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1 学校 老师 同学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4、 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学习。

二、 出示本课插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由近到远)

三、 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画的是什么地方?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 指导学生说话。 (要求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怎样”的顺序说) 五、 学习字词。

1、 出示注音字、词。

校 老师 同 心 们 学校 老师 同学 关心 (1) 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字、词的音节。 (2) 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3) 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4) 指导学生书空,记住字形。 2、 试用刚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 六、 课堂训练

1、 指名认读这一课的生字。 2、 按结构说字。

3、 读词语:学校、老师、同学

4、 从上面的三个词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 5、 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四个偏旁部首:子、巾、木、门。 2、 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3、 认读词语。

1

二、 学习句子。

1、 出示注音的句子: 学校有老师和同学。 老师关心我们。 我们爱老师。 2、指名读句子。

3、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 4、说一说: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应怎样呢?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 课堂训练。

1、 认读生字词语。 2、 抄写字词

3、 练说( )关心( )。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 读写训练。

1、 写一写(写笔画笔顺)。 老:( ) 师:( ) 同:( ) 2、 看图读拼音写汉字。(P3) 3、 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学( )( ) 关( ) ( ) 4、 说话训练。 (1) 说说学校有谁,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2)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第四课时

一、听写课文生字与词语。 二、老师讲评课后练习题。

洒水

扫地

教学内容:

看图学词学句2。 教学要求:

2

1、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怎样洒水扫地,认真做好卫生值日。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学句理解意思。

3、指导学生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模仿例句用“是”说一句话。

4、通过看图学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学句理解意思。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新知学习。

小朋友都非常热爱劳动洒水、扫地样样都会干。可是“洒”、“扫地”这些字你们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 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1、 引导学生观察图,试说图意。 2、 指导学生说话(要求学生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 让学生说一说值日生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词句: 洒水 扫地 孩子 劳动 你洒水,我扫地 。

我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2、指导学生学习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说说生字的形。) (1) 指名认读生字。 (2) 分析“洒、扫、地、孩、 劳、动”等字的字形,了解字义。 (3) 练习认读词语。 (4) 练习看拼音写生字。 四、 指导朗读,理解词句。 1、 说一说: (1) 做值日生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 你洒水,我扫地 。是几句句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3) 第一句讲的是谁?怎么样?第二句讲的是谁?又怎么样? (4) 看图说说哪个小朋友是“我”?哪个小朋友是“你”?这句话是谁

对谁说的?如果换过来这句话该怎么说?

2、 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五、 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

3

2、 写出下面字的部首:

洒——( ) 扫——( ) 地——( )

孩——( ) 劳——( ) 动——( ) 二、 学习句子,理解意思。 1、 指名读句子。 2、 看图读句子,理解句子。 3、 说一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4、 练习用“是”说话。 5、 再读这一课的词语和句子,进一步理解句子。 三、 课堂训练。 1、 卡片认读字、词。 2、 游戏“找朋友”(看拼音找词语)。 3、 指导学生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练习内容和要求。

二、 以游戏的形式练习读本课生字、词语。 三、 读拼音写汉字。

Sǎ Shui sao dì láo dòng ( ) ( ) ( ) 四、 读读写写。

我们 爱 好孩子 五、 照样子用“是”练习说话并写下来。 我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我们是……

……是……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

教室里

4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应该专心上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掌握一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借助插图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句子,恰当地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指导学生看图。 二、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说图意。

图上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地方,黑板上写着什么,老师和学生在做什么? 三、 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的字词: 讲台 桌 里 着 习

黑板 讲台 桌椅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请学生说说,我们应怎样爱护黑板、讲台、桌椅这些学校的财产。 4、指导学生写字。

讲台 桌 里 着 习

本课所教的生字,有三个新的部首出现,即言字旁,口字底和羊字头。“桌”、“着”笔画较多 ,指导书写时重视笔画、笔顺的提示。

5、指导学生读词语:黑板 讲台 桌椅 四、 课堂训练。

1、指名读生字。 2、指导学生组词。 3、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认读言字旁,口字底和羊字头这三个偏旁部首。 2、 认读生字、词语。 二、 学习句子。

1、出示句子:教室里有黑板、讲台和桌椅。

黑板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师范读句子后, 指名学生读。

5

3、理解句子。 (1) 让学生看图,再次读句子并说说教室里有什么?黑板上写着什么。 (2) 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意思,激发学

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1) 提醒形式学生注意顿号的停顿,才能读出节奏感。 (2) 指导学生个别、集体读。 三、 课堂训练

