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班级姓名学号
中国人有几千年饮酒的历史,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酒并非仅仅是美妙的饮料,它还和人的心灵密切相关。人们饮酒,不仅是身体之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心灵的需要。
一杯酒何以承载中国人的悲喜之情?我们该如何理智客观地对它给予评价?生活中,又发生过哪些与酒有关的动人故事?
在关于“酒”的主题学习活动中,所有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搜集了与“酒”相关的阅读材料,并设计了测试题。让我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一起来领略酒中的“深味”。
(一)
第一小组搜集了关于“酒文化”的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第1——7小题(23分)
酒以成礼
“酒以成礼”是《左传》中的一句话。几千年前,酒便成为中国人祭sì( )的必备之物,在人们交际宴饮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酒与中国的礼仪文化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中国是个农业社会,酒是对在土地上辛勤耕种的人们的馈赠。人们利用收获的稻谷、高梁等酿成美酒,用醇浓的美酒装点生活。《诗经》中就描写了三千年前人们借酒来敬老安民的内容。在一篇表现庄稼人生活的著名诗篇《七月》中,描写农民经过漫长的辛苦劳作,有了好收成,“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用刚刚收获上来的稻谷,酿造成好酒,以这样的好酒给长辈们祝寿。
《诗经》中的《鹿鸣》写道:“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鹿是吉祥之兽,它在野外悠闲地吃着草,发出和美的叫声,为宴饮宾客的场面创造了一个背景。屋子里热闹非常,宾客盈门,主人以最美的音乐、最美的酒来款待他心仪的客人。在淡淡的酒香和优美的音乐旋律中,主宾心情和悦。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在酒中得到了加强,酒成了礼仪秩序的强化物。 中国古人强调喝酒时要。《诗经》中说:“饮酒孔嘉,维其令仪。”意思是说,饮酒是件好事,但一定要保持好的威仪。《诗经》又说:“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喝酒只喝到微醺,情意舒畅,又不失礼节。愚笨的人,烂醉如泥,举止失当,这便违反了礼法。孔子非常重视饮酒时的礼节。他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和同乡人在一起饮酒,仪式结束后,要等拄着拐杖的老者离席,才能离席。孔子谈到君子比武的礼节时又
1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有德行的人最好不要争夺,如果要说有争夺的事,那就是射礼。即使这类比赛,也要先互相行礼,然后登堂,比赛结束后还要互相敬酒。
酒融进人的灵魂
酒和中国古人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桑柘斜影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王驾的《社日》)这是节日聚饮的情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亲友送别的情景。“【甲】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这是出征边塞思念家乡。“【乙】,。”(辛弃疾《破阵子》)这是壮士追忆róng( )马岁月。酒成了构筑中国古人的生活情景的重要因素。
楚汉相争,项羽被刘邦的困于垓下。夜晚,项羽听到四面楚歌,大惊失色,起身在帐中饮酒。有美人虞姬侍候在侧。项羽于是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在这里,酒、美人和项羽的悲歌,都加浓了英雄末路的悲凉、悲壮和悲哀。 小说中也有这类故事。《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的“乱世奸雄”的性格就是在酒所创造的精神氛围中显示出来的。小说写 。
曹操借着酒兴,把他的不可一世的王霸之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神威,也是在酒所创造的精神氛围中显示出来的。小说写武松走进一家挂着“三碗不过冈”的酒招的酒店。这家酒店的酒气力大,三碗就醉,名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所以武松吃了三碗再要吃时,店家不给筛了。武松哪里肯依。结果吃了三碗又要三碗,前后一共吃了十五碗。这十五碗“透瓶香”创造了一个浓郁的酒香的氛围,武松就在这浓浓的酒香中,乘着酒兴,走上景阳冈,在暮色苍茫中空着手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老虎。
酒与民俗
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了大量与酒有关的民俗形式。
中国人举行婚礼要喝“喜酒”,说去喝“喜酒”,也就等于说去参加婚礼。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向父母和来宾敬酒,双方还要喝“交杯酒”。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饮酒的习俗。如除夕夜要喝①,祝福新的一年合家安康。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喝②。端午节喝这样的酒,有祛病消灾的用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有饮酒赏月的习俗,这时要喝③。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自古有登高饮酒的习俗,这时喝的是④。
