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BIM实施策划

BIM实施策划

来源:筏尚旅游网
1总则

1.1项目简介

青岛新机场场址位于青岛市胶州市中心东北11公里,大沽河西岸地区,北侧紧邻胶济客运专线,南侧紧邻胶济铁路。该场址于青岛市域范围内位置居中,距离青岛市中心约40公里。场址距离周边空军高密机场直线距离约33公里,跑道轴线间隔30公里(场址西跑道与高密跑道间隔),距离海军胶州机场5.5公里,距离青岛流亭机场直线距离约29公里,距离规划的横门湾机场直线距离约80公里。

本工程——交通换乘中心及停车楼工程(简称GTC)紧邻青岛新机场T1航站楼南侧,提供包括地铁、高铁、长途汽车、旅游大巴、公交车、私家车等多种综合交通换乘功能,是新机场陆侧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旅客方便,快捷的到达和离开机场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交通换乘服务。

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210463.87㎡,地上两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为12.65m(车库)及20.85m(换乘厅)。最大平面尺寸为373.2m×274.5m,主要柱网尺寸为9m×9m和12m×9m,结构平面属超长、超宽,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部分屋面采用钢桁架形式。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2编制依据

表1.2-1

序号12345

编制依据

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工程(GTC)施工招标文件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GTC)技术要求部分青岛新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及停车楼(GTC)招标图纸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征求意见稿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

编制依据统计表

1.3BIM管理概况

1.3.1BIM管理要求

本工程将在施工全周期运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GTC项目设计、建设、运维进行统筹管理,通过在本项目上使用BIM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深化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图纸中错漏碰缺的发生,使设计图纸切实符合施工现场操作的要求,并能更进一步辅助工程施工管理。同时,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建立完整的工程模型和数据库,为今后的建筑运营维护提供数字化基础。

本工程最终将交付一个完整的BIM模型,该模型将与工程实体一致,包括构件的几何外观、设备的相应参数等。该BIM模型将用于后期建筑的运营维护。经分析汇总,本工程应用BIM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目标:

表1.3-1

序号1

模型管理

模型信息管理模型支付模型建立

实现对设计图纸搭建BIM模型同时进行工程管理;在深化设计上实现组织、要求各(专业)分包进行相关专业、施工内容的深化设计,形成BIM模型与其他模型统一管理和应用

参建方模型共享,将BIM模型用于工程各类交流中;向甲方提供BIM服务的资料和建议

在项目结束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精度定为LOD300级竣工BIM模型及相应BIM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运维管理

2

技术管理

图纸管理

查,提高会审、设计变更效率,方便施工

施工组织(方案)模拟

实现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施工演示、方案比选、复杂节点设计、场区漫游;并进行可视化交底

将三维模型作为多方会审的沟通媒介,进行各专业间碰撞检

BIM管理应用面

BIM管理目标统计表

详述

3

进度管理

通过现场进度管理可视化,对工程进行虚拟建造,实现计划与现场进度比对纠偏,以及进度计划跟踪管理

4

质量、安全管理

采集现场数据,建立现场质量缺陷、安全风险、文明施工等数据资料,与BIM模型即时关联

5

成本管理

建立BIM模型的定额资源,作为物资、成本需求计划、节点限额的重要参考,提高物资、成本的管控水平

6

现场资料管理

在BIM中建立工程资料档案,将施工管理中、项目竣工和运维阶段需要的资料档案列入BIM模型中,实现高效管理与协同

7自动放样系统应用

测量管理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为提高工程定位放线质量与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利用BIM模型的价值,本项目定位放线应使用自动放样系统完成本工程应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工程量精确分析、工程质量检查、建筑物健康监测等工作

1.3.2BIM管理应用点策划

为满足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及后期运维的需要,同时依托先进的BIM管理技术对现场施工质量、安全进行全周期管控,结合BIM管理要求本项目部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BIM管理实施:

表1.3-2

序BIM管理应号1模型管

用面模型建立

施工内容100%全建模、全更新专业图纸深化设计(土建、机电、幕墙、钢结构等)

BIM专员

BIM管理实施小组组长

BIM管理应用点策划统计表

人员

BIM管理应用点

模型信息管理

参建方模型共享3D模型展示

向甲方提供BIM服务的资料和建议

各分项工程BIM工程师BIM技术总监BIM专员

模型支付

竣工BIM模型及相应BIM信息真实准确

通过输入设备、厂家的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运维管理

BIM技术总监各专业负责人

2

施工组织(方案)

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施工演示、方案论证、复杂节点设计、施工重点、难点模拟

BIM技术总监BIM专员BIM专员

可视化交底

技术管理

图纸管理

可视化图纸会审记录、变更方案论证、

各专业间碰撞检查,含各机电专业之间以及与结构之间的碰撞检查,结构与幕墙、钢结构的碰撞检查等

3

进度管理

4D施工进度计划演示进度计划跟踪,计划与现场进度比对纠偏

4

质量、安全

管理

5

成本管理

云+端+协同,现场数据资料采集,跟踪问题的完成情况

材料需用计划复核、快速统计施工

成本专业负责人BIM专员BIM技术总监BIM专员BIM技术总监

BIM技术总监及各专业负责人

模拟

场区布置漫游

工程量

分包单位限额领料

现场进度与现场成本实时关联期末物资对比

6

现场资料管

工管理中、项目竣工和运维阶段需

要的资料档案列入BIM模型中

7

自动放样系统

测量管理

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工程质量检查、建筑物健康监测等工作的精确度进行管控

土建BIM工程师

利用BIM模型提高工程定位放线质量与效率

土建BIM工程师

在BIM中建立工程资料档案,将施

BIM专员

1.3.3BIM管理实施原则

表1.3-1

序号1

一致原则实施过程的

2

同步原则管理职责的

3

一致原则

义务,同时也负有对下的BIM管理、整合、查验等同等的职责。

4

可持续更新

本策划将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意见,并且随着BIM技术的发展,进行包商对主承包商和分承包商,主承包商对分承包商,对应工程管理职责和合同BIM工作BIM模型和模型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模型处于完善的可用状态。

BIM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对BIM工作所承担的管理职责,总承由BIM专业咨询顾问发出。各级设计单位和各级承包商应按照指令予以执行。

BIM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应与实物楼宇的实际进度保持同步,过程中的

实施原则合同对应的

BIM管理实施原则统计表

内容

与合同原则相一致,各类指令均由业主发出;或者在业主授权的条件下,

原则更新。

2BIM管理实施策划

2.1组织架构

本项目将成立专业的BIM管理实施小组,全周期进行本项目的BIM管控和监督,通过深化设计、质量安全管控等BIM应用点为施工过程提供技术支持,对工序间、分包间、参建方间的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协调,保证BIM管理高效地进行。

集团公司BIM技术中心GTC总承包项目部项目经理GTC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总工程师信息交流深化审核机电经理信息交流专业分包BIM管理实施小组分供商现场专员土建专业负责人钢筋专业负责人钢结构专业负责人安装专业负责人协调负责人各专业后台协同人员图2.1-1BIM管理组织架构示意图

2.2分工职责

2.2.1主要单位BIM管理职责

表2.2-1

参建单位

主要参建单位BIM管理职责表

职责描述

业主提高作为本项目的最终决策者,致力推动在本项目中运用BIM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准,以期更好地完成项目,并为今后的运营打下

