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深圳河治理工程回顾评价及未来治理方向探讨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12期 2015年12月 广东水利水电 GUANGD0NG WATER RES0URCES AND HYDROPOWER N【1.12 Dec.2015 深圳河治理工程回顾评价及未来治理方向探讨 兰建洪。,吴小明 (1.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广东深圳518048; 2.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611) 摘要:深圳河为深圳和香港界河,两地联合整治深圳河已30余a。前三期治理工程后,深圳河排洪能力由原来的 600 m /s提升到目前的2 100 m /s。目前进行的第四期治理工程,结合新的城市治水形势,在继续改善上游地区防洪条 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近自然的上游河道生态景观。该文在系统回顾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主要工作 的基础上,分析深圳河治理工程实施效果、科技支撑及现状问题,探讨下一步深圳河的治理方向。 关键词:深圳河:治理回顾;治理方向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12(2015)12—0040—04 深圳河是深圳市的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海拔 治理采用“分期设计,分期实施”的基本思路,“建设 一214.5 m的牛尾岭后,由东北向西南流经深圳市区后 注入深圳湾,全长为37 km,河道平均比降1.1%o,流 域面积为312.5 km 。深圳河干流深河段和一级支流 期,准备二期,着手三期,规划四期”。 深港两地政府在长达30多a治河工程的合作过程 中,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而又特色鲜明的合作模式 均受潮汐的影响,现状感潮河段长约13.1 km。深圳 河为深港界河,流经深圳市中心城区,在城市防洪、 和运作机制。目前,深港两地政府在继续完成既定的 治河工程的基础上,开始把治理深圳河的污染问题和 河工程范围。 1.2深圳河治理工程概况 1)治理深圳河第一至 期工程 排涝以及河道生态景观方面对于深圳市具有特别重要 的意义 。 1深圳河治理工程基本情况 改善城市水环境等综合治理问题,纳入政府合作的治 1.1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的背景 深圳河近百年来一直受到台风、暴雨的严重侵害。 深圳河治理前,由于河床狭窄,河道曲折,加上受海 潮顶托,洪水宣泄不畅,排洪能力仅为2~5 a一遇, 深圳河治理工程(一至四期)总体布置,见图1。 深圳河未治理前,上游河宽平均15 m,中游河宽 平均40~45 m,人海口处河宽140 m。1985年3月深 河畔低洼地区经常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 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城市污水的直接排放,使 深圳河的水质及河道沿线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再加 上洪涝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造成的社会影响越来 越大。1993年两次台风暴雨所带来的洪涝灾害,给深 港两地政府确定了深圳河分阶段治理的三期实施方案: 第一期对料璺一渔民村段和福田一落马洲段两个弯段 进行裁弯取直;第二期对罗湖桥以下除一期工程以外 的河段进行整治(拓宽、挖深、裁弯取直);第三期对 为50年一遇。 罗湖桥以上至平原河口河段进行整治。设计防洪标准 圳市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4亿元,香港方面也遭受 惨重损失。 1995年5月19日,深圳河工程正式动工,经过 面对防洪能力不足和水环境恶化的状况,1981年 12月,深圳市政府与当时的港英政府就深圳河的防洪 问题展开谈判,并组成联合小组展开工作。深港两地 政府经过长达1O多a的谈判、细致周密的前期准备工 作,治理深圳河工程于1995年正式动工建设。深圳河 收稿日期:2015—11—11:修回日期:2015—12—06 11 a的分期建设,至2006年11月30日第三期工程完 工,深港政府共同治理河段长度约18 km,已完工河 段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河道宽度由原来的25 ~80 m扩展到80~210 m,泄洪能力由600 m /s提高 到2 100 m /s 作者简介:兰建洪(1970),男,硕士,经济师,从事河道规划治理研究工作。 ・40・ 2015年l2月 第12期 兰建洪,等:深圳河治理工程回顾评价及未来治理方向探讨 深圳河治理r程是综合整治、环保施一r 的典范。 l999年,深圳河治理T程被评为“水利部优质‘T 程”、 2009年获得中 水利优质T程大禹奖。