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9年11月第38卷第6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v. 2019Vol.38 No.6D01:10.19493/j.cnki.issnl673-8004.2019.06.005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南岸400067)【摘要】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当前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水平,这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实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通过择取

1996—2017年全国层面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对现代服务

业综合政策在重庆市产生的经济增长效应做出合理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整体而

言,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重庆市产生明显经济增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增 收效应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通过政策红利动力驱动而产生的边际效应却趋于弱

化。为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进行一系列安慰剂检验,确保结论的稳健可靠。【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双重倍差法;合成控制法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04(2019)06-0042-15—、弓I言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时期,

而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资收稿日期#2019-02-26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收入不平等与

房价的作用机制及调节政策研究\"(18SKJD028);重庆工商大学重点科学研究

平台项目“空间视角下西部地区城市群结构演变及其经济效应研究” (1652018);重庆市研究生创新型项目“环境规制下长江经济带创新效率评价

及提升路径研究”(CYS18332);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学研究项目“转

型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优化路径研究”(yjscxx2019-101-33)。

作者简介:张荣博(1995—),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 理论与政策研究;杨加吉(1993—),男,重庆秀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产

业经济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黄潇(1982—),男,重庆沙坪坝人,副教授,

博士,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42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9年第6期源要素消耗较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质量和效益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层次矛盾突出,经济延

展深度有待加强。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要继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增强 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从而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摆在了国家战略高度。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可以溯源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其定义大体相当

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以经济信息知识化为关键的现代化服务

业态和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助推现代 经济增长的动力,其发展势必成为各国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提出了如下问题: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的实施是否真正促进了重庆 市经济社会的进步?重庆市是否会由于该政策的实行而呈现出经济增长的差异?是否会因政 策实行的时间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反映?中国政府于2012年实施了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政策,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实验机会。使用双重差分法与合成控制法来进行定量评估,

解答上述问题,以便准确衡量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净影响,为其他各省

业发展战略和

、优化 新 业 战略和 提供 ,为或者政策在其他地区推广提供借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视角正逐渐转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研究方法大同小异,绝大部分的实证结论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升级优化

可以对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引擎作用。现代服务业的高效集聚能够促进高新技术的产生,并以此推动地域范围内经济的快速增 长(1),其贡献在技术逐步转型升级中更加明显[2]o更进一步分析得到,现代服务业的细分产业

领域在经济发展和优化升级中的地位各有不同⑶,其中,知识密集型的商务服务业能够提升技 术扩散效率,提高区域经济增长潜力⑷。但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也会引致其他部门服务

效果与产出效率低下[5],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现代服务业对GDP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⑷,被誉为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叫能够促进区域 间平衡协调发展[10]o运用服务业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得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11], 其中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作用较为明显[12-13],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则居于前位剛。使

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投入产出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服务业能正向促进经济增长(15),改 善和优化地区产业结构[16],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力[17],同时也在促进自身的发展丽。通过标准

差、离散系数等统计学方法发现我国历史上服务业的发展轨迹符合经济发展的“U”型变化过 程呵。我国服务业的泰尔指数值在总体上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发展趋势如,从区域来看,东部 地区泰尔指数值呈现出逐步缩小的态势,中部泰尔指数值则变动较小,西部泰尔指数值却呈现 出扩大的态势,以致出现地区产业恶性竞争问题(21)。采用包括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与香农-维数

业经济学 证研究,发现大 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 具有 的负向效应冋,同时由于现代服务业自身的不足,致使其在经济发展中优势作用受阻冋。综上所述,对文献资料的梳理整合发现:关于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大多是多

维度学科交叉的研究,总体上持肯定观点。国外学者由于关注时间早,展现了丰富的研究成 果。而针对国内文献来讲,采用时间序列和空间计量模型进行计量结果分析的较多,但这些方43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一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法并不能完全控制自选择和反向因果偏误,存在较大的内生性问题\"鉴于此,本文的贡献在