建设单位

良好的基础。

业主授权总承包单位作为本项目的BIM管理实施方,负责项目BIM工作的整体规划、监督、指导和实施管理。

对本工程BIM基础模型进行构建和管理,同时组织其他各专业分包对各自施工任务进行BIM模型构建及深化。

负责所有BIM模型的审核。

如建设单位提供BIM基础模型未包含演示需用信息,总承包应自行建模补充,

总承包单位

或另外委托BIM单位实施。

总承包商应组织协调全体相关参建单位参与使用BIM进行综合技术和工艺协调。

总承包商完成的BIM成果及模型应提交给建设单位,且项目各方均可免费使用。工程监理应充分应用BIM手段,完成自身所承担的工程监理任务。同时,在竣

工程监理单

工模型的查验交付中,工程监理负责检验竣工模型与竣工资料以及现场实物的一致

性。

设计单位应及时向BIM管理实施小组提供准确的图纸信息,对施工图及各级承

设计单位

包商或和专项设计单位提交的深化设计、设计变更等进行相应的审核,并根据建设单位和BIM管理实施小组的修改建议及时更新图纸。

2.2.2主要单位BIM管理分工表

表2.2-2

主要参建单位BIM管理分工表

青岛新机场建设项目——航站区工程综合交通枢纽BIM服务内容与职责分工表P标注:RII===执行主要责任审核提供输入信息SAO甲方青岛国际机场BIM管理=协办次要责任=需要时参与=接收输出信息参建方设监总包专业BIM服务咨询及策划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小组计理配合部门分包BIM服务方案咨询策划BIM服务方案咨询提供BIM服务的必要资料提供BIM服务建议1讨论BIM服务的范围和深度讨论BIM服务在整体流程中的位置成果文件BIM服务建议书RBIM服务详细策划BIM服务详细策划确定BIM服务的范围和深度确定BIM服务在整体流程中的位置2确定BIM服务的实施接口成果文件BIM服务实施细则BIM服务合同RP甲方ⅡBIM服务实施青岛国际机场BIM管理实集团有限公司施小组基础建模及模型更新服务内容按照终版施工图建立全专业BIM模型,作为后续BIM服务的基础模型。1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和现场实际变更,更新模型。服务成果基础模型各阶段更新模型2服务内容RR深化设计BIM复核与集成PPSPIPP参与方设计监理总包配合部门专业分包AAPPAAPPPPPSSPPAAAAPPPPSSPI在施工深化设计阶段,由承包商建立幕墙、钢结构、机电等专业深化设计BIM模型,并对这些深化设计内容在BIM中并进行复核,查找碰撞等冲突问题。各承包商将根据调整后的深化设计方案,并在得到业主确认后,在BIM模型中做同步更新,以保证BIM模型正式反应深化设计方案调整的结果。服务成果经过BIM模型复核的深化设计,图纸及模型P/R/ORAP/IP/IP/R/ORAP/IP/IP/R/ORAP/IP/I隐蔽工程末端准确定位及预留服务内容在工程需要前置隐蔽工程或预埋件需要预留时,采用BIM技术进行前期校核,以保证在结构及前期施工中对需要预留的隐蔽工程定位准确及符合后续工程的要求。比较常见的强弱电端口;空调出、回风口;消防喷淋、烟感端口等。服务成果经过复核的隐蔽工程模型及相应的调整意见报告;根据调整完成的隐蔽工程最终反映在模型中。施工进度模拟服务内容通过BIM模型的搭建,并结合Project等的进度计划软件,通过BIM直观表现施工进度的计划和形象追踪,为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提供三维可视化交流的工具。成果文件对各种进度计划的模拟展示对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在模型上的记录5服务内容R/OR/O施工重点、难点模拟P/I/OP/I/ORRP/IP/IP/IP/IP/R/ORAP/IP/IP/R/ORAP/IP/I3SP/IARP/IP/I4在施工阶段,对施工重点、难点的多种实施方案进行模拟,用以推敲、判断、决定,以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服务成果对施工重点、难点的模拟展示,以模型方式三维直观方式对施工重点、难点加深理解,加强质量控制。R/OS/OARP/IP/IR/O全程可视化交流S/OARP/IP/I服务内容将BIM模型用于工程各类交流中,如工程例会、专业技术会议上直观表现,比传统二维图纸更加准确、易于观察理解、便于交流。服务成果对所需模拟部位的BIM模型展示。R/OS/OARP/IP/I6R/OS/OARP/IP/I全程变更BIM模型复核服务内容将变更输入到BIM模型,采用BIM技术进行复核,进行相关专业碰撞检查,以保证变更设计与原设计能合理结合,并将影响降至最低。在变更设计得到业主最终确认后,在BIM模型做同步更新,进而辅助施工管理。服务成果复核完成的模型、相应的碰撞检查报告和优化建议报告。S辅助工程计量服务内容通过BIM模型的搭建,在BIM模型上直接计量模型内的工程量,用以工程计量的辅助工具。服务成果向业主提供所需计量工程量内容清单。9服务内容S/O竣工模型交付AP/IP/IRAP/IP/IP/R/ORARP/R/ORAP/IP/I7RP/R/ORAP/IP/I8通过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对BIM模型的内容和深度进行进一步细化,使其与最终竣工的工程实体一致,完成一个完整、直观的三维BIM模型。这一竣工模型内还可以包括了重要设备的厂家信息和各类技术参数信息。服务成果向业主移交竣工BIM模型。S/OR/OP/OARIIP/OARII2.2.3BIM管理实施小组组成及职责

表2.2-3

团队角色

BIM管理实施小组总负

责人(朱思远)

职责BIM总体负责人

BIM管理实施小组构成表

职责

总体负责本项目BIM技术的应用,监督和组织BIM技术的落实,对BIM技术方案进行审核。

为本项目BIM技术应用的直接负责人,全面负责BIM技术的应用,做好相关工作协调和安排;负责项目实施的质量控制;负责各专业BIM模型质量控制。过程中与业主、设计院进行交流,最大化提高工作效率、节约项目成本。应负责集成和验证最终的BIM竣工模型,确保竣工BIM模型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同时提交相关说明描述文档为本项目BIM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负责项目的执行和具体操作统筹、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进度的把控,项目调研。

进行4D施工模拟,优化工期;配合各参与方进行方案模拟;进行常规碰撞检测,并进行深化或提出深化依据;出具相关预留预埋图;出席各类会议,同时提供相关BIM模型;制定相关BIM管理流程;

根据现场土建施工状况对模型进行审核及修正。

审核分包单位提交的BIM模型真实和准确性及相关BIM应用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将分散的数据和模型进行集成,最终提交给业主完整模型和数据。

根据建设单位正式确认下发的施工图进行BIM模型创建。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单,及时更新土建模型。同时补充模型构件的信息资料以保证与现场的一致性。编制整个施工阶段的BIM实施方案、执行计划;每月根据现场情况更新BIM模型,并提交各参与方;

负责现场培训指导、需求搜集、问题反馈、资料提交,会议组织,系统调试架设,日常维护等

BIM管理实施小组组长(王宇飞、张学军)

