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劳动关系协调师选择题(一)(含答案与解析).doc

来源:筏尚旅游网


一、选择题

1我国于(A )年颁布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A. 未找到目录项。

解释:P24.1994年我国颁布了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B)内

A. 六十H

B. 一年

C. 两年

D. /'、个月

解释:P25.现行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劳动 争议调解仲裁法》延长为一年。

3.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A)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主要标志。

A. 劳动关系

B. 劳务关系

C. 劳资关系

D. 工作关系

解释:P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以订立劳动合同为主要标志。

4. 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B)

A. 政府

B. 用人单位

C. 工会

D. 经理

解释:P5.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5. 劳动关系兼有(D)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A. 劳动关系

B. 劳务关系

C. 工作关系

D. 人身关系

解释:P5.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

1. 劳动关系有不同表述方式,包括下列表述:(AD)

A. 劳工关系

B. 劳务关系

C. 劳雇关系

D. 劳资关系

解释:因社会制度、历史和文化的差异,劳动关系的表述各不相同,分别表述为劳资关系、 劳工关系、雇用关系、产业关系等。均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的使用者之间因劳动给付与工资 支付而产生的关系。

解释:P3.由于所有制或者政治立场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 之间的这种社会经济关系,有着不同的表述,比如:劳资关系、劳工关系、劳雇关系、员工 关系、劳使关系、产业关系等。

2. 劳动关系的主体有(AB)

A. 劳动者

B. 用人单位

C. 工会

D. 政府

解释:P5.从狭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休包括两方,一方是劳动者包括劳动者团休工会;另 一方是用人单位包括其团体企业协会。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主体还包括政府。

3. 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有(ABCD)

A. 合作

B. 冲突

C. 力量

D. 权力

解释:P6.合作、冲突、力量、权力都是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 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4. 按劳动关系主体构成形态划分,可分为(AB)

A. 个别劳动关系

B. 集体劳动关系

C. 事实劳动关系

D. 劳务关系

解释:P&按劳动关系主体构成形态划分,町分为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 关系

5. 2007年我国颁布了(BCD),这三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调整劳

动关系 的法律规范更加完善。

A. 《劳动合同法》

B. 《就业促进法》

C.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D. 《劳动法》

解释:P21. 2007年我国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这三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标志着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更加完

善。

三、判断题

1. 劳动关系就是劳动法律关系。(B)

A. V

B. X

解释:P2&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的现实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但 并非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表现为劳动法律关系。

2. 劳动关系也称为劳务关系、劳资关系。(B)

A. V

B. X

解释:P3.劳动关系(labor relations),也称劳工关系、劳资关系,是指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 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总称。

3. 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既拥有劳动力

的劳动 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A)

A. V

B. X

解释:P5.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既拥有劳动 力的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

4. 三方性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是国际上解决劳

动关系 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A)

A. V

B. X

解释:P15.三方性机制,是市场经济国家长期以来处理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是国际上解决 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