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概况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概况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0:::::::::::::::0: ::::::: 、\ 霹垂; 骞 a簧蔓... 00: MEDICI NAL TOPICS 国内外新药研究开发概况 刘皋林 (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03) 1国内外新药研究近况 近5年来报道的世界首次卜市的新活性物质(NAS)和 新化学实体(NCE)药共225个。其中较多的是抗感染药、 心血管药物、血液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及 其辅助用药、生物技术药物和内分泌/代谢药物等。 1.1抗感染药 我国抗感染药产量占全部药品总产量的15%左右。 抗感染药在控制微生物感染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也 存在滥用和耐药问题。抗病毒药是国际性难题,随着艾滋 病在全球蔓延,不得不加快其防治药物的研究开发。除了 原有的核苷类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叠氮胸苷Azidothymi— dine(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扎西他宾(zalcitabine)和 膦甲酸钠以外,近5年上市的新药就达23个,主要有核苷 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司他夫定(stavudine)、拉米夫定(1amivu. dine)、奈维拉平(nevirapine)、地拉夫定(delavirdine)和efa— virenz(sustiva)等,新型的多肽类蛋白酶抑制剂有沙喹那韦 (saquinavire,invirase)、利托那韦(ritonavir,norvir)、茚地那 韦(indinavir,erixivan)、奈非那韦(nelifrmvir)、阿巴米韦 (abacavix)和安泼那韦(amprenavir)等,其抗病毒活性更强, 选择性更高,在艾滋病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对病毒性肝炎 也有较好疗效。抗真菌感染药近年增长速度较快(每年 20%),重要代表是氟康唑(fuconazole)、伊曲康唑(itrazole) 和特比萘芬(terbinafine),用于治疗艾滋病、肿瘤和菌群失 调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以及甲癣病等,具有较好疗效。 1.2心血管系统药物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为人类的头号杀手,WHO 1996年 对全球各种疾病的死亡统计显示,冠心病、脑卒中和其它心 脏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28.8%,达1400万。据预 测,到2002年,此比例将上升至36%。因此,世界最畅销的 药品中,心血管药物最多,年平均增长率为10%以上。 1996年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世界销售额达214.46亿美元, 占28.3%。尤其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 抑制剂类调血脂药,在洛伐他汀(1ovastatin)、斯伐他汀(辛 伐他汀,simvastatin)和普伐他汀(pravastatin)之后又开发出 全合成的氟伐他汀(fluvastatin)和阿托伐他汀(atovastatin) 等,这些药物抑制胆固醇合成和降血脂作用强,毒副作用 396 低,可有效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使心血 管系统疾病的总死亡率降低30%。 1.3神经精神系统药物 近年来,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获得重大发展,同时也形 成了药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即精神药理学,这类药物目前统 称为精神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 西汀(paroxetine)、吲达品(indapine)、氟伏沙明(fluvoxam— ine)、托洛沙酮(toloxatone)、舍曲林(sertraline)、奈法唑酮 (nefazondone)、米尔氮平(mirtazapine)、坦度螺酮(Tan- dospirone,Sedic1)、瑞波西汀(reboxetine,Edronax)、米那普 仑(milnaciprna)、西酞普兰(Celexa)、奥氮平(Zyprexa)和治 疗帕金森氏病药物罗匹尼罗(ropinirole,ReQuip)、他利可索 (talipexole)、布地匹尼(budipine)、普拉克索(Pramipexole, Mirapex)、托卡朋(tolcapone)和恩他卡朋(entacapone,Comt— ess)等。 1.4抗肿瘤及辅助用药 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 病,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死因。根据WHO 1997年 度报告,1996年全球因癌症死亡的有630万人,约占总死 亡人数的12%,其中60%死于肺癌、胃癌、乳腺癌、结肠直 肠癌、肝癌等,到1999年年底,全球58亿人口中,癌症患者 已逾4000万人,每年因患癌症死亡者约600万人,占总死 亡人数的12%。美国癌症协会2001年年初预测,2001年 美国新增127万癌症患者,高于2000年的122万。根据我 国1973~1975年及1990~1992年两次全国人口死亡原因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2O年问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 已由12.6%升至17.9%。