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3/j.issn.1671 ̄7953.2019.03.039
第48卷 第3期船海工程Vol.48 No.3
2019年6月SHIP&OCEANENGINEERINGJun.2019
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齐俊麟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ꎬ湖北宜昌443002)
摘 要:分析船闸运行工作原理及船闸通过能力的主要指标ꎬ测算单级船闸在不同运行模式和船舶过闸组织方式下的通过能力ꎬ结合运行实际ꎬ探讨单级船闸与连续多级船闸在单向运行时通过能力最大的实现方法ꎬ为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建设提供支持ꎮ
关键词:船闸ꎻ通过能力ꎻ闸次间隔时间ꎻ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U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7953(2019)03 ̄0169 ̄06
三峡船闸闸室平面有效尺寸为280m×34m
(长×宽ꎬ下同)ꎬ每闸次通过4艘船舶ꎮ上游导航墙采用浮式导航墙ꎬ布置在第1闸首上游引航道左、右两侧ꎬ全长250mꎬ南线上游导航墙尾端设置浮式趸船一艘ꎮ下游导航墙布置在第6闸首下游引航道左、右两侧ꎬ全长196mꎬ北线下游导航墙尾端新增5个间距24m的圆形靠船墩ꎬ总靠泊长度320mꎮ上下游导航墙及其增设设施可供一个闸室的船舶靠泊ꎬ船闸一般实施单向运行ꎬ船舶采用同步移泊方式从导航墙处进出船闸ꎮ闸[1]ꎬ在布置上采取两线三闸总格局ꎮ两线分居枢纽两侧的大江和三江ꎬ葛洲坝一号船闸坐落于大江航道ꎬ葛洲坝二、三号船闸位于葛洲坝三江34mꎬ每次可通过约4艘船舶ꎮ一号船闸上游引航道左侧为长1000m的防淤堤ꎬ下游引航道左侧为390m长的导航隔流墙ꎬ右侧为大江冲沙闸下游430m长的混凝土护坡ꎻ二号船闸轴线与坝轴线斜变ꎬ交角为81.5°ꎬ由桥墩段ꎬ上、下闸首ꎬ闸室ꎬ上、下游导航墙ꎬ上、下游靠船墩等建筑物组成ꎮ上、下游导墙长度分别为193m和240mꎬ上、下游靠船墩段各长200mꎮ三号船闸闸室有效尺寸120m×18mꎬ每次可通过约1或2艘小型船舶ꎻ三号船闸轴线与坝轴线正交ꎬ由桥墩段ꎬ
收稿日期:2019-03-05修回日期:2019-05-06
第一作者:齐俊麟(1964—)ꎬ男ꎬ硕士ꎬ教授级高级工
程师
研究方向:航道工程
上、下闸首ꎬ闸室ꎬ上、下游导航墙ꎬ上、下游靠船墩和下游导水墩等建筑物组成ꎻ上游主导墙长70mꎬ下游主导墙长135mꎻ上、下游靠船墩和下游导水墩布置长度均为100mꎮ目前ꎬ三峡—葛洲坝枢纽通过能力不足[2]ꎬ为兴建三峡枢纽和水运新通道以及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3]ꎬ分析葛洲坝枢纽船闸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通过能力ꎮ
1 船闸通过能力衡量指标
过量为
P=(n-n0)NGα/β
葛洲坝工程的通航建筑物为典型单级船
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4]ꎬ年单向过闸通
