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电大学报 2006年第2期 加强心理健康教畜但(苎 生健康发展 张乐富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257091) 摘要:心理健康是构成一个人整体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 人才。调查表明,当前电大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等诸多问题。因此,找到电大学生 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电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c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4o(2oo6)o2—0o41一o3 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学习和就业压力。一些学生考上电大以后,自觉低人 一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电大学生树 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 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 等,难以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心理上产生巨 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 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 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们对我省电大o4、o5级1100名 大的落差和压力,出现彷徨、迷惑,有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兴趣低下,学习目标迷失,学习方法不适应,特别是原来底 子比较薄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他们感到精神压力很大, 学生发放了关于心理健康问卷调查表(UPI),气质测量问 卷,人际关系问卷,回收有效答卷980份,有效率为89.1%。 经筛查,将学生分成A、B、c三类。明显存在心理问题,需 进一步咨询与治疗的学生归到A类,心理问题表现不明 显,需进一步观察的学生归到B类,没有特殊的心理问题 的学生则归到C类。调查结果表明,A类学生占18.88%, B类学生占22.9%,调查中还发现有1.2%的学生有轻生 忧心忡忡,有些学生出现大脑过度疲劳,失去自信心,考试 焦虑等。十分严竣的就业形势也给电大学生带来新的压 力,近年来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专家预测 今后大学生就业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一些学生担心自己所 学的专业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担心将来的就业问题。调 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有学习和就业压力。 情感问题。开放的校园使恋爱成为电大学生生活的重 要话题,一些大学生容易将男女之间相互对异性的好感、吸 引等同于爱情,沉溺于恋爱而荒废学业;有些同学感到孤独 念头。由此看来,电大学生心理健康已存在比较严重的问 题,这不仅与我们的教育宗旨不相适应,长此以往也将不利 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导致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因此,加强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务之急,也是 长远所需。 一寂寞,试图以爱情来抚慰自己,消愁解闷,对两性交往缺少 责任,抱着“玩一玩”的态度,缺乏真情实感;一些学生沉陷 于三角恋爱之中,还有的同学害上了“单相思”,出现情绪 不稳定或失衡的现象 由于中学时代接受的青春期教育甚 少,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与异性交往,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拘 谨、谨小慎微等,都是大学生常出现的情感问题,对待恋爱 中的挫折,更有一些学生出现焦虑、烦恼、痛苦、失望、逆反、 自卑、自闭等不良心理。 环境适应与自我意识发展问题。电大学生来到新环 境,一时难以适应,由于没能考上更好的大学,自尊心受到 、电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人际交往问题。调查显示:人际关系分值较低(15— 25分)的学生占30.5%,人际交往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他 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环境中的人际关 系,有的学生仍然按照原来的方式进行交往,或是只与自己 喜欢的人交往,或是要求别人顺应自己的标准;交往方法欠 妥、交往方式不当、交往态度把握不好。如有些同学在人际 交往中或缺乏主动性,或缺乏谈话的技巧,或缺乏对他人的 关注和理解等,还有些学生在社交中表现出恐惧、愤怒、嫉 挫伤,少数大学生表现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 心,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面临多元化的价值观,有些大学生不能找到自己的坐 妒以及个人性格上的缺陷如自卑、怯懦、偏执等,都会造成 收稿日期:2006—02一l2 作者简介:张乐富(1963一)男,文学学士,东营职业学院中文副教授,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 4l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电大学报 标,无所适从,茫然失措,出现焦虑、消沉、抑郁、苦闷、神经 衰弱、冷漠,甚至出现绝望轻生等念头。这样的学生占了被 调查学生的1/3强,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评价易受 外界事物的影响。也受情感波动的影响,不能客观地看待和 分析问题,常以非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过分片面化、极端 化。如有的大学生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自以为是,自视清 高,看不起别人,遇事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不进别人的意 见;也有的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妄自菲薄,遇事悲观,信心不 足等。 二、影响电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那么,诱发大学生心 理疾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自身 因素两个方面。外界因素又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 面,个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个体心理品质。 社会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竞争机制的导 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 的心理活动较之以前更复杂。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 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心理障碍发生率逐年增多。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随着西方文 明的涌人,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 潮流,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很大的冲击。由于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而引起政治、文化方面变化,多层次的经 济形式导致文化多元性,也导致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发 生了危机,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社会法规不健全 之际,大学生是怀着激动而不安的心情,随着变革的滚滚激 流,受社会上权钱交易泛化,财富不正常聚敛,职业道德败 坏等不正之风的严重冲击;抢劫、凶杀屡见不鲜,吸毒、宿娼 等沉渣泛起。折射到校园里便出现20世纪9o年代的拜金 思潮、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在一切向“钱”看的影响下,大 学生们曾迷茫过,在拼命拿各种证书时,却无法把握自己的 未来命运。人们很难对什么最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什么样 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甚至不同年龄阶 段。同一个人对同一问题回答也不一样,从而使人产生不安 和焦虑。久而久之,这就成为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诱因。 电大同普通高校一样,处在社会思想变化的前沿,面对 许多来自社会的思想观念的冲击,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 震撼。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尚浅,辨别是非能力有限,缺少足 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社会上许多问题尚缺 乏理性的思考。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易受不良的思想观念 的影响,当前一些格调低下的杂志作品、不良社会文化等都 对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有碍于他们身 心的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 由于学校教育在对学生的接纳和赏识上显 得狭隘。在对人格的尊严与平等的认识不够充分的前提下, 在追求升学的急功近利的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对学生 的评价过于单一。电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往往表现一般、 42 2006年第2期 成绩也一般,更容易被老师所忽视。学校对于学生情感与 思想的表达与交流没有加以鼓励,反而加以限制或强制。 在注重知识传授与道德规范灌输的教育倾向之下,在过分 地强调师道尊严的校园氛围中,学生表达自我的权利是很 难得到充分的尊重的。在关于爱的教育方面。学校教育重 视说理与说服,轻视对学生爱与兴趣的激发。教育长期对 情感的忽视导致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冷漠,在冷漠中学生 无法体会到爱的温情,而只感受到理智的冷峻与无情;感受 不到爱的激励,而只体会到训斥的严厉;感受不到人与人之 间的爱的传递,而只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敌视。