1、读生字、词语。 2、朗读句子。

3、指导学生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练习要求。 二、 练习。

1、 说话训练。 (1) 看图读句子,说说教室里有些什么,黑板上写着什么。 (2) 说说我们的教室。

2、游戏“找朋友” (看拼音找生字P7)。 3、写出下面的字各有几画。

里 ( )画 桌 ( )画 着 ( )画 4、 读读写写。

讲台 桌子 学习 着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了哪几种球,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 2、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书写正确。 3、指导学句,让学生掌握句子内容,能正确地朗读句子,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正确书写。 2、掌握句子内容,能正确地朗读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6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二、 指导学生看图。 (1) 认识足球、排球、 羽毛球。 (2) 说图意(知道在学校操场上,同学们踢足球、打排球、 打羽毛球)。 (3) 初读课文。 三、 教学生字新词。

1、 引导学生看图找出生字新词。 2、 教学生字新词: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了 打。 (1) 出示注音的生字新词后,指名学生认读再集体读(要求读准音节)。 (2) 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3) 指导学生书空,并说出它们的笔画笔顺。 四、 课堂训练。

1、 抽读生字卡片,并说出每个字的笔顺。 2、 指导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以游戏的形式读生字新词。 二、朗读理解句子。

1、师范读句子: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排球,还有的打羽毛球。

2、指名学生读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知道这三种球类的活动方法)。 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表达形式来说一句话。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一要读得舒缓些;二要把握好停顿;三要读好轻声)

5、指名读和集体读。

第三课时

一、 练习

1、 看拼音写汉字。( P9第2题) 2、 数笔画,照样子把字写到空格里。( P9第3题) 3、 把句子补充完整。

小雨和小月在打________。

4、看图读句子,回答问题( P9第1题)

7

二、说话训练

试说说你喜欢的体育运动。

红领巾 少先队员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 掌握本课生字和新部首,学会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 人四个词语。

3、 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句子,懂得句子的意思。

4、 通过句子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少先队员要珍爱红领巾,为红领 巾添光彩,做国家的小主人。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和新部首,学会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人四个词语。

2、正确地朗读句子,懂得句子的意思。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二、 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三、 学习字词:

1、出示字词:

红 巾 先 队 家 主 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人 2、指名学生读。

3、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会组词。 4、读生字并进行书空练习。 5、 读词语。 四、 课堂训练

1、 指导学生写生字。 2、 试读课文。

第二课时

8

一、 复习检查。

1、 看卡片读生字。 2、 读词语。 二、 教学句子。 1、 出示句子:

少先队员要爱红领巾。

少先队员要做国家的小主人。 2、读句子,理解句子。 3、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通顺,“爱”和“国家”两个字要读出重音) 3、 请学生说说怎样爱护红领巾。 三、 朗读课文。

第三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一、揭示课题。

二、看图读句子,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少先队员为什么要爱红领巾。 三、照样子写一写。(P11第2题) 四、写出下面的字各有几画。

红( )画 先( )画 队( )画 巾( )画

五、 读读写写。

少先队员 国家 主人。

基础训练1

教学内容:基础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拼音、生字新词和句子,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时间:四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复习( 揭示并板书课题 )。 二、引导学生回忆我们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三、复习。

1、读音节,注意读准声母。 ( 基础训练1 第1题 ) 2、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9

(基础训练1 第2题 ) 3、看图,再读一读。 (基础训练1 第3题 ) 4、读读写写。

(基础训练1 第4题 ) 四、讲评后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这节课的复习要求。 二、复习。

1、指导学生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2、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基础训练1 第5题 ) 3、读下面的句子。 1) 老师关心我们。

2) 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揭示并板书课题( 写字训练 )。 二、请学生说说写字应注意什么? 三、提出写字要求。

(注意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四、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五、讲评。

语言训练1

一、爱劳动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一、爱劳动)。 教学要求:

1、看懂图意,知道每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上画的内容,要语句完整,表达清楚。3、通过看图说话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时间:一 课时。

一、谈话引入语言训练1。 二、出示图(四幅),指导学生看图,弄懂图意。

10

1、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去观察,看出图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 2、指导学生读课后提示,明确课后提示的要求,进行说话训练。 1)先给图上的小朋友各起一个名字。 2)说说每幅图上谁在做什么,做得怎样。 三、请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进行总结。

二、方方摔倒了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二、方方摔倒了)。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看图,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和三幅图连起来的意思。 2、根据课后提示训练学生说话,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图上的内容。 3、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结合语言训练进行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时间: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二、方方摔倒了。

2、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每一幅图。知道并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3、引导学生把三幅图连起来观察并说说他们的图意。

4、指导学生按每一幅图的顺序和课后提示的要求,进行说话训练。 1)方方在干什么?后来怎样了?

