果如下:
酒店裙房分布:宴会厅〔-1F〕、中餐厅和风味餐厅〔2F〕、室内游泳池和SPA〔3F〕、健身房和会议室〔4F〕;
卖场分布:家电卖场〔1F和-1F〕、精品店和主力店〔2F、3F〕、餐饮〔4F〕; 酒店客房:户型配比是:126个标准双人间,10个豪华双人间〔5-14F〕;12套普通套房〔15,16F〕,2套豪华套房; 8套行政套房和行政酒廊〔17,18F〕。 方案具体设计内容与分析:
(1) 平面:本次方案为四星级酒店加卖场,三个基本的泡泡图是:酒店塔楼、酒店裙房、商业卖场。为了防止城市主干道对客房的干扰和取得就近的景观视野,我将客房塔楼布置在场地的西边,近距离的接触滨水景观带,塔楼形状为矩形切长边是东西向,也是为了让至少一半的客房可以收纳沿河景观;整个建筑的平面构成比例协调统一,化整为零,在方形轮廓里做形态划分,分成了塔楼,大堂和商业三大块〔图3〕。
(2) 餐饮娱乐:在满足了基本功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酒店的体验感,将宴会厅设在地下一层,通过大堂的豪华楼梯直接通入宴会厅的序厅;在三楼设计为室内游泳池和西餐厅,可以享受西式文化的惬意;
(3) 客房:客房部分定位丰富,套房和行政楼层饿满足不同商务人士的需求,行政酒廊在最高层,两层通高,与行政套房共同组成行政层,可以俯瞰巴河全景
和巴中市远景,具有高端的行政氛围。
(4) 商业:商业卖场的业态划分合理清晰,一层和地下层为家电卖场,二层以上是精品店以及附属餐饮,结合中庭丰富商业空间,交通流线清晰明确。
(5) 立面:建筑体在现代主义风格的主导风格下细分为两种建
图3——方案鸟瞰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筑表情的结合,高层客房部分采用半虚半实的立面肌理,大堂部分为玻璃幕墙,在夜晚配合照明设计形成明亮透明的玻璃体块,商场立面用石材和玻璃的组合形成相对稳重的建筑表情衬托出大堂的轻盈和透亮。
(6) 剖面:在对于建筑剖面设计的理解基础上,我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剖面和平面结合起来考虑,一个好的设计是不能只顾平面图的设计而忽略剖面的重要性,所以在剖面图上可以看出这次设计对竖向设计的推敲,大堂空间的2层通高和宴会厅的层高形成裙房立体空间的特色,配合室内泳池和地下商业的引入,更加丰富了建筑的竖向空间。
第4章 CBD建筑底部空间设计
建筑底部与环境关系的边界构成
建筑底部边界构成是通过边界的形态构成将城市环境的内容组合进建筑空间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建筑功能和城市环境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均衡。这种均衡来自于边界自身的张力:围合与联结。它们的作用形成内向和外向的边界形态,使建筑与场地环境构成良好的共生关系。
边界构成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反复过程。建筑形态除了要反映其内在功能与结构逻辑外,更重要的还须对其所处地点的总体环境
图4——福冈银行底部边界
做出的奉献,并赋予环境以特定的意义和氛围。并且,环境作为建筑的外部因素也必须以一定
的方式被引入到建筑之中,满足人在生活和精神上的需求。边界作为内外的中介体,其形式和内容反映了人与环境的关系。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4.2 以CBD建筑基地为起点的设计
CBD建筑底部边界和基地边缘往往是一致的。所以边界构成是真正从基地边缘开始的建筑设计,通过建筑底部边界构成完成了基地的整体设计〔图4〕。整体设计包括了两层含义: 其一,建筑底部与基地有机结合。这种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的。如莱特的流水别墅,是一座在山坡和流水之上的动态空间组合体。通透的建筑底部边界是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渗透,相互穿插,建筑与基地成为一
体,房子仿佛自岩石间生长出来一般。其他还有如边界与基地在平面上形式上一致等的方法。
其二,建筑底部边界赋予基地内容。建筑底部边界构成使建筑周边空间与建
了外立面的作用之外,设施和装饰也能改变基地上外部空间的使用性质。
图5——城市空间的过渡
4.3 边界与底部要素的建筑设计
建筑通过边界与城市联系,建筑设计通过边界构成满足城市设计的要求.这一过程的具体手法则是对于边界的要素的设计.城市空间的建立取决于周围的建筑。建筑边界在尺度、材料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城市在形态、文化、认识诸方面的特征,因此,边界构成要素的设计,是从建筑开始的城市设计的基本手法〔图5〕。 尺度
城市中外部空间的尺度取决于建筑的尺度,它包括人与实体、空间的尺度关系;实体与实体的尺度关系;空间与实体的尺度关系。而具体地对尺度的衡量,通过边界进行的。在本次设计中,充分考虑基地高差对于室外场地的影响,做出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三层台地解决基地缓坡问题,酒店入口处有单独的场地属性,为一层台地,商场地坪标高最高,属于基地最高一层台地,顺应城市主干道集聚商气;通过室外踏步联结了商场、大堂和酒店后场,在合理解决地形高差的同时也创造出基地特有的景观属性,即退台花池和跌水〔图6〕。 形状
规则的形状,例如直线型的街道、长方形的广场、方格的街坊等具有连续边界空间,它使人明确地感到一种理性的秩序。这次设计的形态在
图6——巴中CBD底部边界处理
看似简单的方形平面里做功能分区的划分,实际上却是经过长时间的比例推敲而得来的形体构成,L形和矩形的互相咬合和高差的变化形成了特有的形态关系。
本次设计的形状正如立方体的堆积和布尔运算,通过这一基本形式组织成变化丰富的建筑体量,同时配合材料的装饰使建筑更具欣赏性。 质感与表皮
城市空间的质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空间的界面和底面的质感;一是指空间系列的质感。界面的质感与观察者的距离有关,它涉及选材和具体的处理方式.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合各个不同距离的材质以及分割处理的尺度。本次设计中建筑立面的三
种表情正是质感的不同演绎,大堂的的晶莹透亮与客房的灯火阑珊是一种比照,
图7——巴中CBD透视图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商业立面的稳重和大堂的轻快也是一种质感的诠释〔图7〕。
这次设计主要采用了3种材料表现建筑,深色石材使建筑的性格沉稳内敛玻璃幕墙在石材的衬托下显得愈加轻快和干净,蓝灰色石材贴面富有竖向百叶肌理,用以区分开深灰石材的平整和单一性。表皮具有装饰性和复杂性,在协调的立面语言划分中材料的表情充分展现出来,“L”形和矩形的基本语汇贯穿了建筑的平面和立面,材质的虚实比照使建筑更加具有体积感。 色彩
色彩是用来表现城市空间的性格和环境气氛的重要手段.它能增加空间的识别性,起到协调统一空间的效果。整个建筑低调奢华,酒店一侧透露出一丝客人所需求的私密性主观色感,素雅的基调使人心情放松,暖黄的室内灯光是酒店又显得如此亲切,在立面语言的组织下颜色才显得张弛有度,否则只能是一片死灰或呆板的玻璃幕墙。
