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竖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第1页/共7页
.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 8×5 20÷4
72÷9 8×7 36÷6
32÷4 63÷7 9×6
4×3 42÷6 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第2页/共7页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101页做一做):
①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第3页/共7页
3.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 ”,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 ”里,除数写在“ ”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 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 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第4页/共7页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 ,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101页例8下面的做一做)
教师指导做 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 8÷4= 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第5页/共7页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63÷9 6×7 8×9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
第6页/共7页
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六、板书设计 .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乘、除法竖式
第7页/共7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