2)元元看到方方摔倒后是怎么做的?他们会说些什么?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组。

二、表演:假如我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 三、总结

假如我看到别人摔倒了,会主动的上去扶他起来;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都会主动的上去帮忙。

三、你知道吗?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三、你知道吗?)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了解图上画的各是什么节日。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记住三个节日的时间和名称。 3、通过看图和对话练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1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语言训练1 三、你知道吗?) 二、学习语言训练1 ( 三、你知道吗?)。

1、请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节日。 2、学生试读课文。

3、指导学生看图,认识并说说这三幅图各是什么节日。 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文。 5、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三、小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四、教学时数:3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2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展示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二)新授。

1.学习生字:鹅 歌 清 波、(抽读生字卡片)

2、出示生字、教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

13

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第三课时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

2、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了解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板书课题:7、秋天到了) 二、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现在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身来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把课文轻声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秋 到 花 黄 长

带拼音读 去拼音读 开火车赛读 说说记法 四、 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象。

2、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读一读,一会再读给大家听 3、谁愿意把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14

教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谁使秋天变得这么美丽?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话。

4、正是勤劳的人们用汗水换来了这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喜庆。让我们倒把课文再读一读吧。 五、拓展活动

通过学习,你认为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六、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生字、词语。 二、练习巩固。

1、数笔画

到 ( )画 花 ( )画 黄 ( )画 长 ( )画

2、组词 花( )( ) 地( )( ) 3、填空 棉花( )( ),稻子( )( ),( )( )长得大,(( )粒粒饱。

大雁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 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 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让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会认8个、会写3个生字。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三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准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新课学习。 二、 认读生字。

1、 自由课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 全班读课文:互查读音。 3、 指名读课文:读音要正确。 4、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15

三、 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 自由读:文中写了哪些动物? 4、 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 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四、 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朗读并在班上表演。 五、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出示卡片: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 出示卡片: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 识字写字。

1、 出示图片:学生说。

2、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 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 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写:气、飞、会。 5、 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6、 讲评。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内容:练习课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讲评课后练习题。

1、写笔画。

气( )画 飞( 会( )画 2、填空。 秋天,天气( )凉了。大雁往( )( ),一会儿(字,一会儿( )成个( )字。

基础训练2

教学内容:基础训练2。

)画 )成个()16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和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句子的意思;

2、会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3、能按照从左到又的笔顺规则书写学过的汉字,字迹端正。 时间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拼音和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础训练。

1、比一比,注意读准声调。( P24第1题 )

(训练学生读准声调,要求学生能比一比,加以区别,根据不同标号的声调读准音节。)

2、把韵母相同的音节写在一起。( P24第2题 )

(把韵母相同的音节归类。指导学生读准确,说一说每个音节的韵母是什么,再按要求,把它们分别归类写在一起。)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理解句子;学说话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基础训练。 1、读下面的句子。 1)秋天到了。

2)地里的玉米长大了。 3)一群大雁往南飞。

(指导学生读正确、清楚,想一想后面两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能不能分别与第一句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式。)

2、读一读,再用带点的词练习说话。 我们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写字。 (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3、小结。

第三课时

17

教学内容:写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训练。 二、 写字训练。

1、 数笔画,照样子把字写在空格里。( P24第三题)

鹅 歌 波 黄 秋 气 会 2、读读写写。

清 波 秋 天 天 气

3、写字,注意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字迹端正。

鹅 歌 秋 到

4、讲评。

一、吹泡泡

教学要求:

1、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让学生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开展吹泡泡游戏,做到准备充分,要求明确,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3、指导学生把吹泡泡的情况有顺序地说清楚。 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1、让一个学生到讲台吹泡泡。

2、让学生认真观察气泡的形状、颜色。 3、学生练习说话:

气泡是( )形状的。 气泡是( )颜色的。 4、组织学生吹泡泡。

语言训练2

父母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二类字。 2、学习并掌握部首。

3、进行最简单的判断句句式训练。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掌握新部首。认识判断句式。 教学时间:2课时。

18

教学过程: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图上小朋友的两边是他的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 2、“爸爸”和“妈妈”又叫“父亲”和“母亲”,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些字。二、学习生字新词。1、板书:父亲、母亲。2、指导拼读(注意“亲”是前鼻音)。3、指导书写(注意字的笔画笔顺,“亲”字是立字头)。 三、学习句子,认识句子。Shì lǎo shī。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老师。 四、巩固练习。

1、指导读生字、句子。 2、写生字。

五、谈话教育——爱自己父母亲。

儿女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学习新词“儿子”和“女儿”的词义,掌握三个字的音、形、义,认识新笔画撇点。

2、能理解词义和句子,会读句子。

3、教育学生做妈妈喜欢的好儿子(好女儿)。 重点:学会生字,掌握共音、形、义,认识新笔画撇点。 难点:理解词义和句子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看图。1、母亲和儿子。2、母亲和女儿。