(1)
式中:P为过闸货运量ꎬtꎻn为日均过闸次数ꎬ次/
航道ꎮ葛洲坝一、二号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
dꎻn0为非运客、货船舶过闸次数ꎬ次/dꎻN为通航载系数ꎬβ为运量不均匀系数ꎮ
其他参数固定的前提下ꎬ将日运行闸次数n作为衡量船闸通过能力的一个直接指标ꎮ三峡及葛洲坝船闸设计日运行时间为22h[5]ꎬ实际运行中没有开展停航保养或检修的情况下ꎬ每天工作时间为24hꎬ测算通过能力时将停航的时间从通航天数中予以扣除ꎮ船闸的日运行闸次数n=24×60/闸次运行间隔时间ꎬ显示出日运行闸次数与
天数ꎬdꎻG为一次过闸平均吨位ꎬt/闸ꎻα为船舶装
闸次运行间隔时间成反比ꎬ缩短闸次运行间隔时1.1 三峡船闸指标状况间可以有效提高船闸通过能力ꎮ
三峡南北两线船闸采取单向连续过闸的运行方式ꎬ一线上行ꎬ一线下行ꎮ在不同水位条件下ꎬ三峡船闸采取四级或五级运行方式ꎬ五级运行时ꎬ船舶从导航墙采用成组同步移泊方式[6]进出闸ꎬ闸次间隔时间与四级运行时基本一致ꎬ闸次运行
169
2019年第3期
齐俊麟: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船海工程第48卷
间隔时间约90minꎬ运行16闸次ꎬ见表1ꎮ
表1 三峡船闸设计指标与实际情况对比min初步设计参数工作内容进闸时间第一闸室泄水移泊时间时间
实际运行参数工作内容
时间
差异
一个船队出闸时间ꎬminꎻt5为船舶、船队进闸或出2.1.2 双向过闸闸间隔时间ꎬminꎮ
双向运行条件下ꎬ船舶双向过闸ꎬ单级船闸每
10.8进闸时间12.0第一闸室泄水8.9移泊时间30.019.212.020.011.1关第一闸首人字门4.0关第一闸首人字门4.0开第二闸首人字门4.0开第二闸首人字门4.0关第二闸首人字门4.0关第二闸首人字门4.0运行1个来回ꎬ则可通过2个有载闸次的船舶ꎮ闸次间隔时间为一次过闸时间的一半ꎮ
T2=4t1+2t′2+2t3+2t′4+4t5
(3)
式中:T2为上、下行各一次的双向过闸时间ꎬminꎻt′2为双向第一个船队进闸时间ꎬminꎻt′4为双向第一闸室充水12.0第一闸室充水12.0开第一闸首人字门4.0开第一闸首人字门4.0
闸次间隔时间59.7闸次间隔时间90.030.3日均运行闸次1.=222 ×60葛洲坝船闸匹配运行通过能力状况
/59.7
22.1
日均运行闸次=24×60/90
16.0
6.1
目前ꎬ三峡—葛洲坝枢纽水域两坝间供物流周转的码头数量极少ꎬ统计数据显示ꎬ2018年葛洲坝枢纽共通过48425艘次船舶ꎬ其中45202艘次为连续通过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枢纽的船舶ꎬ仅通过葛洲坝一坝的船舶数量仅为3223艘次ꎬ仅占总过闸量的6.66%ꎮ船舶9成以上有通过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两坝的需求ꎬ自三峡船闸运行以来ꎬ长江三峡通航管理机构对过坝船舶实施统一调度ꎬ两坝通航建筑物匹配运行ꎬ三峡两线船闸和葛洲坝三座船闸的通过能力基本一致ꎮ
2 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指标测算
葛洲坝船闸一、二号船闸平面尺度与三峡船
闸相当
[7]
