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换填方案

换填方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1、编制依据

1.1文件

文 件 名 称 天竺村定向安置用房项目岩土编 号 2011技02 日 期 2011.7.1 2012.7.16 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洽商 01-03-C5-001 1.2图纸

名 称 天竺村定向安置用房项目2#车库编 号 S-D2-102 日 期 结构施工蓝图 1.3规范、规程、标准

类 别 规名 称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编 号 GB50202-2002 JGJ79-91 GB50300-2001 DBJ/T01-26-2003 国家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范 标准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行业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二、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施工的天竺村定向安置用房项目2#地下车库,车库为地下一层,车库南北全长83.6米,东西全长320.5米,车库顶绝对标高26.45米。地下车库采用天然地基,持力层位于粉砂~砂质粉土②层(fka=190kpa)和细砂~中砂③层(fka=230kpa),。地下车库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为筏形基础带下柱墩,基础底板厚500㎜,柱截面为600×600㎜。在车库上有纵横交错的沉降后浇带和伸缩后浇带。总建筑面积24973㎡。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发现我2#车库东侧31—41轴交A—M轴此区域(共计面积S=3756㎡)发现有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等浅层软弱土层,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所需的承载力要求,需进行中砂换填处理。

三、粗砂换填方案

3.1 材料及主要机具:

3.1.1 在缺少中砂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颗粒级配应良好。

3.1.2换填中砂中,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3.1.3 主要机具:根据现场情况采用木夯、平板振动器、压实机械、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等。 3.2 作业条件

3.2.1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3.2.2 因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3.2.3 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3.2.4 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四、 换填工艺:

4.1 检验中砂质量 → 分层铺筑中砂 → 洒水→ 夯实或压实→ 找平验收 4.2 对中砂进行技术鉴定,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4.3 分层铺筑中砂

4.3.l 铺筑中砂的每层厚度,一般为25~3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换填中砂垫层,铺筑厚度可达50cm。

4.3.2 中砂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4.3.3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4.3.4 铺筑的中砂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细砂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天然中砂。

4.4 洒水:铺筑中砂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土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4.5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时,必须保证全面压实,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5遍。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6 找平和验收:

4.6.l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4.6.2 最后一层碾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五、 保证项目:

5.1中砂换填处理地基的质量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CB 50202 - 2002) 的要求。 5.2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3换填中砂材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5.4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5.5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允许范围为±15mm,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平整度。

六、注意事项

6.1砂石垫层下土层不应被扰动,或扰动后未能恢复初始状态。 6.2作业应连续进行,并尽快完成。

6.3 回填中砂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6.4 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6.5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6.6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材料不准或铺筑超厚。

6.7 换填粗砂完成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七、技术措施

7.1 为确保中砂垫层的压实质量 ,宜采用分层检验压实系数和最终检验承载能力的措施进行“双控”。每压(夯)实一层 ,就检验该层的压实系数。当压实系数全部符合要求后 ,才能填上一层。压实系数的检验 ,可按 1000m2不少于 2 点进行 ,距场地边缘的点不应大于3m。最终承载能力试验可采用静载荷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验中砂换填质量。同一条件下 ,静载荷试验每场区不少于 3 组 ,动力触探试验可按 1000m2不少于2点进行。

7.2防止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必须夯打密实,留接槎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7.3 确保中砂质量: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保证换填材料质量。

7.4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7.5 密实度必须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中砂换填垫层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中砂换填施工。 7.6 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八、安全环保措施

8.1 在运输、堆放、施工砂石土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清扫等必要措施。

8.2 电气装置应符合施工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8.3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以及个人劳保用品等必须做到经常性地检查 ,确保完好和安全使用。设备机械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8.4现场建立交接班制度 ,上班作业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交代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故障的处理记录等,接班人员应全面检查设备状况 ,发现疑问及时提出 ,以分清责任 ,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

8.5随时注意四周土体稳定情况 ,以免土体坍塌时伤人或损坏设备。 8.6现场设专职安全员 ,在施工前和施工中做到认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待消除隐患后再作业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建设单位:

2012年7月1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