三、学习生字。“儿”在这里读音,不读儿化音;“子”不翘舌,轻声;“女”要读准确。

四、看拼音读句子。wǒ hǎo tā 我是好儿子。她是好女儿。 五、联系自己说话。我是爸爸的XX。我市XX的女儿。 六、课堂练习巩固。

1、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

19

2、读读写写下面句子。小方是儿子。小云是女儿。

爸爸妈妈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上的人物和环境来理解图意。 2、掌握三个生字的音,形、义并会默写。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教育学生尊敬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个生字的音、形、义,并默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说话引入。

二、看图:图上画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1、拼读。bà mā wǒ ài hé 爸妈我爱和蔼、指导书写。父——爸女——妈禾——和。

四、学习句子,指导朗读。我爱爸爸和妈妈。 五、联系自己说说怎样爱爸爸和妈妈。 六、复习巩固:

1、说出下面部首的名称。女 父 禾 日 立 2、读读写写词语。父亲母亲儿子爸爸妈妈女儿

太阳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初步懂得太阳对万物生长的重要。

2、学会生字新词,掌握一个句子和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认识新部首左耳旁(),新笔画横撇弯钩()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词,读懂一个句子,认识左耳帝和笔画名称横撇弯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图上画有什么?(一个小女孩面向天空,张开双臂,

20

迎着红太阳。 二、学习生字、词。

1、 tai yang yǒu gè 太阳有个

2、记住字形,掌握“”。“太”:“大”字下面多一点。“阳”左边是个双耳旁,右边是一个“日”。“有”半全围结构,里边是个“”。“个”“人”字加一竖。

3、读句子,天上有个太阳。

三、课堂巩固练习。1、看图读拼音。tà yang yuè xīng xing 2、读读写写。①天上太阳有个②天上有个太阳。

玉米大豆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认识大豆、玉米和丰收景象。 2、学会生字新词和新部首。

3、学习问答句,认识问号,巩固句号。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大豆、玉米,学会生字新词,认识问号。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认识玉米、大豆。 二、学习字词。

1、拼读生字“玉”和“豆”,新词“玉米”、“大豆”。 2、学习“这”、“那”和“什么”。

3、出示句子,读问答句。①这是什么?这是玉米。②那是什么?那是大豆。 4、讲授:提问的句子后有个“耳朵”这是一种标点符号,叫问号,板书“?”。句子回答完了用句号,板书“。”。

5、小结:离我们近的用“这”,离我们远的用“那”。 6、联系实际对话训练: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

7、指导书写:“这”是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先里面后外边,外边是走之底(之);“那”是右耳旁,“什”是左右结构平人旁,注意左窄右宽。

21

8、巩固练习,读生字、词,对话练习。 三、课堂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学 生

教学要求:

1、能理解插图学词学句,学说一句完整的语。学做一个好学生。 2、学会五个生字、两个部首,一个新笔画,一种新的汉字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字词句及新部首笔画新的汉字结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1、课文有几幅图?2、第一幅叫底图,它画同学们做什么?(上学)其他四幅小图分别画什么?(学习、劳动、讲卫生、有礼貌)。 二、学习字、词、句,认识新部首新笔画及新的汉字结构。

1、“我要做个好学生”。(字、词、句) 2、学习一个新笔画(横钩)——学

3、学习两个新部首:子字底和两字头。(字、要)

4、学习一种新的汉字结构:左中右(做)三、画图联系句子,理解怎样作才是“好学生”。 一、 读句子“我要做个好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该怎样做,才是个好学生。 五、指导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读拼音:ài wué xí ài láo dòng jiǎng wèi shēng yǒu lǐ mào 2、照样子找朋友。Xué zuò shēng hǎo yào生学要做好 3、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我要做个好学生。

朋 友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一个新笔画,三个新部首。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句子。

3、懂得同学之间要友爱相处,做好朋友。

22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字词,读懂句子,掌握新笔画和新部首。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指导看图:仔细看图,说说图意。(四幅图分别是:一起看水、一起玩玩具,一起打雨伞帮同学系鞋带)。 二、学习字、词、句,认识新笔画新部首。

1、出文句子“你是我的好朋友”学习生字“朋”“友”“你”“的”。 2、学习新部首:月字旁、又字旁、白字旁。 3、学习新笔画:“ ”(斜钧) 4、指导书写。

5、读句子“你是我的好朋友”,对照参 ,懂得怎样才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

6、联系实际,说说同班同学之间怎样才是团结友爱。

7、仿照句子进行说话练习:①(谁)是我的好朋友。②、我是(谁)的好朋友。③、(谁)和(谁)是好朋友。 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更

1、说说下面部首的名称,月 又 白

2、数一数有几画。友——有( )画 你——有( )画 的——有( )画 我——有( )画

3、读一读。 ①小云是我的好朋友。②我和你是好朋友。

中 国

教学要求:

1、知道是自己的祖国,初步认识最能代表“中国“的几个标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由两个短句组成的一句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学习句子。2、认识代表“中国”的几个标志。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中国”。

23

二、指导看图

1、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中国的版图像个什么呀?(像只鸡——鸡头、鸡身、鸡毛) 3、国旗上有几颗红五星?