BIM总监

BIM技术总监(董成、李文鹭、武朝

明、唐飞)

BIM副总监

现场BIM专员(武星宇、吴帅燚)

BIM顾问

整合各参与方的模型到总模型中,过程中收集各参与方的相关信息,做好竣工模型数据收集工作。整合分包单位的BIM模型,审核模型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利用其模型管控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

土建专业负责人(惠明明、胡全跃)钢筋专业负责人(刘金朋、冯占江)成本专业负责人(徐兴海)钢构专业负责人(王德强、崔明祥)安装专业负责人(徐衍龙、曹越、崔文

其、徐佳伟)对外协调办公室主任

(董成)

负责土建BIM专业技术协调管理,BIM服务内容的实施和沟通;根据施工进度实时更新BIM模型。过程中做好模型整理工作,竣工时提交经各方审核合格的竣工BIM模型。

负责钢筋专业技术协调管理,专业技术协调管理,BIM服务钢筋部分服务内容的实施和沟通

提供实际消耗量,协调成本、材料部门对比计划与实际用量,找到管理问题和原因

审核分包班组提供的工程量,确保公平,避免超付负责钢构专业技术协调管理,专业技术协调管理,BIM服务内容的实施和沟通

负责安装专业技术协调管理,专业技术协调管理,BIM服务内容的实施和沟通

负责BIM协调等支持、配合工作

审核接收到的各类模型并给予意见和建议。督促各分包单位过程中提供总包单位所需的信息,同时按需与各参与方保持沟通协调,以协助总承包人应用BIM模型。负责土建专业BIM模型建立、配合分包单位完成BIM模型

利用BIM模型工程定位放线

利用BIM模型完成工程量精确分析、工程质量检查、建筑物健康监测

负责钢筋专业BIM模型建立、配合分包单位完成BIM模型

负责钢构专业BIM模型建立、配合分包单位完成BIM模型

负责安装各专业BIM模型建立、配合分包单位完成BIM模型

对安全质量、文明施工、计划统计、财务计价、设备状态、平面布置、运维状态等进行直接数据统计,并提供给BIM工作人员

负责审核土建、钢筋、钢构及安装各专业BIM模型,审核各项统计数据。

BIM顾问

BIM顾问

BIM顾问

BIM顾问

BIM顾问

BIM对外协调配合负责人

土建BIM工程师

钢筋BIM工程师(2名)

各专业后台协同人员

钢构BIM工程师(1名)安装BIM工程师(4名)配合人员(4名)BIM审核工程师(2名)

2.3BIM管理流程

图2.3-1BIM管理实施流程

2.4BIM管理工作实施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BIM管理所必须的准备时间和插入节点,制定计划如下表所示:

表2.5-1

成果描述

号12

等)

施工内容100%全建模、全更新

专业图纸深化设计(土建、机电、幕墙、钢结构

在相应部位施工前的1个月内设计图纸提供1个月内

完成时间

BIM管理工作实施计划表

34567

参建方模型共享3D模型展示

向甲方提供BIM服务的资料和建议竣工BIM模型及相应BIM信息真实准确通过输入设备、厂家的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运维管

每周提交最新成果开工后3个月内每周提交最新成果在出具完工证明之前工程移交物业前1月

施工方案可视化设计、施工演示、方案论证、复8

杂节点设计、施工重点、难点模拟

91011

可视化交底场区布置漫游

可视化图纸会审记录、变更方案论证各专业间碰撞检查,含各机电专业之间以及与结12

构之间的碰撞检查,结构与幕墙、钢结构的碰撞

检查等

1314

4D施工进度计划演示

进度计划跟踪,计划与现场进度比对纠偏

在相应部位施工前的1周内

每周提交最新成果

在相应的工作面最早实施的专业施工前半月

相应的分项工程开工前3天各阶段场区布置实施前1周在收到变更单后的7天内相应的分项工程开工前1周

云+端+协同,现场数据资料采集,跟踪问题的完15

成情况

实时进行,每周提交最新成果

工程量汇总在模型建立完成1月内

161718

材料需用计划复核、快速统计施工工程量

实施提取

现场进度与现场成本实时关联

期末物资对比

在BIM中建立工程资料档案,将施工管理中、项19

目竣工和运维阶段需要的资料档案列入BIM模型

每周提交最新成果每周提交最新成果办理各专业结算前1周

2021

利用BIM模型提高工程定位放线质量与效率工程质量检查、建筑物健康监测等工作的精确度

进行管控

相应部位施工前1周

相应的部位施工完成后满足检测条件,

后续工序施工之前3天

2.5BIM管理实施条件2.5.1硬件支持2.5.1.1工作环境

集中办公区及现场办公区均设置独立的BIM工作室,每天设置专人进行维护管理。2.5.1.2工作设备

表2.6-1BIM工作设备配置统计表

台式工作站

移动工作站

服务器

UPS电源

配置参数CPU

标准配置1标准配置2标准配置3标准配置4

Intel®Core™i7-4770KProcessor(8MCache,3.5-3.9GHz)#ofCores:4

#ofThreads:8

Intel®Core™i7-4700MQCPU@2.4GHz

IntelXeonE5-26433.3GHZ四核L3缓存10MBE5-2600

根据实际配置让商家推荐功率相当的(建议品

内存DDR31600MHz(16GB)DDR31600MHz

(16GB)

DDR31600MHZ

(16GB)选配

牌:山特)满负荷供电至少30分钟。

显卡芯片硬盘

Quadrok600Quadrok2100M

1000GSATAII7200转1000GSATAII7200

240GBSATA3(6Gbps)

+600G3.5英寸10000/15000转

主板芯片

IntelZ87IntelQM87IntelEATX

操作系统

WINDOWS7professional

/64

WINDOWS7professional/64

WindowsSever2012

2.5.2软件配备

根据工作内容不同配备相应的专业化操作软件进行BIM管理。

表2.6-2

软件类型三维建模软件钢结构建模软件模型整合平台二维绘图软件文档生成软件演示、出图4D模拟软件5D管理软件BIM数据管理平台

BIM软件应用统计表软件名称AutodeskRevitTeklaStructuresNavisworksManage

AutoCADMicrosoftoffice

3DMaxNavisworks广联达5DBIM360glueAutodeskVaultProfessional

保存版本201619.0201620162010201620163.0

3BIM技术措施应用

3.1BIM模型创建

3.1.1创建依据

收到经建设单位正式确认的施工图纸之后即开始展开模型创建任务,根据我单位编制的《BIM模型创建标准》对施工图纸进行三维化,主要创建依据如下表所示:

表3.1-1BIM模型创建依据统计表

序号12345

建模依据GTC施工合同

建设单位正式确认的施工图纸BIM模型创建标准

正式的图纸会审、工程变更、工程洽商国家相关规范、图集

3.1.2BIM模型创建标准

1.单位和坐标

1.1项目长度单位为毫米。

1.2使用相对标高,±0.00即为坐标原点Z轴坐标点;建筑、结构和机电使用自

己相应的相对标高。

1.3为所有BIM数据定义通用坐标系。建筑、结构和机电采用一个轴网,保证模

型整合时能够对齐、对正。

2.为了避免重复或协调错误,应明确规定并记录每部分数据的责任人。本项目包含多个模型,会创建一个中心文件,将多个模型组合在一起,供专业协调和冲突检测时使用。项目模型会根据规模,专业拆分为多个模型,具体模型拆分示例如下:

2.1建筑专业

2.1.1按建筑分段

2.1.2按轴号2.1.3按施工缝

2.1.4按单个楼层或一组楼层

2.1.5按建筑构件,如外墙、屋顶、楼梯、楼板2.2结构专业

2.2.1按分区2.2.2按轴号2.2.3按施工缝

2.2.4按单个楼层或一组楼层

2.2.5按建筑构件,如外墙、屋顶、楼梯、楼板2.3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及其他设备专业

2.3.1按分区2.3.2按轴号2.3.3按施工缝

2.3.4按单个楼层或一组楼层2.3.5按系统、子系统3.模型色彩规定3.1建筑专业色彩

3.1.1图纸已经明确的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

3.1.2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告知BIM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确定3.2结构专业色彩

3.2.1系统中已有材质按照revit软件系统默认色彩

3.2.2新建材质色彩告知BIM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确定

3.3机电专业模型色彩

3.3.1图纸已经明确的管道及构件外观色彩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建模3.3.2图纸未明确构件外观色彩告知BIM小组负责人,由小组负责人确定3.3.3水暖电模型系统较多,通过对不同专业和系统模型赋予不同的模型颜

色,将有利于直观快速识别模型。下表提供部分机电模型色彩。

表3.1-2-1

内容生活给水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生活热水通气管含油废水管雨水中水消火栓自动喷水冷却循环水楼梯间加压风管空调冷却水供水管空调冷却水回水管

BIMRGB0,255,0155,155,51100,100,51255,0,2550,255,0185,185,41255,255,00,127,0255,0,0255,0,00,0,255191,255,0102,153,25550,102,153

机电专业模型色彩表(仅供参照)内容气体灭火蒸汽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排风管厨房排风管厨房补风管消防排烟管消防补风管照明桥架前室加压风

管空调冷凝水

管弱电桥架

BIMRGB255,0,0255,191,00,255,0255,0,2550,0,255215,153,0128,51,51191,0,255179,32,32255,0,255200,200,15896,153,760,0,255255,223,127

内容采暖供水管采暖回水管地热盘管蒸汽管冷结水管制冷剂管供燃油管燃气管强电桥架动力桥架高压桥架空调冷冻水

供水管空调冷冻水回水管火灾自动报警桥架

BIMRGB255,0,255153,0,153255,0,00,255,2550,0,255255,0,2550,255,255255,0,255255,0,0193,0,100200,20,2000,255,2550,153,153255,0,255

色彩参照(由于颜色显示在各环境中有较大差异,此色彩仅作参考,执行应按上述RGB

数字标准执行。

3.1.3命名规则

通常情况下BIM应用涉及的参与人员较多,大型项目模型进行拆分后模型文件数

量也较多,因此清晰、规范的文件命名将有助于参与人员提高对文件名标理解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构模型(Structure)

1项目文件命名:

一个标准的文件命名系统使识别更容易,数据也更具系统性。在一个项目中文件名要具有唯一性,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建筑物类型中识别它们。[可选项]指代码为可以选择填写项,如不涵盖此项属性,可不填写。

[项目名称]-XX-[XX]-[XXXX]-[central]

子项号或分区号专业名称

是否为中心文件[可选项]模型类型[可选项]

注:当项目模型不需要区分专业时,“专业名称”可不填写;当模型中不需要区分类型时,“模型类型”可不填写。如,当独自搭建给排水中的重力管线和非重力管线,

设备可以共同放在同一文件中时,可不填写此项;当模型中需要区分专业,模型类型,且需建立中心文件时,需要填写所有代码。

2视图命名标准:用以各方之间针对自己的视图进行命名,使得视图名称不出现重复,视图命名规则如下:

[XX]-XXX

楼层或标高名称

专业名称[可选项]

3土建专业构件命名1)建筑专业构件命名:

(1)墙体命名:

材料–规格尺寸–部位(特殊部位标明)

eg:“混凝土加气块-200-卫生间”代表“卫生间200mm厚混凝土加气块。(2)楼板命名:

材料及其规格–部位(特殊部位标明)

eg:“瓷砖300*300*100–卫生间”代表“卫生间地面采用300*300规格瓷砖做法为100厚铺贴。

(3)门构件命名:

eg:“FdM乙1022-1”代表单扇1000mm宽2200mm高的乙级防火防盗门;“GsM1522”代表1500mm宽2200mm高的隔声门;

“FM乙1222-1”代表1200mm宽2200mm高的单扇乙级防火门”人防门编号统一按照图纸中编号进行编写。

(4)留洞命名:专业–留洞类型规格尺寸–距地高度

eg:“M-FD-1518-距地300”代表“暖通专业留风洞1500mm宽1800mm高,距地300”

“J-MD-1222”代表“建筑专业留门洞1200mm宽2200mm高”(5)幕墙命名:专业–编号–材质–材质规格尺寸

eg:“C-3-玻璃-15070”代表“玻璃幕墙3,15000宽7000高”(6)建筑柱命名:材质–规格尺寸-腹板厚度-翼缘厚度eg:“钢筋混凝土-圆形-D700““钢柱-工字钢-300X300-12-8”2)结构专业构件命名

(1)墙体命名:

材料–用途-规格尺寸

eg:“钢筋混凝土(C30)-挡土墙-200”代表“200mm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eg:“钢筋混凝土(C50)-剪力墙-300”

(2)楼板命名:材料–规格尺寸(厚度)

eg:“钢筋混凝土(C30)-120”代表“混凝土结构板120mm厚”(3)结构柱命名:材质–规格尺寸

eg:“钢筋混凝土(C40)-D700”

“钢筋混凝土(C40)-700x700”

“钢(Q345B)-T型截面-TW150x300x10/15”(4)梁命名:

材质–截面类型-规格尺寸

eg:“钢筋混凝土(C30)-矩形-350x700”“钢(Q345B)-工字钢-HW300x300x10/15”(5)基础命名:

材质–基础类型-规格尺寸

eg:“钢筋混凝土(C40)-独基-2000x2000x600”“钢筋混凝土(C40)-筏板基础-h=1500”(6)桁架命名:

材质–杆件类型-规格尺寸–尺寸详细描述eg:“钢(Q345B)-上弦杆-圆环形-P180x7”

“钢(Q345B)-斜腹杆-工字钢-HW200x204x12/12”(7)板式楼梯命名:

材质–梯板厚(mm)-规格尺寸(踏步宽x踏步高x踏步数)eg:“钢筋混凝土(C30)-100-300x150x8”(8)异形构件构件命名:

异形构件名–材质–规格尺寸–尺寸详细描述

eg:“水平折梁-钢筋混凝土(C30)-300x700(矩形截面)-水平折角150度”eg:“斜柱-钢筋混凝土(C40)-600x600(矩形截面)-柱子倾斜度75度”4机电专业构件分类及命名:

机电专业所使用的构件按附录A进行分类,分类为开放式分类,附录A中Level1,Level2,Level3均为可扩展。3.1.3建模主要原则

表3.1-3

序号12345

建模原则统计表标准内容统一、集中办公地点;