于:第一,评估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二,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 等非参数方法来评估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重庆市产生的经济增收效应,在计量模型方面一

定程度上排除了内生性问题。最后,借助动态演进模型进行深度分析,期望能弥补经济理论与 计量实证相结合的不足\"二、计量模型设定、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一)计量模型的设立1. 双重倍差法。双重倍差法(DID)不仅能够控制各个样本之间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还 能解决随时间而变的未知总体因素的影响,确保政策效果的无偏估计& 一个完备的双重倍差

法计量经济模型的设定,必须包含两个部分:年份虚拟变量和组别虚拟变量&本文设立计量经 济模型 :其中,l$ser$%c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第%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第(个年份的经济增长水平;

为组别虚拟变量;几为时间虚拟变量;交互项+”几为双重差分估计量,其估计系数$是我 们所关心的核心参数,因为它表示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效

应;为控制变量;&是时间固定效应;%为个体固定效应;(”是随机干扰项&'2. 合成控制法&合成控制法(SCM)最早提出并用于政策和事件评估是在2003年。由于控

制组政策干预的反事实结果无法观测,加上在控制组的选取上存在内生性问题,存在主观随 意性,通常不易找到最理想的控制区域,合成控制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数据来选择线性组

合的最优权重,尽量避免研究者主观选择控制组的随意性。详细来讲,假定共存在(1+0)个区域,第1个地区为受到政策冲击地区,其余几个地区是未

受到政策干预实施的区域(在此,0=21),形成潜在的控制组,称为donor pool。但是,这里存在

一个潜在假定,政策干预实施仅仅影响试点区域,而不会对控制组形成交叉影响和外溢效应。将合成控制地区贡献的权重成分记为0维列向量:1=(22…20+1)'。22表示第2个省份(直

辖市、自治区)在合成试点区域中占有的权重,权重都为非负,且权重之和都为1,这样做可以避

免外推造成的可能偏差。2的不同取值构成的不同的合成控制区域,简称“合成控制\"(synthetic

control)。令是处理组个体单元事前的存在特征,涵盖可以观测到的所有协变量和事前可能结 果的若干线性组合mxl,-*是二维向量。令-0为控制组的事前特征,为的矩阵。显然我们 希望选取适合的贡献权重2,使得-02尽可能趋近于-1。因-1的预测变量对于因变量4的预

测程度有大小之分,所以应在距离函数中赋有不一样的权重,必须充分考虑事前均方预测误 差(mean squared predicted error,简称 MSPE)最小矩阵最小化。综上所述,本文设立计量模型:4尸45+ + P”=45+久

++(

(2)其中,+”=1时,相应省级单位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即Ya=Yf+pa(当+”=0时,相应省级单位会受

到政策的影响,即4”=4八当第一个城市('=1)在期之后受到政策实施干预,而其他城市在

44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9年第6期任意!时期都不受到政策干预的影响。而是需要估计的目标,在t>T0时,其中, 是试点区域(重庆市$的经济增长状况,是可以直观看到的事实结果%由于的结果无法观

测,因此需拟合出与之相应的反事实结果状态:&伫\"t+#tZ\"+$t %\" +&\"t,其中,厶为协变量,\"t是 时间固定效应,#t是一个(lxr$维的未知参数向量,$t是(1XF)阶无法观测到的共同因子,%是

(Fxl)阶不同地区的固定效应,&是标准误差项%(二) 样本数据的选择为了综合考察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增收的实施效果,确保各项数据指标的

可获得性和一致性,我们借鉴陆贤伟列、魏丽凶等人的做法将分批次试点省级单位删除①,最 终统一选择我国22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1996—2017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上数

据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三) 变量选择与来源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取对数(ln^er/ce)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占比-oseT/ce)作

