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来源:筏尚旅游网


崇左市江州区学生三年间营养状况的调查结果与动态分析

崇左市卫生监督所(崇左 532200) 韦光武

健康的体魄是保障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而学生的营养状况决定着学生的健康水平。 中小学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良好的营养状况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常的学习和身体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系统地掌握我市江州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探索学生的营养不良发生、发展规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育,更好地为本地区中小学生营养指导及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现将崇左市江州区2005-2007年三年来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2005年至2007年对崇左市江州区所属在校中小学生的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资料(健康检查资料)。受检时间为每年9~11月份,其中2005年监测31744名,2006年监测 24638名,2007年监测25998 名。

1.2 方法 对全部在校学生按《中国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价营养状况。以体重标准的90%~110%为正常;< 90%为营养不良(其中<90%为轻度,<80%为中度,<70%为重度);>110%为肥胖。统计学处理方法:本文所涉及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用X2检验,显著性界值为0.05。

2 结果

2.1 各年度学生营养状态动态变化 2005~2007年学生总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21.18%、17.32%、15.34%,呈明显递减趋势(x2= 344.78, P<0.005)。轻度营养不良率依次为12.97%、

1

13.12%、13.20%,呈递减趋势(x2= 10.39, P<0.01);中度营养不良率依次为7.87%、3.99% 、1.97%,呈明显递减趋势(x2=1713.72,P<0.005) ;重度营养不良率依次为0.34%、0.21%、0.17% , 呈 明显递减趋势(x2=100.77,P<0.005);受检者肥胖率依次为1.65%、2.07%、2.83%,呈明显上升趋势(x2=95.74,P<0.005)。详见表1。

表1 2005年至2007年学 生 营 养 状 况

年 调查 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 中度营养 重度营养 肥胖

份 人数 人数 不良人数 不良人数 不良人数 人数

2005 31744 6723 4117 2497 109 524

2006 24638 4267 3232 984 51 510

2007 25998 3989 3433 513 43 736

2.2 城填学生与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同一年份城镇学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农村学生(x22005=250.37,p<0.005;x22006=49.78,p<0.005;x22007=89.94,p<0.005);受检者肥胖率城填、农村分别为2.28%、2.49%、3.60%和1.27%、1.77%、2.26%,城填学生高于农村学生(x22005=46.32,p<0.005;x22006=15.36,p<0.005;x22007=41.37,p<0.005)。详见表2。

2

表2 2005年至2007年城 乡 学 生 营 养 状 况

年 份 地区 调查人数 营养不良人数 营养不良率(%)肥胖人数 肥胖率(%)

2005 城 11887 3075 25.87 271 2.28

乡 19857 3648 18.37 253 1.27

2006 城 10422 2012 19.31 259 2.49

乡 14216 2255 15.86 251 1.77

2007 城 11089 1974 17.80 399 3.60

乡 14909 2015 13.52 337 2.26

2.3 男女学生营养状况 同一年份男生营养不良率均高于女生(x22005=56.36,p<0.005;x22006=57.81,p<0.005;x22007=12.05,p<0.005);2005年男女生肥胖率均为1.65%, 2006年和2007年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x22006=0.19,p>0.10;x22007=0.17,p>0.10)。详见表3。

表3 2005年至2007年男 女 生 营养状况

年份 性别 调查人数 营养不良人数 营养不良率(%) 肥胖人数 肥胖率(%)

3

2005 男 14966 3414 22.81 247 1.65

女 16778 3309 19.72 277 1.65

2006 男 11397 2199 19.29 231 2.03

女 13241 2068 15.62 279 2.11

2007 男 13793 2217 16.07 396 2.87

女 12205 1772 14.52 340 2.79

2.4 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营养不良均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x2小学

生=315.56,

p<0.005;x2中学生=88.92, p<0.005);而肥胖率呈逐年上升(x2小学生=30.51,

p<0.005;x2中学生=71.25, p<0.005)。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从2005年的24.02%下降至2007年的15.16%,肥胖率从2005年的1.80%上升至2.80%;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从2005年的19.21%下降至2007年的15.49%;肥胖率从2005年的1.55%上升至2.86%,详见表4。

