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公路工程 33卷 岩石密实度参数,从而判别被测岩体的完整性及松 件声速。 动范围。测试系统见图1。 表1岩体完整性分类表 龟裂系数K 岩体完整程度 岩体结构 >0.75 完整性好、裂隙少 完整块状结构 0.75—0.45完整性较好、裂隙间距大于20—30 cm 块状 : :竺 塞鳖堡茎:型墼 堕尘王 : !竺 壁型、状 2.3 围岩松动圈计算 岩体开挖洞室后,洞室周围岩体产生应力重新 分布,形成次生应力场,周围岩体将依次出现应力降 低区、应力升高区和原岩应力区。处于应力降低区 图1弹性波测试系统 的岩体由于开挖被破碎,加以施工爆破等影响,是不 为提高换能器的声波效率,使声能尽最大可能 稳定的,这样就在洞室周围形成一定厚度的松动圈 辐射到岩体中去,并使声波尽可能多的传递到接收 (带)。松动圈范围的测定,是评价岩体稳定性和支 换能器,要求换能器和岩壁之间保持良好韵声阻抗 护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匹配。理想的状态是换能器与岩壁之间不存在声波 这样,在洞室壁的各个部位布置适量的测孔,量 阻抗界面,但这在技术上是困难的,通常采用在换能 测距洞壁不同深度的各点声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绘 一 . \ 一..s.6 4 2 6 器和岩壁之间加一层中间介质,来填补换能器与岩 制波速距洞壁不同深度的变化曲线,即 一 曲线, 壁面所未能接触到的空间,这种介质称为耦合剂。 并结合岩体正常的波速和地质情况,即可区分洞室 水和黄油是现场常用的耦合剂材料。当钻孔水平或 围岩中波速小于原岩波速范围的松动圈(应力降低 倾斜向上时,为使钻孔内注满清水,并使探头在钻孔 区),大于原岩波速范围的压密圈(应力升高区)和 内移动时不外溢,建议采用密水气囊堵塞出口保持 不受采动影响的岩体正常波速的原岩应力区。其基 水位。检测时,钻孔内应注满清水,发射与接收换能 本特征曲线见图3。 器(探头)置于同一标高位置。检测自内而外(或自 外而内),每移动探头25 em,即每25 em为一检测 \ 、、4-——————————一 断面,依次读取各测点的纵波声时、波形、波幅并进 I 行记录。现场检测示意图见图2。 Ⅱ1 Ⅲ lI I II J0.5 1.0 1.5 2.0 2.5 0.5 1.0 1.5 2.0 2.5 £/m £/m 6 ● 4 : 一 iⅡj m ll 0.5 1.0 1.5 2.0 2.5 0.5 1.0 1.5 2 0 2.5 L/m L f m 图2现场检测不葸图 I一应力下降区;II一应力升高区;HI一原岩应力区 2.2围岩完整性评价 图3 围岩松动圈基本特征曲线 为了解岩体中裂隙的发育程度,进而判断岩体 的完整性,我们引入了龟裂系数,即岩体完整性系 数,以K表示。根据不同K值,我们将岩体结构按 3 工程实例 完整性分类成完整块状、块状和破裂状三种,具体分 常吉高速公路凉水井隧道位于泸溪县洗溪镇洞 类见表1。 头寨村,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隧道左线起 K=( ) 讫桩号为Zkl88+490~Zk189+160,全长670 m;隧 道右线起讫桩号为Yk188+425~Yk189+184,全长 式中: 为采样点岩体声速; 为检测区域岩石试 759 m。现场测试及室内计算机数据的计算、整理、 \ 2 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张 敏,等:隧道围岩弹性波测试技术浅析 127 分析,检测结果如下。 ①断面1(Yk189+140)左侧。 弹性波检测计算表见表2。 表2 l 断面测试数据 龟裂系数(岩体完整性系数)K。 经试验得:Vm=4.48 km/s。vc=5.18 km/s = =(筹) -o.75 对照分类表,分类见表3。 纵波波速与测孔深度关系曲线见图4。 表3 l 断面岩体完整性分类 注: 为所属项。 圈4 l#II ̄illii岩松动圈特征曲线 此曲线属增高型曲线,曲线前段波速较低,逐渐 上升,中后段接近于正常原岩波速值,说明洞室该处 围岩表面有松动,因而有应力降低区产生。围岩松 动圈为0—1.0 m左右,建议局部注浆补强。 ②断面2(Yk189+128)右侧。 弹性波检测计算表如表4。 龟裂系数(岩体完整性系数)K。 经试验得:Vm=4.69 km/s, =5.18 km/s =( =( ) -o.82 表4 2#断面测试数据 对照分类表,分类如表5。 纵波波速与测孔深度关系曲线见图5。 表5 z#[ili岩体完整性分类 龟裂系数 岩体完整程度 岩体结构 >0.75 完整性好、裂隙少 完整块状结构 0.75~0.45完整性较好、裂隙间距大于20~30 em 块状 <0.45 完整性差、裂隙间距小于20~30 em 碎裂状 注: 为所属项。 圈5 z#II ̄iliHll岩松动圈特征曲线 此曲线属平缓型曲线,波速与孔深关系曲线基 本上保持在原岩正常波速值,说明岩体完整性好,强 度高,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完整性未受破坏,应力没有 明显变化,于是,可以认为该处围岩没有松动带出 现。 4 结束语 上述可知,通过现场采样,隧道弹性波检测完全 可以准确及时的监测到围岩节理、裂隙发育等完整 性情况及松动范围,为设计、施工提供技术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隧道新奥法及其量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2]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