统一BIM设计软件,如revit系列软件或相关BIM软件;统一BIM模型划分原则和方法,并作出具体方案;

统一BIM轴网;统一BIM模型文件的定位;

67891011

统一项目模版、族模版及相关参数的设定;规范三维表达方式,平面表达方式尽量沿用现有规范;

数据文件的唯一化管理;统一的应用共享参数、项目参数;

族库的建立和共享;项目模型文件格式的传递及储存;

3.1.4建模精度

根据建设单位后期运维的需要,以及我单位将要交付的模型精度需要,本项目建模精度定为LOD300级,可以较好地满足建设单位的需求。3.1.5信息管理

浏览器端BIM数据库任务管理资料共享问题反馈BIM模型图3.1.5-1BIM信息管理机制示意图

1)资料共享。管理用户上传的资料;实现资料在各个角色之间共享;在后台将资料与BIM模型关联,这样其它平台也能查看浏览器端上传的资料。

2)任务管理。管理不同角色的任务;实现各角色之间协同工作;任务与文档资料相关联,进而可以关联于BIM模型中,以便在其它平台查看任务信息。

3)问题反馈。提供一个各角色相互交流的平台;用户可以对图纸、料表等文档资料中有问题的地方进行反馈;问题与资料相关联,进而可以关联于BIM模型中。

4)与BIM模型关联。有了前面关联的信息,用户可以在其它BIM软件中查看从浏览器端所关联的信息,进而让用户从宏观上把握项目的整体情况。

5)向甲方提供BIM服务的资料和建议。在BIM模型建立后,为甲方提供BIM模

型资料,

3.2技术管理

3.2.1BIM模型深化设计

通过各专业的深化设计,对原设计图纸进行深入评判、解析,将设计语言转化成施工语言,深化设计图纸的形成流程如下图所示:

各专业深化设计图纸各专业BIM深化模型修改专业间碰撞检查修改提交各专业深化设计图纸及BIM深化模型BIM小组审核设计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审批BIM深化模型指导现场施工深化设计出图流程图

3.2.1.1土建深化设计1异形框架柱

本工程设计存在大量异形框架柱(圆柱、整体胶囊形、分体胶囊形、半胶囊形),利用Revit对此类复杂节点进行建模,优化施工方案及模板支撑体系,从三维视图的角度判断施工难度,并利用间隙碰撞对其钢筋排布进行优化,同时对施工工序进行三维技术交底。

2预应力梁、柱交界处节点深化

本工程存在大量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梁、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楼板,通过Revit软件对梁板钢筋排布,使得预应力结构施工时波纹管能够顺利穿入,从三维视图角度优化施工节点工艺。3桩基

根据地勘报告,对桩基的持力层标高进行绘制,明确各桩点位置处的桩身长度,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依据。3.2.1.2机电深化设计

应用BIM技术将机电管线、设备之间交叉、碰撞问题在图纸阶段消纳,保证机电专业深化设计图纸与其它专业深化设计图纸之间交圈。

机电系统BIM模型达到的精度标准:机电各专业与建筑结构专业0碰撞,机电各系统间0碰撞。管线与设备、末端连接正确,空间位置与最终版施工深化图纸匹配度100%,工程信息准确无误。1管线综合

将风、水、电、等相关专业所建立的专业模型(其中包括:风管、水管、电管、桥架及重要管件)综合到一起。

深化设计阶段BIM管线综合应在设计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并加入相关专业深化的管线模型,对有矛盾的部位进行优化和调整。专业深化设计单位应根据最终深化BIM模型所反映的三维情况,调整施工图纸。

管线综合过程中,如发现某一系统普遍存在影响合理管线综合,应提交设计单位做

全系统设计复查。

管线综合流程图:

机电深化设计BIM复核审批一次管综施工图审核一次管综BIM模型审核模型更新成果存档校核总体协调方案通知配合单位钢结构深化设计BIM模型深化图纸深化模型定案组织施工图3.2-2机电深化设计流程图

2标高控制及净高检查

管线综合排布完成后对各位置的管线及支架标高进行复核检查,同时利用BIM技术进行各房间的标高审核,保证后期装修效果的合理性,满足各区域的使用要求。3.2.1.3幕墙深化设计

幕墙的深化设计采用Revit+Rhinoceros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现场提供的CAD平面图和建筑立面图上的玻璃板块进行幕墙表皮建立,然后对其进行板块分割,对板块的尺寸,形状可以进行精确的统计。

1)针对特殊部位,采用Rhinoceros软件进行节点细化,优化施工方案,调整材料的加工制作,在保证设计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2)对幕墙生产制造深入了解,从基础技术的掌握保证深化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3)通过现场的测量放线,土建的结构往往具有一定的偏差,与幕墙完成面有冲突,通过调整模型,对幕墙分格、进出位、表皮划分进行调整,使图纸表达更准确。

幕墙深化设计BIM复核审批审核审核模型更新成果存档校核总体协调方案通知配合单位幕墙深化设计BIM模型加工图纸深化模型定案组织施工图3.2-3幕墙深化设计流程图

3.2.1.4钢结构深化设计

根据工厂制造条件、现场施工条件,考虑运输要求、吊装能力和安装因素等,确定合理的构件单元。再运用专业的钢结构深化设计制图软件,将构件的整体形式、构件中各零件的尺寸和要求以及零件间的连接方法等,详细地表现到图纸上,以便制造和安装人员通过查看图纸,能够清楚地了解构造要求和设计意图,完成构件在工厂的加工制作和现场的组拼安装。

主体钢结构深化设计BIM复核审批审核审核模型更新成果存档校核总体协调方案通知配合单位钢结构深化设计BIM模型加工图纸深化模型定案组织施工图3.2-4钢结构深化设计流程图

3.2.2施工组织(方案)优化

利用BIM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特点对施工组织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工序、进度等进行分析和审核,优化各分部分项的施工组织流程。

在施工方案完成后,以更直接的方式对相应节点作出可视化交底。3.2.2.1施工重难点分析优化

施工重点难点BIM模拟审批设计审核BIM复核成果存档总体协调方案BIM模型建模调整施工重难点模拟组织施工组织施工图3.2-1施工重难点模拟流程图

1施工模拟

表3.2-1

名称工艺模拟

应用点异形混凝土柱施工

工艺

目的确定施工顺序及便于现场交底指导施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

便于技术交底指导

施工

明确清水混凝土各施工工序步骤,确定每道工

序注意事项及控制要点

施工模拟应用点统计表

实施效果

明确各道施工工序,及每道工序的控制要点(如圆柱模板体系加固的间距布置等)。

基于BIM的三维测量放样工艺防水施工工艺

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

说明三维BIM放样的施工工序,确定每道工序

的注意事宜及控制要点

明确非沥青基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工艺流程,确定每道工序的注意事宜及控制要点说明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工序及控制要点

