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

作者:杨瑞蕊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2期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

杨瑞蕊

(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6)

摘 要:从“高管薪酬指数”这一全新角度切入,分析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管薪酬激励现状,并提出了化建议。在2016年披露的公司年报中搜集高管薪酬数据和公司营业收入数据,进行计算后详细列出所研究的60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高管薪酬激励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此外,从公司所在省份、所在地区、上市地点等方面,对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关键词:数量经济学;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34-0131-04

2016年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乌镇召开,并发布了《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报告回顾和总结了互联网的发展成就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并指出其发展依旧面临复杂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1]。201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指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市值规模迅速扩大,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328家,市值规模达到7.85亿元,相当于中国股市总市值的25.6%。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4家上市公司进入全球互联网公司10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驱动线上线下互动融合,O2O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活跃的领域[2]。

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一般上市时间较短,相关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够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由于其自身的组织形态、服务方式和运行模式等具有独特性,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比较固定,结构单一,薪酬体系不够完善等,制约着公司和行业的发展[3]。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互联网薪酬指数”这一指标,来对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是这一指数首次被应用到互联网行业的高管薪酬评价当中。

1 高管薪酬指数与评价研究现状

公司治理评价起始的时间是1950年,Martindell提出了董事会绩效分析。之后公司治理评价系统也陆续被一些商业性组织推出。在中国大陆,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权威的是2003年南开大学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随后2004年公布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南开治理指数)”;在香港地区,2004年香港大学推出了G指数;在台湾地区,2002年台湾辅仁大学叶银华等推出了公司治理与评级系统。上述公司治理评价与治理指数研究当中,涉及到了高管薪酬的评价指标。但是,其评价方式均为高管薪酬绝对值大小的比较,没有考虑公司所处行业、营业状况等因素,所以评价结果缺少说服力。

此外,对传统行业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研究已经成熟,但是互联网行业是新兴产业,对其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研究较少。以“互联网上市公司”和“高管薪酬”等关键词,在知网上对

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匹配度高的文章只有1篇。而且,尚没有文章研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评价互联网这一新产业的高管薪酬激励状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采用的是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高明华等提出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4]。该指数评价的高管指公司治理机关中的执行层,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以及执行董事。薪酬为上市公司披露的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报酬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各项奖金、福利、补贴、住房津贴、其他津贴和股权激励。该指数在企业经营业绩的基础上对高管薪酬进行比较研究,客观、独立、准确。因此,本文参考其指数设计方法,进行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研究。

2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评价对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以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基本分类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18个门类。其中互联网公司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 ”大类,包括11家公司[5]。这显然与《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提到的“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328家”有着非常大的出入[6]。

在“互联网相关上市企业”未公布而不明确的情况下,为了进行准确、全面的研究,本文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报告为准,对其中的100家互联网公司进行研究[6]。经过数据整理,这100家公司中有71家上市公司,上市地点覆盖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包括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香港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查找这71家公司2016年发布的年度财务报告,整理所需的高管薪酬的全部数据。除去财报缺失和数据披露不完整的11家公司,最后确定60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3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评价方法

参照高明华等提出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互联网上市公司2015年的高管薪酬指数,并按照数值大小来排序[7]。计算步骤和公式为:

(1)计算前三位高管的平均薪酬

前三位高管平均薪西酬=薪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管薪酬之和(含股票期权)/3

(2)计算第i个上市公司薪酬最高前三位高管的平均薪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Xi=该公司前三位高管平均薪酬/该公司营业收

(3)找出Xi的中位值,以位居该中位值的那家公司作为本行业的基准公司,令

Y=Xi的中位值

(4)将Xi除以Y,得到第i个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计算公式是:

Ai=Xi/Y×100%

(5)将Ai值按照大小进行排名,即可得到基于经营业绩的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排行榜。

理论上讲,某家上市公司的Ai值越接近100,该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越适度。在排名中,对所有上市公司按照四分位法进行分类,即按照高管薪酬指数将60家公司进行降序排列,排名在前1/4的15家公司确定为激励过度,排名后1/4的15家公司确定为激励不足,中间的30家公司确定为激励适中。

4 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评价结果

60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Xi的中位值为Y=0.000868351036116456。高管薪酬指数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4.1 地区间高管薪酬指数的总体比较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日的划分办法,将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行政区域;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个行政区域;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个行政区域;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行政区域。

各地区高管薪酬指数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用各地区高管薪酬指数的中位数来代表各个地区的高管新酬指数,然后把各个地区的高管薪酬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2015年地区间高管薪酬指数的总体比较

注: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总部在香港,不参与此项比较。

通过表2可以看到,在所研究的60家公司中,东部地区占据了58家,西部地区只有1家。而各省份中,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占据了53家,比例高达88%。这说明互联网企业的分布非常集中,与其公司性质、产品性质等密切相关。

因为福建省、湖南省和四川省只有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为避免偶然因素,不考虑该省份的高管薪酬指数。在余下的五个省市中,其排名依次为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

4.2上市地点高管薪酬指数的总体比较

各上市地点高管薪酬指数之间同样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用各上市地点高管薪酬指数的中位数来代表各个上市地点的高管新酬指数,然后把各个上市地点的高管薪酬指数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2015年上市地点间高管薪酬指数的总体比较

通过表3可以看到,在所研究的60家公司中,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28家,在香港、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32家,基本持平。看中位值,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互联网公司,其高管薪酬指数远远高于其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

本文采用“高管薪酬指数”这一评价指标,依据基于企业业绩的高管薪酬评价方法,收集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并计算出了2015年60家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数值。

这一指数披露了中国上市公司互联网企业的高管薪酬现状,并从省份、地区、上市地点等方面对这些公司的高管薪酬指数进行了分类和比较。可以看出,互联网上市公司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占比高达88%。而且不同的省份、地区和上市

地点,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存在较大差异。2015年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省份排名,从高到低为: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广东省和江苏省。2015年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的上市地点排名,从高到低为: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纳斯达克、深圳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

参考文献:

[1] 世界互联网大会.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16-11-18.

[2]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摘要)[EB/OL].新华网,2015-12-15.

[3] 钱健.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4] 高明华,赵峰,杜雯翠.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J].商业研究,2011,(8):1-6.

[5] 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EB/OL].正保法律教育网,2013-10-16

[6] 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报告[EB/OL].新华网,2015-07-17.

[7] 高明华,赵峰,杜雯翠.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研究[J].商业研究,2011,(8):1-6.

(责任编辑:赵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