目前,在肿瘤的综合治疗方面, 国际上公认疗效较好的药物有50~60种,WHO公布常用 的有49种。中国能生产其中40种左右。中国20世纪90 年代上市的抗肿瘤药中除米托蒽醌、羟基脲和顺铂等少数 化学合成药外,多数是从天然中草药中提取的成分。天然 抗肿瘤药物很有可能在今后10年中成为中国或世界抗肿 瘤药物市场上的主角。 1.4.1 紫杉醇(Paclitaxe1) 从紫杉属植物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来的二萜类化合 物,1992年美国首次用于其它化疗药物难治的转移性卵巢 上海医药 2002年 第23卷第9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癌,后又用于铂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对 肺癌、恶性黑色素瘤、头颈部癌、肝癌和白血病等有一定疗 用中国人基因克隆和表达的rhuIFN 1b作为第一个基因 工程药物被批准生产,它也是目前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 效。因为紫杉属植物数量少,生长慢,紫杉醇含量极低 (0.01%),利用洋紫杉真菌发酵法、植物细胞培养法和半 合成法生产的紫杉醇及其类似物即将上市。国内有多家单 位已获得紫杉醇产品新药证书。 1.4.2中药开发 我国中药近年开发成功的有甲异靛、榄香烯、康莱特乳 剂和云芝糖肽胶囊等。 1.4.3辅助用药 如止吐药奥丹西隆(ondansetron)、格雷西隆(granise— tron)、托普西隆(tropisetron)、升白细胞药CSF和免疫增强 剂IL一2等,极大地改善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提高了 抗肿瘤药的疗效。 1.5生物技术药物 近几年生物技术药物开发成功率较高,造血细胞因子 类如EPO能促使原红细胞向幼红细胞乃至成熟红细胞分 化、成熟,促进幼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合成增加,可用于治疗 肾性贫血、肿瘤性贫血、结缔组织病性贫血和骨髓增殖异常 综合征等;GM—CSF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与分化,G~ CSF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前体细胞的分化繁殖和成熟,临床 上治疗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 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淋巴 细胞白血病等白细胞减少或中性粒细胞缺乏,另外,用作为 外周血干细胞收集的动员剂,或用于自体骨髓移植后加速 血小板计数的恢复,或在严重感染时与有效抗生素协同治 疗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等,疗 效较好;新上市的干细胞因子(SCF)用于骨髓抑制等;IL类 如IL一2是免疫调节循环中的一种关键淋巴因子,促进T 细胞增殖和NK细胞活性,对多种肿瘤、乙肝及艾滋病等有 效,对肾细胞瘤疗效较好,用IL一2/LAK细胞疗法效果更 好;重组人白介素一11(recombinant human IL一11,rhuIL一 1 1)主要用于因化疗和放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已经发 现了18种白介素,将逐渐开发出一些新药。进入临床研究 和开发的生物技术药物有几百种,全世界每年研究开发费 用近百亿美元(1996年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是79 亿~100亿美元,人均7.1万美元)。但是,生物技术药物 研究开发的风险也正在加大,如重组神经生长因子(rNGF)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重组胰岛素样因子(rlGF一1)治疗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糖尿病,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巨 核细胞生长发育因子(MGDF)治疗血小板减少,IL一1、IL一 3和GM—CSF—IL一3融合蛋白用于骨髓抑制等均在临床 试验中受挫,被迫中止。目前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已经 过了高潮和低谷,进入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 1989年,我国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实现了零的突破,采 上海医药 2002年 第23卷第9期 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截至1998年年底,我国已批准上市 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产品共计15种:一类新药rhuIFN 1b,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外用),重组人表 皮生长因子(rhuEGF)(外用),rhulFN 2a,rhuIFN 2b, rhu 一IFN,rhuIL一2,rhuG—CSF,rhuGM—CSF,rhuEPO, 重组链激酶,重组人胰岛素(rhu1),重组人生长激素(re. 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uGH),重组乙肝疫苗和 痢疾菌苗。 生物技术药品代表着医药高新技术的最新成果,对比 各个医药产业门类,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与国外差距相对 较小。自“863“计划开始,基因工程药物产业规模增长很 快,全国有300多个单位从事生物技术的开发,注册的生物 技术公司有200余家,其中已登记的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企 业有60余家。1998年全世界上市的生物技术新药共计40 个,当年我国能生产其中的12个,占30%。