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如何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XPERT FORUM 1名家导论 如何解 能过剩,,的‘‘寓 目 人.土 I,, I:1问题 l 怒 鲺 ●陆百甫 l化解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必须多层次、多领域、多 I手段采取切实措施。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 下来的设备,要加强监督,禁止转 剩”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增长 移,彻底销毁。 方式转变和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 二、严格执行产业市场准入标 产生的问题,是许多市场经济国家 准 普遍经历过的现象,同时也与我国 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治理.必 新一轮经济周期性波动有一定关 须要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并要 系。要成功化解当前我国部分行业 长短结合。一方面,要提高准入门 “产能过剩”产生的矛盾,必须以科 槛,从源头上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 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十一五” 建设;另一方面,要在完善退出机 规划基本发展战略思路为依据,从 制的基础上.防止旧产能死灰复 短期的宏观政策调控和长期的制 燃。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项 度建设两大方向上,多层次、多领 目,不是一概否决、绝对禁止进入, 域、多手段采取切实措施。 而应采取“以优挤劣”的政策,把化 一、坚决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 解“过剩”矛盾,转化为提升产业水 在实体经济中,行业或企业技 平的机遇。要着力扶植具有战略意 术水平的结构性落后,是一个国家 义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企业的发展, 最大的产业不安全和最可怕的竞 使得“产能过剩”的行业内。现代先 争力缺失。要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进技术产能的比重不断提高。同 最根本的战略措施是“扶优汰劣”, 时,要严格防止现有落后技术产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现有 能,假借“改造”之名行低水平重复 落后产能的低水平扩张。对当前 建设之实,进而死灰复燃。尤其要 “产能过剩”行业进行严格清理,坚 注意防止在市场出现一时的需求 决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产能。煤炭行 趋旺、供给较紧、价格上涨时,不符 业中安全设备缺失、“问题多多”的 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 小煤矿;电力行业中0.6 5万千瓦 属限制类和禁止类目录的项目上 小火电、小油电;电解铝行业中工 马。 艺落后的自焙槽产能等等。对淘汰 对新建、拟建项目要严把审查 关,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十一 五”发展规划为依据,严格进行项 目审核、土地审批、环境评估、市场 分析以及绩效预测,坚决堵住违规 项目,特别是对“四违”项目,即违 反产业政策、违反审批程序、违反 土地审批、违反环境审批的“黑项 目”,要坚决调整。 三、努力实现行业深化发展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 世界也已进入以信息化为特征的 后工业化阶段,在产业发展的技术 选择上,已有条件按照“迎头赶上” 的技术发展要求.避免出现发展模 式上的粗放型发展状态。对“产能 过剩”行业,同样要按照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的总要求,在发展过程中 选择精细技术路径,实现行业高度 化、集约化、环保化的发展。因此, 提高“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层次、 技术水平,推进产业链由低端向高 端发展、由单一向综合发展,实现 深度调整,仍是“产能过剩”行业的 重点调整内涵。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过程中,还 要着力提高行业综合发展水平。如 焦炭行业应尽可能实现与钢铁行 业配套布局,使煤气、余热、焦油等 可利用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煤炭 行业要加快大型基地建设,提高机 中田煤炭工业2007.1 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名家导论1 EXPERT FORUM 械化程度和安全生产水平.提高资 源回采率、煤矸石和煤泥利用率, 按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节 映出目前宏观调控手段不合拍、治 约、合理用电的原则,尽快对“产能 理政策措施不协调、手段运用不娴 根据我国实践,治理“产能过  大力开发“煤层气”资源,形成煤炭 过剩”行业中生产企业实行差别电 熟的问题。行业新的前景产品;电力行业要加 价政策。要鼓励能耗低、工艺先进 电力调度.改革电力市场.加大风 能退出市场的落后工艺技术生产  大电网建设,提高输电能力,优化 的大型先进技术生产.对暂时还不 剩”问题,必须做到两个“三结合”:一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 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 电的开发力度等。 四、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强制度 建设 首先,要加快“产能过剩”行业 产权制度改革。要积极引导企业整 合,加速行业内部“洗牌”.优化生 产能力配置.通过合理的兼并重组 和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 做强现有骨干企业.提高产能集中 度.发挥企业规模效益。 其次.要进一步加快各级政府 职能转变改革。产业发展必须提升 市场化程度.转变地方政府直接参 与项目策划的不当职能.消除“产 能过剩”保护者行为。 第三。要完善部分“产能过剩” 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要建立对 “退出”企业必要的经济补偿或经 济优惠政策机制.使“退出”企业顺 利下台。对拟转产企业,给予必要 的财税支持和信贷支持。 第四.实施开工或开采许可制 度。建立资源有偿开发制度.规定 新建项目规模要求、资源回采与综 合利用要求等制度。 五、实行经济杠杆诱导政策 对“产能过剩”行业.要实施 “有保有压”的调控。必须利用经济 杠杆的作用.采取利益诱导政策. 通过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 策等杠杆,引导企业投资,使“过 剩”问题形成“自主消肿”机制。 20 中国煤炭工业2007、1 要提高电价。 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需要 淘汰的产能建立鼓励性退出机制, 采取适当安排专项资金,补贴其淘 汰拆除。 要从财税政策上.对节约能源 资源、强化环境保护、污染少、排放 少的企业.给予适当优惠。对于新建 项目.应严格执行“必须具备35%以 上资本金比例”的规定:等等。 六、调整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 出口政策 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 品的出口.坚决实施出口限制政 策。要降低甚至限制某些行业“两 高一资”(高污染、高能耗、资源型) 产品的出口数量.并从税收政策上 进行约束.进一步降低甚至取消出 口退税率.以期促进调整产品结 构,降低国内资源和环保压力,提 高出口效益。 鼓励开发海外资源与开展国 际合作。要从经济政策上支持有条 件的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 技术合作和共同开发,在有条件的 国家投资办矿、设厂或建立合作、 合资厂矿联合体。努力实现“中国 制造”的原产地多元化方略。 七、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和手段 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 问题显露.并不时出现反弹并非偶 然。它一方面反映出中央与地方调 控取向上的不一致.另一方面也反 要的行政手段相结合.尤其是法律 手段的运用目前还比较欠缺,必须 作为治理“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 手段加以运用和加强。相应的立法 和修法工作要及时跟上;二是坚持 总量调节与结构调节相结合、坚持 扶优与汰劣相结合以及坚持市场 调节与政府必要引导相结合.关键 是要做好事先调控与预警。对目前 能源、资源、环保、市场等承载压力 大的过剩产能以及行业布局不合 理的产能.应纳入年度调控目标, 采取分批调整、逐年“消肿”的对 策。 八、发挥行业自律与监督作用 由于前一轮行政体制改革时, 已经撤销了大部分工矿业的行政 主管部门。某些产业的监管职能有 所削弱。应进一步健全行业协会制 度.把部分监督、自律职能在行业 协会中强化起来.使之成为政府调 控的有力助手。应着重完善行业协 会自律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指 导、协调和监督作用。 总之.要加强行业规划.合理 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及时向企业和 社会发布行业生产、技术、市场和 国际动向等信息.督导本行业健 康、协调、有序发展。 f作者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 学术委员会副主 任1 I责任编辑:厉克张立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