为因变量来衡量重庆市的经济增长程度;控制变量则是按照一般文献的相关做法进行处理, 包括: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个)(lne23$、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亿元)(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总额(亿元)(1*向)、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占比(retail)、地区医院床位数(张)(1*73859)、 非农业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重(3+:59)②%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表1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变量inserviceMeanSd'50MinMaxN7.343 25812.948 181.329 4251.064 6991.064 1257.362 7813.198 246.758 7780.380 6053.275 6348.716 044

10.459 0614.569 8710.703 18484484484484484484484

lned-\\nsfai6.768 8720.412 99011.276 306.681 9603.382 0150.234 6778.667 336

retail0.106 7590.906 6011.328 7440.131 3590.807 52412.720 27inhuman11.469 316.667 8200.420 517lnfi)urban3.385 0689.133 2860.868 9410.418 3040.133 681(四)前提假定条件在每个现代服务业试点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选取过程中,随机分组假定要求其试点 具有完全随机性,以保证每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相等概率接受同一实验处理,表现为

;(曲2)=0。若试点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选择过程不具有随机性,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是其

选择的重要依据,抑或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经济总量规模也是其着重考虑的指标,那么研 究将深受严重的内生性问题困扰,致使基准估计结果有偏%因此,为了检验该项政策在试点省

份(直辖市、自治区)的择取标准,本文设立Logit模型如下:Logittt=ao+aiXtt+stt

(3)其中,Logit”作为因变量表示第i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第t年是否被选为试点区域%X\"t为一

系列的控制变量,包括:地区经济总量水平(\\n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oservice )、教育发展

45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一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水平!lne\"#)、财政支出规模(1唤\"、社会投资水平(1吃伽)、社会消费能力(retail\"、人力资本质量

(Inhuman)、城镇化程度!urban\" $二元选择估计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③。从表2可知:估计系数的

回归结果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表明相较于其他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来讲,现代服务业综合政 策实施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不以第三产业增加值的高低为依据,确立了研究样本选择的随机性。表2二元选择模型的回归结果全部样本变量

-前置样本前置样本(!)Insetvic(2)0.097(3)37.761(1.59)-3.763***(0.41)-3.714**(1.60)61.944(-2.95)Observations(-2.22)3300.17(1.51)330484

LRchi2(1)LRc chi)Pseudo R)0.000 00.398 90.001 9三、计量结果分析(一)基准回归结果因使用的数据是共计2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我们进行豪斯曼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本文

使用模型(1)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估计结果参见表3。表3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被解释变量:经济增长([nservice)畸督殳里1did20.167340.16750.152******

0.152******0.096***(4.92)1.659***(5.35)0.011(4.93)1.659***(5.74)0.011(2.82)0.072post**(53.79)0.202(0.31)0.123(53.85)(0.38)-0.393***(2.28)-0.079treat** -0.313*(0.93)6.808***(2.16)5.920***

(-1.70)6.817***(-22.27)6.430(-1.54)1.133_cons***(31.46)NoNoNo4840.669(251.12)No(728.47)NoNoYes(165.51)No(1.56)YesYesYes484控制变量年份效应YesNo4840.988YesYes4840.994个体效应

ObservationsR—squared4840.6690.995注:1.控制变量、年份效应和个体效应控制情况用Yes和No表示,如第4列是在不添加控制变量的情况

下,既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又控制个体固定效应;2•括号内的数值为!值,模型均考虑异方差问题,采用稳健性 标准误(robust)估计得出;3.***、**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置信意义上具有显著性&4.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估计46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9年第6期据表3第1行可知,重庆市在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行后,经济发展程度增加明显。换句 话讲,综合政策实施对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能够促进该市经济快速发展。根据模

型(1),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估计系数为0.152,统计意义显著为正,在不考虑其 他因素的条件下,该系数反映其对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的政策影响效应%控制地区和年

份固定效应后,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可以使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增长16.7%,并再次通过了

1%的统计意义检验。最后加入全部控制变量后,发现其核心参数仍具有统计显著性,能够促使 经济提升9.6%。简言之,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对重庆市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增收效应和