4、国微上的房子是什么?(天安门) 三、学词学句子

1、拼读“中国”(zhōng guó)

2、“中国”是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如果我们在“中国”后面加是一个“人”字就成了“中国人”了。出示句子“中国人”,齐读。

3、你是“中国人”吗?出示“我是中国人”。齐读 4、XX是中国人?(他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5、小结,我们都是中国人。

6、学习“爱”字(ài),“爱”是零声母、看韵母和声调。 7、你爱中国吗?出示“我爱中国”,齐读句子。 四、学习字形

1、“中”,由两部分合成,“口”和“1”

2、“国”,由两部分构成,外面是大口框,里面是“玉”字,笔顺要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3、学生练习书写

4、用“中”“国”口头组成词语。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句子,对话练习;问:是中国人?答:我是中国人。问:你是哪国人?答:我是中国人。

2、指导背诵句子。 六、作业:抄写句子。

孔融让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手”部(手字底)

24

2、读懂课外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3、能通过观察图画、讲述故事,使学生懂得谦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对人谦让的美德。 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 教时: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 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 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10.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2、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3、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正音:让(ra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 岁(sui):读准平舌音。 拿(na):读准鼻音“n”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4、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来写,第1、2句为第1自然段,第3-5句为第2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低两个格写。(认识自然段) 5、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 讲读第1自然段:

第1小组读第1句,学生思考回答: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从图中哪里看出故事发生在“从前”?(图中人物的衣着是古时候的衣服,他们的头发梳妆也不同于现在,说明时间距离现在很远很远。)

25

课文不用“从前”,可以换个什么词?(“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 谁能用“从前”说一句话?

第2组朗读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时有多大?一天他和谁干什么?

(“四岁”说明孔融那时很小,相当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我们现在还小两三岁。)

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讲读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样做的,课文哪一句告诉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图,问:“拿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拿”的动作。孔融拿小梨是别人要他这样做的吗?(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这时谁看见了?他的神态怎样?(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却拿小的,这时候,爸爸看见了,感到很奇怪,他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2句)

指导朗读爸爸说的话0(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老师提示:“问”:有不懂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所以句子要用“?”(问号)。 你从图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问孔融?(因为爸爸对着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样回答?(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 (1)孔融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2)孔融和哥哥一块儿吃梨,他为生么吃小梨?从他的法和说话中, 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让”字是什么意思了吗?(让学生说说)。 老师归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给别人。课文是指孔融把大梨 留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这是一种对人谦让的美德。 (4)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连起来读读。 (5)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第2自然段。 6、朗读全文。

问:你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应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 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

复述课文、指导写生字。 过程:

复习:背诵课文。 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一个念旁白,一个当爸爸,一个演哥哥,一个淹孔融) 复述课文。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要讲得生动、完整,重点

26

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时,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自由讲、 四人小组讲、指名讲、师生评议) 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让:左右结构,左边“讠”(言字旁),右边“上”,合起来就是“让”。 前:上下结构,上面“丷”(八字部),中间“一”,左下“月”, 右下“刂”,合起来就是“前”。

岁:上下结构,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 合起来就是“岁”。

拿:上下结构,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来 就是“拿”。

问: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口”,合起来就是“问”。 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开字头。 用以上生字口头组词(开火车讲)。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 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

(2)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小小的船

目的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体会“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迭词的形象。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蓝天、明星、新月的美感,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月亮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月亮)

喜欢看月亮吗?(喜欢)出示圆月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月亮,根据学生回答,强调“圆圆的”迭词运用)出示新月时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强调迭词“弯弯的”)

27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看这幅夜景图美吗?画面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弯弯的)弯弯的月亮象什么?(象镰刀、象香蕉、象小船)画面上还有什么内容?(一位小朋友坐在月亮上)他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晴朗的夜晚,弯弯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上,该多么美啊!难怪小朋友喜欢看月亮。有一位老爷爷还特地把我们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 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一遍这首诗歌,题目“小小的船”是什么样的船?是真的吗?

