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由医结合 201O年6月 第23卷 第6期 医学信息 i i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临床探讨 袁万芬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对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从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组方等方面采用中药汤散荆的方法治疗卵巢囊肿。结果:治 疗总有效率为95 。结论:中医治疗卵巢囊肿。汤散易便,治疗后不复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探讨和推广。 【关键词】卵巢囊肿;中医治疗;临床探讨 【中图分类号]R2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6一O170一O1 右侧附件(一)血液检查CA125,CA199均正常,为良性卵巢囊肿,因不愿 意手术特回老家前来我中医妇科就诊。本科腹诊:于左侧附件处触及一 包块,无压痛,活动。西医诊断:卵巢囊肿;中医诊断:症瘕病,属脾肾阳 虚,痰瘀凝结型瘀阻胞脉所致,治法:温经通脉、行滞化痰、软坚消瘕。自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西医分型比较复杂,且多主张手术治 疗,它属中医的“瘕”、“肠覃”等范畴。诊断要点:临床多以妇女少腹部位 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或伴有月经失调或量多,淋漓不尽,下腹坠胀不孕 为特征。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治疗从整体观人手,在用药 上用活血化瘀中药同时,根据临床症候配以行气、化痰、软坚散结、消肿、 祛湿、温阳、补气补血中药以汤散为剂口服用法,中医治疗卵巢囊肿有很 大的优势,可免除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精神负担。我中医妇科 30余年来治愈患者数百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搜集1996年到2006年以来,我中医妇科收治的初 次门诊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l47例。发病年龄为2O一3O岁65例i3O一 4O岁52例;40—50岁3O例。147例患者中已婚已育型为62例,已婚未 育型为s2例,未婚未育型为33例。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5O 岁,以20—40岁已婚青中年妇女居多,其中农村妇女42例,城镇妇女 105例,单侧卵巢囊肿129例,双侧者14例,合并子宫肌瘤者4例,病程 3个月一5年,均属中医辨证气血凝滞型,痰凝血瘀型。 1.2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全经妇科检查,市级以上医院B超检查报 告显示为良性卵巢囊肿,一般在7.0cm×7.0cm以内,7.0cm以上者不 在中医保守治疗,劝其患者西医手术治疗 1.3诊断与病理纳入标准:本病参照《中国中医研究院诊断疗效标 准》‘‘卵巢囊肿主要症状有下腹不适,或下坠感,当出现瘤蒂扭转、破裂出 血感染时可见腹痛,少数可见月经紊乱……”本病一般可通过腹部视诊 及双合诊进行检查,必要时借助子宫输卵管造影,超声波诊断。卵巢癌 可见免疫球蛋白增高,出现丙种球蛋白增多症。临床表现:①气血凝滞 型:气血运行不畅,积而为瘀。可见舌色紫暗,有瘀斑;②痰瘀凝结型:伴 有胸痞满闷,恶心呕吐,形体肥胖等 符合以上诊断与病例纳入标准并 排除全身性疾病及卵巢恶性肿瘤,经市级以上医院B超检查,妇科全面 辅助检查为良性卵巢囊肿均为本病治疗观察,进行中医辨证治疗。 1.4治则治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刹湿祛痰,消瘕行气为治 则 基本方:自拟消囊灵汤散剂:海藻20g、法半夏10g、夏枯草20g、白芥 子15g、丹参20g、醋三棱15g、醋莪术15g、赤芍15g、桃仁15g、炒天丁 20g、吞水蛭粉6g、吞甲珠粉6g、泽兰10g、南星6g、薏苡仁20g、甘草10g。 方解:海藻、法半夏、夏枯草、白芥子、化痰消肿、软坚散结;丹参、醋三棱、 醋莪术、赤芍、桃仁、炒天丁、水蛭粉、甲珠粉、泽兰,理气行气,活血化瘀; 南星、薏苡仁,化湿祛痰;甘草化湿健脾,调和诸药,以上诸药合用共奏活 血化瘀,软坚利湿,祛痰消囊化瘕之功。用法:根据临床症候辨证论治, 中医最讲究的是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如果患者体质偏虚寒加先煎附子 10g、枸杞15g、杜仲15g、炮姜10g,小茴香6g、鹿角胶(冲)10g、;偏气虚 者加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偏血虚者,原方加熟地20g、当归15g、 黄柏10g、大黄6g;偏血瘀者,原方加醋鳖甲15g;偏气郁者加香附15g、 郁金】5g、橘核15g;囊肿偏太者加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以预防 癌变)。每日1剂,分早中晚服,汤散选择以患者方便为宜,1 5天为一疗 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 规”(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制定的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 检查附件肿块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缓解,B超检查附件肿块减少1/2; ③无效:临床症状稍有好转或无改善,但B超复查肿块无明显缩小或反 有增大。 