酒令是一种至今还在流行的民俗形式。喝酒行酒令,用以增浓喝酒的气氛。酒令有俗令和雅令两种。猜拳就是俗令,唐诗中有“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说的就是酒席猜拳之事,说明当时就流行猜拳了。雅令有多种形式,有作诗的,有对对联的,有猜字谜的,通过这些文雅的游戏来佐酒取乐,酒令于是成了中国人智慧游戏的一种形式。
2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1. 请写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拼音对应的汉字。(4分) 祭sì( )脉脉( )温情 冢( )中枯骨róng( )马 ...2. 联系上下文,请将“酒以成礼”一节中空白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3. 请根据提示,在“酒融进人的灵魂”一节中【甲】【乙】两处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4分) 4.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并写在相应的横线上。(100字以内)(3分)
5.选择下面的酒的种类,填写在“酒与民俗”一节中①②③④的空白处。(4分) A.桂花酒 B.年酒 C.菊花酒 D.雄黄酒
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补充出酒令中发令者向邻席所提的问题。(2分) 人们通常说的“酒令”,是指民间宴饮活动时助兴取乐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其中有一种“改诗令”,发令者故意将诗句读错一字,依次请宾客用诗句解释他的错句,违令者罚饮后为令家。如发令者说“少小离家老二回”,便向邻席发问:“明明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怎说是老二呢?”邻席答:“老大嫁做商人妇。”令成。若下一位说“菜花依旧笑春风”,并问邻席:“”邻席答:“桃花净尽菜花开。”令成。
7.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关于谁列“天下第一”的问题,大家争论不休,并都拿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你心中,这“第一”的名号非谁莫属呢?请为你心中的“酒神”提名,并阐述理由。(不可与示例中的人物重复)(4分)
例:我提名白居易。理由是白居易自称为“醉司马”, 不仅诗韵不让李白杜甫,酒兴更不在其之下,白居易的诗篇中有关饮酒的高达800首。其中最经典、最雅致的当属《问刘十九》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人寥寥数笔将这寒夜会友、把酒言欢的温暖场面描绘得雅兴逼人。白居易一人沉浸在酒色酒香中还不过瘾,据说他还写下了《酒功赞》,并创办了诗酒会“香山九老”,与好友一道赏酒论诗。我不得不折服白居易的诗酒情怀,也领悟了他在《对酒行吟赠同志》中所写的“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我心目中的“酒神” 我提名。理由是 。
(二)
在当今时代,酒也不可避免的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第二小组搜集了这方面的材料,请认真阅读,完成第8——11小题。(17分)
少年,你喝多了!
①老板,来瓶啤酒!——曾几何时,我们用首次饮酒为成年庆祝,但今日,有超过一半中学生早就“尝鲜”。
3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下称“营养所”)在2013年~2014年开展了六个城市的青少年饮酒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国内未成年人饮酒的问题严重,曾饮酒率已经远远超过东南亚地区,并呈现逐步接近欧美地区的趋势。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部分城市青少年饮酒情况调查表
70
60
50 40 30曾饮酒率20
10
0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哈尔滨
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虽然有法律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但相关法律并没有细则,监管起来也无据可依。
中学生曾饮酒率达51%
④本次营养所的调查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六个城市,涵盖了3万多名中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岁以上中学生的曾饮酒率高达51%。
⑤在这些饮酒的中学生中,10岁以前开始饮酒的人占28%,约62%的人经常在朋友聚会时喝酒,53%的人经常在家人团聚时喝酒。其中,拥有极浓饮酒文化的成都,中学生10岁以前初次饮酒的比例高于其他城市。
⑥对饮酒的认知,中学生也存在缺陷,比如认为“低档酒才会伤身体,高档酒不会”,“可以喝啤酒代替喝水”等等,对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危害的知晓率更低。马冠生认为,关注青少年饮酒问题刻不容缓,需要开展青少年不饮酒的宣传教育,以降低其危害。
缺失监管细则
⑦但现实是,在烟草被严管的当下,管控未成年人饮酒的法规却依然有限。 ⑧即使是刚刚修订的新《广告法》,对酒类广告的规限也并未提及未成年人,当中只是提到,酒类广告不得含有“诱导、怂恿饮酒或者宣传无节制饮酒”、“出现饮酒的动作”等内容。相对而言,对烟草广告的管控就严得多,比如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同时也明确“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