深圳河治理T 程,在显著改善防洪排涝条件的同时,实施实施严格 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种植红树林8.8 hm ,恢复 鱼塘l4 hm ,施 r 期鱼塘保护30 hnl ,落马洲…河ffl1 改造为生态修复 20 hi11 ,种树84 857棵,种草 80万nl 。深圳河治理第四期工程,更加注重河道生 图1 深圳河治理工程示意 态保护,保留j-游河道的弯fH1特性、设置了自然湿地 滞洪 。随着深圳河治理工程的逐步实施,深圳河巾 上游河道得到扩览与浚深,这有利于改善深圳河航运 2)治理深圳河第四期 程 为彳『效减轻深圳河卜游段莲塘河防洪』 力,巩同 和提升巾下游河段的防洪能力,同时为深港双方政府 拟建的莲塘、荐冈m口j; 提供安全保障,2008年4 月,深港蚁力‘J卜式 动治州深圳河第四期_l 程的规划 条件、加强潮流上溯动力与水体交换,对深圳河水污 染治理也产生了积极的改善作用,过去常年黑臭现象 基小消除,原先污染严蠹的黑色滩涂, L在逐渐转变 为灰黄色 . 目前,深圳河河道宽阔顺直、绿色堤坝连绵整齐、 护坡平整流畅.初步形成觇丽的城市河道生态滨岸 面貌 3深圳河整治工程的科技支撑 深圳河治理 分最视科研T作的技术支撑作用, I 作 第四期1 程拟治理河段全【<约为4 449 m.起点 位于治理深圳河第 期1-程终点平原河口,终点拟定 于莲塘/胥 口岸I 游约620 In..四期] 程于2013 年8月30口 式开r建没,将于20l7年乔港回归祖 20 年之际竣] 、 叫 _厂程 着“安全、 态”的设计理念,拟通过 河道适! 拓宽、堤防JJl1高使本河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 标准;通过兴建滞洪 ,削减刈‘下游河道洪水位抬高 的不利影响,滞洪J)‘=占地而积2.2万Ill ,蓄洪容积 8万nl ;通过 深圳侧截流 季漏排污水,逐步改善 河道水质;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建设乍态护岸、 堤岸役绿、没 河滩湿地等措施他河道恢复 态系统, 激活自然净化功能,成为水清岸绿的,1三态之河 2 深圳河治理工程效果评价 投入大量经费组织开展基础水文勘测、关键技术专题 研究. .1)7f=展定期水文观测与水下地形测量 f11治河办与香港渠务署协商确定:自2004年开始 定期的水下地形观测,其范嗣包括深圳河第一、二、 期河道以及深圳河河口附近水域;白2006年开始定 期的连续水文观测,通过建立径流站和潮流站,收集 相火水文资料,进行水文基础分析,摸清河道基本 情况 2.1 深圳河防洪能力得刮 著改善 深圳河治理 ,深圳河河丽宽20~85 rn,排洪能 2)深圳河河口改善及泥沙淤积规律研究 2004年,深港联合组织开展深圳河河口改善及泥 力为2~5 a一遇,仅 安全宣泄600 rrr /s流量。深圳 河治理I 程实施后.河而宽度80~210 m,排洪能力 基本达到50 一趔,可安全宣泄2 100 rn /s流量。 沙淤积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深圳河防洪能力, 深圳河泥沙来源、输移及沉积特性,深圳河清淤及弃 土策略,深圳河河口改善方案及长期管理策略等研 深圳河_t期_l 样完I 后经历的洪水有1998年 “5.24”、l999年“8.23”、2000年“8.24”、2001年 “6.27”、2002年“9.14”、2003年“5.05”、2006年 究 、研究重要成果已Hj于指导T程方案没计:通过 加高河道十流堤防提高防洪能力;受下游潮流及上游 径流来水来沙的双重影响,深圳河河道发生了严重淤 积.目前的深圳河基本达到冲淤交替的动态平衡;建 议在维持现有河道动态冲淤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少量的、 局部的常年维护性清淤,估算年清淤量约8~lO万n 。 3)深圳河污染底泥治理策略研究 “9.13”、2008年“6.13”洪水等场次,每次洪水均未 给已治理的深圳河f 程范罔两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表叫一、二、_二期『 程河段已发挥了整治后的排洪 作川, 深圳河治理1-程不仪系统提升深圳河防洪能力, 也从根本上解决了 湖低洼地区长期易涝积水的局面, 改善 湖口岸外部环境, 2.2深圳河治理T程综合效益 著 由于治理深圳河_l 程一、二期1二程完成后,河床 …现了严重的泥沙淤积现象。污染底泥已成为深圳河 二次污染源,并不时散发异味,对附近地区构成滋扰, 特别是在低潮位底泥露出水面时,异味散发更为严重。 ・4l・ 2015年l2月 第12期 广东水利水电 2009年,深港双方合作开展深圳河污染底泥治理 策略研究 。 研究提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最小 代价处理深圳河底泥的黑臭问题;以原位生化处理为 主,处理范同包括治理区内深圳河干流面积底泥,对 有防洪需求的部位,支流、上游和排污口新增加的污 染物进行疏浚和采取非原位同化技术处理,并资源化 4深圳河未来治理方向的探讨 4.1深圳河治理方向与关键技术分析 在深港政府联合治理深圳河之前,深圳河是一条 缺乏研究的河流,在深港联合治河的30 a中,投人大 量研究,基本摸清了河流基础水文规律、河道泥沙淤 积基本规律、洪涝灾害成因与主要对策。 利用;建议采J}j分段实施的策略。 4)第四期工程滞洪区调度运行方案研究 2012年,深港联合组织开展治理深圳河第四期T 程滞洪区渊度运行方案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蓄滞洪区 总体布置,见 2).