载系数和运量不均匀系数在优化后可实现与三峡ꎬ通航天数、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船舶装
船闸一致ꎮ
2.1 指标的计算方法«闸次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ꎬ按照实际情况分析»中提出一次过闸时间
ꎬ闸次间隔时2.间计算方法如下1.1 单向运行ꎮ
单向运行条件下ꎬ船舶单向过闸ꎬ单级船闸每
运行1个来回ꎬ则通过1个有载闸次的船舶ꎮ闸次运行间隔时间(T)即一次过闸时间ꎮ
T=T:T1=4t1+t2+2t3+t4+2t式中5
(2)
关门时间1为单向一次过闸时间ꎬminꎻtꎬminꎻt1为开门或minꎻt2为单向第一个船队进闸时间ꎬ
3为闸室灌水或泄水时间ꎬminꎻt0
4为单向第17第一个船舶队出闸时间ꎬminꎮ
T=
T2
=2t1+t′2+t3+t′4+2t5 t、t2
(4)
13主要与船闸设备运行状况及船闸运行方式相关ꎬ合称为设备总时间(含闸室灌水或泄水时间ꎬ下同)ꎬ一般变化不大ꎬ可视为一个常数ꎻt结地点2、t4、t′2、、速度控制t′4、t5的取值与船舶(队)选择的进闸集、进闸及移泊时的船队数量相关ꎬ合称为船舶总时间ꎮ闸次间隔时间为
T=T式中minꎮ
:Te+Ts
(5)
e为设备总时间ꎬminꎻTs为船舶总时间ꎬ2.2 设备总时间(Te)
通过对式(2)、式(4)指标相比较ꎬ单向每运行一个有载闸次ꎬ设备设施需要增加一个“倒空闸”设备运行环节和一个闸次的水量消耗ꎬ即双向运行每一有载闸次ꎬ可以将设备总时间缩短到单向运行的一半ꎮ据此初步判断葛洲坝船闸采用双向运行的通过能力将高于单向运行ꎮ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单向通过能力系指客、货运量多的方向的通过能力”ꎬ单级船闸的设计通过能力ꎬ一般按照双向运行进行核算ꎮ
近年来ꎬ三峡通航管理部门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船闸运行条件ꎬ使得人字门启闭时间、输水时间总体达到设计水平ꎮ单向运行时每一闸次其设备总时间约为40minꎬ双向运行约20minꎮ设备总时间有所缩短ꎬ但还需重点分析双向运行由于待闸点的变化延长较单向运行带来的船舶总时间增加带来的影响ꎮ2.3 船舶总时间(Ts)
船舶总时间与进闸的距离、平均速度、进闸及2.移泊时的船舶或船队数量相关3.1 船舶进船闸距离ꎮ
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ꎬ三峡及葛洲坝船2019年第3期
齐俊麟: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船海工程第48卷
闸船舶、船队进出闸运行距离可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ꎮ
1)单向过闸ꎬ进闸为船舶、船队的船艏自引