1999年全世界 有生物技术新药9 2个,我国能生产其中的20个,占 21.7%。但由于受技术力量、资金实力等,我国的生 物制药离产业化、商业化还有一定的差距。据悉,我国生产 基因工程药物公司每年的总销售额,尚不及美国或日本一 家中等公司的年产值。 1.6内分泌系统用药 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系危及人类健 康的十大杀手之一,英国有140万人受糖尿病的影响,还有 上百万的人尚未确诊,美国该病患者即达1590万人,几乎 占总人口的6%。现全球约有1.5亿人罹患此病,预计到 2025年将达到3亿人。对该病治疗有效的药物市场需求 将是巨大的,1995年在研的药物不到4O种,2000年增加到 80余种,而到2001年7月则达到113种。治疗非胰岛素依 赖型(Ⅱ型)糖尿病的新药有磺酰脲类格列美脲(glimepiri— de1)、双胍类甲福明(mefformin)、 一糖苷酶抑制剂伏利波 糖(voglibose)和米格列醇(miglito1)、人胰岛素类似物、胰岛 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repaglinide)、V一4l1(Diab U)以及 用于治疗糖尿病引发脚溃疡的贝卡普勒明(becaplermin); 即将上市的还有胰岛素调节素(insulinotropin)、高血糖素 样肽(GLP一1)、吡格列酮(pioglitazone)和融合毒素 DAB486一IL一2等。Generox公司研制的口服胰岛素,是通 过气雾释放进入口中的液体配方,目前处于第三阶段的实 验中;由安万特斯(Aventis)公司、Inhale治疗剂公司和辉瑞 公司共同开发的吸人胰岛素Exubera已完成第三阶段的实 验,并期望在2002年上市。 l_7骨质疏松症药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中发病率高,已成 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影响其寿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仅德国每 39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年就有l5万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其救治和康复费用达 100亿马克。近年来新药增多,有抗骨重吸收药雌激素类、 降钙素(calcitonin)、双磷酸盐;促骨形成的氟化物(单氟磷 酸钠),特乐定(Tridin)和骨钙化药活性维生素阿法D3和 骨化三醇(calcitriol,罗钙全)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有51个,平均每个新药的开发费用高达8亿~9亿美元, 需要7~12年,但是专利新药将带来很高效益,如1995年 雷尼替丁销售额为34亿美元;1996年奥美拉唑销售额达 35.75亿美元,取代了雷尼替丁的龙头位置。因此,为了垄 断市场,收回投资,获取效益,各制药公一J都很重视新药知 (SERM)雷洛昔芬(raloxifene,Evista)和屈洛昔芬(drolox— ifene)对骨骼具有雌激素作用,但在乳腺和子宫内膜中则有 拮抗剂作用,可以取代雌激素替代疗法,提高骨密度,降低 胆固醇并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因而受到萤视。新近获准上 识产权的保护,1997年在我国申请的3400种医药发明专 利中,外国医药企事业申请数为1408件,占41.4%,而且在 继续增加。自l993年1月1日我国实施《药品行政保护条 例》几年来,已有几十种外国药品的行政保护申请获得批 准,在巾国享有7.5年的制造或销售独占权,如吡格列酮、 拓扑替康(topotecan)、塞来昔布(celecoxlb)和重组干细胞 因子等。 市的阿仑膦酸钠(fosamax,alendronate)是属于双磷酸类的 新型预防骨质疏松药物,但它不具有雌激素或SERM类药 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也没有鲑降钙素(salmon calcito nin)的止痛效果。 新药市场的趋势是开发难度加大,投资增加;降血脂、 心衰、精神抑郁和症、老年记忆衰退、肝炎、艾滋病、癌 症、糖尿病、骨质疏松和变态反应性疼痛(包括风湿性)等 药物将有突破;生物技术药品、通用名药品和非处方药比例 2新药研究开发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997年世界卫生状况”显示,导 致人类死亡的疾病排序为: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下呼吸 道感染、结核病、慢性支气管阻塞、腹泻、痢疾、艾滋病和乙 型肝炎。从中可以看出,除了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外,各种传 染病仍然是人类的大敌。所以,预计今后10年世界性的新 药研究重点为以下10类药物:心脑血管用药(包括降压、强 心和降脂药)、脑功能改善药(包括治疗痴呆和帕金森氏病 增加;预防保健、营养和调节生活质量的药品增加;对药品 的安全性要求增高;知识产权保护更受重视;技术密集型特 点加强;企业兼并高度集中化和国际一体化进程加速;市场 竞争将更趋激烈。 据我国有关部门透露,今后几年,我国将重点发展以下 6个方面的生物医药项目:(1)中草药及其有效生物活性 药物)、抗癌及辅助用药、抗艾滋病药、肝炎和其他抗病毒 药、抗风湿性关节炎药、免疫调节剂、抗抑郁抗精神和 抗焦虑药、抗血小板和升血小板药、抗前列腺肥大药物。 1994年、1996年和1998年世界医药品销售额分别为2590 成分的提取;(2)不断改进提高抗生素工艺技术;(3)开 发各种疫苗与酶诊断试剂,重点是乙肝基因疫苗与单克隆 抗体诊断试剂;(4)开发活性蛋白与多肽类药物,以开发 治疗肿瘤药物为重点;(5)开发靶向药物,以开发治疗肿 瘤药物为重点;(6)应用微生物转化法与酶固定化技术发 展氨基酸工业,并开发甾体激素,对现有传统生产工艺进行 改进。 (收稿日期:2002—07—03) 亿、2840亿和3080亿美元,年增长7%一8%。新药研究开 发需要高投资和长周期,1996年世界用于新药研究开发的 费用为450亿美元,占销售额的15.8%,而上市的新药只 398 上海医药 2002年 第23卷第9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