4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⑨对酒类规管远低于烟草的现状,马冠生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未成年人饮酒危害的认识不足。“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虽然建议未成年人不要喝酒,但并不是强制性的。”他坦言,目前还没有听说部门或社会团体推动立法有实质性进展,“现阶段要加强宣传,才能影响社会各方推动立法。”
⑽马冠生在谈到青少年饮酒防控策略时举了英国的例子,该国明文禁止青少年在公共场合喝酒,并建议监管部门与酒类生产部门联合采取行动。“但是在中国,青少年在餐厅饮酒却不会有谁阻止。”
⑾随着白酒主流消费人群老化,针对年轻人的酒类新品已经开始爆发。 ⑿马冠生认为,最近流行起来的预调鸡尾酒应该受到关注。“预调鸡尾酒颜色鲜艳,口味甜润,包装也类似软饮料,隐秘性强,而且市场推广力大,广告和偶像的效应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青少年可能不知不觉就喝下去了。这种含酒精的饮料,对管理是一种挑战。”他表示。
⒀这种以年轻人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酒类市场前景广阔。根据百润股份收购书中引述的数据,2013年预调鸡尾酒销售量近1000万箱,销售金额约为10亿元。预调鸡尾酒市场预计将会持续高速增长,至2020年销售量预计可能达到1.5亿箱以上,销售金额预计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2014年度,巴克斯酒业的营业收入为9.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倍,净利润达2.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
⒁因为市场前景广阔,因此在百润股份之后,古井贡酒、黑牛食品、汇源果汁、天喔集团均已推出预调鸡尾酒产品,洋河股份、五粮液、金枫酒业等多家公司也在计划推出预调鸡尾酒。这种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主要是18岁以上的适龄人群,消费者年龄结构较为偏向青年人”。
⒂除了预调鸡尾酒之外,啤酒也不断争抢大学生市场,“比如毕业酒,啤酒就是学生必备的。潜移默化之下,未到饮酒年龄的青少年会不会受到影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⒃而且,酒类营销已不只是在央视做广告这么简单。现在,无论是《奔跑吧兄弟》、《非诚勿扰》,还是《何以笙箫默》、《步步惊情》,都不难见到其中酒类厂商的赞助或者广告植入。同时,周迅、金秀贤等更受年轻人青睐的对象,也纷纷成为酒类的形象代言人。
材料一:在美国,商家取得酒类销售牌照的过程非常复杂,例如在纽约,餐厅、酒吧等需要申请On-Premises License(本地许可证),其中又细分为软性酒牌照与烈性酒牌照。烈性酒牌照可以卖所有酒精种类的酒,而像酒庄一类的零售店则需要申请Off-Premises License(远程许可)。申请人必须有绿卡以上的身份,必须上交法人的所有缴税记录,提交营业证、销售税证、卫生证,最后还需提供四类保险证明——火险、员工人工险、员工伤残险,以及失业险。这一审核过程大约需要2—3个月。
5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当零售商违反了相关法令,执法机关会对其进行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至于违法青少年,则需要进行强制治疗以及参加相关教育项目。例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任期间,他的女儿詹娜由于违反未成年人不能买酒或饮酒的法律,除被判决缴纳51.25元诉讼费之外,还强制接受了8小时的社区劳动和6小时有关喝酒方面的法律学习。詹娜的违法事件也被记录在案,如果成年之前再犯将被逮捕,表现良好才可以删除之前的违法记录。
材料二:在一项研究中,专家对12至24岁的参与者进行脑部扫描,发现重度饮酒的青少年与尚未饮酒的青少年在大脑发育上存在差异。
酗酒指的是每月至少1次偶然喝4杯酒以上至每月至少8次每次喝1至2杯酒。相较于不饮酒的青少年,酗酒者大脑白质的发育会减缓。脑白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三个组成元素之一。人类到了约二十岁时,白质才会在不同脑区逐渐发育完全,而其生长的时机与成熟程度,会影响到学习、自我控制与精神疾病。脑白质缺少的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
8.根据文中的图表信息,请在文章第②段划线处补充一句话。(2分) 9.阅读第⑾——⒃段,请为该部分拟定一个小标题。(2分)
10.第⒃段作者提到了一些现今流行的综艺节目和热播电视剧,用意是什么。(2分)
11.阅读全文请你说说为何我国青少年饮酒人数比例巨大。再结合材料一,请你针对《少年,你喝多了!》里目前中国青少年禁酒的困境提一些可行的建议。(6分)
12.期中考试结束了,班上同学约好一起庆祝,你的好朋友兴致高昂地准备订购当下非常流行的预调鸡尾酒,结合材料二,你该如何劝说他呢?(100—150字)(4分)
(三)
关于“酒”的记忆中,有别人的故事,也有你的故事。第三小组找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请仔细阅读,完成第13——16小题(14分)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品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