2、诗歌的内容和课本上的插图是不是一致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

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诗中的船不是真的船,是月亮。老师也看出来了,小朋友们很喜欢读这首诗,对吗?老师也喜欢读,你们听我读课文。 四、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课文的生字和新词语,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集体认读,指名读。

3、自主识字,四人为一组快速识字,可指名学生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五、朗读感悟,想象创新。

1、指名学生读课文一、二行。

(1)课文的第一句就写了月亮,是什么样的月亮?你觉得月亮怎么样?(月亮弯弯的)用“弯的月亮”好还是“弯弯的月亮”好?为什么?(弯弯的,表示月亮很弯,弯的很可爱。)“弯弯的”表示很弯,弯的可爱,谁能再举个例子?(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 (2)那么弯弯的月亮象什么呢?(弯弯的月亮象小小的船,象香蕉,象镰刀……)板书:弯弯的月亮象----------------。(学生的答案都给予肯定)对, “小小的船”和 “小船”哪一个更小?你觉得哪一个更可爱呢?(小小的船更小,更可爱)哪位小朋友懂得在“弯弯的的月亮小小的船”中间加一个什么字,就可以把这句话联系起来?(加一个“象”字)对,课文的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吧!(齐读“弯弯的月亮象小小的船”)哪个小朋友能把第一、二句读一下,要读出月亮的可爱。弯弯的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2、学习第三、四句。

(1)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觉得月亮象小船,而不象香蕉不象镰刀呢?他想做什么?(他想坐上去)小朋友们想不想坐到月亮上去遨游太空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作一次太空旅行吧!(可放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想)现在你已经坐在月亮上了,你看见了什么?(看见了星星,还有的天空,其他的答案适当肯定)板书:我看见了----------------。

(2)星星是什么样的?(一闪一闪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蓝的)你坐在月亮上,弯弯的的月亮你觉得象小船,那蓝蓝的天空象什么?闪闪的星星又象

28

什么?(蓝蓝的天空象大海,星星象灯、象宝石等)板书:蓝蓝的天空象--------------。闪闪的星星象-----------------。

(3)在如此美的天空中,你想干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我们齐读课文三、四句。

六、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美。 七、做游戏,快速背诵课文。

1、教师出示卡片,卡片上写有:弯弯的 小小的 闪闪的 蓝蓝的 天 月亮 船 星星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把卡片上的词按课文内容组合起来,并排好队) 弯弯的月亮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学生齐读这些词)

2、这一课小朋友们动脑筋学得很好,这样一首美丽的诗小朋友应该想办法把它记住,背下来,看谁背的最快。(可检查两名同学的背诵) 八、课外作业:把你看到或者是想到的星空画下来。

冬 天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和两个新部首,理解生字词。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雪后景物的特征,体会雪后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会6个生字和两个新部首,理解生字词。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图和录音)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冬天”

1、过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开始给你们变魔术啦!你们看,它\"呼地一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录音(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冬天的本领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大地就

29

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学校的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怕冷,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到操场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 三、揭题并质疑 1、揭题:

(出示课题)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全班一起再读一读。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条横线作个记号: 2、同桌互相学习,把这些字记住:〈学完后检查一个组〉 3、再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

4、学习生字(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一套字卡),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组的同学教一教。

5、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一.复习生字 二、试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理解这两句课文,并读一读。 2、说一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指名读,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句。

1、自己试读一一读给你的朋友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评议——指名读

2、说一说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吗? 3、齐读第三、四句。

五、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来到了遥远的北方,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六、学生字。

(一) 记生字“冬、雪、点、笑、真、乐“ 1、 齐读——指读 2、猜字游戏。 (二)写生字“”

1、讨论这几个字的笔画笔顺。(小组讨论)

2、观察范字“冬”,记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学生练习写一遍:评议。

3、观察范字,说说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台写,学生评议,修改:学生练习写一遍。

30

七、小结。

八、作业。

过 桥

教学要求

1. 学会6个生字,理解掌握七个新词语,学会四个新部首。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叔叔热心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会6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初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挂出雷锋的画像。 老师提问(以下“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知道他是谁?

老师板书(以下“板书”):“雷锋”,接着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借助拼音,让学生读文。

(每个人都自读,读后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从回答中教师提示出生字词) 问:第一自然段里有几句话?(一句话)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 第二自然段里有几句话?有五句话。学生每读完一句话,让学生用笔做个记号,五句全读完了,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认真读,读中教师板书出生字词:起(一起) 边 (桥边) 放(放学) 又 背(背过去)(背过来)

(四)教学生认读生字词。

31

1、认读生字:桥、几、起、把、回、又;按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分析字形。启发学生说出记忆字形的方法。

2、读准生字:男女生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导学生用6个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五)巩固练习。

1.认读字卡、词卡。(开火车认读) 2. 用6个生字进行口头组词练习。 3. 猜字谜游戏。

4. 将卡片放在黑板槽内,请一名同学读字,两名同学找,看谁先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6个生字。

5. 齐读一遍课文。 6. 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分析讲解课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读中,使学生感受到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复述本文,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过程: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全文。 (二)分析讲解全文。

1. 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事儿?)

