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散文《娘》思想内涵探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向红
土
家族作家彭学明于2012年5月出版了长
[2]
奋斗精神。”作品中,这种务实、之夜赶着牛、扛着犁去山上犁田,田犁好了,她却倒在了田里;她在冰天雪地里去深山割巴茅草喂牛,最后落下病根瘫痪了。瘫痪后的娘为了养儿育女,依然拄着双拐,拖着半身不遂的身子走村串寨“缮粮”。她用自己顽强的毅力为儿女撑起了一片天,让儿子走出了大山。
二、如山似水的博大与善良情怀
钱穆先生认为,“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精神之差异,究其根源,最
[3]
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
进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娘的身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一个饥肠辘辘、挨饿受冻的穷苦女性,娘看到的只是眼前的问题,为了让儿女们活命,她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她先后改嫁四次,每次婚姻的唯一条件都是夫家要有粮食。在第二次结婚时,“娘一看到那一大坝风起云涌的稻谷,就看到了生活的光泽,闻到了生活的芳香。娘讲:这地方容易讨喰,撒一把沙子就可以变成粮食,可以养活你和你的二姐。只要好讨喰,养得活我和我的二姐,娘没有作任何考虑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然而每一次婚姻都没有改变娘和孩子们悲惨的命运,饥饿还是如影随形,娘也在一次次改嫁中受尽了屈辱。
娘在经历了四次婚姻之后,不再对男人抱任何希望。为了养活儿女,她在上布尺这个偏远闭塞的土家山村寄人篱下,用瘦削的肩膀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能拿到更多的公分、分到更多的口粮,她什么重活、苦活都抢着干;她不顾生命危险,于雷雨交加
篇自传体纪实散文《娘》,旋即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得到众多评论家的关注。有学者将此作比为高尔基的《母亲》,有的评论者将其比作卢梭的《忏悔录》。笔者认为《娘》之所以能够引起文坛的巨大震动,主要是由于其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再现。作者在文中对土家族务实与进取、博大与善良、乐观与豁达、知恩与图报等文化精神做了充分的诠释。
一、百折不挠的务实与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和务实精神被许多学者认定为土家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胡炳章先生指出:“当我们对土家族文化现象进行认真考察后,我们发现在这些文化现象背后,蕴藏着这样一种精神内
[1]
核:‘进取与务实’的文化精神。”
自春秋以来,土家族先民就一直居住在湘、鄂、川、黔一代,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河流纵横交织若网,这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土家族人如山的博大和似水的善良。
作品中,土家族的博大善良品质体现在每一个土家儿女身上。最突出的就是公社特派员孔庆良大叔和支书向汉英大婶娘,这对夫妻是娘一家的庇护伞,他们曾无数次解救他们于危难当中。在那段昏暗的年月,支书向汉英一家的善良、公平、正义,无疑是娘一家活下
“所谓‘务实’,就是指一切为了本民族生存与繁衍这一实在目标,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所谓‘进取’,就是为了民族的发展,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
2017.0350
去唯一的希望。另外,文中还提到娘和继父离婚后,小学老师可怜娘一家的处境,想办法让他们住进了另外一个生产队的油坊,给予了他们一个临时的家。在娘缮粮的时候,很多素不相识的乡亲都会主动地帮娘一把,扶一程或背一截,甚至还有乡亲故意掉一些谷穗到地上,等娘去捡;还有乡亲主动叫娘吃饭、住宿,帮娘把粮食送到学校、送到家里。在娘瘫痪的日子里,平时寨上恨娘、整娘的人也变得和善了,全都来宽解娘,接济、帮衬他们一家的生活。
三、穷且益坚的乐观与豁达性格
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豁达、积极乐观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渗透于土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家族人面对生活困境时保持乐观与进取的态度,“哭嫁歌”“薅草锣鼓歌”“梯玛歌”等民歌,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舞、撒尔嗬等舞蹈都传承并彰显了这种民族性格。彭学明的《娘》同样也体现出土家族乐观、豁达的文化精神。
《娘》是对二十世纪土家族社会的再现,娘是当时土家族人民的代表,她的身上不仅体现了土家族普世的乐观与豁达的品性,更将其在逆境中坚强、进取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娘拖儿带女几次下堂,遭尽非议,受尽凌辱,承受着精神
和肉体的双重伤痛。在充满荆棘的生活路上,娘一次次被生活击倒,但又一次次坚强地站了起来。她从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而是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改变生活。作者第二次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六十八分,却还是与大学无缘,内心受到巨大打击。在这段压抑沉重的日子里,娘用泪水感化了他,用歌声温暖了他。土家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娘是唱土家山歌的能手,在作者心情极为低落的时候,娘用一首首山歌鼓起了作者对生活的勇气,那首《扯白歌》至今还是作者生活的调节剂。“娘对我讲,再苦的人生都要有歌,再苦的人生也要唱歌。”正如作者所说,“娘在逆境中乐观,娘在困顿中豁达,娘在艰苦中坚韧”,娘就是这样一位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用大爱真情,用乐观豁达,用穷且益坚的精神品质教育、影响、感染着她的儿女的平凡母亲。
四、知恩图报的品格和以德报怨的胸襟
单纯、善良、淳朴的土家族人秉承了知恩图报、以德报怨的优秀文化基因,娘身上具有众多土家族优秀的文化精神和民族品格,她不仅务实进取、博大善良、乐观豁达,还知恩图报,甚至以德报怨。当作者经过三次高考终于考上大学时,娘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作者挨家挨户地感谢梁家寨的每一位乡
亲,并亲自带着作者去探望“缮粮”时曾帮助过她的姐妹,拜访熬溪老家的亲人们。娘在内心深处铭记着每一个人的恩情,这些生活的片段塑造了一位知恩图报、博大宽容的母亲形象。
笔者仅仅从几个微观、具体的方面分析了《娘》所展现的民族文化精神。我们不难发现,这几种精神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即百折不挠的务实与进取精神是核心;如山似水的博大与善良情怀,乐观豁达的品质,知恩图报的品格和以德报怨的胸襟是其外在表现。作品正是因蕴含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才能在新媒体语境下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彭学明曾表示,“也许我们成不了代言人,但我们都有责任为我们的民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书写我们的民族,多为我
[4]
们的民族树碑立传”的心愿。由
ywjszxk@163.com此可知,作者是一位民族意识、民族责任感极强的作家,《娘》也是一部反映着深广的土家族文化精神的民族自传。
参考文献
[1][2]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324,2.
[3]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聂茂.苦难叙事的力量与湘西精神的书写——与作家彭学明对话[J].创作与评论,2012(5).
5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