2艘40m趸船供船舶进闸待闸ꎬ缩短了船舶进闸距离ꎮ因环保要求ꎬ下游设置靠船设施辅助进闸的难度大ꎬ即引航道内没有合适的供双向运行的停靠设施ꎮ因此ꎬ实施双向运行时ꎬ为保障船舶在引航道内安全航行ꎬ需要前一闸次船舶全部驶出闸室并进入安全航行状态后ꎬ下一闸次的进闸船舶方可调度依次进闸ꎮ由于一号船闸通航流量流态条件较差ꎬ为保障安全ꎬ进闸船舶一般在引航道以外水域等待ꎬ待前一闸次船舶全部驶出大江引航道后方可进入引航道ꎬ增加了双向运行的船舶进出闸时间ꎮ目前ꎬ葛洲坝一号船闸单向运行时闸次间隔时间为90minꎬ由运行上行闸次换向为运行下行闸次ꎬ每次换向需要另外增加闸次间隔时间约30minꎻ反之一号船闸由运行下行闸次换向为运行上行闸次ꎬ每次换向需要另外增加闸次间隔时间约60minꎻ均超出了双向运行设备总时间节约的20minꎮ双向运行时每天运行闸次数量15~16个ꎬ因此ꎬ葛洲坝一号闸宜以单向运行为主ꎬ基本匹配三峡一线船闸运行ꎮ
葛洲坝三号船闸以双向运行为主ꎬ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初步计划拆除葛洲坝坝三号闸ꎬ因此ꎬ重点分析葛洲坝二号船闸不同运行条件下的进闸距离ꎮ
2)葛洲坝二号船闸单向运行进出闸距离ꎮ二号船闸参考布置图见图2ꎮ
采取工程措施延伸葛洲坝二号闸船闸上、下游导航墙长度ꎬ使得导航墙段可以供一个闸次的船舶进闸停靠ꎬ则单向运行条件下船舶可以在为10~11个ꎬ而单向运行日运行闸次数则可达到
三峡通航管理部门的主动努力下ꎬ在上游设置了
航道停靠位置(导航墙)至闸室内停泊位置之间的距离ꎻ出闸为船舶、船队的船艉自闸室内停泊位置至闸门外侧边缘的距离ꎮ
2)双向过闸ꎬ进闸为船舶、船队自引航道停
靠位置(靠船墩)至闸室内停泊位置之间的距离ꎻ出闸为船舶、船队自闸室内停泊位置至靠船建筑2.3.2 葛洲坝船闸不同运行模式下进出闸距离物之间的距离ꎮ
目前三峡船舶过闸有依次过闸和成组同步移
泊两种组织方式ꎮ依次过闸是指船舶根据船闸调度指令按照顺序各自驶入及驶出船闸ꎻ成组同步移泊是指船舶根据船闸指令和闸室排档图ꎬ两两并排同步启动ꎬ同步驶入、驶出船闸ꎻ成组同步移泊方式下ꎬ同步并排行驶的2艘船舶过闸组织上可视为一个船队整体进、出闸ꎮ图见图1ꎮ
1)葛洲坝一、三号船闸情况ꎮ一号参考布置
图1 葛洲坝一号船闸参考布置示意
葛洲坝一号船闸上下游均无靠船墩设施ꎬ在
图2 葛洲坝二号船闸参考布置示意
导航墙待闸ꎬ船艏距离闸首约50mꎬ船闸闸首长约50mꎬ船艏进入闸室的距离按照船闸集泊长度计为266mꎬ因此进闸距离约为366mꎮ
出闸距离包括船首在闸室内的剩余距离、另
一侧闸首长度以及船舶总长ꎬ根据船型主尺度系列规定ꎬ未来船舶总长将提高至130mꎬ剩余距离为280-266=14mꎬ闸首长度50mꎬ即出闸距离约为194mꎮ即单向运行条件下船舶进出闸总距
171
2019年第3期
齐俊麟: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船海工程第48卷
离为560mꎮ
双向运行条件下船舶必须在靠船墩待闸ꎬ以上行为例ꎬ下游第一个靠船墩到下闸首距离683.7m(上游600m)ꎬ闸首长度50mꎬ船首进入闸室距916m)ꎮ出闸距离包括船艏在闸室内的剩余距上游靠船墩到上闸首距离600m(下游683.7m)ꎬ靠船墩长度200mꎬ即上行出闸距离994m
离266mꎬ因此上行进闸距离约为999.7m(下行
3)葛洲坝二号船闸双向运行进出闸距离ꎮ
式过闸ꎬ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受限水域效应和船间效应加剧ꎬ对操纵影响进一步加大ꎮ为保障安全ꎬ船舶同步移泊的航速会进一步下降ꎬ观测情况显示ꎬ进出闸平均速度甚至降至0.5m/s以下ꎬ远不及按序依次过闸方式下的效率ꎮ因此双向运行不具备成组同步移泊的条件ꎬ仅采用按序依次过闸的方式ꎮ闸室内共4艘船舶ꎬ进闸及移泊过程中各有3个间隔时间(13min)ꎬ即:2t5=26minꎮ