4..4 小结
综合我对“高层孤岛”的理解,高层建筑及高层建筑群如不能建立近地空间在建筑与城市间有效的连接职能,而仍延续城市/建筑二级空间结构,则会使近地空间失去彼此之间及与城市之间的有机联系。假设将商业综合体的“孤岛”划分成了两个层次,就是综合体本身对于城市环境来说是一个孤岛;高层塔楼对于综合体来说也容易形成孤岛,由此产生的是建筑底部空间的优化设计问题,建筑边界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的介体,是建筑场所的边缘,内部与外部的分界,它不仅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环境的局部要素,对于建筑空间和城市环境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以其边界加入到城市环境中。并通过边界与城市环境构成共存共生的关系。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结语
本次毕业论文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理论运用以及方案设计等方法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底部空间设计”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将所得结论总结如下:
首先,建筑形式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CBD建筑底部边界是一种场所—赋予人们工作、生活的空间权利,并提供大众以“文明生活方式”的空间环境,其设计就是要建构这一空间领域,对城市社会空间秩序进行的创造和再创造。
其次,对CBD建筑底部边界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并非要创造一个新的别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空间环境问题被我们无视或丢弃.就其结果而言,对于CBD建筑底部边界的设计就是对城市形象的全方位设计,它是一个城市或CBD的社会文化氛围,物质形体空间及其形成与运作机制的综合表现,它是视觉性的又是记忆性的,是物态性的又是情境性的,它的形态对CBD空间具有最根本的意义。
最后,对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动态性设计”这一课题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其一,商业综合体是由多种功能、多种性质的商业建筑复合而成的统一体,其内部交通流线复杂、功能结构交错,建筑底部与城市职能结合的设计对如此多样复杂的建筑形式的整合存在一定的难度;其二,尽管国内外对于CBD与城市空间交融的追求愈演愈烈,但对于实际工程而言,较大的造价与较复杂的施工往往让投资方望而却步;其三,建筑底部边界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能够运用及了解的设计手法都亟待进一步的实践。不管CBD建筑底部边界的未来形态、模式怎样发展演变,我们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并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对学术的严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匪浅。在大学五年时间里,导师为我创造了优越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使我获取珍贵理论知识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上和人生态度等方面老师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导在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不断影响我和激励我。
由衷感谢我的同学,他们对本论文的各种有益建议和帮助,使我的论文在讨论中不断获得进展。另外,感谢我的亲人,在他们的帮助和关心下才得以完成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和同学,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珍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老师和教授们!,祝你们健康平安!
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
[1]蔡丽芬.浅议新技术背景下酒店空间设计的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9,( 29).
[2]蒋丽.谈现代酒店空间形态与界面处理的和诸与互动〔J].山西建筑,2008,(24).
[3]夏祖华、黄祖康,《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
[4]罗小末、蔡碗英,《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5] (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
[6]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初版社,1994年12月. [7]彭华亮,《走向21世纪的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3月. [8]温娜, 五星级酒店公共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价值工程》,2010,(24). [9]白艺晖, 五星级酒店的流线组织设计实践与概念应用〔J].福建建筑,2007,(07).
[10张腆举,界面:从空间环境看建筑形态构成,《新建筑》,1997年l月. [11]朱卫国,建筑构思论,《建筑师》,第75期。
[12]罗小末等,中国的空间观念,《时代建筑》,1996年2月. [13]阮听,两极之间:和谐、围合与环境心态,《建筑师》,第31期. [14]Prgeone,《Theme Hotel》,2005-1
[15]William Depp, The Research on Design of Waterfront Resort Hotels,《Architectural record
[16] Tracy Bart,The Research on the Hotel Public Space Streamlin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Hotel,《El Croqu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