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体育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以七年级体育教学为突破口,没有正式的教学模式、没有课本,无疑给\"水平一\"的实验增加了相应的难度,那么七年级的体育课教些什么?该怎么教?成了这次教改的重点,我校结合新的课程标准,以老教材为借鉴,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研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七年级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参与、喜欢体育课的兴趣,并能认真上好体育课;在运动技能方面,让学生能够做出基本的体操动作,能模仿简单的舞蹈和韵律动作,并以此为原则设计体育课教案。
如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情绪,专心听讲解,看示范,认真参加体育锻炼,并从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锻炼欲望。通过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体会到体育课堂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来选择与搭配内容,所选择的内容应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兴趣。
其次,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例:为了训练学生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我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走、跑、跳这些动作,设计了\"参观动物园\"这一教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参观动物园\",一路上趟\"小河\"、过\"高山\"、走\"独木桥\"、爬\"山洞\",此时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到我设置的各个游戏场地一一这里放了体操垫、呼啦圈、体操棒等各种运动器材,这
时我启发学生看了这些器材以后想说,动物园的动物们拿着这些器材会怎样玩耍呢?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拿起器材模仿动物玩耍的动作。此时,教学达到高潮,学生自由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各种器材模仿动物的跳、爬、跑、钻、走等各种动作,我也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玩耍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鼓励模仿性强,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得到锻炼。
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引导,把开心还给了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演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特别浓。
第三,我们不仅重视传统体育课结构的改变,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实践中我们结合\"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互动\"性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提炼出的一种专门针对体育教学的学习方式,其突出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感知与感性认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及原理。
例如七年级的《跳绳》这节课的设计就采用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其教学步骤为:
(1)质疑一一设问,你能找到几种跳绳的方法?或者:你会几种方法跳绳?通过质疑,首先起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又可以引出本课的知识点,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
(2)寻法一一观察,跳得快,跳得多的同学的与不会跳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
用眼睛直接地去感知学习的对象,并让学生能找到差异之处,培养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和评价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跳绳动作,改掉不足之处。逐步养成学生的善思勤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3)引导一一启发,手摇绳和脚的跳起有什么关系?引导进一步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掌握,达到动作协调。让学生感悟跳动的频率和摇绳的快慢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4)讨论--交流,让学生各自找对手比赛,看看谁跳得多,跳得快?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在互教互学的氛围中得到新知,并体现了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5)验证--练习,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练时间,让跳得好的学生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分组练习,个别练习,达到人人参与,加深对知识占领的掌握。
(6)反馈--评价,最后让学生学着总结,归纳跳绳这一技术动作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自己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和生生互评,让学生体会如何去评价一件事和一个人。
随着教改的进一步深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实施进程在我校已经进入到了下一个预备阶段,我会以已有的成绩作为新一年实验的契机,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取长补短,探索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新方法,新思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