3)船舶总时间ꎮ每一有载闸次运行过程中ꎬ
离14m、另一侧闸首长度50m、船舶总长130m、
还需要另外考虑首尾船舶解系缆(解缆、系缆各(下行出闸距离包括船艏在闸室内的剩余距离1077.7m)ꎮ
、另一侧闸首长度以及船舶总长ꎬ根据船型主尺度系列规定以及新通道船型尺度研究情况ꎬ未来船舶50总长将提高至130mꎬ剩余距离为14mꎬ闸首长度
下船舶进出闸总距离为mꎬ即出闸距离约为1941993.mꎮ7即双向运行条件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4)进出闸期间船舶、“船复杂条件下三峡船闸队前mꎮ
后安全距离.ꎮ通过能力提升技术研究”成果显示ꎬ进闸过程中前后两排船舶+L(船队)纵向间距应大于0.5×(L12)(L1、L2分别为前后排船舶(船队)船长ꎬ即1
2.个平均船舶3.3 船舶速度(船队)长度)ꎮ
现行通航管理办法[8]规定ꎬ进出船闸的航速
不得超过1.0m/sꎮ双向运行条件下ꎬ为保障船舶进出闸不因航路交叉引发的安全事故ꎬ进闸停靠点选定在靠船墩ꎬ距离闸室较远ꎬ考虑到加速及减速的距离较短ꎬ其进出闸过程靠船墩至闸首之间的水域平均速度1m/s取ꎬ船舶驶入闸首、通过闸室、直到从另一侧闸首驶出的过程(约380m)中平均速度将降至0.5m/sꎬ综合全过程ꎬ取平均速度0.9m/sꎮ
单向运行条件下ꎬ船舶停靠点选定在导航墙2.进闸位置离闸室很近3.4 船舶总时间
ꎬ平均速度0.5m/sꎮ
近年来ꎬ三峡船闸和葛洲坝一、二号船闸的平
均每闸次通过的船舶艘数约为4艘ꎬ理论测算船舶时间每闸次的船舶数量取4艘ꎮ
船舶大型化[9]带来了惯性大、舵效差、减速困难和受风、流、水深的影响突出等操纵难题ꎬ船闸水域为内河航道中的典型受限水域ꎬ双向运行船舶进闸点远离闸室ꎬ如果采用成组同步移泊方172
按1min计)ꎬ不同运行模式及过闸组织方式下船舶总时间计算见表2ꎮ
表2 舶总时间计算表
min运行
方向进闸出闸模式过闸组织
t12.2t间隔2解系206.4t单向
运行
--
47
5缆
合计
同步移泊8.66
2.0029.32
双向上行
依次进出-12.18.205118.6.474126.26.00002.2.000046.64.67
92运行下行
-
16.9619.9626.002.0064.92
闸 ꎬ船舶总时间约为单向运行模式下30ꎬ船舶成组同步移泊方式过minꎬ如果实际过闸船舶总25长达不到~30min130之间mꎮ则船舶总时间将会更短采用牵引ꎬ预期在
[10]进出闸、船舶自适应跟随操纵进出闸等技术实现船舶整体成组同步移泊ꎬ则单向运行模式下ꎬ船舶、船队进闸及出闸间隔时间(t望进一步缩短到5)有望缩短到23min左右0minꎬꎮ
则船舶总时间有2.4 葛洲坝船闸闸次间隔时间及日运行闸次
将上节分析所得的数据代入式(5)ꎬ计算结果见表3ꎮ
表3 葛洲坝二号船闸日均运行闸次测算表min运行间隔日均运模式方向过闸组织船舶总设备总
时间时间时间行闸次单向-依次进出16.运行
-双向上行-
同步移泊46.6740整体成组
29.324086.69.6763
3220.62-64.23
922040
84.9222.7716.8696运行下行
-
64.922084.9216.96
二号闸船闸上 从测算结果来看、下游导航墙长度ꎬ通过工程措施延伸葛洲坝ꎬ单向运行条件下采用成组同步移泊过闸方式ꎬ葛洲坝二号闸闸次间隔时间约为70minꎬ日运行最高21闸次ꎮ如果实际过闸船舶总长不到130mꎬ闸次运行间隔时间约为65~70minꎬ日均运行闸次数较目前存在