表4 2005年至2007年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年份 小学生 中学生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率 肥胖 肥胖率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率 肥胖 肥胖率

4

人 数 (% ) 人数 (%) 人 数 (% ) 人数 (%)

2005 3122 24.02 234 1.80 3601 19.21 290 1.55

2006 2097 18.47 231 2.03 2170 16.33 279 2.10

2007 1784 15.16 329 2.80 2205 15.49 407 2.86

3 讨论

3.1 每季度定期出卫生知识版报、每年定期进行营养状况的监测、每学期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自1998年以来崇左市江州区中小学校已形成制度化,同时通过利用广播、有线电视进行广泛宣传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营养不良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保证了防治营养不良的良性循环,因而江州区中小学生近三年来营养不良率呈逐年明显下降的好势头。这说明预防学生营养不良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肥胖率虽呈逐年上升,但与其他地区比较总的仍属于较低[1]。

3.2 城填学生与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填学生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高于农村学生,此结果与文献报道不符[2]。这与城填学生偏食、挑食、摄入过多垃圾食品而影响营养摄入;另一方面城镇部份学生摄入高脂肪食物相对较多,加上体育锻炼相对较少,致使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均增多。农村学生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外,粗食为主,高脂肪食物摄入量较少,饮食结构均衡,在某种程度上能阻抑营养不良的发生[3],同时也可能与农村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体育锻炼较多有关。此结果也提示本地区营养不良防治重点应放在对城镇学生的营养指导,怎样合理搭配膳食,以纠正营养不良,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

3.3 学生营养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女生,肥胖率无差异,此结果与文献报道不相符[3]。男生营养不良较女生严重,其原因可能是正处于青春期男生生长突增阶段,体重突增高峰不如身高明显,并且男生比女生增长幅度更大而营养供应相对不足。营养需求量增大而摄入不足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加上男生体育活动相对增加导致热量消耗有关。男女生肥胖率无差异,原因可能与男女生进入青春期后,男生身高突增幅度大,营养需求量增大,而女生存在青春期的生理性失血,对营养的需求也较大,加上相当数量的女生节食以追求美好身材等因素,因而男女生引起肥胖的机率均等。

3.4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营养不良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肥胖率呈逐年上升,此结果与其他省市的报道一致 [4] 。崇左属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有关营养知识的认识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致使学生一方面偏食、挑食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偏好高能量、高脂肪食品,造成膳食营养不合理及营养摄入不平衡,同时学生压力比较大,易造成休息不足和体育锻炼活动减少,这些都可能造成营养过剩的发生。此结果也提示,如何科学膳食、合理营养特别是在学生中普及科学膳食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营养意识,是今后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5 对策与建议:(1)学生营养状况如何,与学生是否会合理搭配膳食有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江州区学生营养不良率呈逐年明显下降,但仍较高,特别是肥胖率呈逐年上升。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控制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发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应对学生的营养状况予以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及其家长的营养教育,树立科学的膳食观念,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同时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充足的睡眠时间,以便使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2)开展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也是学校卫生工作任务之一,今后在工作中应采用综合方法,坚持营养不良防治工作为基础,加强校医业务人员培训,在学生中定期开展有关营养知识的宣传讲座,大力加强对学生的营养与膳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使学生对饮食营养状况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饮食营养状况。(3)肥胖症在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趋

6

势应引起高度重视。肥胖是由于营养的摄入超过了消耗,多余部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组织及各器官的周围。肥胖已成为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已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因此控制肥胖症或体重超重意义重大。因此,在学习防治肥胖经验的同时,更应在营养宣教、膳食指导、运动干预、建立健康饮食行为等方面,摸索更适合本地区的防治方法,力争把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水平。也提示了今后江州区学生营养问题防治重点已从营养不良向肥胖、超重转移,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开展营养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杜琳,林国桢,陈兆荣。2004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校医,2005,4(16):297~299。

2 胡明丽。贵阳市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2,3(16):217~218。

3 项橘香。杭州部分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70-517.

4 何广立,杨保民,蒋兆峰,等。镇江市12~15岁学生肥胖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6,9(22):1042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