正向影响,说明该政策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助推地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最优化。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指标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教育水平、财政支出、

和 的 能够促进重庆经济的 发展, 显著 区 第产业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这符合相应的经济学规律。而城镇化率却没有成为重庆

市实现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高地和依托,估计系数为负数,表明应该加快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 升城镇化水平,使之成为助推城乡协调和产业协作的引擎。(二)进一步分析和

, 合 控制 为重庆市合对象进而评估政策实施产生的经济增收效果。该方法采取数据主导的方式来确定适合的样

本权重,这既能够弥补平均化评价的缺陷,又能使实证结果不易受到样本选择偏误的影响。根 据模型(2),借助Stata 15.0软件,使用Synth程序包得到模型估计结果。表4给出了重庆市的

权重组合情况。表4非试点省级区域在试点区域的权重省级区域安徽重庆0000省级区域山西内蒙古重庆000000甘肃广西宁夏青海贵_海南河北黑龙江0.241000山东陕西四川新疆0.0010河南湖北0.5510西藏云南0.0610江西吉林0.146注:表中第1列为非试点区域的名称$其中,合成重庆市的对应列的权重总和为1$以重庆市为例,合成重庆市包括0.241个海南省&0.551个湖北省、\".146个吉林省&0.001个四川省和0.061个西藏自治区我们发现:如果存在线性内推的问题,说明处理组与控制组存在交叉影响,这可能造成对47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处理组的政策干预外溢岀到控制组,存在线性有偏。为了排除线性内推的可能性,对重庆市与

其他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参与合成的省区和贡献权重是不同的。因此,重庆市与其他5个省区

的权重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线性内推的问题。表5给岀了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前后处理组与合成组解释变量值的对比情况。可以 知道:重庆市的所有变量的实际值和拟合值之间的差异十分小,说明用以上省区来对重庆市

进行合成,得到的拟合效果非常好。表5变量对比说明变量lnedu真实重庆合成重庆12.720 506.512 41312.798 426.592 721\\nsfairetail0.446 50611.148 865.980 1630.446 128inhuman\\nfis11.147 576.037 824urban0.417 4590.427 637图1展示了重庆市的试点 O重

庆市第三

0产业000增卜加值取对数

区域与合成控制对象在1996—2017年的经增长状况。垂线左边是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

实施之前的年份,右边则是此政 策实施之后的年份。政策干预带 的

重庆市

1

重庆市

政策实施后与合成地区的经济增收水平的偏离程度。1

发 现 , 在现

--------合成重庆市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前,实际重图!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拟合效果图庆市经 增长演变 与合成重庆市演进 有 的拟合程度,虚线(合成重庆市)和实线(实际重庆市)两条线基本重合,说明合成控制法很好地拟合了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前

重庆市的发展路径。在垂直虚线代表的2012年之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代表实际重庆市的

实线始终高于合成重庆市的虚线,二者的差距呈现岀逐步扩大的趋势,两者之差即是政策干

预效果,说明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确实给重庆市经济带来了明显的高质量发展。四、稳健性检验(一)平稳性检验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平稳性,我们针对模型(1 '使用双重倍差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 检验。48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单差法检验。我们使用传统处理方法一一单差法来检验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对重

庆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净影响!具体回归结果见表6。根据表6第1列和第2列所示,发现使用单差法得到其估计参数具有统计显著性,且大

小明显高于使用双重倍差法得到的核心数值,说明该方法并没有完全控制影响经济发展的其

他因素,使得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经济增收效应的估计效果存在有偏性。2•替换指标检验。借鉴颜冬芹$26]的做法,替换原有指标使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比率

(gservice)作为因变量来重新衡量其经济增收效应。表6第3列和第4列给出了相应估计结果。3•平行趋势检验。平行趋势假定是使用双重倍差方法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讲,如果不满足