后张法有粘结预应

力工艺桩基施工工艺

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

明确桩基施工的各施工工序步骤,确定每道工

序注意事项及控制要点

确定塔吊的安装和顶升高度与相邻塔吊安装顶

升高度的关系,出具相关可行性报告说明三维BIM模型的施工工序,确定每道工序

的注意事宜及控制要点

确定架体的搭设要求,纵横立杆的间距布置,

剪刀撑的布置,连墙件的布置等

方案模拟

群塔作业防碰撞施

工方案超长混凝土结构楼

板施工方案超高超厚结构模板

支撑方案

验证群塔安装高度

是否合理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

直观表现架体搭设样式,便于交底验

大跨度钢桁架屋盖

施工方案高铁,地铁下穿GTC部位结构施工深基坑开挖方案(行李通道与独立

柱基)综合管廊综合布线

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

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便于现场交底指导

施工

说明三维BIM模型的施工工序,确定每道工序

的注意事宜及控制要点

分清施工界限,有效指导施工平面布置及与航

站楼进度间协调

较CAD图纸更直观,通过三维展示

优化排布,碰撞检

优化管线排布、保证室内净高,提前设置结构与砌体结构预留洞,节约资源,避免返工,

注:除以上施工方案需要使用BIM模型进行动画展示,其余方案交底皆使用书面形式表达。

2复杂节点的深化设计

针对施工图中集水坑、电梯井、大跨度钢网架、超厚底板等钢筋排布密集、节点复杂、细部繁琐节点区域,利用Revit软件将二维平面图形转换成三维可视化模型,利用

间隙碰撞对其钢筋的排布进行优化,展现细部节点的钢筋排布、定位,明白劲性结构、转换箱梁的细部连接,便于现场施工。

表3.2-2

序号1

内容多个集水坑及板厚变化、降板区域

节点深化设计统计表

目的

用三维BIM模型展示复杂钢筋节点,直观了解

排布情况

2

结构梁柱节点(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

土)

3

异形柱模板加固节

4

大跨度高支模节点

模板支撑加固体系的做

模板支撑体系的做法

明确支撑体系的建立、明确工序

间做法

明确支撑体系的建立,明确工序

间的做法

5

大悬挑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

6

钢结构桁架焊接节

7

墙体与保温节点设

展示连接节点的连接样

式,便于施工杆件连接、焊接角度控

砌体排布、保温板与面砖(瓷砖)排布、界格

缝设置

8

内墙地面节点设计

墙地砖排布、界格缝设

9

屋面节点设计

坡向布置、排气、界格

设置

墙地砖通缝可视化、明确界隔缝尺寸划分

明确施工工艺,节点做法,界隔缝尺寸划分

明确连接方式,具体位置尺寸要

明确连接方式,具体位置尺寸要

做到自动排布、提前加工非标尺寸材料,提高生产效率。

直观了解细部节点中主次梁柱间的结构关系

明确每根钢筋的位置排布间距,

构造样式实施效果

明确每根钢筋的具体位置,钢筋

摆放间距及样式

施工方案、进度BIM模拟审批设计审核BIM复核成果存档总体协调方案BIM模型建模调整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组织施工组织施工图3.2-2施工方案、进度模拟流程图

3施工依据动态更新

对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正式确签下发的工程变更、图纸会审、工程洽商等变更类文件进行实时汇总、深化,并同步更新到建筑模型当中,保证信息与现场的一致性。

全程变更BIM模型复核审批设计审核设计变更通知建模变更BIM模型BIM复核模型更新成果存档变更申请总体协调方案通知配合单位组织施工图3.2-1工程变更BIM管理流程图

4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对施工场地进行阶段化建模。利用场地模型,对施工临建进行三维设计,并且将施工器械及临时堆场等载入到场地模型中,利用Navisworks、广联达BIM5D等软件进行动态的施工模拟,以判断施工各阶段场地布置是否合理。通过NavisWorks、广联达BIM5D软件自带的漫游命令,对阶段化模型进行漫游,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现场管理能力

通过BIM软件建立场地模型,对施工临建进行三维设计,并且将施工机械及临时堆场等载入到场地模型中,利用Navisworks、广联达BIM5D等软件进行动态的施工模拟,确保各施工道路、堆场、大型机械设备位置的合理性,保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的最优化。

3.3施工进度管理

3.3.1施工进度计划演示

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特点、图纸要求、整体机场建设、场地实际情况等,有以下几点因素考虑:

1)GTC属超长混凝土结构

2)GTC与航站楼大厅施工、指廊、高架桥同时使用,施工环境复杂,交叉作业。3)GTC大部分面积受地铁、高铁施工严重制约,整体计划控制难度高。施工进度计划利用Project进行编排,再将Project的项目子项名称与模型构件属性名称进行一一对应,导出后利用Naviswork进行可视化的施工进度模拟,通过其4D(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仿真、动画和照片级效果制作功能帮助对设计意图进行演示,对施工流程进行仿真,从而加深项目理解,提高可预测性,提高项目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

3.3.2进度计划跟踪

在周例会之前收集项目的实际进度,根据项目实际进度信息生成实际进度曲线和项目未来进度曲线,使用项目进度管控由传统的被动管理转变为主动管理。通过进度计划来协助监控进度,识别问题,并启动控制行动和提供所需的信息来有效管理工程项目。

3.4质量、安全管理

3.4.1质量管理

通过三维状态下的技术、方案交底,使施工作业班组对所施工内容的方法、重难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实际施工过程中由现场管理人员对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摸底、检查,实时反映纠偏。

在本工程总体建立企业级的质量验收标准及工艺标准数据库,将基于BIM技术建立的建筑信息模型链接到此数据库,质量验收信息录入到模型。

作为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利用BIM5D和云平台技术,将现场的实体质量检查、实测实量记录与服务器进行无缝即时链接,检查和验收信息将被完整地保存在BIM模型中,相关单位可快捷地对任意构件进行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使质量信息在运维期有据可循。

图3.4-2在移动设备终端上查看BIM信息模型

3.4.2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模型创建完成后即可分析出安全隐患较大的施工部位,对此类位置在模型中进行特殊标记,现场依据此指示设置针对性的防护、警示,并安装区域监控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设置报警装置,对越权或不小心进入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警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出现险情,救援人员也可根据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脚手架、深基坑开挖等),利用BIM技术先进的有限元分析、时变结构分析等软件进行相关计算、验算,对施工方案进行预先论证,在施工过程中同步分析、检测,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3.5成本管理

按楼层、进度、规格型号等维度统计物资量,指导编制物资供应和采购计划;需求人可随时调出数据实现工程量等数据的多部门共享;项目部成员随时访问工长统计用量,使审核流程有效可靠,真正做到限额领料;便于实现项目过程管理的实时三算对比。3.5.1快速统计工程量

利用广联达BIM5D模型,快速统计已完成部分的清单工程量,快速完成向甲方的进度款申请及分包工程量的审核。材料需用更加明了,计划复核方便快捷。3.5.2分包单位限额领料

建立BIM模型数据库,项目部材料调拨实时控制,校核材料计划,避免重复调拨计划。超出清单工程量时,自动预警,使审核流程有效可靠,真正做到限额领料。3.5.3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实时关联

建立广联达BIM5D的施工资源信息模型(3D实体、时间、工序、工程量)关系数据库,通过实际成本数据的录入,实时生成,实际成本与相应计划成本对比,工程量汇总、统计、拆分方便;3.5.4末期物资对比

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在BIM5D中进行提量,模型提供当前物资预算量,与材料管理系统对比。

