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路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1.1人力资源的探讨
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构成的劳动组织,是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劳动组织就是人的组合,它涉及到人的各种素质,如:技能、专长、经验、文化水平、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宽容度和对激励的反映程度,处理个人与组织关系的能力等等。通过合理的劳动组织优化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劳动者的作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费成本等。
劳动力需要量的多少是根据工程的工程量和规定使用的劳动定额及要求的工期计算完成工程所需要的劳动力。在计算过程中还要考虑日历天中扣除节假日和大雨、雪天对施工的影响系数,另外还要考虑施工方法,是人工施工,还是半机械施工及机械施工。因不同的施工方法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不同。
人工施工计算劳动力需要量如下式: 式中: ——人工施工的工程量; Q——人工施工对应工程量的劳动定额; ——要求施工期的日历天数。
考虑到法定的节假日将日历工作日系数 ,气候影响系数K,K随不同地区而变化。实际上T=施工期日历天数 。
半机械化施工方法在计算劳动力需要量时除了根据定额和工程量外,还要考虑充分发挥机械的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工期的要求。
1.2资金情况的控制
投资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将其能支配的资源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最重要和最复杂的经济活动之一。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是众多投资中的一种国家和社会通过对铁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活动,建立起交通运输的基本通道,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最根本和最直接的物质条件。因此,在铁路施工组织中,应对投资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控制,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为了进行控制,我们必须对投资在量的方面有一个参考值,这个值又叫目标值或者计划值。控制时,就以其为参考物,而实际的量所发生的变化就围绕它上下波动。控制的任务是使这种波动尽可能的减小,因此,目标值的确定是控制的一个关键工作。投资本身是一个逐步开展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在其运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便有不同的测算工作,形成不同的投资额和不同的测算种类\"随着投资活动的不断深化,要求对投资额进行不同深度和精度的测算,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反映投资在数量变化上的投资额测算体系。
1.3材料物资的供应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每一个工程施工的物质前提,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材料的控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
(2)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 (3)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正常施工。 (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抓好材料的现场管理,并做到合理使用。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某种材料在市场预测显示可能在工程后期要涨价,或某种材料料源不足,则要尽可能早的足量采购,但绝对不能超量,所谓足量不能超过计划用量的97%;对于市场预测显示工程后期可能降价的材料,采购时间要尽可能晚,库存量要尽可能少,但必须满足施工需要。
在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中,材料(包括成品、半成品)的进库或堆栈位置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1.4机械设备的选用
正确拟定施工方法和选择施工机械是合理的组织施工的关键,同时,两者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施工方法在技术上必须满足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及充分利用机械的要求,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故施工机械的选择好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施工方案的优劣。
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只能在现有的或可能获得的机械中进行选择。尽管某种机械在各方面都是合适的,或对工期的缩短人力的节省很有利,但如不能得到,则就不能作为一个供选择的方案。
2.从施工条件考虑选择的机械类型应与之相符合。施工条件指施工场地的地质、地形、工程量大小和施工进度等,特别是工程量和施工进度,是合理选择机械的重要依据。一般说,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工程量大应采用大型机械;工程量小则采用中、小型机械,但也不是绝对的。
3.固定资产损耗费与运行费是否经济\"固定资产损耗费与施工机械的投资成正比。它包括折旧费、大修费、投资的利息等费用;而机械的运行费可视为与完成的施工量成正比的费用,它又分直接费与间接费\"直接费包括劳动工资与直接材料费;间接费包括燃料费、保养小修费、劳保设施费和其他管理费等。这些费用,在机械运用中是重点考虑的因素,是选择施工机械必须考虑的一项原则。
可以看出,机械的管理和使用在施工组织中占有重要的一环。 1.5施工方法的确定
施工方案的选择是施工组织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决定整个工程全局的关键。因为施工方案己经确定,则整个工程施工的进程、人力和机械的需要和布置、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工程成本、现场的状况等也就随之被规定下来。施工组织的各个方面都与施工方案发生联系而受到重大影响。
施工方案的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機械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其中前两个为施工方案的技术方面,后面是组织方面的内容。
确定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本工程的主导施工过程而言。在进行此项工作时,要主要突出重点,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目,或技术较为复杂,工人操作不够熟练的工序,在施工方案中均应详细说明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必要时单独编制施工作业设计;对于常见的一般结构形式,工人已熟练掌握的常规做法,则可不必详述。
结语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运输压力,我国铁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铁路施工组织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也是重点、难点,这不仅与铁路施工本身的特殊性有关,而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许多研究注意到了这点,但主要是定性的分析,定量的分析较少。本文首先介绍了铁路施工组织的基本理论,从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五个方面分析了施工组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论述了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刘炳南,蔡萌.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阶段风险因素实证分析.科协论坛 2009,(9):143-144.
[2]卿姚,王月明.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33(2):193-19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