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来源:筏尚旅游网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通过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切实有效地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实现有效的管理,消除或降低风险,保护所有员工身体健康,减少人员伤害,安全经营持续发展。 一、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营销、服务等活动中所涉及范围内所有活动。 二、 职责

1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大风险;

2、 安全保卫科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评价、以及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的制定; 3 **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本部门作业活动范围内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部门负责人确认上报**分公司安全保卫科。

4 、安全保卫科负责**分公司危险源调查登记表汇总。 5 、公司评价小组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 三、要求

1、 危险源辨识范围:

(1)区域存在的场所范围内的所有活动; (2)营销和服务过程各个环节; (3)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4)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5)工作场所内的设施(建筑物、设备、物质等),无论由本公司或外界提供。

2、 危险源辨识应关注物的、人的行为的、环境的、管理的风险,并重点考虑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2.1 物的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电气、装置、工具等物质本身造成危害的因素;

2.2 环境因素:因人及人周边的环境造成危害的因素; (1)物理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电气、装置、工具、信号、标志等的缺陷;

(2)化学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等起化学反应物质因素;

(3)生物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致害动、植物及传染病媒介物等因素;

(4)心理、生理因素: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及辩识功能缺陷等因素。

(5)作业环境因素:包括作业区(地)域、道路交通、自然条件(地质、气候、采光)等因素。

2.3 人的行为因素:包括指挥错误(失误、违章)、作业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监护事物及其它行为因素; 2.4 管理因素:包括对物、人、作业程序、营销等管理缺陷

及安全检查、监察和事故防范措施等方面因素; 3 、方法与步骤:

3.1 危险源辨识主要采用的方法: a) 询问和交谈; b) 现场观察; c) 查阅有关记录; d) 工作任务分析等。

3.2 危险源辩识按以下步骤进行:

a) 组织进行危险源辩识前,组织内审员、安全员进行有关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等知识的培训;

b) 安全保卫科负责设计《危险源调查登记表》、《危险源调查评价表》下发到各部门各单位,由各部门各单位指定人员对本部门经营活动、工作过程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在操作、运输过程中,可能产生对操作者或其他人的伤害,逐项检查,识别危险源。将检查发现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调查登记表》、《危险源调查评价表》中,经各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交**公司安全保卫科;

c) 安全保卫科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危险源调查登记表》、《危险源调查评价表》通过局域网与各部门各单位内审员共同对危险源进行确认;

d) 经确认的危险源,由安全保卫科负责整理汇总,列出**公司正式的《危险源调查评价表》(汇总),由公司评价小组进行

分析,确定《重大风险清单及控制措施》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 、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方法及过程: 4.1.1 风险评价依据 a) 法律法规;

b)公司安全生产经营具有影响的因素;

c)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曾发生事故或潜在风险较大,易造成严重后果。 4.2 风险评价:

4.2.1 对**公司所有辨识出的危险源均进行风险评价,其评价准则:

L:事故发生可能性按下表判定 序 号 1 2 3 4 5 6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完全可以预料(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相当可能 可能、但不经常; 可能性极小,完全意外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基本认为发生概率为0) 分值 概率% 10 6 3 1 0.5 0.1 100 60 30 10 5 基本为0 E: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按下表判定 序号 暴露危险环境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 分值 预计最大暴露时间(小时) 一天18-24小时时间暴露 正常工作时间每日8小时 每日平均暴露4小时以下 每月暴露不超过8小时 每年暴露不超过48小时 每年暴露不超过8小时 1 10 2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每天间断暴露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6 3 3 4 2 5 1 6 非常罕见的暴露 0.5 C: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 序号 发生事故造成后果 一次死亡2人以上(含2人) 可能发分值 一次重伤10人以上(含10人) 生死亡、1 火灾事故 100 一次死亡、重伤5人以上(含5人) 手足折受灾15户以上(含15户) 断、失明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含10等重大万元) 的伤害或误工一次死亡、重伤5人以上(含5人)伤亡事故 超过3个的事故 一次造成死亡1人以上(含1人) 月的伤害、疾病 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 交通事故 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一次死亡1人以上(含1人)的事故、误工3个月以内的2 伤害或疾病 40 15 7 3 1 3 重伤事故、误工1个月以内的伤害或疾病 4 轻伤事故、误工1周以内的伤害或疾病 5 可能发生,必须由医生处理不用误工的伤害或疾病 6 可能发生,应急处理后能够继续劳动的伤害或疾病 4.3 风险评价方法: 4.3.1 LEC 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E---暴露在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不允许取

中间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的大小。即:L×E×C=D

具体评价等级如下:

4.3.2 事故造成的后果分值数达到70分以上,直接列入重大风险。

4.3.3 监测发现有毒有害作业点超标而暂时无有效治理措施的部位,列入重大风险。

4.3.4 其它情况可采用专家讨论的方式确定。 4.4 危险等级分值(D)表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风险等级 不可容许风险(一级) 分值数 >320 禁止作业、立即整改 160-3立即整改(必要时停止作业)20 制定运行控制程序和应急预案 控制措施 2 高度风险(二级) 3 中度风险(三级) 70-16需要整改、制定运行控制程序,0 定期监督检查,加强员工培训 4 低度风险(四级) 20-70 需要采取控制措施、改善现状 5 可忽略风险(五级) 4.5 风险控制

4.5.1控制原则:首先选择能够消除风险的方式,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落实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新设备,采取可降低风险的措施。

<20 可以接受,但对其影响要加以注意 4.5.2 控制风险的方式:重大风险由**公司及所在部门采取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部门每周、班组每天必须检查一次,以确保重大风险处于受控制状态,低度风险源所在部门控制。 4.5.3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的评审

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予以评审,评审内容: a) 措施计划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b) 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

c) 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

d) 受影响的人员如何评价预防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e) 计划的控制措施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4.6 危险源的更新

4.6.1 正常情况下每年初,根据**公司条件变化,由安全保卫科组织所有单位和部门,按本程序进行危险源识别补充、更新;

4.6.2 发生下列情况时,随时更新危险源:

—出现生产经营重大改变时,或相关方有抱怨要求改进时; —**公司进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 —相关法规标准变化时;

—确定的重大风险列入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进行控制。 4.6.3 危险源更新按4.2、4.3、4.4步骤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