平行趋势假定,则实证分析结果会出现明显偏差,各个控制变量在样本数据之间的分布也并 不平衡,容易存在显著差异。借鉴吴芸$2']以及王立勇等$2(]做法,进行共同趋势假定检验。表6单差法检验和变换指标检验Inservice辭略亦鲁

Inservice20.168***(3.25)gservicegservice-130.047***4did1\"665***(30.49)0.036(4.27)(6.13)0.179***_cons控制变量6\"817***(221.97)No0.019(0.01)YesYesYes0.211(0.45)YesYesYes(6.56)NoYesYes年份效应个体效应YesYesObservations484484484484

R—squared0.6680.9900.3860.398据图2发现,在1996-2011年,处理组(重庆市)和控制组的经济发展走势基本相同,两

条线基本重合,而在2012年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行后,相较于控制组的变动趋势而言,处

理组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说明符合平行趋势假定④。同时,重庆市在该项政策实行后,经济实

现高速度发展,表明现代服务型产业对区域经济产生正向增收效应$29]。-■一处理组一―控制组图2平行趋势假定49

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二安慰剂检验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模型(2)使用合成控制法再次进行检验。变换指标检验$上文中的核心结论是否会因经济增收衡量指标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基于此问题,通过引入实际GDP(lng\"p&指标、人均GDP取对数(\\nper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

占比(oservice)指标进行检验囱。图3给出了重庆市经济增收和合成重庆市经济增收演变路

径$可以发现:对于重庆市而言,实际经济增长指数的与合成的经济增长指数演变路径在现代 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都出现了较大分离,与前文的结论一致。这说明2012年重庆市在现代 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经济呈现较大幅度增长,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对重庆市经济产生明 显的积极推动作用$综上所述,我们仍发现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政策不仅能显著提升区域产业增加值,也能

明显 产业增加值 占的比重, 增加产业增长比 , 进 证明了现代业 有经济增收效 $a■.因变量为Ingdp b.因变量为c.因变量为图3变换指标检验2.排序法检验。基本步骤如下:首先,因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得出的实际值与合成 值的差异不 是否 于合成 差

合效 和 度的省区[31];接着,根据表4,选取合成贡献权重为非负的省区;最后,对各个省区进行排序法检

验,假定该省区同重庆市一样于2012年进行政策实施,通过绘制折线图,对比试点区域(重庆 市)与非试点区域的差值大小,来凸显重庆市的政策效果$在政策实施事前年份,重庆市和其他省区的预测误差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呈现特别大的

发展差距,而在2012年政策实施之后,重庆市的预测误差始终处于参照组省区的最上方,差

异效果渐渐显现并出现扩大的态势。这说明重庆市在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产生经济增 收效应的结论是有效的,以此证实在94.44%置信水平上该效应是统计显著的$图4给出了排

检验法的结 $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政策实施后,想要得到重庆市那样的经济效果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仅为5.56%(1 /18)。如果我们在控制组中随机抽取一个省区,假定其在2012年与重庆市一样 实行该项政策,要得到与重庆市相同的预测误差⑤,出现与重庆市那么大的变动程度的概率则

很小,因此重庆市的综合政策干预产生的经济增收效应在高置信度上是可信的[32]$这表明现 代服务业政策实施的经济增收效应并不受偶发因素影响$50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O -- «.0

经济增收差距

0 W.OI 0 _-1

1995 2000

匚一黑龙江省

2005

年份2010 20151995 2000

2005

年份2010 2015-二-合成黑龙江省|-------黑龙江省 --------合成黑龙江省图4排序法检验3•反事实检验°虽然我们发现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区域的实际值和合成值存在显著

差异,但是这种差异是由该政策实施引起的,还是由不可观测因素偶然产生的呢?为此选择一 个没有进行政策实施干预的省区,假设该省区在2012年与重庆市一样实行该项政策,使用合 成控制法虚拟构造该省区的合成对象的经济增收差异 W 若其在2012年政策实施之后,该