论证洪水期调蓄洪水方案及非洪 水期运行方案 、研究提f}{了洪水溢流堰的合理高程与 结构形式,以实现适时适量的分泄洪水的设计目的。 同时,开展了蓄滞洪区岛屿形态及生态布局与水动力 条件的适应性研究,制定了非洪水期滞洪区进水闸、 深圳河治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变化过程,随着城 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深圳河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 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今后,深圳河的 治理,需要以保障防洪安全为基础,实施流域综合治 理,改善河道水环境水生态与水景观,这将成为今后 治理深圳河工作的主要方向 、 面对深圳河新的治理需求,需要梳理目前条件下 的关键技术难点: 1)水环境治 技术难点:深圳河洪枯流量 著差 异,旱季河道基本无径流,河道整体呈现为盲肠水道, 泄水闸调度运行方案,保障非汛期滞洪 生态湿地景 观水位和良好水质状态 , J二游少量的排污漏污都将在河道内发生污染蓄积 2)河道淤积治理技术难点:河道自然水动力不足 以维持河道泄洪所需要宽深断面,在河道上下游存在 泥沙补给的情况下,河道必须发生严重淤积,淤积底 泥污染含量高,疏浚底泥回淤快、出路难 。 3)深圳河河口治理技术难点:深圳河河口涉及海 洋、红树林、水务等部门交叉管理,河口缺乏整治, 滩槽淤浅,已经成为阻挡深圳河f『』口通畅的拦门 沙坎 。 4)深圳河流域统筹难点:目前深港联合治理深圳 河,主要针 对十流,流域统筹力度不 ,下一阶段需 要启动深圳河流域层面的综合治理,重点是兼顾防洪、 水环境、生态各方面需求,实施上巾下游及河口水域 的系统治 与协同管理, 4.2近期I:作思路 图2 治理深圳河第四期工程蓄滞洪区总体布置 目前,深圳河治理最急迫的工作:一是摸清水污 染与臭气的基本情况,二是对淤积严重部位实施适度 清淤。 1)深圳河河水质、臭气监测评估及生态渊查 5)深圳河现状防洪能力评估及整治对策初步研究 20l4年,深港双方合作开展深圳河现状防洪能力 评估及整治对策初步研究,在收集整理现有成果和资 料的基础上,分析深圳河洪水与沿岸内涝特征及遭遇 情况,采用数模模拟计算复核现状河道水面线,评估 深圳河现状防洪能力,初步研究实现防洪远期标准的 整治对策。l并提 主要结论意 :深圳河淤积处于缓 慢发展过程,在原来的“冲淤平衡”基础上,又发生了 新的淤积增长;深圳河沿线防洪能力差异较大,梧桐 河n~福田河口之间河段基本达到5O年一遇没计标 寻找导致目前河流水质不达标的具体原冈,系统 掌握深圳河在不同季节时间、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全 河段的水质、沿岸臭气等状况和变化情况,并对河流 基本生态环境摸底调查,以便为今后开展实施深圳河 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河流水质提升、沿岸臭气的彻底 消除、水生态环境改善等各项工程和管理措施提供基 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深土¨I河适度疏浚工作 2014年深圳河汛后淤积量已超过330万m ,根据 深港双方清淤策略,淤积量超过淤积平衡量300万m 准,福田河以下河段基本达到l()0年一遇标准,梧桐 河口以上河段为20至50年一遇标准. .・42・ 2015年12月 第12期 兰建洪,等:深圳河治理工程回顾评价及未来治理方向探讨 No.12 Dec.2015 的10%,启动新的清淤。按深圳河防洪能力评估及整 治对策初步研究成果,大范围河道清淤至一5 m高程, 清淤量大,回淤快,需要在总结以往清淤工程经验教 训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以改善目前深圳河防洪、两岸 排涝突出问题为目的的适度清淤方案,优化清淤部位 和深度,采取适当的减淤措施,避免清淤后快速回淤。 4.3中长期工作思路 峰与滞洪,以有效提高深圳河的防洪能力。 通过深圳河已有水库、蓄滞洪区和支流口闸门的 统一调度,还可以充分利用潮差促进水体交换,改善 深圳河河道水质。 5结语 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创造了界河治理工程的新模 长远来看,为进一步提高深圳河防洪安全、生态 安全,实现深圳河治理的综合目标,需要进行流域统 筹与综合治理。 式,为深港两岸提供了防洪安全保障,也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水质条件与生态环境。近期,建议深圳河治 理在坚持连续水文、地形等长期性监测工作的基础上, 开展深圳河水质、臭气与生态调查,为下一步水环境 1)开展深圳河河口综合整治:重点是适当清障、 治理提供原型调查依据;目前深圳河面临的突出问题 滩槽整治 是河道严重淤积且缓慢持续发展,需要针对淤积对河 河口区域红树林的无序生长,缩窄了河道泄洪断 道泄洪及两岸排涝构成严重威胁的部位启动有目的的 面,增大了上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可根据上游泄洪需 适度疏浚。