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O卷第8期 中学生物学 V0l_30 No.8 2014正 Middle School Biology 2014 文件编号:1003—7586(2014)08—0009—02 高中“生物安全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以广州市某普通高中为例 欧阳主星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631) 李雪峰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广州 510050) 摘要 为了解高中学生对生物安全现象的态度和理解程度以及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的关注程 度与处理方式,本研究分别对广州市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部分生物安全问 题能持较为正确的观点,而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的处理比较被动;主要与师生对相同问题的理解 一致性、差异性并存有关。建议教师要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的同时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物安全素 养。 关键词 生物安全教育 生物学教学调查 ’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度以及了解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的关注程度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 处理方式,本研究分别对广州市某中学高中学生和广 展和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必要性的进 州市高二生物教师进行了调查。 一步同化,生物安全已是社会关注的话题,网络的发 2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达也推动民众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关注。对学校教育而 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了“高中生对生物安全了解情 言,国内外中学生物学课程都关注到了生物安全问 况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共包括32个选择题,包括 题。根据新课标编制的国内五个版本的高中生物教材 学生对生物安全的一般理解、转基因技术与基因治疗 也都对生物安全进行了专题介绍。人教版高中生物教 安全性、克隆技术与干细胞技术安全性、器官移植与 材《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专门对此问题进行 输血安全、生物武器、生物人侵六个维度的问题。共发 了探讨。 出问卷315份,回收249份,回收率为79.12%。剔除 生物安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类的健康安全、 4份无效问卷,获得有效问卷245份,其中高 共81 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即 份,占33.1%;高二共101份,占41.2%;高一共63 各种生物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人类生命和健康不 份,占25.7%。 受侵害和损害的一种状态。这也是保护生物安全的目 利用广州市高二生物教研的机会,针对广州市高 的所在。而当前生物安全所受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 二生物教师进行了“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的关注程度与 生物技术活动和转基因活生物体的商品化活动、外来 处理方式”的问卷调查,包括教师对生物安全的一般 物种入侵问题、生物武器扩散、生物恐怖威胁、重大传 理解、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 染病危害、异常突发疫情、环境污染等方面,广泛存在 中的处理方式、生物安全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于农业、食品、环境、卫生等各个领域。 生物安全教育影响因素五个维度,发出问卷97份,回 对中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旨在让他们在对已 收有效问卷68份,回收率70.1%。 有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引导他们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性思考生物技术对人类的影响,积极参与生物安全相 本研究对学生和生物教师单独进行了调查,据此了 关社会问题的讨论,形成质疑、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 解学生和教师的取向;不同问卷中包括两个相同的问题,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使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和老师面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 为了解高中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所知情况,了 3.1 学生对生物安全的认识 解他们对生物安全事件的态度,对生物安全的理解程 问卷从学生对生物安全的一般理解、转基因技术 与基因治疗安全性、克隆技术与干细胞技术安全性、 器官移植与输血安全、生物武器、生物入侵六个方面 隆人,说明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克隆技术有一定的了 解,但有854%对克隆技术不能确定给人类带来的益 处和害处究竟哪个大。