3.6现场资料管理

在BIM中建立工程资料档案,将施工管理中、项目竣工和运维阶段需要的资料档案列入BIM模型中,实现高效管理与协同。

3.7测量管理

3.7.1自动放样技术应用

为提高工程定位放线质量与效率,在最大程度上利用BIM模型的价值,本项目定位放线应使用自动放样系统完成。

3.7.2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本工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工程量精确分析、工程质量检查、建筑物健康监测等工作。

3.8BIM模型质量控制

3.8.1

BIM质量控制负责人

总承包方由BIM管理实施小组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BIM质量,负责组织对BIM模型和BIM应用的例行检查和成果检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指派一人作为BIM监督人员,可以随时对BIM实施情况进行检查。38.2过程检查的质量控制

表3.5-1

阶段设计

检查内容基础模型

检查单位BIM管理

BIM模型质量过程检查表

参与单位BIM监督人员、

检查要点

检查频率每半个月

检查要点模型与图纸的一

阶段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施工阶段

基础模型更新

专业深化设计复核设计变更变更工程量计量

实施小组BIM管理实施小组BIM管理实施小组BIM管理实施小组BIM管理实施小组

致性

是否按照进度进行模型更新深化设计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设计变更是否得到确认

变更工程量是否正确

总包配合部门

BIM监督人员、模型是否符总包配合部门合要求BIM监督人员、总包配合部门

BIM监督人员、模型是否符总包配合部门合要求BIM监督人员、模型是否符总包配合部门合要求

每月每月每月每月

每次质量控制均形成正式的检查与修改记录,同时进行存档管理。3.8.3成果验收的质量控制

表3.5-2

阶段设计

阶段施工阶段

检查内容基础模型竣工模型

检查单位

BIM管理实施小组BIM管理实施小组建设单位

BIM管理成果验收质量检查表检查要点模型与图纸的一致性

模型是否与实体保持一致

参与单位建设单位监理

检查要点接受成果模型是否与实体保持一致

验收时间施工图设计完成竣工验收

质量检查的结果,将以书面记录的方式反馈给参与方,并同时抄报业主。不合格的模型和应用,将被拒绝接收,并明确不合格的情况、整改意见和时间。合格的模型和应用,将被批准,由业主或在业主授权下由BIM工作小组组长接收,同时将以书面记录的方式反馈给参与方。

3.9BIM模型交付

根据本工程分区域进行分部验收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为方便建设单位及物业部门对部分小业主提供服务和统一管理,在提前营业区域验收时将同时交付此区域的BIM竣工模型,模型完善程度应达到使用要求。

在施工期间,根据施工进度定时向业主提供BIM施工竣工模型。在施工完成后,向业主提供已完善各项变更和洽商的BIM全专业竣工模型,提供业主要求的数据格式的BIM数据文件。数据模型可以存储、浏览、查询、修改。能够满足维护、使用阶段的各项操作要求。过程中产生的会议纪要、碰撞报告、沟通往来函件和变更通知等文档。

影像资料。包括相关会议、检查和过程中产生一些照片和视频等。3.9.1模型交付标准

为提升竣工阶段模型的质量,避免过程中模型更新次数,优化资源的目的,我们将制定以下BIM竣工模型交付标准。

1)竣工BIM模型精度达到LOD300级别,该模型作为竣工模型,能满足业主在竣工后运营维护的使用要求。

2)竣工BIM模型应是在竣工阶段中经过各参与方最终确认的基础上汇总而成,并进行维护生成的最终版本。

3)竣工BIM文件,不包括多余的信息或工作空间层、废弃的设计、对象创建和测试地点、空层,和BIM创建过程中常有的其他内容。

4)竣工BIM文件整合的数据包括构建信息、施工信息、运维信息等,如:结构构件尺寸、空间位置、材质等等,同时还包含装饰装修使用的材料名称、性质及生产厂家,以及工艺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操作手册、保养及维修手册、售后信息等,形成三维电子数据库,便于工程项目竣工资料存档及后期运维等。3.9.2各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要求3.9.2.1建筑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

表3.9-1

详细等级(LOD)场地墙散水幕墙建筑柱

100不表示

建筑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统计表

200

几何信息(形状、位置和颜色等))

300

几何信息(模型实体尺寸、形状、位置和颜色等)

技术信息(详细面层信息,材质,附节点详图)

几何信息(模型实体尺寸、技术信息(材质信息,含形状、位置和颜色)粗略面层划分)不表示

几何信息(嵌板+分隔)

几何信息(形状、位置和

颜色等)

几何信息(带简单竖挺)

几何信息(具体的竖挺截面,有连接构件)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几何信息(模型实体尺寸、技术信息(带装饰面,材形状、位置和颜色等)质)

门、窗几何信息(形状、位置等)

几何信息(模型实体尺寸、形状、位置和颜色等)

几何信息(门窗大样图,门窗详图)

屋顶楼板天花板

几何信息(悬挑、厚度、坡度)

几何信息(坡度、厚度、材质)

几何信息(用一块整板代替,只体现边界)

几何信息(檐口、封檐带、几何信息(节点详图技术信息排水沟)(材料和材质信息)几何信息(楼板分层,降板,洞口,楼板边缘)几何信息(厚度,局部降板,准确分割,并有材质信息)

几何信息(详细建模,有栏杆)

几何信息(详细的二维符号表示)

几何信息(形状、位置和颜色等)

几何信息(楼板分层细部作法,洞口更全)

几何信息(龙骨,预留洞口,风口等,带节点详图)几何信息(楼梯详图)几何信息(节点详图)

几何信息(尺寸、位置和颜色等)

楼梯(含坡几何信息(形状)

道、台阶)电梯(直梯)家具

几何信息(电梯门,带简单二维符号表示)无

3.9.2.2结构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

表3.9-2

详细等级(LOD)混凝土结构板

几何信息(板厚、板长、宽、表面材质颜色)

几何信息(梁长宽高,表面材质颜色)几何信息(柱长宽高,表面材质颜色)不表示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几何信息(分层做法,楼板详图,附带节点详图(钢筋布置图)技术信息(材料信息)

几何信息(梁标识,附带节点详图(钢筋布置图)技术信息(材料信息)

几何信息(柱标识,附带节点详图(钢筋布置图)技术信息(材料信息)

几何信息(连接方式,节点详图技术信息(钢筋型号)

几何信息(分层做法,墙身大样详图,空口加固等节点详图(钢筋布置图)技术信息(材料信息)几何信息(大样详图,节点详图(钢筋布置图)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100

结构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统计表200

300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几何信息(连接方式,节点详图

技术信息(材质)

梁柱节点

几何信息(墙厚、长、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宽、表面材质颜色)息)

预埋及吊环不表示

几何信息(长、宽、高物理轮廓)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

地基基础结构基础

不表示

几何信息(基础长、宽、高基础轮廓、颜色)技术信息(材质)

几何信息(基坑长、宽、高表面)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根据钢材型号表示详细轮廓)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根据桁架类型搭建杆件位置示)

技术信息(材料和材质信息,根据钢材型号表示详细轮廓)

几何信息(柱脚长、宽、高用体量表示)

几何信息(基础大样详图,钢筋布置图)

技术信息(材料信息)

几何信息(基坑维护结构构件长、宽、高及具体轮廓,钢筋布置图)几何信息(钢柱标识,附带节点详图)

