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对孩子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现针对我校学生近期安全状况,作如下规定:
一、交通规则教育。经常提醒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在路上跑和玩,走人行横道,不乘坐无牌无证无运营资质和超载超员车辆,未满12周岁孩子不骑自行车,家长要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
二、防溺水教育。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下水施救”。家庭周边河流、水库和偏僻水塘等危险水域都是风险点,要加强管控。
三、防传染病教育。新冠病毒肺炎、肺结核疫情严重,要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做到勤洗手,开窗通风,尽量不聚集,到人多的地方要佩戴口罩,搞好个人防护,定期不定期消毒,家长、孩子有传染病症状要主动隔离和报告。
四、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买零食,不食用发霉、发酸、变馊、变质、过期食物,不在无家长监管情况下采食野生菌。
五、消防教育。向孩子讲森林火灾的危害性,严禁孩子在家和野外玩火,严禁孩子带火种进入林区,严禁孩子参与救火。
六、理性上网。严防孩子玩游戏“中毒”,严禁学生到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室等社会
场所,对孩子所玩游戏要监管,严禁玩“蓝鲸”等对青少年进行毒害的死亡游戏。
七、敬畏自然教育。特别是面对地震,洪水、雷电、火灾、泥石流、大风大雨等灾害要有逃生意识和自救能力。
八、杜绝校园欺凌。班主任及家长电话要保持畅通,便于学校联系和处理突发事件,杜绝欺凌事件发生,孩子有异常言行或身体特殊情况要及时同班主任沟通交流。
九、责任主体划分。学生在校期间安全责任人是学校和教师,上下学途中安全是家长的责任,要加强管理,家长委托他人接送孩子或让孩子自己上下学的,要确保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