6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②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了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惟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③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滞呆。一见面,我有点慌恐,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④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却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⑤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被
7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被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⑥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⑦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便带着小女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13. 阅读选文④-⑥段,填写下列表格。(3分) 事件 我叮嘱爱人和访客不要当着父亲面谈论批评我的那些风言风语。 ① ③ “我”的心情 紧张 ② 感动
14. 父亲的行为前后有很多矛盾之处。请在文中任找一处,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原因。(4分)
15. 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 16.你觉得以下三个题目中哪个最适合做本文的标题?并请说明理由。(4分) A.父亲的半瓶酒 B.父亲进城 C.不再沉沦 我选 理由是
(四)
本次关于“酒”的主题活动已经结束了,请你综合所有阅读材料,结合你的收获或思考,写一段话作为本次活动的结语。(150字左右)(6分) 17.
18. 从下面作文题中选取一个,写一篇600——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0分)
1.请将“他(她)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抄写在作文纸上,并以这句话作为文章开头,续写下文。题目自拟。
2.有的人认为,未成年人应该严格禁酒,做到滴酒不沾;有的人却觉得,作为生活中的调剂品,未成年人偶尔喝一点酒也无妨。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8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附加题:(2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4题。(12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1.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 之陈 ..B.若为佣耕 若有作奸犯科 ..D.言陈王故情 故五月渡泸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怅恨久之 ②比至陈 ..③或说陈王曰 ④陈胜王凡六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②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4.对照【甲】【乙】两段文字,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2分)
二、名著阅读(8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西汉末年的刘向整理编辑,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出自该书。 B.《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车被当兵的抢走后,他一直想再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就在祥子在茶馆里等着去看夜场电影的曹先生时,他遇到了车夫老马和他的孙子
9
C.杀之以应陈涉 悉以咨之 ..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小马,他们的悲惨情景把祥子最大的希望给打破了。
C.重庆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决定出版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D.《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书中有描述小鲁迅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有表现他与师友交往的《藤野先生》《范爱农》;也有反映他家乡风俗的《五猖会》和《社戏》。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 6.《骆驼祥子》是作家最钟爱的作品,描写了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填地名)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最后堕落到生活谷底的故事。
7.人物的塑造常常依赖精彩的描写。下面的文段写的是哪位人物,请选择填空。 (1)“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材料!”这段语言出自《红岩》中的 之口。 (A.许云峰 B.江姐)
(2)“在樊城中了曹仁毒箭之后,华佗说:“某自有法治。--但恐君侯惧而。”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于是饮酒数杯,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三国演义》中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是。(A.关羽 B.赵云)
