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具・包装1'- 茶文化与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关系研究 杨东旭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陶瓷茶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荼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 研究,对中国的饮茶之风与茶具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我国的荼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茶文化:陶瓷茶具:造型设计 1茶文化发展概述 从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茶与陶瓷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亲密。饮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 茶之风的盛行有效地推动了陶瓷的应用与推广。我国许多的陶瓷产 财富。茶文化与历史发展背景与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日 区不仅有天然的原料和工艺,而且大都也是茶叶产区,这种天然的自 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以茶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民风也成为 然地理优势,也使茶与陶瓷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产生了陶瓷茶具,不 中华民族最亮丽的风景。陶瓷茶具是茶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中蕴含 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而且散发出浓厚的茶文化气息。例如 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陶瓷茶具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同 越窑和浙江茶区、景德镇陶瓷和婺源的茶等。 时也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特性。随着 在唐代以前,饮茶要放一些香料,例如盐、姜等,将茶叶捣碎然后 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陶瓷茶具也显现出丰富 烹煮,叫茶粥,饮茶时将茶叶一起喝下去,茶香弥漫。到了唐代,饮茶 多彩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通过对茶文化习 讲究饮纯茶。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茶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 俗的介绍,以及陶瓷茶具造型设计的分析探索,能够对中国传统茶具 介绍,其中提到“邢州瓷白,茶色红;岳州瓷青,茶作红白之色;寿州瓷 设计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黄,茶色紫……”由此可以看到,古代对于陶瓷茶具与茶之间的对应 我国是茶的故乡和发源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从种茶、制茶到 性做了精辟分析。唐代的饮茶之风盛行,茶盏普及,而且还出现了盏 饮茶,与茶相关的每个环节都展现了丰富的茶文化特色,体现着不同 托,使饮茶的工具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有的茶具还具有一定的装饰 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民俗特色。我国茶叶种植面广,茶叶种类丰 作用。由此可以说明,唐代饮茶不只是饮,更在于品,品的也不仅仅是 富,有红茶、绿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再加工的花茶、速溶茶、 茶,还包括茶具的品评。景德镇在唐代既是产茶区也是产瓷区,这里 茶饮料、保健茶、花草茶等,不仅饮茶方式丰富多样,而且不同茶类表 的茶具既有越瓷、邢瓷,又有黑釉、彩釉等,不仅色彩丰富,而且造型 现出不同的茶性特点,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多样。到了宋代,开始流行斗茶,茶盏也是斗茶的专用茶具,是将半发 茶叶有色泽翠绿、味道醇香等特点。在古代,人们最早将茶看作 酵的茶饼碾成茶末,沏入沸水,轻轻搅拌,茶叶则显现泡沫。斗茶是通 药用材料,古籍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神农尝遍百草,在遭遇七十二 过茶汤水痕及水温耐久性的比较决出胜负。斗茶讲究茶的色、香、味、 毒后以茶解毒。随着人们对茶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饮茶的好处也不 形,也讲究茶具造型的艺术美观性。宋代的饮茶法对今天的日本茶道 断被开发出来。茶也从最早的药用逐渐转变为饮用。茶对人体健康十 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明代的饮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团茶改为散茶, 分有益,既能清热化痰,提神醒脑,也可延年益寿。据研究证明,茶叶 煮茶改成沏茶。饮茶风俗也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具的需 中含有五百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 求也不断增加,这也有力地推动了陶瓷茶具的发展,明代最流行的陶 等物质,能够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抑制肿瘤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 瓷茶具是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青花瓷。