涉及“治疗性克隆、生殖性克 隆”这种专业术语时,仅有40.9%能区分它们的差别。 可见,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程度高于转基因技术, 但对克隆技术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3.1.4器官移植与输血安全 学生对器官移植和输血的认识中,57.9%的学生 认为异种器官移植为许多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 路,相应有26.3%认为要禁止研究异种器官移植。虽 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 了解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大 部分学生对“生物安全”具体内容尚属一知半解。 3.1.1 学生对生物安全的一般理解 学生对“生物安全”这一词了解,44.9%的学生回 答“听说过,但不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27.9%的学生 回答“了解并知道它的大概研究内容”,而25.9%的学 生回答“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 对“生物安全”有关知识的了解,学生中49.4%来 自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43.3%来自教 师、课本及有关参考资料,6.9%来自家长、同学、朋友, 0.8%来自其他途径。 对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有81.8%的学生认为现 然输血也存在风险,但仍有61.5%认为输血是一种对 疾病的治疗方式,是有利的;仅有15%认为输血会将 他人的东西输进自己的身体,风险很大。说明大部分 学生对异种器官移植和输血是认同的。 3.1.5生物武器 在自然环境的形成是生命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 68.4%的学生反对研究和使用任何生物武器, 78.1%的学生认为使用生物武器是人类的灾难。说明 大部分学生爱好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中出现生物武 器。而61.5%的学生认为基因武器能攻击特定基因组 成的种族或人群,其杀伤力难以估量,这源于学生从 果,人应该与环境和谐共处,维持其可持续发展;说明 学生很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对发展科学、科学技术的态度,学生中57.1%认 为科学研究是无禁区的,但科学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 利弊得失,27.9%认为只要对人类有益,就应该研究 发展,不能图一时之剌,置人和其他生物的安全于不 顾。而对目前出现的生物安全问题,有74.1%的学生 主张立法解决,说明学生的法治意识强烈,14.6%的学 各种媒体上对基因武器的了解。 3.1.6生物入侵 巴西龟、红火蚁、食人鱼、水葫芦等生物都属于入 侵生物。对于买巴西龟放生的做法,53%认为“不可 以,会严重危害环境”,32.8%“不清楚买巴西龟放生给 生认为应顺其自然,8.9%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办。 3.1.2转基因技术与基因治疗安全性 有关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调查中,30%的学生认 环境带来的后果”,还有13.8%的学生竟然认为“放生 巴西龟是对物种的保护,具有环保意识”。对于薇甘菊 为转基因技术不安全,.仅28.3%认为转基因技术安 全,40.1%不知道转基因技术的安全与否;而对转基因 食品的调查中,53.8%不太相信转基因食品可能带有 作物自动产生的杀虫剂等有害物质,57.1%认为应该 限制开发转基因食品;对基因治疗的调查中,53.8%的 学生不太理解基因治疗的涵义,高达71.7%认为基因 治疗是不安全的,应该制定相应法规约束,甚至没有 必要发展。由此可见,学生对转基因技术、转基因食 品、基因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教 师在有关转基因技术及其安全性的教学中正确引导 的调查中,56.3%的学生第一次听说薇甘菊,仅有 32.4%的学生认为薇甘菊是有害藤本植物,会绞杀其 他植物,甚至10.1%的学生认为薇甘菊是一种道路绿 化植物。对水葫芦的调查中,28.3%的学生认为水葫芦 是作为一种花卉引入中国的,27.I%不清楚水葫芦是 如何进入中国的,只有42.1%知道水葫芦是作为猪禽 饲料引入。 有关生物入侵的调查中,25.1%的学生对于生物 入侵只是听说过,但不清楚含义。说明学生对生物入 学生对这些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形 成正确的观点。 3.1-3克隆技术与干细胞技术安全性 有关克隆和干细胞技术的调查中,学生中55.9% 侵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不清楚具体危害的程度, 由此看来急需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3.2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安全”相同问题的认识 两份问卷设置了两个相同的问题,同时对教师和 学生进行了调查。从表1可见,超过90%的学生与教 认为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新的生物个体; 57.5%认为胚胎干细胞有助于根治很多疑难杂症,是 一师普遍认可转基因技术、生物入侵、生物武器这三项 涉及生物安全知识。而干细胞技术、克隆技术、器官移 植、基因诊断与治疗这四项也涉及生物安全知识,学 生的认可度比老师高10%以上,仅有输血这一项学生 的认可度低于老师,可能原因是教师考虑问题比学生 种挽救生命的慈善行为;40.9%认为干细胞移植术 既能解决移植器官不足问题,又可避免病人身体排异 反应;75.3%认为要以法律形式禁止疯狂的科学家克 显得谨慎。生物安全往往有对错之分,而试管婴儿、设 计试管婴儿、胚胎移植、代孕、安乐死、基因歧视六项 属于生物伦理学范畴,但是学生对前五项的选择率均 超过50%,基因歧视这一项教师的选择率竟然高于学 生,说明老师和学生对生物安全所包括的具体内容都 没有深入了解。 