处理组与合成控制省区的经济增收差异仍然很大,说明处理组与合成组出现的显著差异不能 完全归因于现代服务业政策的影响;如果在政策实施之后,两个组别产生很小的差异,或者没

有产生经济增收差距,则证实这的确是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施后的结果。根据表4,合成重庆市权重最 高的省区是湖北省(0.551),因此选 省进行检验。图5给出了 湖北省经济增收效应的结果0发现 假定湖北省在2012年实行该项政

湖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取对数

0.6 S

策,其产生的经济增收效应的影响 程度很力、,湖北省与合成湖北省的 路径几乎重合,说明试点区域经济

增收效应确实是因为现代服务业 综合试点政策引起的,证实现代服 务业综合政策的经济增收湖北省

-------合成湖北省偶发因素图5有1剂检验五、动态演进效应分析为了检验现代服务业政策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效应,我们将基准模型进行变

换 $$5%:!it=Bo+ !0&D沢!0jX\"#+\" #+#汁$it

(4)其中,'\"!(#&为重庆市实施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第&年的年份虚拟变量。比如,重庆市在2012

年实行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则在2012年时&二1,从而二1,其余年份赋值为0,并以此类

51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一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推。其中是我们所关注的核心参数,度量在政策实施后的第!年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收效 应。具体估计结果参见表7。表7动态影响检验1\"!+#诚+解释变量 -1\"!+#诚+3124560.15470.078*****************0.100******(2.36)0.099(8.18X1014)(5.29)0.175***0.0960.241(3.77)(9.92X1013)(36.04)0.012***0.0970.117(3.56)(7.27X1013)(1.51)0.078***0.0900.130******(3.45)(2.84X1014)(16.46)0.045***0.113(2.73)0.080**0.081(2.48X1014)(10.56)0.048**0.082**0.082**0.083**(2.11)\\nsfai(2.12)0.008(2.16)0.007(2.18)0.007(2.20)0.006(0.85)0.0160.008(0.6,)0.112(0.66)0.113(0.62)0.118(0.58)0.121(0.54)0.125(0.44)0.628retail****(1.0,)0.27,(1.06)(1.11)(1.14)(1.18)(2.16)Inhuman***0.274******0.276******0.278******0.281******0.339(5.30)0.322***(5.30)0.322(5.36)0.324(5.42)0.327(5.51)0.330(2.57)0.677l\"fi!***(6.11)-0.046(6.15)-0.046(6.22)-0.045(6.29)-0.043(6.36)-0.042(14.35)-0.058urban(-0.81)0.453(-0.82)0.459(-0.79)0.405(-0.77)0.358(-0.75)0.304(-0.44)6.893***_cons-1.992(0.62)YesYes(0.63)YesYes(0.56)YesYes(0.50)YesYes(0.43)YesYes(923.74)YesYes(-1.29)YesYes年份效应个体效应

ObservationsRsquared4844844840.9954840.9954840.9954840.6044840.9860.9950.995据表7可知:在控制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后的动态演进模型中,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实 施经济增收效应的核心参数同样具有统计显著性,DnT!的估计系数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

呈现出与前文相悖的结论,表明重庆市在2012年加速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后,不仅能够有效

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这种经济增收效应是可持续的。但是其估计系数数值逐渐减小,说明 重庆市在争取政策试点后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先行先试,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通过现代服务业 综合政策产生的经济增收效应来提高地域经济增长速度,而随着时间的演进,政策红利的边

际效应逐渐递减,试点政策的动力机制也趋于弱化。相应的控制变量的系数大部分显著,符合

相应的经济学规律,同时说明计量模型建立的合理性。52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9年第6期六、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选取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作为一项自然实验,利用1996—2017年我国22个省(直 辖市、自治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以样本期内政策干预省级区域作为处理组,实证现代服务业