清代的茶具在原有的基础上 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爱茶之人,更对茶叶爱不释手。 更加完善,茶盏不仅有了托子和茶盖,而且出现了茶碗套具。民国之 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 初,饮茶开始流行盖水杯,不仅兼容了杯和壶的优点,而且容量适当, 底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较广,因此,茶也带有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 携带使用方便,一直应用至今。 化气息。从古至今,历代文人都与茶有着不可言说的微妙关系,对茶的 2陶瓷茶具造型设计分析 喜爱不言自明。唐代李白、苏轼等文学大家都是爱茶之人,他们将对茶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精华和缩影,给人们留下了丰富 的喜爱渗透到文学创作中,先后创作了大量关于茶的诗词作品,为后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茶具也在发生着不断 人所传诵。现代作家鲁讯、郭沫若等大家也以茶为题创作了不少的文 的变化。陶瓷茶具为迎合时代发展需求,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以 化佳品,为世人贡献了大量的茶文化精品。此外,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丰 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对陶瓷茶具的设计就要充分了解不同民族 富多彩的茶歌茶舞,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的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消费喜爱和心理,丰富陶瓷产品的种类,从色 饮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休闲活动之一,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 彩、造型和材质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使陶瓷茶具能够适合不同的消 众,都对饮茶十分喜爱。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饮茶风 费人群,扩大陶瓷茶具的使用范围。茶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首先 俗和习惯,茶与茶具种类也各不相同。例如广东福建地区喜欢饮功夫 要具备一定的实用功能和经济功能,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茶,即茶具较小,茶汁较浓,用小火烹制,慢慢品尝,细细感受茶的清 设计师要以茶文化为基础,充分把握好茶具的造型、功能、材质、审美 香以及茶具的精美,以感受饮茶的闲情逸致。功夫茶对于茶、水和茶 等因素,使茶具体现出完美的比例和高雅的品质。其中,茶具的实用 具等都十分讲究,饮茶不仅品的是茶,更是茶具及一种闲适的心情。 性是其基本要求。例如要喝功夫茶,则不能使用一般的茶具。由此,茶 功夫茶的水多选自山泉之水,茶具以紫砂陶瓷为主,更突出了功夫茶 具的功能要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相适合,当前茶具市场上有一种过 的高雅品质。四川、江苏、北京等地区也各自有着独特的茶文化特色。 滤套杯,功能齐全,十分适用。此外,茶具还要考虑拿放方便,壶把手 各类茶社、茶馆等场所也成为人们休闲饮茶的好去处,人们在这里可 与壶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同时壶嘴的设计要使倒水更流畅。公共所场 以获得身心的放松,与好友沟通感情,互通信息,加深友谊,使精神得 的茶具也要考虑到其特殊的使用功能,结构、容量都应符合一定要 到更大的满足。丰富的饮茶形式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和 求,可以设计出不同的造型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雅兴,体现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茶具造型设计中,美观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优雅美观 I学术专业人文茶趣 茶壶(星壶)的创作内涵及纹理审美特征 李翠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茶壶属于一种泡荼器具,茶壶的构造一般由壶身、壶盖、壶底以及圈足四部分构成。茶壶最早发源于我国,到目 前为止我国茶壶的种类有200多种。我国有着深厚的萘文化,而茶具也是茶文化的主要承载着之一,它集合了艺术、文化与 功能为一体.突出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物质追求特点和审美情趣。本文主要分析茶壶(星壶)的创作内涵及纹理审美特征。 关键词:茶壶:创作内涵:纹理;审美 星壶为钦州坭兴陶原生陶,是最近创作出的一种新型茶壶,它采 成别具特色的茶壶文化。这个时期茶壶的制造一般以陶瓷为主,茶壶 用天然无公害陶土特有的材质不添加其它物质。这种陶不同于磨光陶 和抛光陶,无需窑变效果。经特殊工艺制作,前后期处理,采用电窑程 控分段烧制。自然生成,出窑无需打磨抛光。星壶不仅创作独特,而且 纹理构成比较细致,体现了人们追求传统文化和积极、主动的创作设 计文化特点,不仅具有深厚的创作内涵,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1中国茶文化及茶壶的发展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茶文化并不是饮 造型极具艺术感,反映了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是人们的一种生活艺 术追求方式,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一大进步,在整个中国历史中有重 要的意义。 2茶壶(星壶)的创作内涵和纹理特征 2.1茶壶(星壶)的创作内涵 茶那么简单,而是一种休闲生活节奏。中国的茶蕴含了丰厚的传统文 化行为,茶不仅能够解渴,而且具有较多的药理作用,是世界公认的 保健饮品之一。