这样的教 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非但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去爱人、充满信 心地去与人交往。反而对他人产生偏见、对人与人的交往产 生畏惧,从而阻碍了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家庭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受到家庭环境包括家 庭人际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的影响。现 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大 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影 响深远。一个早期失去家庭关爱和父母照顾的儿童。他的 同情心就比较薄弱,易形成自我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在 以后的成长中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父母的认知不统一,观念 行为不一致,往往会使孩子心理困惑;父母如果经常吵闹、 打骂,则易使孩子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性格;许多 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溺爱、包办过多,易使他们 养成任性、依赖,蛮横、孤独、社交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等性格;过分严格,强迫命令,会使孩子羞怯、自卑、敏感,唯 唯诺诺等;有的大学生父母婚姻的不幸,也会给他们造成心 理上的阴影,因为在单亲家庭中,婚姻的破裂。会使父母将 生活中的不满和愤恨转化为一种观念并加诸子女身上。这 种有意无意的影响都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观念。往往会使 孩子们产生怀疑、否定别人的心理和行为。 自身素质学生的自身因素包括自我意识、认知发展 因素、个性和人格等方面。我们看到,即使处于同样的社会 环境,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由于认知角度、自我意识发展、 性格等不同,有些同学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而有些同学却 出现心理问题,如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如对自身过 胖、偏瘦、矮小等缺陷,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暴自弃, 有些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盲目攀 比等,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有些学生性格急躁、好冲 动,过分争强好胜,理智性差;还有些学生敏感多疑、谨慎、 胆小、被动、内向、易受暗示和自卑心理等。这些因素将极 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 同努力。社会环境的改善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家庭 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因此,除了学生自身通 过学习提高素质以外,关键就在于学校的教育。特别是就业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山东电大学报 前的大学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第二,重视加强心理咨询。通过个 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 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 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宣传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宣传 氛围,学校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广播、板 报、讲座和橱窗,定期针对一个专题内容,宣传心理健康知 识,如如何科学用脑,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等,使学生耳濡目 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 三,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通过 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 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 进行跟踪了解,特别是A类学生和人际关系分值较低的学 生,要及时疏导、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并且开展经常性的 定期心理检查及咨询服务。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 兴衰与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涉及到国家和每个家庭 和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教育部 早在2001年4月5日就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 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举办心理专题讲 座,如关于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学生的情感、恋爱问题、人 际交往问题、挫折适应问题、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等,树立 正确的健康理念,促进学生心理状态日趋完善,从而更好地 完成学业。第二,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制作心理咨询网页, 开展网上交流和对话。组织心理测试,成立心理健康协会, 培养一些“同伴咨询者”。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也要多关注和 了解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尽早地引导、 干预和治疗。我们要把心理健康工作放在多数学生身上, 放在具体的教育指导上。 开设几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开设一门<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大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针对电大学生心理特点,加强 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他们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正确的认 识自己,正确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树立学习的远大目标, 发挥自己的潜能,充满朝气、生机勃勃地学习,遇到挫折时, 能够正确地应对。 理健康咨询>课是不够的,还要根据电大学生心理发展的 特点,开设<大学生心理>、<社会心理学>、<心理调适艺 术>、<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等选修 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 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 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出版社.2002. [2】聂振伟.高职心理健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赵冰洁、王秀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 契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6). [4】袁贵仁.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 教育导刊,2004.(7)4. 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 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建 立心理咨询中心。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划拨专项经费、选 择合适的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设备,如用于心理测评和建 立心理档案的计算机打印机及软件系统,用于心理调试的 录像机、录音机,用于心理训练的摄像机等。心理健康教育 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 高,学校可以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参加专业 学习、进修,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从业人员从 [5】赵金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文省思[J】.黑龙 江高教研究,2005,(2). [6】盛祖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M】.浙江大学出版 杜.1999. 事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of health, promoting the hee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ZHANG Le一 (Dongy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Dongying,Shandong Province,257091) Abstract:Psychological health is crucil tao everyone.It functions as the determination factor to be the fine flae- nts.Statistics shows that students from TV University suffer from human relationship,emotion,study and employ- ment,etc.Thus it is believed that if we find out he maitn reasons for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enhence the cultivation,we may advance their maturiy.t Key words:students of TV Universiy;psycholtogical health;education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