综合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净影响,并经过一系列检验,排除了内生性问题的困扰,保证结论的稳 健可靠。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使用双重倍差法对重庆市的经济增收效应进行系统评价,发现现代服务业综合政 策实施后对地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促进了重庆市经 济发展,提升了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诸多稳健性检验,说明该结论是可靠性的&第二,为了弥补倍差法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搭配使用合成控制法对重庆市现代服务 业综合政策实施后的经济增 个 , 样 现 项政策 显地 重 市的经 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增长驱动效应,达到了政策原有的预期目的。第三,通过动态演进模型对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的经济增收效应进行分析发现,

从长期来看,重庆市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是显著的,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但

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其影响力度却逐渐减弱,政策红利的驱动效应趋于弱化,现代服务业综 合政策的经济增收效应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因此,上述结论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我国于2011—2014年已经分四批开展了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试点工作,接下来应该在 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其他省级区域推广试点经验,扩大政策的覆盖区域,增强其辐射带 动作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跨省市跨地区的多方合作,重点关注尚

未开始实施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的省级区域的市场培育工作,建立与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 制定并颁布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办法,注重顶层设计,提高对政策试点推广工作的动态性和复 杂性的认识,避免出现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和生搬硬套等现象&由于各个省级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源禀赋条件和市场制度环境等方面

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关政府在实施现代服务业政策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异 质性,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后续推广政策的一刀切,保持政

策的应变性&重庆市应该持续深化现代服务业综合政策试点示范工作,继续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改善区域内部产业空间布局,形成完备的产业关联网络体系,优化资

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适应未来地域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要求,构

建并完善地域政策执行的体制和制度体系,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协同性&落实各项创新 政策,实行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和协同合作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全球中高端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注释:①

删除试$地区包括:)京市、浙江省、天津市、湖南省、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和辽宁省。资料来53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流通业发展司(网址:http://ltfks.+of-o+.go/.co/)o②

被预测变量的选取借鉴张俊的文章(张俊•高铁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4期:1533-1562.)的思路,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取对数来表征,借鉴刘金山、徐明的做 法(刘金山,徐明•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吗?----来自19省市对口援疆自然实验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7年第4期:43-61页),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实际GDP比重来衡量。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质量变量

的选取则是借鉴张克中、陶东杰的做法(张克中,陶东杰•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分布效应——来自高铁开通的证据[J],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6期:62-73页)$而其他控制变量的选取则是参照王去、王雨飞、董

艳梅等的做法(王去,年猛•高速铁路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吗? [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82-91 页;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2期:

21-36页;董艳梅,朱英明•高铁建设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85个城市倾向匹配倍差法的证据

[J].经济管理,2016年第11期:26-44页)$③

全部样本是指1996—2017年22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样本量;前置样本是指1996—2011年政策实

施之前的22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样本量$④

在1996年到2011年时间段,两者的差值都基本稳定在0*1左右,符合共同趋势假定$但是从2012年到

2017年,两者差值逐渐变大,差值最终变为0.3左右$⑤

本文计算重庆市2012年政策实施前后MSPE之比,对于处理组来讲,政策实施后的MSPE值与政策实施 前的MSPE值得比值越大,说明现代服务业综合试\"政策确实对重庆市产生了较为显著促进作用$实证 结果发现:倍数最大的为黑龙江省(4,9?倍),其次是重庆市(4,01倍),但是黑龙江省在政策实施后经济增 收效应不显著,所以通过随机给予处置的方法,想要获得和重庆市一样的情况的概率为1/18$参考文献:[1]

ASLESEN H W, ISAKSEN A.New perspectives on Konwledge- intensive Services and Innovation [J].Ge- ografiska Annaler:Series B,Human Geography, 2007,89(1) :45-58.[2] BRYSON J U,TAYLOR M, DANIELS P W. Commercializing \"creative\" expertise: Business and profes­

sional servi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Midlands, United Kingdom [J ] .Politics and Policy, 2008,36(2):306-328.[3]

LUNDQUIST K J, OLANDER L O. HENNING M S. Producer services: growth and roles in long-term economic development [J] .The Services Industries Journal , 2008,28(4): 463-477.[4] WOOD P. Urban Development and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too many unanswered questions?

