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回答1~2题。
1. 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但“长三角”地区铁路运输比重明显小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地价格高 B. 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 河网密布 D. 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发 【答案】1. A 2. C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样,降水较多,因此公路运输是最经济、灵活的货运方式,故①②正确;植被对交通运输影响不大,③错误;资源的运输量—般都较大,采用公路运输的成本高,④错误。故选A。
2. 本题主要考查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长三角地区货运以水运为主,说明该地区河网密集、水系众多;同时,由千河网密集,多洼地,铁路的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制约了铁路的发展。故选C。 读下图,回答3~4题。
3. 上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A. ①——宝成线 B. ②——内昆线 C. ③——焦柳线 D. ④——南昆线
4. 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以攀枝花、贵阳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B. 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 C.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D. “酸雨”污染仅次于华中酸雨区 【答案】3. D 4. A
【解析】考查铁路线及区域经济特征。
3. 图中数字代表的铁路线,①是成昆线,②是贵昆线,③是襄渝线,④是南昆线。故选D。
4. 攀枝花是该区域钢铁工业基地,六盘水是该区域煤炭工业基地,A错误;以重庆为中心的冶金工业基地,B正确;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C正确;重庆至六盘水地区是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污染严重区域,D正确。故选A。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5~6题。
5. 下列关于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6. 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答案】5. A 6. C 【解析】
5. ①~④沿线从沿海到内陆的变化,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A正确; 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外流河,B错; 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中、西部两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C错;
③~④沿线主要在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分,D错。选A正确。
6. ⑤~⑥线主要在我国的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沿线地区都可使用;该地区风能、地热能和水能也很丰富,但这些能源集中分布,沿线各地不是都有。选C正确。
京港通道是我国规划建设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之一。图9为“京港通道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与京港通道选线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资源 B. 植被 C. 文化 D. 城市 8. 京港通道建设有利于
A. 加强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 B. 根本改变沿线城市空间形态 C. 提高北京的城市等级 D. 改变我国能源分布格局 【答案】7. D 8. A 【解析】
7. 图中 显示京港通道联系了各大城市,故与京港通道选线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城市。 8. 京港通 道建设有利于加强沿线地区之间的联系;交通线的建设不会从根本改变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北京市的城市等级不会变化,我国能源分布格局与交通线建设无关。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图回答9~10题。
9. 自西向东与宁西铁路交汇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A. 焦柳线一京九线一京广线一浙赣线 B. 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京沪线 C. 宝成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一京沪线 D. 陇海线一焦柳线一京广线一京九线 10. 宁西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是
①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②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促进沿线地区煤铁资源的开发 ④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路网的灵活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9. B 10. D 【解析】
9. 读图可以看出与图中虚线表示的宁西铁路自西向东教会的南北向铁路铁路干线有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和京沪线,故答案选B。
10. 宁西铁路是新布局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宁西铁路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中西部的投资环境,扩大西部对外开放,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激活全国铁路网,增强路网的灵活性,而宁西铁路沿线煤炭资源很少,所以对促进沿线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意义不大,故答案选A。
读我国高铁“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布局示意图。回答11题。
11. 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客运专线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是政府规划的结果 B.京广客运专线尽可能多地联系了中小城市
C.哈大客运专线单位长度的工程量和造价低于京沪高铁
D.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建设难度大 【答案】11.D
【解析】11. 客运专线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我国人口和经济格局的影响;客运专线一般以直达为主,主要联系较大城市;哈大客运专线沿线气候、地形等条件较为复杂,单位长度的工程量和造价较高;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沿线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建设难度大。第2题,美国私人小汽车普及率较高,且其大城市群较为分散,区际距离远,因此以公路运输为主,高铁规划实施举步维艰。
沪昆高铁,途经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6座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线路全长2 26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中国东西向铁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南昌至长沙段向南弯曲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候与河流 B. 资源与工业 C. 人口与物产 D. 地形与城市