有了茶,自然得有茶具,而茶壶就是茶具的一种。在两 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茶壶作为茶文化的有效载体也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尤其在材料、造型以及工艺等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具有较高 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起初并没有专用的茶壶,而是随着茶文化的 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到了唐代和两宋时期我国茶壶开始大力发展,形 作者简介:李星壶采用天然无公害材质构成,而且不需要窑变,是由特殊工艺 制作而成,而且出窑不需要打磨抛光。这种创作理念比较符合现阶段 人们提出的绿色、环保型生活理念,是现代文化生活下的产物。星壶 的外表包裹一层网纹,细若游丝,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单元网纹呈 大小不等的圆形、多边形、蜂窝型、环形、点状等,排列形式有单独,密 集,粘连,重叠,透叠等,网纹构成独变化无穷,给人一种千变万化动 态之感,能够使人在繁琐的工作之余轻松的面对自己的心灵。星壶成 品外观略呈亚光,如披上一层轻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艺术之美:放 大可分辨不同色泽的沙粒构成,表面、网纹及断面色彩一致,正常烧 翠(1981一),女,广西桂林人,硕士,讲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陶瓷设计。 的茶具造型能够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人们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体 验,从茶具的色彩、工艺等外在形式来评判茶具,进而达到心理和情 感上的沟通,以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在茶具设计中,设计师要以传 统茶文化为基础,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通过开阔的思路和方法,使 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美观和谐的设计造型。陶瓷茶 具造型设计是由不同元素构成,简单的直线设计给人以简洁明快的 体验;曲线造型更加流畅柔和。一般在古典造型中运用的曲线造型较 多,以突出其工艺特性,在现代造型中运用的直线形设计较多,以突 出其简洁大方的特点。古典与现代造型的结合使线型更丰富,在不断 的长短、强弱变化中形成整体的统一,使茶具造型更加和谐含蓄。在 茶具的装饰中,诗词绘画和文字运用较为广泛,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能 够充分展现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简洁、流畅的茶具造型配 以古色古香的诗词装饰,再运用细腻的陶瓷材质,堪称成功的茶具设 3结束语 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对陶瓷茶具的产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 用。陶瓷茶具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是单纯的饮茶器具,还 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陶瓷茶具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需求有 着密切关系。陶瓷茶具设计师要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以及消费者的喜 爱及生活水平选择合理的设计元素,既充分体现出陶瓷茶具的实用 性与艺术性,同时也满足了市场消费需求。陶瓷茶具造型设计是以茶 文化为基础和依托,通过现代理念与技术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制造出 更具时代特色的陶瓷茶具,以推动茶具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寇丹.茶中的美与禅——应韩国《茶的世界 杂志特约而作【1】刀.农业 考古,2004(4):209—210+218. [2](美)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付秋芳,程进三,译.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5. 计。例如一款茶具套装中,在茶具外层绘以梅、兰、竹、菊的画面,整个 茶具造型小巧流畅,以玉青釉装饰,人们在饮茶时不仅感受到浓浓的 茶香韵味,同时也在茶具中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从中体会到丰富的 传统文化内涵。此外,在茶具造型设计时,还可以运用不同材质进行 设计,例如在设计提梁茶壶时,可以选择金属、藤竹等作为主要材料, 不仅色泽淡雅美观,而且极具品味,提升了茶具的品质。如今的陶瓷 茶具不仅造型多样,而且功能也逐渐扩大,除了饮用功能外,更多的 成为了人们室内的装饰品,尤其是一些精美的陶瓷茶具,还有极高的 收藏价值。陶瓷茶具的材质也在不断拓宽,主要有骨瓷、白瓷、精陶 等,其中的紫砂壶收藏价值较高,也是爱茶之人的必备茶具。对于茶 具设计师来说,体现茶具的艺术美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 【3】李雨苍、李兵.日用陶瓷造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 【4]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一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 苏美术出版社.2001,08 【5】樊佳.传统文化理念下茶的器具审美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 2009. [6】聂桂平,姜佳稚.后工业化时代陶瓷茶具造型语言的多元化 设 计,2012(2):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