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摘 要:现浇楼板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强、防渗漏性能好等特点,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近年来住宅结构施工周期缩短,劳务作业人员技术素质下降,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现象十分普遍。本文针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问题,从设计、材料选用、施工、裂缝的处理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成因,并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预防措施;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56.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浇楼板裂缝不仅对结构安全构成威胁,也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旦出现楼板裂缝,单纯从技术角度无法处理达到正常水平。因此,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1 裂缝产生的原因

引起建筑物楼板裂缝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二是由其它原因引起的裂缝,如设计不够合理、材料、施工、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1.1设计方面的原因

针对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考虑的配筋不足、对有预埋管线的楼板在防止裂缝产生的构造措施上考虑不足,忽视了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等。

1.2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1) 水泥方面的影响:水泥的收缩值般取决于c3a、so3、石膏的含量及水泥细度等。即c3a含量大,细度较细的水泥收缩较大。石膏含量不足的水泥,具有较大的收缩,而so3的含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显著。

(2) 骨料方面的影响:混凝土收缩随骨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骨料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又随骨料中粘土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另外,在预拌混凝土中,其骨料的级配不十分合理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

(3)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影响:包括单位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及灰浆比等参数。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在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大的幅度较小;在骨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配合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

(4) 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方面的影响:掺用化学外加剂会使混凝土收缩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掺减水剂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目的增大坍落度时,掺减水剂的混凝土收缩略大于不掺的收缩值;掺减水剂用于减水,目的提高强度或节约水泥时,掺减水剂混凝土的收缩接近或小于不掺的收缩值。 1.3施工方面的因素

(1) 配筋、楼板厚度、施工工艺不合标准。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为了节省施工的材料成本和人工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未能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振捣不密实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施工时模板的处理。模板施工因素对产生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产生的:由于楼板模板拼接不密实,支撑刚度不够,梁板支撑刚度差异或模板挠度过大,造成模板支撑下沉变性过大;如果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在施工期间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出现多次瞬间相对位移,这样也会引起楼板的裂缝;拆模过早,在混凝土没有完全硬化的时候就进行拆模板,混凝土硬化前过早承载或受到振动,就容易产生裂缝。

(3)钢筋保护层偏大。浇筑混凝土时未设脚手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特别是负弯矩钢筋没有通长筋配置时,裂缝会出现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沿板边缘近似成直线发展。 1.4气温、空气等环境因素导致楼板裂缝。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混凝土收缩越大。空气温度升高,混凝土的收缩随之增大。长期风吹、日晒也会使混凝土收缩增大。 2 对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2.1设计方面防治措施:

(1)建筑方面应尽量规则,避免平面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

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应适当加强。当楼面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适当控制建筑物长度,为避免结构由于温度收缩应力引起的开裂,宜采取设置伸缩缝,伸缩缝间距为30m~50m。多层住宅建筑控制长度建议不大于50m,高层应控制在45m以内。如果超过此长度,应设置伸缩缝。超长量不大时,可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以减少混凝土楼板收缩开裂。

(3)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变形。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此类因变形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到全部裂缝的80%以上。在变形作用下,结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再根据裂缝间距验算裂缝宽度。

(4)楼板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以增加其握裹力,不宜采用光圆钢筋。分布钢筋与构造钢筋宜采用变形钢筋来增加与现浇混凝土的握裹力,对控制楼板裂缝的效果较好。

(5)设计时注意构造钢筋的布置十分重要,它对构造抗裂影响很大。对连续板不宜采用分离式配筋,应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洞口处配加强筋;对混凝土梁的腰部增配构造筋,其直径为8mm~14mm,间距约200mm。

(6)当楼板中的线管较多时,应适当加大楼板的厚度。保证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线管上方设置钢筋网片保护。

(7)楼板钢筋宜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虽然用钢量增加,但对裂缝

的防治很有效,单层钢筋的做法虽满足设计要求,实际上负弯矩的钢筋设置不理想,位置不宜固定,在施工中极易变形。 2.2施工方面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尤其是上部钢筋。对于不同厚度板的上下层钢筋之间的距离要用不同高度的马凳和采用“悬挂法”,并保证足够的数量,达到混凝土设计的有效截面。同时对板的混凝土厚度要保证按设计要求的厚度,不能偷工减料。 (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截面混凝土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因此,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混凝土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根12的井字型抗裂构造钢筋。楼板中的线管上部要增设钢丝网或温度筋进行加强,线管不宜立体交叉摆放。

(3)针对实际情况,编制浇捣方案,合理的浇捣次序可减少人为的施工缝存在。快速摊铺混凝土,保证在初凝前振捣工作完毕,同时做好成品砼方面的保护工作。

(4)加强对楼板混凝土的养护。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如采用薄膜覆盖和定时喷淋等措施。

(5)控制施工荷载的堆放。施工用的材料,如转运上楼板后要均匀布置,不能堆得过高,不能过早堆放材料到楼板上或过早上人,应在24小时后再分散上料,不能集中放在一个地方,尽量放在支座处,放置时要轻放。

(6)控制拆模时间,应在24小时后再拆除侧模。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可在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3)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4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但是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再加以正确的处理措施,裂缝是可以得到控制和预防的。 参考文献:

[1]黄俊坤.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

施 [a].科技资讯,2011(14).

[2] 赵彦.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a].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