表1 学生和教师认为高中生物课本内容涉及生物安全知识的项目比较(多选) 项目 转基因技术 千细胞技术 克隆技术 教师 95.6% 38.2%. 61.8% 学生 97.0% 57.6% 78.8% 项目 基因歧视 胚胎移植 输血 教师 48.5% 4t.2% 54.4% 学生 42.4% 66.7% 39_4% 项目 生物入侵 生物武器 代孕 教师 92.6% 95.6% 38-2% 学生 90.9% 90.9% 57.6% 试管婴儿 设计试管婴儿 48.5% 51.5% 69.7% 60.6% 器官移植 基因诊断与治疗 57.4% 47.1% 63.6% 69.7% 安乐死 23.5% 69.7% 从表2可以看出,在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 上,“一般了解”占多数,但教i)i]i(60.3%)显得比学生 (45.5%)更为保守。 表2 学生和教师认为自己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了解 不太了解 根本不了解 教师 1.5% l7.6% 60.3% 20.6% 0 设”,27.9%希望“观摩市教研会上优秀教师的示范 课”,14.7%选择“由科组安排”,11.8%“老师不讲,让 学生自学”,11.8%“参考其他学校的处理方式”,5.9% “按原来的做法”。 3.3.3影响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因素 影响教师对学生开展生物安全教育的原因,权重 由高到低依次是课时、教师、学生、教材、学校的态度。 第一,相对更重要、任务更重的高考内容,这部分内容 学生 l2.1% 33.3% 45.5% 3.0% ‘o 3_3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的认识 接受调查的教师中,男教师占32.4%,女教师占 67.6%;教龄1~5年的教师为26.5%,6—10年的为 不太重要,教师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第 二,教师本身“个人动力不足,缺乏生物安全教育的意 35.3%,1 1~15年的为10_3%,16年以上的为27.9%。 3.3.1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的理解程度 对高中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55.9%认为“非常 重要”,39.7%认为“一般重要”,仅4.4%认为“不太重 要”。对于选修3教材中专门开设“生物技术的安全性 与伦理问题”,95.6%认为“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识”;第三,生物安全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很 多问题没有准确答案,如果教师背景知识储备不足, 没有专家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比较难以把握;第 四,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缺乏兴趣,积极性不 高,教师也就不想花精力在此;第五,学校领导不支持 教师在不重要的内容上费力。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0.3%认为“对生物教学没有任何促进”,2.9%认为 “高考不考,不需要讲”。说明老师们对开展生物安全 教育这个问题持肯定态度。 ①学生对生物武器、器官移植与输血安全等问 题,能持较为正确的观点。这说明,经过多年的学习、 教育以及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他们对一些问题、事件 有了相对一致和稳定的看法、态度,而且与当今社会 对高中学生进行生物安全教育,69.1%认为对自 己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帮助”,13.2%认为“非常有帮 助”,11.8%觉得“说不清”,仅5.9%认为“没有什么帮 助”;另外,教师认为生物安全教育可以明显促进学生 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合作学习,但对学生的学习能 力和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不大。 3.3.2教师在教学中的处理方式 的主流相一致,说明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已经基本 确立。而对转基因、克隆、生物入侵等方面的理解存在 偏差与误读,说明学生在对一些较复杂、专业性较强 的问题上,缺乏理性分析,这不利于科学的发展、技术 的进步、个人的成长。因此,在高中进行生物安全方面 的教育迫在眉捷。 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教学方式 上,教师有45.6%“以自己单纯讲授教材内容为主”的 方式,29.4%“以学生课堂自学为主”的方式,13.2% ②在教师和学生对“生物安全”相同问题的理解 上,教师没有弄明白的生物安全的问题,往往学生更 “以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展示、讨论交流等活动为主”, 仅有1 1.8%“讲授,但会运用视频、图片、实例等多媒 体的方式充实教学内容”的方式。可见,这部分内容在 老师心目中显得不太重要,采取的方式相对单一。 加不清楚。因此,急需教师通过学习进行自我提升,再 通过课堂教学澄清这些概念,让学生弄懂。- ③教师对生物安全教育内容的处理,比较被动, 处于两难境地。教师普遍认识到生物安全教育对高中 学生很重要,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 对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课时处 理,教师中仅有45.6%“按教参规定的课时和要求开 62一 第3O卷第8期 2014年 中学生物学 Middle School Biology V01.30 NO.8 2014 文件编号:1003—7586(2014)08—0009—02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理性思考 赵摘要俊(贵州省瓮安中学贵州I瓮安550400) 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几点理性思考。 