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急救基础常识考试题
姓名: 分数:
一、单选题(36分)
1. 现场急救的四项技术是指:( )
A.清创 包扎 固定 搬运 B. 无菌 清创 包扎 固定 C.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2. 下列哪项不是心肺复苏成功的指标:( )
A.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B. 恢复自主呼吸 C. 瞳孔散大
3.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次数比列为:( )
A.15:2 B.30:2 C. 5:1
4.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是:( )
A.俯卧位 B. 侧卧位 C. 仰卧位
5. 现场诊断伤员心跳停止的指标是:( )
A.呼吸停止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 血压测不到
6. 当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应:( )
A. 口对口人工呼吸 B. 心脏按压 C. 清除口腔内异物开放气道
7.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位置是:( )
A. 胸骨下段 B. 胸骨上段 C. 胸骨左段
8. 下面那些情况不适宜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A. 触电休克 B. 溺水 C. SO2中毒者
9. 下列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卧硬板床 B.在胸骨下段按压 C. 按压次数每分钟40-60次
D.按压时双肘伸直 E. 按压时使胸骨下陷3--4cm
10. 人体四大生命体征指的是:( )
A.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B. 体温.呼吸.心跳.瞳孔 C. 呼吸.血压.心跳.瞳孔
11.动脉出血时,血液从伤口向外喷射,其颜色是 ( )。
A.红色 B.鲜红色 C.暗红色
12. 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立即:( )
A. 注意保温 B.脱离电源 C.进行心肺复苏
13. 创伤包扎的范围要求超过伤口周围:( )
A. 1-2 cm B. 3-6 cm C.5-10 cm
14. 下列哪项不是创伤包扎的目的:( )
A. 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以减少污染机会
B. 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 C. 加压包扎可用以止血
D. 脱出的内脏纳回伤口再包扎,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
15. 关于骨折的固定正确的是( )。
A、必须使用夹板进行骨折固定 B固定越紧越好 C若骨断端裸露可将其复位
D若伤员存在休克,应先抢救再休克固定骨折
16.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注意( ) A扎止血带时间不宜>2h,每30min松带一次,间歇30s~lmin B扎止血带时间不宜>1h,每30min松带一次,间歇30s~lmin C扎止血带时间不宜>lh,每30min松带一次,间歇30min~lh
17.上臂上止血带的标准部位( ) A.上臂上1/3 B.下臂下1/3
18.心肺复苏时的按压速率每分钟约( )。 A、20~40# B、30~50 C、60~80
二.判断题(共30分)
1. 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心脏复苏,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 )
2. 怀疑胸部受伤伤员应立即背送医院抢救。( )
3. 考虑颈部受伤伤员应固定颈部不使扭转。( )
4. 进行心脏按摩时,按压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否则会造成患者肋骨骨折。( )
5. 一下肢骨折时,可将双下肢绑在一起进行固定。( )
6. 昏迷伤员应将头后仰并偏向,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或舌后坠堵塞致伤员窒息。( )
7. 伤员受伤后,应首先检查生命体征及危及生命的严重伤,处理后,方能转运。( )
8.井下长期被困人员解救后,禁止用矿灯照射其眼睛,抢救搬运过程中,应蒙住伤员眼睛,以防伤员失明。( )
9.井下长期被困人员脱险后,宜进流食,少吃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
10.救出冒顶压埋伤员后,应尽快清除伤员口鼻中的污物,使其呼吸通畅。( )
11.使用止血带每隔1小时应放松一次,放松时间为5-10分钟。 ( ).
12. 骨折固定时皮肤与夹板之间要垫适量的软物。( )
13.'上臂中、下1/3部扎止血带容易损伤挠神经,应视为禁区。( )
14.上止血带的松紧,应该以出血停止,远端以不能摸到脉博为度。( )
15.止血带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6h。 ( )
三.简答题(34分)
1. 抢救伤员的“三先三后”原则是什么?(10分 )
2.叙述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12分)
3.叙述胸外按压的具体操作。(12分)
答案:
一、单选
1-5CCBCB 6-10BACCA 11-15BBCDD 16-18BAC
二、判断
1-5√×√×√ 6-10√√√√√ 11-15√√√√×
三、简答
1.(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
2.(1)将被抢救人员置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2)—手用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鼻孔,使鼻孔闭塞;(3)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4)向被抢救人员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
3.(1)操作时站立或跪在心肺复苏人身体的任何一侧均可。(2)按压部位以双乳头为线,线的中点为准,双手手指交叉相扣。(3)按压姿势,两肩正对心肺复苏人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4)按压深度一般要求达到5cm,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动即可。(5)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6)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
一、1-5CCBCB 6-10BACCA 11-15BBCDD 16-18BAC
二、1-5√×√×√ 6-10√√√√√ 11-15√√√√×
三、简答
1(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2(1)将被抢救人员置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2)—手用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鼻孔,使鼻孔闭塞;(3)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4)向被抢救人员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
3(1)操作时站立或跪在心肺复苏人身体的任何一侧均可。(2)按压部位以双乳头为线,线的中点为准,双手手指交叉相扣。(3)按压姿势,两肩正对心肺复苏人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4)按压深度一般要求达到5cm,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动即可。(5)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6)口对口吹气与胸
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
一、1-5CCBCB 6-10BACCA 11-15BBCDD 16-18BAC
二、1-5√×√×√ 6-10√√√√√ 11-15√√√√×
三、简答
1(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2(1)将被抢救人员置于硬板床上或地上,头向后仰,将下颌推向前上方,除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畅通;(2)—手用拇指及食指捏住患者鼻孔,使鼻孔闭塞;(3)然后口对口密切接触;(4)向被抢救人员口内吹气,以见胸起伏为度。
3(1)操作时站立或跪在心肺复苏人身体的任何一侧均可。(2)按压部位以双乳头为线,线的中点为准,双手手指交叉相扣。(3)按压姿势,两肩正对心肺复苏人胸骨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肩、肘、腕关节成一垂直轴面;利用上半身的体重及肩、臂部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4)按压深度一般要求达到5cm,按压时可触到颈动脉搏动即可。(5)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6)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为2: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