2结果 2.1治疗结果:147例患者中,经过3个疗程最终治愈103例,占 7o i好转37例,占25 无效7例,占5 (直径在7cm以上,治疗一疗 程以后未见好转,转手术治疗),总有效率95 ,随访1年痊愈疗效稳定, 无复发;部分好转者绝经后囊体自然消失。 2.2典型病例:患者李某,广州工作,原籍高县,女,2O岁,于2oo1 年元月14日初诊。主诉:患者近因腰部酸痛伴有白带增多,色白质清, 月经色淡量多,小腹坠胀,冰凉感,腹喜暖,左下腹隐隐作痛,近3月症状 加重,病史:素食寒凉之物,平素月经正常,有痛经史,末次月经2000年 12月20日5d净证见:白带偏多,偶有腰痛,左下腹部常常隐痛,舌红苔 腻边有齿痕;婚育史:2O岁结婚,已婚来育型,因上述症状春节回老家, 带来广州市市级以上医院门诊病历记载,来我科就诊。妇科检查已婚未 育型,阴道通畅,粘膜不充血,内有分泌物,量稍多,质偏清,宫颈光滑,子 宫前位,白带涂片镜检:脓细胞(+),清洁度(v),附B超检查报告单显示 左侧卵巢囊肿有一(7.0cm×6.1cm)为囊性液性暗区,内有稀疏小光点。 -u——170-—— 拟消囊灵汤、散剂,配以炒蒲黄、附子、鹿角胶、杜仲、枸杞、白果、乌贼骨、 黄芪、党参、自术、茯苓各15g。治疗经过:1日l剂,早中晚分服,15天为 1疗程,结合用消囊灵散敷于患处,再用TDP灯距离适度,每日1次,烤 于患处。因工作关系,必须返回广州上班,随即带去消囊灵散剂,同样服 法,直接用开水送服,连续两个疗程,传真B超检查报告,结果显示两侧 附件均为(一),无异常,电话交待其补肾和卵巢保健知识。多年春节随 访,无复发。 3讨论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并非一日形成的,卵巢囊肿是 西医的病名,症属祖国医学“瘕”、“肠覃”范畴,关于病因病机:《皇帝内经 灵枢》中记载,“肠覃如何……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 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 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则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 侯也。……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卵巢囊肿位于下腹部,且为肠外之 物,该论述中,肠覃即与卵巢囊肿相似。《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多因经 脉失于将理,产褥不善调护,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阴阳劳逸,饮食生冷, 遂致营卫不输,新陈不忤,随经败浊,淋露凝滞,为症为瘕”。病因为气滞 血瘀、痰湿内阻。校注妇人良方云:“妇人腹中瘀血者,由月经闭积或产 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其病因特点:肝 病则为气滞血瘀,留滞日久,渐以成聚,脾病则为湿盛积聚为痰,痰瘀内 阻而成囊肿,其形成在气血失调的基础上,脾肾不足是病变之本,肝郁瘀 阻是病变之标,彼此互为影响,层层相应凝聚为块,总之,湿浊痰饮,瘀血 阻滞胞脉诸端视其病机。在治疗上:《血证论》所说:“故凡血证。总以祛 瘀为要”。中医治疗从整体观人手,疏肝理气,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清热 解毒,全面调节使气血而活,活跃脏腑。在用药上:根据“痰瘀同源”的理 论,重用白芥子、夏枯草、海藻对消散卵巢囊肿及炎症增生性病变有不同 程度的软化和吸收,再以活血化瘀、消瘕之水蛭、甲珠粉等药合用,共达 化湿、温通气血,消囊肿之功效 中医治疗最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治疗, 证型变化。 本病例患者素食冰凉之物以致寒客于脾阳胞络,而致脾肾不足,阳 气虚弱,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肾阳不能化气行水,聚而成痰,与血气相 结,积而成瘕,故属脾肾阳虚,痰瘀凝结型,方用:自拟消囊灵汤散剂为基 本方加炒蒲黄,活血化瘀止血;白果、乌贼骨收涩止带;附子、鹿角胶、杜 仲、枸杞、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更奏补气温运脾肾行水化痰田先后天之 本,加敷烤TDP灯,温经散寒化瘀,更达痰湿化、气血通、囊肿消、病痊愈 之效。 为免除卵巢囊肿患者手术的心理压力痛苦,不影响工作,汤散易便, 治疗后不复发,标本兼治,疗效可靠。仍能正常生育。笔者30余年来, 对卵巢囊肿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组方通过中医中药 治疗,不断进深和总结经验,临床确实取得满意疗效。现代女性嗜食燥 辣冰凉之物,特别是青春期细胞增生迅速,更容易刺激卵巢囊肿的发生 (故除治疗外,更应注意补肾和卵巢保健:精神因素、保持心理健康愉快、 饮食营养、适当运动、睡眠充足、维持和谐的性生活、预防卵巢囊肿的发 生和治愈后的保健)卵巢是女性生殖器的重要部分,在繁衍后代,维持女 性特征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因此中医中药治疗卵巢囊肿,值得临床探讨 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钱晓琴,吴伟达,陈刚.桂枝茯苓丸治疗卵巢囊肿34列[J].中华实 用医药杂志,2005、(9)、21 [2]名老中医经验全编编委会,名老中医经验全编,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4.686 [3] 常见病最新疗法,中国中医学出版社(中国中医研究院)卵巢囊肿, 1994,(7)246页 [4]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1 57 作者单位:6451 5O 四川省高县中医院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