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认识误区 、 文献标识码B G633.91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1思考一: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新课改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从根本上改 问题,让学生自学探究学习,如“内环境”一节的教学 中,先提出问题:(1)内环境有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 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但可能会有每课必 探之势,结果却事与愿违,主要表现在探究内容不适 宜和探究活动过于形式化。尤其在实验教学中,学生 照着课本分组探究半天,问题提出一大串,学生回答 问题积极,场面热闹。但这种形式其实是避重就轻,未 功能?(2)比较三种内环境的成分及其功能是什么? (3)内环境有什么作用?然后据问题,学生自主探究 学习。学生为解决问题,忙于到课本中找答案,结果把 探究学习演变为先学后教的注入式探究。其实,探究 是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它与解答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 让学生在获得结论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 解决实质问题,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同时高中的 很多教学内容是不适合进行探究的。如“神经中枢”和 “中枢神经”等抽象概念,初中虽然已经学过,但贵州 很多初中很少开设生物课,学生初中生物知识基础很 差,教师如果让学生探究的话,收效不大。这种无基础 知识的探究,纯属浪费时间,并且还产生了一些模糊 认识,教师讲解时更加费力。另外,可能课堂上先提出 本文为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课题(编号 2012B236)的研究成果 提高学生能力上讲,探究的过程比获得结论更重要。 甚至有时可能会出现放羊式探究。有些教师认为学生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省力的好方法,于是在教学中把很 多内容放给学生去探究,认为这样既可减轻教师讲的 负担,又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其实,新课程倡导自主探 究性学习不是要求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探究,也不是 让学生成为脱掉了缰绳的野马任其放任自流,而是在 教师精心设计和指导下的教育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学 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和意义有所削弱,其实反而 合作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对自己的专业教 学有帮助,但还是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该内容上。 4.2建议 高中生物教师要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 涉猎,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的放矢地对高中生进行 生命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活动、社 4.2.1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安全素养 研究认为,生物安全素养包括具备生物安全知 会实践、探究性学习等过程中通过知识的传播、渗透 等多种方式,引导、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安全观。 同时,在这些过程中运用视频、图片、实例等多媒体的 方式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欧阳主星,李雪峰.在高中加强生物安全教育的探索【J1.华 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教育研究增刊)),2013,45:46—48. 【21 叶增民,谭迎新.生物安全评价方法及其生物安全控制措 施[J】.食品工业科技,2008,(3):44—46. [31卓婧.高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研讨“生物技术的安全 性和伦理问题”的教学构思fJ1_生物学通报,2008,(5):23—25. [4] 施媛.高中生生命伦理道德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fJ1.中 学生物学,2009,25(10):23—25. 识储备、尊重事实的态度、逻辑思维能力和怀疑精神。 对高中生而言,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 力,需要教师传授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和生物安全事 实,使学生能够理清生物安全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 系。另外,从本研究可见,媒体在生物安全教育中处于 重要地位,而学生从媒体上获取的生物安全知识,真 伪并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善于怀疑并 辨别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充分发挥媒体在教学活动中 的积极作用,为教学服务。 4.2.2教师要注重专业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