齐读这一段,自由读这一段,这段里只有一句话,说说这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2、指名读第二段。(请五名同学每人只读一句话,读后回答问题。) 说说:在什么样的天气里,雷锋和小同学去干什么?(雨天里,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去上学。)他们走到桥边看见了什么?水从桥下流过,还是从桥上流过?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因为下大雨,河水涨得比桥高,河水漫过了桥面。

32

(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从图上看出,河水已经漫过了桥面。重点讲“漫过”这个词语。)雷锋和小同学都遇到了困难,雷锋是怎么说的?(让同学读第二段中的第三句话:来,我背你们过桥。)这句话是谁说的?(回答后,再读一遍这句话。)接着,齐读第四句话。读后提问:雷锋是怎么做的呢?出示: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的画面。指名读这句话后,说说: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怎么做的呢?(让同学们齐读第五句话。)雷锋背同学过桥的次数多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放学的时候,他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请学生说说:“一个一个”和“一个”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和“一个个”意思一样吗?齐读第四、五两句话,读后回答问题。课文中的“背过去”与“背过来”各是指什么时间?(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说说:这两句话具体讲雷锋是怎样背小同学过桥的。这里的“背过去”又“背过来”是告诉我们雷锋不止一次地背同学过桥。在大雨中,雷锋背着小同学来回走在小桥上,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体会一下,在大雨中,他背着的打着伞的小同学在漫过河水的小桥上来回走很多次,你们说说,困难不困难,辛苦不辛苦。(讲这些话时,要引导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看图边讲,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体会到雷锋在下雨天,河水漫过小桥的情况下,背同学过桥的困难和辛苦。) (三)总结全文。

1.请两名同学朗读全文。(一个人读旁白的话,一个人读雷锋说的话。) 2.齐读全文。

3.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雷锋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儿?

(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儿。)

教师说:对。这篇课文是叙述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全篇课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第二段写下雨天,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雷锋叔叔在困难面前,没有想到自己过桥不好走,他想的是小同学过桥有困难,他在大雨里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又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这里的“又”是指背了不止一次两次,“过去”、“过来”这两个词就告诉我们雷锋从这边往那边(叫过去)又从那边往这边(叫过来)一个一个地背送小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向他学习。 (四)师生进行讨论。

“我们大家要向雷锋学习什么?”(学习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 (五)指导朗读。

33

教师先范读,要注意几个长句子的读法。如:“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上学去”及后边两个重点句都比较长。在读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在“小同学”后边稍稍停顿一下,要重视通过范读来指导朗读。 (六)指导复述全文。

教师分段分句指导读,每读完一句话都要求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在学生理解掌握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再指导复述就容易多了。 (七)完成课后作业。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 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2 .朗读、背诵课文。

3 .理解本课四个新词用“画、竹、叶、笔”,学会组成这些词的四个生字和一个新部首:(竹字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新词“一群、颜料、躲”。 教学准备

教具:颜料、笔、幻灯机、幻灯片、卡片(上画几种小动物的脚趾形状)。

34

学具:笔、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下雪吗?这时你们准会高兴地喊:“下雪啦,下雪啦!”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多有趣啊,那么,小动物们在雪地里可以做什么呢?

(二)引入新课:齐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哪儿的小画家?那么,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呢?他们画些什么?学习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同学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行?

3.这首诗共有几句话呢?请一人读文,同学回答。

4.请六人每人读一句读完全文,其他同学听,哪一句不明白提出来。 (二)细读课文: 1.这首诗的第一句怎样读?

联系课一开始,依据两个分句后的标点符号不同,指导学生朗读,语气由轻渐重,速度由缓渐急。同学试读。 2.这时候,谁来到了雪地里? 读课文第二句。

什么叫“一群”?(学生在理解“群”的字义方面比较模糊。 群: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请两位同学到台前分开站,问:这是一群学生吗?

35

再多请几位同学,站到一起是一群。

3.雪地上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的是什么呢?他们用什么东西来画呢?

读第三、四句。

回答: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看图。(板书:小马、小鸡、小鸭、小狗。)

他们画的是什么画呢?看图。(要求学生回答时说完整话。) 我们画画都要用笔和颜料(出示),而这些小画家需要什么?你从课文里哪一句知道的?

