玢岩
一、玢岩是具斑状结构的中—基性(或弱酸性,如花岗闪长玢岩)喷出岩、浅成岩和超浅成岩的总称。以斜长石及暗色矿物为主要斑晶,基质多为隐晶质—玻璃质,如闪长玢岩、安山玢岩、辉绿玢岩等。
具斑状结构的岩石,习惯上,将含碱性长石和(或)石英斑晶称为斑岩;将含斜长石斑晶的,称玢岩。
二、有时特指“安山玢岩”。
斑岩porphyry
以钾长石、副长石或石英为斑晶的喷出岩、浅成岩和超浅成岩侵入岩的统称。斑岩一词源于希腊语porphyry,即紫红色之意,原指具斑晶的任何火成岩。最早用于一种从埃及采到的紫红色的具有碱性长石斑晶的岩石。
其中,喷出岩可分为流纹斑岩、粗面斑岩、白榴斑岩等;浅成岩可分为石英斑岩、花岗斑岩、正长斑岩等。斑岩按基质成分可描述为花岗斑岩、闪长斑岩等。
斑岩和玢岩是岩浆分两个阶段结晶的产物;斑晶为岩浆早阶段在地下较深部位结晶形成,基质为晚阶段地壳浅部结晶的产物。因此,斑岩和玢岩属浅成侵入岩;多以岩脉、岩墙或岩株状产出。与斑岩和玢岩有成因关系的矿产有铜、钼、钨、铁等矿床。与斑岩有关的金属矿产,常称为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钨矿、玢岩铁矿等。有些半风化的斑岩,因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而被称为药石,说出它的名字,我们会觉得很熟悉——麦饭石。
斑状结构
斑状结构指岩石中可明显分出粗粒的斑晶矿物和细粒或隐晶质的基质两部分;
以石英和碱性长石为斑晶的中,酸性岩石为主称斑岩,如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
以暗色矿物,如黑云母、角闪石等为斑晶的基性或超基性脉岩称为煌斑岩(1amprophyre);
以斜长石为斑晶的中、基性浅成岩称为玢岩(porphyrite)。
角斑岩(Keratophyre)
德国地质学家C·W·冈贝尔于1874年提出,原指产于德国的菲希尔特山的一种含钠长石的、野外肉眼观察极近似粗面岩的喷出岩。现泛指富钠的海相硅铝质中性喷出岩,与细碧岩伴生,且有成因联系。
角斑岩呈致密角岩状,大多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钠长石或钠长石-更长石,深色矿物斑晶很少,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基质为隐晶质,具霏细结构、粗面结构,主要由钠长石或钠长石-更长石组成,此外还有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显微镜下可见石英斑晶,且常有溶蚀现象。长石斑晶往往变化为绢云母和高岭土的集合体。闪石类矿物都是含钠质高的自形晶,但易变化为纤维假象角闪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