几何信息(桁架标识,桁架杆件连接构造)附带节点详图)

基坑工程钢结构柱

不表示

几何信息(钢柱长宽高,表面材质颜色)几何信息(桁架长宽高,无杆件表示,用体量代替,表面材质颜色)几何信息(梁长宽高,表面材质颜色)不表示

桁架

几何信息(钢梁标识,附带节点详图)

几何信息(柱脚详细轮廓信息,柱脚标识,附带节点详图)技术信息(材料信息)

柱脚

3.9.2.3给排水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

表3.9-3

详细等级(LOD)管道阀门附件仪表卫生器具设备

100

200

给排水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统计表

300

几何信息(加保温层、管道进设备机房)

几何信息(按阀门的分类绘制)几何信息(按类别绘制)

几何信息(按类别绘制)

几何信息(管道类型、几何信息(支管标高)管径、主管标高)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

几何信息(绘制统一的阀门)几何信息(统一形状)几何信息(统一规格的仪表)几何信息(简单的体量)几何信息(有长宽高的简单体量)

几何信息(具体的类别形状及尺寸)几何信息(具体的形状及尺寸)

3.9.2.4暖通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

表3.9-4

详细等级(LOD)暖通风系统

100

200

300

暖通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统计表

风管道不表示

几何信息(按着系统只绘主管线,标高可自行定义,按着系统添加不同的颜色)几何信息(绘制主管线上的管件)

几何信息(绘制主管线上的附件)

几何信息(示意,无尺寸与标高要求)

几何信息(按着系统绘制支管线,管线有准确的标高,管径尺寸、添加保温)几何信息(绘制支管线上的管件)几何信息(绘制支管线上的附件,添加连接件)

几何信息(具体的外形尺寸,添加连接件)

管件附件末端

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

阀门机械设备暖通水系统暖通水管道

不表示不表示

不表示不表示

几何信息(尺寸、形状、位置,添加连接件)

几何信息(尺寸、形状、位置,添加连接件)

不表示

几何信息(按着系统只绘主管线,标高可自行定义,按着系统添加不同的颜色)几何信息(绘制主管线上的管件)

几何信息(绘制主管线上的附件)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

几何信息(按着系统绘制支管线,管线有准确的标高,管径尺寸、添加保温,坡度)

几何信息(绘制支管线上的管件)几何信息(绘制支管线上的附件,添加连接件)

几何信息(具体的外形尺寸,添加连接件)几何信息(具体的外形尺寸,添加连接件)几何信息(具体的外形尺寸,添加连接件)

管件附件阀门设备仪表

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不表示

3.9.2.5电气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

表3.9-5

详细等级(LOD)设备母线桥架线槽管路

100不建模不建模不建模

200

几何信息(基本族)几何信息(基本路由)几何信息(基本路由、根数)

300

几何信息(基本族、名称、符合标准的二维符号,相应的标高)

几何信息(基本路由、尺寸标高)几何信息(基本路由、根数、所属系统)

电气专业BIM模型交付精度统计表

3.9.3成果交付形式

表3.9-6

BIM应用方式

BIM应用目标

BIM成果交付形式统计表

BIM成果交付

基本竣工模型工程整体建筑信息模型

帮助业主充分利用交付的BIM工作模型而编制的图

三维建筑模型

BIM工作说明书

文资料

对各类非常规构件、设备进行针对性深化,针对本工

BIM工作族库

程形成专用的内建族

施工模拟4D

直观反映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及流程

解决传统图纸易出现晦涩,难理解出错等问题,通过

复杂节点、细部节

三维模拟直观反映工艺流程,动画交底,并进行复杂

点、施工工艺模拟

部位的技术交底

模型深化(主体结

包含主要建筑模型信息,为以后项目BIM的深化应用

纸质及电子版文件

族文件

三维动画

三维动画,工序模拟交底,二维图纸

三维建筑模型及信息

构、幕墙、钢结构)做好基础机电管线排布(碰撞检查),各管井管道排布

场地,塔吊,临建

对现场布置情况做好统筹安排

布置工程量估算进度管理

将REVIT模型导入国内造价软件进行成本管控将进度计划及成本信息与施工模拟同步

采用BIM技术,可以将施工现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绘制在模型中。同时,结合施工模拟,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在计算机环境下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直观的展示。

质量安全管理

借助BIM技术可以将各施工阶段中的危险源进行动态辨识和动态评价。再次基础上,编制出更为完善的安全策划方案。

多方协同

通过云端处理将整个工程信息共享,各相关部门可及

三维模型及数据竣工资料及图片工程量清单阶段进度计划及照片三维模型

提前做好机电管线排布通过三维模型更形象直观的反映各管道间的关系,避免发生碰撞后返工。可视化交底

三维模型,碰撞检查报告,碰撞调整方案,由BIM生成的二维图纸

时了解最新的变化信息

测量及定位复核、施工质量复核、土方工程量测量\\

三维扫描

复核、大型钢构件预拼装、幕墙\\内装深化设计、施工各阶段竣工模型扫描与交付

利用BIM模型完成测量放样工作,提高放样质量与效

基于BIM模型的自动放样

将误差采集并返回BIM模型,将现场与BIM模型关联率,将BIM模型价值最大化

三维模型及数据三维模型及数据

3.10协同管理

3.10.1BIM管理实施小组协同办公机制

根据施工总部署,依据施工区域划分,对小组组员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分层,分区,分专业对BIM模型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集成和应用,各专业通过各中心文件创建本地文件,并各自在本地进行模型深化,再与网络平台同步。各专业对BIM设计单位提供的模型进行深化达到施工过程细度,通过网络平台统一集成管理。各分包单位通过模型深化设计完成碰撞检测并形成检查报告,总包团队将各专业优化完后的模型进行全专业碰撞检查,出具全专业综合布置模型。最终形成:三维模型,碰撞检查报告,碰撞调整方案,三维转二维视图图纸。3.10.2各参建方协同

BIM的实施需要所有参建方的通力协同,需要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来保证沟通。本项目主要通过会议、电子邮件、现场审查等形式进行协调。

表3.10-1

协同方式

现场会议

会议

视频会议电子邮件

施工4D模拟及工艺优化讨论会,进度协调会等。不定期展开视频会议,实时交流,灵活高效。

由专员统一对电子文档收发进行记录,建立台账。通过指定邮箱发送的电子文

参建方协同方式统计表

内容

根据项目进程安排启动会,实施规划讨论会,3D协同会议,管线综合协调会,

档均为正式文件。

(电子文档包括:BIM小组向相关方发出的文件,如BIM模型导出的CAD参考图、问题描述、模拟视频等;相关方向BIM小组发送的文件,如CAD施工图纸,施工方案等。)

由总承包方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参建方进行BIM模型、现场施工实况

现场审查

的实地审查,发现问题并确定解决办法,形成正式文件指导BIM工作的调整方向。

3.10.3BIM物理架构、网络架构及共享

BIM主要采用企业本地服务器、BIM云服务器、企业WEB浏览器、PC应用端、手机移动端

实现BIM的物理架构。通过设立数据中心、模型中心、应用中心实现成员之间共享模型,管理权限实现成员之间的各自分工,领导层的统筹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