为什么小鸡就画竹叶?小鸭就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 课中操:根据儿歌内容,教师编排动作。小马嗒嗒跑得快,身后脚印像月牙弯。小鸡走路轻轻迈,两行竹叶留后边。小鸭嘎嘎扭一扭,脚下好似枫叶有。小狗也来走一走,朵朵梅花地上留。

4.正是因为它们的爪、蹄的形状像竹叶、枫叶、梅花、月牙,才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一张张画。

5.可让学生看幻灯片,观察小动物的脚印各像什么。教师边移动幻灯片,学生边说出小动物画的画,并拿笔在纸上画出形状。

6.老师有几张卡片是画小动物留下的脚印的,把顺序打乱了,谁愿意把它排一排。(请一位同学来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订正。) 7.老师指着板书,背诵第三、四句。 8.这么有趣的画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读第五、六句,回答问题。

什么叫“躲”?我们好找到它吗?我们把它叫醒行吗?原来青蛙是进行冬眠啊,它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所以它不能出来画画。(板书:青蛙) 9.同学们,你们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了吗?它们画了些什么?用什么画的?好,我们来试着背诵这首儿歌。(请一人背诵。) 三、小结课并练习背诵课文。

36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检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口头完成练习:

小马会画( )。小鸡会画( )。小狗会画( )。小鸭会画( 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部首:

1.看老师书写竹字头。

2.跟老师说它的名称——竹字头。 3.书空笔顺。(两个“

”是一样的)

(二)学习生字“笔”。 1.看老师书写这个字。

2.这个字字音是b!,拼读音节。

3.它的部首就是刚刚学的竹字头,下边是一个“毛”。 4.你知道有哪些笔吗?(扩词练习) (三)学习生字“用、画、叶”。 1.看老师书写生字。 2.读准字的字音:yòng 3.分析字形结构

难点:“用”是月字放宽,加一横。 “画”的下边是“ㄩ”,不是“一”。 4.扩词练习。

37

)。

(四)指导书写这几个字:

1.观察老师写的字,说出生字的笔顺。 2.说一说字的结构及它是怎样占格的。 3.重点强调字的难点及易错部分。 三、巩固复习: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基础训练

6

教学要求:

1、字词地训练。

2、要求学生会读、会写。

3、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字词,为建立句子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注意字的笔顺和结构。 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按照读音写字。

要求:

1、学生先读生字,再读音节。 2、找到字后写在田字格里。

3、亮 真 桥 听 竹 回 跑 二 复习巩固部首。 要求:

让学生先说出部首的名称,再回想学过的字。 三 总结

老师检查并讲评练习题。

第二课时

1、读写词语的练习。 2、要求:

熟读6个词语;按要求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学生书写笔顺、笔画。3、词语

天 亮 几 天 画 家

38

过 桥 雪 花 树 叶 4、看图读拼音写汉字。

jī ɡǒu xuě rén xiǎo shù 鸡 狗 雪 人 小 树 5、组词。

雨( ) 用( ) 完( ) 叶( ) 两( ) 同( ) 玩( ) 叫( ) 6、总结、点评,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1、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雷锋背(同学。) 孔融拿( )。 ( )爱学习。

我们打( )。 ( )画竹叶。 2、练习写字。

起 解 蓝 树

语言训练6

一、 节约用电

教学要求:

1、指导看图,使学生能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懂图意。 2、理解课文中的句子,懂得为什么要节约用电和随手关灯。 3、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节约用电的好处和如何节约用电。 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正在干什么? 一个小同学正在关灯。看出她很关心班级体、节约用电。 二、学句。

我们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三、谈一谈,你平时是怎样节约用电的。 四、小结。

二、上学路上

教学要求:

39

1、指导看图,使学生知道图上画的是小华上学的路线,弄懂图意。

2、说话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按照图意,说出小华从家到学校走过的地方。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识别路线的能力,上学不走错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辨别路线能力。 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都上学,你们的路线是怎样走的? (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行走路线。) 二、看图:

1、认识图上的小朋友——小华。 2、观察小华每天上学的路线。

小华的家门前有一条路通向小桥,再拐过果园和稻田,才到学校。 3、学生练习说话。

4、发挥想象:小河的水怎样?果园里有果吗?小桥?稻田怎样?

三、 总结。 四、

三 客人来了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接待客人的事。 2、按照课文的要求,学会接待客人的日常用语。

3、通过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热情待客,礼貌待客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熟记待客的礼貌用语。 课 时: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师:平时有客人去你家里做客吗?你是怎样接待的? 二、看图,看看别人接待客人。 1、给图上的小女孩取名字:* *

2、说说图上的 * * 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3、学习课文的话句。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表演《客人来了》内容。

40

二、学习礼貌用语: “* *您好,请进来!” “请坐” “请您喝茶!” 三、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要礼貌待人,对熟人和亲戚朋友要热情接待,对陌生人要谨慎从事,不能轻信,学会保护自己,以及家庭财产,避免上当受骗。

4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