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选择(下)——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

四川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选择(下)——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

来源:筏尚旅游网
尊鼍 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actic 发展方略 战略选择(下) 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 ● 高丽平陶磊 二 四川省产业集群比较优势及后发优 势分析 改革开放前十年.四川经济增长比浙江 慢2.9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期间慢4I8 个百分点.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进入2l 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工业落后区域的 主要优势.四川作为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充 分涮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寻求新的经济 增长点必不可少的路径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四川由于地理位 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观念等方面 的差异.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态势 下面笔 世纪后.差距稳定在4I2个百分点左右.2000 年、2001年、2002、2003、2004、2005年. 四川GDP分别增长9.0%、9I2%、l0.6%、 l13%、12.7%和l2.6%.浙江分别增长11%、 10.5%、123%、l4%、l43%和l2I4%。 可见.20多年来存全国改革开放经济发 展的大潮巾.四川虽然快速发展.有较大进 步.但与高速增长.并实现产业升级和外向 者不妨将四川与典型的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对 比作一简要分析 经济总量GDP 1980年 四j r 』浙江 229.3 l79.7 单位:万元 2005正 型发展的沿海省市相比.相对发展滞后.而 且差距呈继续拉大态势 面对着严峻的形势.四川必须找准自身 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1.资源优势 1990年 89l 898 2000正 4010.25 7385.11 6036.34 l3365 四川的资源优势表现在:一是四川具有 四川经济总量1980年比浙江多31.6亿. 1990年两省相差无几.2000年浙汀就比四川 土地资源优势.土地资源绝对量大.辖区面 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丰富的 土地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开发前景广阔 二是四川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资源可 开发量1.1亿千瓦.占全国27%.居全国首 位.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 多2026.09亿元.到2005年.浙江与四川的 差距继续拉大.达5979.89亿 可见改革开 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两省都处于基本相等 的起跑点.差距是从90年代起开始拉大. 2000年后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滩电站总装机容量330万千瓦.是目前亚 洲已投产的最大水电站 三是四川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速度比较(GDP年均增长率) 1981—1990 1991—2000正 2000—2005钲 1981—2005钲 丰富.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探 明储量矿种155种的60%:有32种矿产的保 四川 浙江 8.1 1 1 16.23 20.99 12.99 17.23 14.9 18.82 有储量居全围前五位,其中钛矿、钒矿、硫 铁矿、天然气等12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 四 是四川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一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Tactic 发展方略 余种.占全国的l/3.天然中药材就达 4300余种.有木本植物3190多种.其 中460多种为四川i特有 五是四川i旅游 资源得天独厚.无论是自然景观、人文 景观和民俗风情.还是生态旅游和特种 旅游资源.都应有尽有 2.科技优势 四川i人杰地灵.人才荟萃.科技基 础条件实力雄厚 2005年有中科院成 都分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昌卫 星发射基地、核_T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 在川i科技机构54个.省市县三级 科研机构240个.国家级重点实验 室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0个.国 家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省级工程技术 中心26家 高等院校72所.其中5所 列入国家“211”丁程.各类科技活动 人员l24万人.两院院士57名.59人 次.居全国第4位:申请专利10567 件.专利授权4606件.其中新增实施 专利技术177l项.新增产值2l4亿元: 11个科技成果项目获围家科技奖励: 信息技术、核工业技术、航天航空技 术、生物T程、农业科技、El腔医学等 在全国居于优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四 川I科技优势集中存国防方面.但近年来 正在着手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lfJ 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和长江卜游 生态重建科技行动汁划.争取把科技优 势转化为生产力 、 3.劳动力优势 四川I是全国第i人口大省.也是劳 动力大省 2005年.全省劳动力资源 总数6058万人.居全闰第2位,2005 年l%人El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四川I流 动人f__=1居全国第一.常年在省外务T的 四川1人约600万左右.四川I劳动力不仅 具有数量优势.而且逐步改变人均受教 育水平较低的状况.加强职业技术教 育.2005有141438人次接受了社会培 训 改革开放以米.四JI1人以吃苦耐 劳、艰苦朴素、勤奋勇敢、富有创造而 享有较好的声誉. “川军走天下”,四 川1人为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 了贡献 发挥比较优势在小质E是着眼于在 工业经济分Tf}1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 起与本区域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的有竞 争优势的产业:后发优势发挥的着眼点 则在于引进学习.通过引进、模仿和创 新来实现追赶.后来居上 东部相比.我省依靠优势产业和特色资 四川I依靠资源优势出现了中医药产 源发展内生型的产业集群也比一味吸引 业集群.旅游业产业集群.新材料业产 外资更为现实 而且.由于四川I的传统 业集群:依靠科技优势出现了重大装备 产业多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实现 产业集群.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依靠 农村人15转移.缓解西部地区巨大的人 劳动力优势出现了制鞋业产业集群 但 口压力和生态压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是.要提升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竞争 另一方面.四川I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力.依靠几个主要的产业集群自身的力 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等地的高新技术 量是远远不够.因此.工业落后区域发 开发区 尽管这些高新区发展良好.产 展思路应该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建立 业集群效应开始初步显现.但总体而 和巩固一批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 言.还只是处于由不同行业的企业集结 也为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积累社会能力 而形成的企业“堆积”阶段 从产业集 同时.发挥后发优势战略.缩短在 群的角度看.四川I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物资成本、人力资本和市场制度 有以下思路 等方面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以后发优势 第一.区别对待.突出重点.对不 带动比较优势的提升.超脱传统比较优 同的产业集群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对 势的束缚.造就动态比较优势.使产业 成都、绵阳等地的区位条件和科技资源 结构既具有自己的特色.又可以不断的 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要迅速提高 向上升级 特别是在承接先进地区工业 其资源整合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走内 转移中.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少 涵式发展路子.增强经济的凝聚力和竞 走弯路.吸收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技术. 争力 而对其他处于发展起步期的高新 学习先进的生产组织方式.直接建设现 区.则主要依靠提供土地和改善投 代化的企业.大幅度提高区域工业的规 资环境来尽快形成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模和竞争实力 第二.利用独有资源.发展特色产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技 业 必须对发展的基本要素进行细化分 术先进的产业集群 析.按照区域个性化和产业差异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产业集群建设在 理论.从自身所处的区位、发展基础、 四川I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 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实际l叶:发.立足地方 用 以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为中心推进四 经济的特色米明确自身的定位 川I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四川I的比 第i.拉长产业链条.加强整合 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提升区域自主创新 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把已形成或 能力.依靠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丈现传 易于形成集群的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培育 统产业集群创新.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 的对象.切实在拉长产业链上狠下功夫 鲜明、技术先进的产业集群,为重点产 第四.整合周边资源.形成集聚效 业集群的建设发展创造条件 应 从四川I高新 发展对土地载体的需 一方面.依靠优势特色资源产业集 要来看.整合周嗣资源是高新区进一步 群的产业选择应根植于地方产业基础、 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 资源禀赋和文化传承上 关键是要形成 的竞争优势.而且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 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从四川I的产业 资源.提高整个开发区的效益。口 基础和环境看.在拥有比较优势的特色 (作者单位:四川党校) 产业中创新比单纯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史为重要.传统 优势产业仍应是两 部地区发展产业集 群的主要着力点 其次.存当今区域 之间招商引资竞争 激烈.公刮投 资更看重产业配套 环境的形势下.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