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2.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 ②正确地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④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把握哲学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休谟认为“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由于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于我们,所以它们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一切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这一观点属于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很多名人名言包含深刻的哲理。对下列名言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联系是普遍的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 ③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失独家庭是指因疾病或灾祸失去了独生子女的家庭。失独家庭除了丧失爱子的孤苦外,如今他们更担心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现实难题。这样的家庭中国未来将达1000万左右。据此回答5—6题。 5.材料反映了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党和政府解决好失独家庭的医疗、养老等现实难题,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这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体现了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①③
②坚持系统优化法
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C.②③
D.①④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和前提
B.②④
7. 2013年2月9日除夕当晚,鞭炮把北京PM2.5升高50倍,上海PM2.5数值炸到了高点。这警示我们想要度过祥和春节、环保春节,应该
A.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做自然界主人 B.要超越现实,主宰自然的存在和发展 C.尊重和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认识极端天气,阻止气象灾害的发生 8.“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显现出不同的具体 内涵,这是因为
①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
1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祈福雅安》歌中唱道:“你要挺起你的脊板,众志成城我们共度艰难,世界会给你爱的信念,千万双手拥你一路向前”。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
A.意识能动作用在艰难时刻起决定作用 B.精神的力量能支撑我们迈过艰难坎坷 C.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①上天绝不帮助坐而不动的人 A.①②
B.②③
D.社会意识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采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 ④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C.③④
D.①④
10.与“十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1.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①② 政府和企业应该
①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唯GDP论 ②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③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美国康奈尔大学目前开发出一款机器人,能学习预测人类行为,以便进一步在人类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但目前他
们的机器人几乎还是硬编码反应,未来应该有一种机器人学习怎样反应的方式,解决机器人怎样计划自己的行为问题,这反映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是客观的,与谬误有严格的界限
D.③④
B.①④ C.②③
12.从哲学角度看,右图漫画《不敢喝》启示地方
14.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等管理机构。这说明国务院机构改革
①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提升政府机构的整体功能 ②坚持重点论,政府职能的转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坚持矛盾分析法,正确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④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政府机构改革的突破性飞跃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5.近年来,中国和非洲合作带动了非洲国际地位的提高,并推动国际社会加大对非洲的关注和投入。材料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有 ①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③④ 答16—17题。
16.“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这一成
2
②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又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大步。据此回
就进一步佐证了
A.思维与存在相互决定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17.由下表“我国航天计划任务”部分,从哲学角度,我们可以看出 计划时间 2009年 2009年 2010年
①神十天宫对接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 ②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 ③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上一步创造的条件 ④人类在太空中的每一小步都是人类史上的一大步 A.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8.“微”当选为“中国2012年度汉字”。评委们认为,“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解读称:“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从哲学角度看 ①“微”是“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 ②“微”是“造微入妙”——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微”是“不再沉没的声音”——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表达权 ④“微”是“积微成著”——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要从小事做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到2013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44万亿美元。钱越来越多,表明我国有花钱的实力了。但是,作为储备的钱不能瞎花,而且还要防止它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缩水、保值增值的压力,可谓喜忧参半。上述分析体现了
①矛盾的普遍性 ②辩证的否定观 ③发展的普遍性 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07年深圳首推公务员聘任制,2008年上海跟进,到2013年年底为止,全国将有十几个省市正式推行公务员聘任制试点,并有望在2014年扩展至全国范围。这一过程坚持了 ①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②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C.②③
D.①④
实际完成时间 2010年10月 2011年11月 2011年9月 航天计划任务 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 发射“萤火虫一号”火星探测器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陆续发射神舟八、九、十号系列飞船 2011—2013年 2011—2013年 B.③④
21.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到了需要“提低”和“控高”双管齐下的时候,在“提低”已取得一定进展的时候,控制高收入将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阻力。“提低”难度较小,而“控高”难度较大。上述看法体现出辩证法总特征观点的是 A.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C.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22.中国每年制作高达26万分钟的动画作品,真正优秀的却凤毛麟角。上海今日动画公司跳出“拿着作品找市场”的思维定式,凭着先卖创意,再卖产品的理念,通过制作《中华小子》的两分半钟动画样片,“俘获”全球片商的眼球,并收获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该公司成功的经验是 ①在与传统营销模式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实现思维创新 了企业经营发展的新思路
3
②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
自身的发展 ③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④在批判性思维的指引下找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创新社会管理,共建活力中国,共享和谐社会。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①发展的普遍性 ②唯物辩证否定观 ③唯物辩证法具有革命性和批判性 ④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4.“最美乡村教师”用爱播种着光明,他们坚守着心中有爱,生活就是富足的,工作就是愉快的,人生就是美丽的,事业就是有成就的信念。这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①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③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是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
A.①② B.③④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52分)
25.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中国的海外投资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中国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全球并购行为: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双汇集团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生猪及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等。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的发展必然提高中国货币购买力。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大幅升值,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欧美国家的资产在中国企业家看来一下子便宜了很多,这些因素加速了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
(1)材料一的分析如何坚持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哲学道理。(10分)
材料二 上世纪80年代末,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财富膨胀让日本企业家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自
C.②③
D.①④
己可以不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以致资产能不能在日后带来足够的收益,他们都没有进行足够认真的考虑就盲目并购。此后的局势发展也让日本企业家为自己忽视经济规律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前花重金收购的资产许多变成了经济包袱,不但不能带来收益,还得想办法摆脱。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简述日本的国际并购对中国企业的哲学启示。(10分)
26.梦想来源于现实,“中国梦”立足中国国情,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中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之梦。这个梦不是虚幻不实的空想。不在遥不可及的彼岸,而是必定能够实现的理想。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实现这一理想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进入2l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l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7.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关知识分析党中央提出“中国梦”的依据。(12分)
习总书记的讲话如何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8分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分)
1—5:BACCA 6—10:DCABB 11—15:CDCDB 16—20:DCAAA 21—24:BDDA 二、非选择题。(52分)
25.(1)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
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一步加强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5分)②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有利条件,积极扩大海外并购。(5分)
(2)①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中国进入全球并购新时代,必须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惩罚。(4分)②坚持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国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3分)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企业必须从本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逐渐扩大企业经营规模,避免盲目并购。(3分)
26.(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中国梦”是激励
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理想,其实现过程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历程。(4分)(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中国梦”的提出,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实际提出的,是中国人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自己“走”出来的,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论断。(4分)(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中国梦”正在激励着中国各族人民开启史无前例的伟大长征。(4分) 27.(1)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2)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这体现了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党的主流是好的。(2分)(3)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解决不好,将侵蚀党的肌体。(2分)(4)习总书记的讲话既看到党的主流,又看到党内存在的问题,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