(3)“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她把酒盅端起来,灌了多半盅,一闭眼,哈了一声。举着盅儿:“你喝!要不我揪耳朵灌你!”这是对《骆驼祥子》中 的描写。(A.虎妞 B.小福子)
(4)“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段文字中,那个给予鲁迅鼓励的人是。 (A.藤野先生 B.寿镜吾)
10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答案 1.祭sì(祀)脉脉温情( mò)冢中枯骨(zhŏng ) róng(戎)马(4分) ...2.中国古人强调喝酒时要循礼自制,反对纵酒失德。(2分) (尊礼1分,有所节制1分)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分) 4.原文:曹操请刘备饮酒,这时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曹操要刘备指出当世英雄有哪些人。刘备首先提袁术,曹操不屑说:“冢中枯骨。”刘备接着提袁绍,曹操笑笑说:“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接着又提了几个人,曹操鼓掌大笑:“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接着曹操说了他为英雄下的定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先以手指刘备,后又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3分)
(答案要点:青梅煮酒的背景1分,对其他人的评价1分,对自己和刘备的评价1分)
5.BDAC(4分)
6.分明是桃花依旧笑春风,为什麽说菜花呢?(2分) (核心词语“桃花”“菜花”1分,仿照上文的句式1分)
7.得分点:提名1分,理由综述1分,诗句举例1分,诗句解析1分。
8.成都、广州学生曾饮酒率最高。(2分)
9.酒对青少年的诱惑巨大(或分别说酒的种类和营销方式两个要点)(2分) 10.用具体的实例证明了如今的酒类销售力度之大,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诱惑。(2分)
11.我国青少年饮酒人数比例巨大的原因:○1饮酒认知存在缺陷;○2缺失监管细则;○3诱惑巨大。(每点1分,共3分) 建议:○1制定法规,提高酒类商家准入门槛○2对于违法的零售商和青少年予以严格执法。(第○1点1分,第○2点2分,共3分) 12.○1有明确劝说对象;○2有明确观点;○3有对原因的分析(即青少年饮酒的危害) ④提出建议。(4分)
13.①我打了小女儿后看到父亲悄悄流泪②难过③父亲组织全家人去郊外游玩,找我谈话,请我喝酒(3分)
14.答案示例一:父亲之前“很想来一趟”却一直未来,可是在一个雨天却又突然跑来了(1分)。这其实不矛盾,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1分)。“一直未来”是怕给我添麻烦,影响我工作(1分),“突然来了”是担心面对挫折的我不能理性而勇敢的面对(1分)。
答案示例二:父亲之前坚决不许“我“喝酒,后来到城里看我时却又主动给我买酒让我喝(1分)。这其实不矛盾,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1分)。“不让我喝酒”是怕我伤身,影响工作耽误事业(1分),“主动让我喝酒”是希望我解解烦忧,勇敢面对挫折(1分)。
15.“那半瓶酒没有再喝”是因为:父亲的关心和支持鼓励了我,我不需要借助酒来消烦解闷(1分),“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不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1分),“我从
11
北京四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九年级语文共10页
此再没了烦闷,也不再沉沦。”是因为父亲的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已经深深地触动了激励了我。(1分)全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1分) 16.示例:选A4分;选B3分;选C2分。
选A(2分)因为文章的核心事件离不开父亲的“半瓶酒”,父亲用“半瓶酒”告诉我人生总有坎坷,不要被一时得失迷惑(1分),这半瓶酒同样也是浓浓父爱的集中体现(1分),所以选此做题目最佳。
选B(1分)父亲的爱是文章的主旨,而父爱集中体现在前后父亲进城和不进城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1分),而父亲进城后的所作所为更是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
选C(1分)因为父亲的帮助我“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这是父亲对我最大的帮助,这期中蕴含着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的感动。(1分)
17.得分点:三部分的内容3分,收获或思考3分。
附加题:(20分) 1.A(2分)
2.怅:失望 比:等到 或:有的人 ④凡:总共,一共(4分) 3. 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涉。 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4分)
4.①成功的原因:得人心成功(或得到天下的响应支持);失败的原因:失人心(或失去民心;没有人再亲近)。(2分) 5.D (《社戏》选自《呐喊》) (2分) 6.老舍(舒庆春) 北平(2分)
7.(1)B (2)A (3)A (4)A (4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