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一、何谓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 临 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二、出血热的传染源?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四、出血热的潜伏期?
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需经一段时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这段时间称潜伏期,该病潜伏期4~46天,一般2周左右。
五、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
病程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六、出血热的“三红”、“三痛”指的是什么?
“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重者呈酒醉貌。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三痛”是出血热的早期(发热期)表现,常做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七、出血热的出血现象?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条索点状或搔抓样瘀点,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鼻衄,黑便、血尿,严重在注射部位出现大量瘀斑和腔道大出血。
八、本病早期诊断要点?
急性发热,有乏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热退后症状加重。
“三红”和“三痛”表现。
皮肤粘膜有出血点。
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出现蛋白尿,且迅速增多。
九、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过三关,防治并发症。
三早一就: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过“三关”:指出血热病程中发生的“休克关”、“出血关”“肾功能衰竭关”。 这是本病过程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三个关口,都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并发症:严重并发症是出血热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整个病程中都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十、本病有哪些并发症?
出血热能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腔道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肺水肿,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继发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
十一、不要把出血热当感冒治 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出血热的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很容易将出血热当成感冒治。
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有两周左右的潜伏期,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往往以发热、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盲目退烧只能使病情更加严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急,典型症状有头痛、腰疼、眼眶痛和身体面部、颈部、上胸部潮
红,像喝醉了酒一样,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如出现以上症状,绝不能大意,必须及时到校医院检查,切不可自行用药。
十二、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科学灭鼠与免疫预防相结合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措施。做好疫情监测,防鼠灭鼠,搞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对流行地区人群和密切接触者可注射出血热疫苗,每次1ML,共注射3次。一年后应加强一针。
艺术与传媒学院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