中长远来看,深圳河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 要的最小泄洪断面,开展河口清障和沿线岸滩植物清 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需要强化多目标 理,划定行洪控制线,限制红树林生长范围,满足上 治理的统筹兼顾,实施河口综合整治和流域涉水工程 游泄洪的需要。 统一调度,远期开展流域综合规划研究。 深圳河河口缺乏整治,滩槽淤浅,已经成为阻挡 参考文献: 深圳河出口通畅的拦门沙坎。需要在深圳河河口泥沙 [1] 兰建洪,姚丽娟.深港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的合作及启 冲淤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合理规划河口槽道格局,并 示[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64—69. 采取工程措施以维持河口滩槽格局。 [2] 徐照明,何勇,吴良冰.深圳河防洪能力的研究[J].人 2)实施深圳河流域工程统一调度:重点是防洪调 民长江,2011,42(1):9—12. 度与水环境改善调度 [3]姚丽娟,黎韵,周冠哗.深圳河污染底泥固化处理应用 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39—43. 深圳河流域已有众多涉水工程、控制区间大,各 [4]段余杰.深圳河湾水污染治理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 支流汇入主流处基本设闸或规划有闸,水库、蓄滞洪 2015,46(2):56—59. 区、支流水闸三大工程为深圳河流域涉水工程统一调 [5] 林素彬.深圳河治理工程规划思路及效益分析[J].水 度提供了基本条件。 利水电技术,2015,46(2):74—78. 深圳河是雨源型河流,降雨和洪水历时短,峰型 [6]吴小明,高时友,吴门伍.深圳河河口历史成因分析及 尖瘦。深圳河流域面积3l2.5 km ,其中具有调蓄功 综合整治建议[J].水利水电技术,2015,46(2):87 —能的集水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约32%,需要发挥现有水 91. 库、蓄洪区等蓄滞洪区的联合调度功能,必要时可在 (本文责任编辑王瑞兰) 合适的位置增设控导工程,实施流域层面的削减、错 Review and Evaluation on the Shenzhen River Regulation Project and Future River Regulation LAN Jianhong .WU Xiaoming (1.Shenzhen River Regulation Office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 1 8048,China; 2.Pearl River Hydraulic Research Institute,Guangzhou 510611,China) Abstract:Shenzhen River,as the boundary river between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d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has been jointly regulated by both govemnmnts for more than 30 years.After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three phases of the Shenzhen River Regulation Project,the lfood discharge capacity has been increased from 600m3/s to 2100 m3/s.On the new urban lfood control situation,the on—going phase four of the project not only continues to improve the flood control conditions at the upstream,but also emphasizes on the infrastructur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create a more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eape.The main works of the joint Shenzhen River Regulation Project has been reviewed;also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echnology input and status quo problem have been analyzed,moreover,the next step of the project direction has been explored. Key words:Shenzhen River;review of river regulation;direction of river regulation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