[J].Growth and Change,2006,37(3) :335-361.[5] BAUMOL W J, BLACKMAN SAB, WOLF E N. Unbalanced growth revisited: asymptotic stagnancy and

new evidence [J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75(4): 806-817.[ 6] ANITA W. Productivity growth in services industries: an assessment of recent patterns and the role of mea-

surement[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3(7) :225-234.[7 ] BONATTI L, FELICE G. Endogenous growth and changing sectoral composition in advanced economics [J].

Strucy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8,19:109-131.[8]

罗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理论新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3-66.[9] 李平,付一夫,张艳芳•生产性服务业能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新动能吗[J].中国工业经济,2017(12):5-21.54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0] 何大# ,郭益敏.创新驱动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

102-106.[11] 钟韵,孙建如•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城市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基于上海与苏州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5(4): 80-87.[12] 张伟静,曾艳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7-111.[13] 楚明钦•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研究——基于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中国经济问

题,2013(3):79—88.[14] 张琴,赵丙奇,郑旭•科技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理与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5(11):178-179.[15] 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业及其集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J].中国经济问题,2008(1):3-12.[16] 梁东,黄庆华•重庆市制造业集聚水平测度与评价[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5-100.[17 \"林昌华•城市经济发展运行绩效评价研究——基于重庆市的实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81-88.[18 \"程中华,于斌斌•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4(10):58-66.[19] 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9):84-88.[20] 史修松,唐步龙,陈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化——基于Theil指数视角的分析[J]•技术

经济与 理研究,2012(10):8-11.[21] 曾国平,吴明娥•服务业的集聚与城市化——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城市问题,2013(12):

55-61.[22] 刘沛罡,王海军•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多样化、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动力——基于省域高技术产业制造业、

高技术产业服务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6(6):46-56.[23] 刘 ,于 .生产性服务业

与 经济增长的

关性分 ———基于中国 285

城市的实证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3):67-81.[24] 陆贤伟•低碳试点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基于合成控制法的证据[J],软科学,2017(11):98-101.[25] 魏丽,卜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8):48-56.[26] 颜冬芹,陈修素,肖凌志•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8(3):125-131.[27 \"吴芸.“省直管县”对县级政府运行成本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J].兰州学刊,2018 (5):

108-117.[28 \"王立勇,高玉胭•财政分权与产业结构升级----来自“省直管县”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J] •财贸经济,2018(11):145-159.[29 \"黄志平•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碳减排吗?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8 (9):

32-36.[30] 张先锋,杨栋旭,孙红燕,等•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转型升级效果评价——采用合成控制法对技术进步

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考察[J].西部论坛,2016(3):62-71.[31] 刘秉镰,吕程•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8(3):51-66.[32] 刘甲炎,范子英冲国房产税试点的效果评估:基于合成控制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3(11):117-135.[33] 杨天宇,荣雨菲•区域发展战略能促进经济增长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例[J].经济理论与经55张荣博,杨加吉,黄潇.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收效应研究一基于重庆市的实证分析济管理,2017(10):88-99.[34] 黄启才由贸易试验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基于合成控制法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

会科学版),2018(9):53-62.[35] 熊兴.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4):147-156.责任编辑:王茂建,罗清恋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ongqing CityZHANG Rongbo, YANG Jiaji, HUANG Xiao(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of upper Yangtze River,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Nanan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n China at a certain stage, and has become a key engine for realizing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future.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the national-level balance panel data from 1996 to 2017, based on the DID method and the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f the policy imple­

mentation in Chongqing is rationaliz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n the who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policy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has produced obvious economic growth effect on Chongqing.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income still has a significant and sustained promoting effect, but its

marginal effect driven by the policy dividend power tends to become weaken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endogenous

problems, a series of placebo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ensure that the results were stable and reliable.Key words: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economic growth; double difference method; synthetic control method5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