13. 沪昆高铁投入运营后,昆明至以下哪个城市的航空客源受冲击最大( ) A. 贵阳 B. 长沙 C. 杭州 D. 上海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 图中南昌至长沙之间有山地分布,地形起伏大,城镇较少,向南弯曲从河谷地区经过,地形较为平坦且城市、人口较多,建设难度小并且可以服务更多的城市交通,所以该段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与城市,D项正确。
13. 高铁运输速度虽然低于航空,但票价较航空低,所以对300~800km的中途运输吸引较大。由路程估算,昆明至贵阳约600km,属于中途距离,故沪昆高铁投入运营后,昆明至贵阳的航空客源受冲击最大,A项正确。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14~16题。
14.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15. 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16. 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14. B 15. A 16. D
14. 据图示河流、山峰等信息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等高线应与河谷走向垂直,三条铁路线主要沿着三条河谷修建,A项错误、B项正确;山脊线不会沿着河谷地带分布,C项错误;山麓海拔较低,而图示铁路线在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也有分
布,D项错误。
15. 根据经纬度等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东部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但该区域工业和商品农业不发达,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向外运输原木,A项正确,B、C项错误;河谷两岸地区到处是石材,开挖、运输石材没有必要将铁路线修到海拔较高的河流源头地区,D项错误。
16. 东北地区一直是我国原木的主要供应地,近些年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林木资源日益减少,加上保护河流源头地区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些地区禁止森林采伐,因而运输需求减小,铁路几乎废弃,D项正确。设施陈旧、运速太慢会催生新铁路的修建,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几乎废弃,A、B项错误。线路过密只会加剧运输线路之间的竞争,部分线路可能因竞争力弱而废弃,但不会使整个区域铁路几乎废弃,C项错误。
【核心素养】 本题很好地考查了区域认知能力。如果考生熟悉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后两题将很容易回答。 二、综合题。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济南西客站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为西起京福高速公路,东至腊山河东侧次干道,南起张庄路西延长线以南200米,北至北园大街西延长线以北200米,总面积约6.5平方千米。下图为“京沪高速铁路济南站规划图”。
(1)说出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首要因素。
(2)专家称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将成为带动济南西部,进而推动全市发展的“发动机”,试解释其原因。
(3)济南西部为借其先机打造城市副中心,应采取什么措施?
(4)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省西部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答案】(1)社会经济因素
(2)京沪高铁和济南西客站的建设,使济南西部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形成客站商务区,带动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西部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加速济南西部路网及相关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提高城市新区经济功能,合理发展相关产业。
(4)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析】
(1)影响现代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都是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首要因素。
(2)专家称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将成为带动济南西部,进而推动全市发展的“发动机”,其原因是京沪高铁和济南西客站的建设,更加突出该区域的位置优势;形成客站商务区,带动西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西部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济南西部为借其先机打造城市副中心,应采取的措施是加速济南西部路网及相关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提高城市新区经济功能,合理发展相关产业。
(4)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山东省西部的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方面。该建设的大量投资将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东南沿海局部区域。
材料二 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建成后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说明向莆铁路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2)简述向莆铁路建成后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决定把投资总额30多亿的冷轧钢板生产基地落户莆田市,分析莆田吸引鞍钢冷轧项目落户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多暴雨。
(2)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地区的联系;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
(3)辐射东南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土地价格低廉;劳动力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交通线建设主要的影响因素、建设意义及工业区位因素等内容。影响交通线的主要自然条件和交通线建设地理意义的一般分析思维,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 (1)铁路建设考虑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向莆铁路穿过武夷山地区,建设中面临困难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位于湿润地区,河流众多,桥隧多,工程量大。多暴雨天气,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2)向莆铁路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拓展中西部腹地的一条重要铁路线,也是福建首条连接中部和内陆省份的现代化铁路。向莆铁路建成后,内陆与沿海地区联系加强,加快内陆与福建沿海港口城市对接,拓展莆田港口经济腹地。加速区域经济整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闽赣等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沿线地区陆路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格局,有
效完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布局。
(3)莆田临近海峡西岸经济区,附近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铁路较多,海运发达,交通便利;福建人口多,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廉等。因此吸引大型国企鞍山钢铁公司在此建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