2019年第3期
齐俊麟: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表5 单向运行闸次间隔时间统计表
闸次运行观测闸间隔时间T/min次数量65<T≤7070<T≤8080<T≤8590<T≤100T>10085<T≤90T≤65
1119931243
平均间隔最大值时间/min/min63.0068.3675.8482.5688.00109.0895.25
647080859012499
船海工程
第48卷
提高3~4个的可能ꎮ
通过技术研发及创新ꎬ采取硬布线牵引或船舶自适应跟随操纵等牵引技术实现船舶整体成组同步移泊方式进出葛洲坝二号闸ꎬ日均运行闸次数将可进一步增加ꎮ
双向运行条件下ꎬ葛洲坝二号闸闸次间隔时间约为84.9minꎬ日运行最高17闸次ꎮ
最小值/min626672818610393
3 葛洲坝船闸运行实绩
根据葛洲坝二号船闸实际运行情况2018年3月份以来ꎬ长江三峡通航管理机构
ꎬ组织对葛洲坝二号船闸单向运行与双向运行方式闸次间隔时间进行了统计分析ꎬ共详细记录了93组船舶进出61葛洲坝二号船闸的过闸时间记录组ꎬꎬ其中单向运行
3.1 双向运行情况
双向运行32组ꎮ双向运行船舶待闸点为靠船墩ꎬ与理论计算选取点一致ꎬ船舶过闸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多ꎬ4船舶依次按序驶入或驶出船闸ꎬ每闸次约可安排
况见表-6艘船舶4ꎮ
ꎬ共观测了32个闸次的双向运行情表4 双向运行闸次间隔时间统计
序号每闸次观测平均间隔最长时最短时船舶艘数
闸次数时间/min间/min间/min1245101892.96.4010578综合3
4.6
81324
98.1112295.2522
10483122
9078
95. 闸船舶艘次为22统计显示minꎬ推算日运行ꎬ观测双向平均闸次间隔时间为4艘的闸次15.101闸次个ꎬ平均闸次间隔时ꎮ其中ꎬ一次过间92.4minꎬ推算日运行15.6闸次ꎬ最长闸次间隔时间为105minꎬ最短时间为78minꎮ按照运行原理双向运行的闸次间隔时间无法有效缩短3.2 单向运行情况
ꎮ单向运行船舶在导航墙待闸ꎬ与理论计算选取点一致ꎬ船舶进出闸采用成组同步移泊方式ꎬ每闸次安排4艘船舶通过ꎬ共观测了61个闸次的单向运行情况见表5ꎮ
采用成组同步移泊方式进出闸ꎬ葛洲坝二号船闸的平均闸次间隔时间为17.14383.2minꎬ日运行为闸次闸次67.21ꎬ占观测闸次数量的ꎮ其中ꎬ闸次间隔时间70min以内的minꎮ闸次间隔时间23%85ꎬmin平均间隔时间以内42闸
综合6183.161246274.次ꎬ4接近观测闸次数量的minꎮ闸次间隔时间7070%minꎬ平均间隔时间为是船舶长度偏长ꎬ葛洲坝二号闸导航墙长度不足以上的主要原因ꎬ
不能满足停靠一闸次的4艘船舶ꎬ后2艘船舶不能直接从导航墙进闸ꎬ不能达到完全同步移泊过闸的效果ꎬ导致效率下降所致ꎮ
通过工程措施和采取合理的过闸组织模式ꎬ葛洲坝二号船闸单向运行每天运行闸次数量有比现在增加3~4个的可能ꎮ
4 日运行 两坝枢纽匹配运行分析
当前16ꎬ以每闸次闸次ꎬ两线船闸合计日运行4艘船舶为例ꎬ三峡每线船闸32闸次ꎮ
综合观测分析情况ꎬ葛洲坝船闸双向运行时ꎬ二号船闸日运行15.6闸次ꎬ葛一号闸运行仅10~11闸次ꎬ两座船闸日运行闸次数合计约26闸次ꎬ无法与三峡船闸实现匹配运行ꎻ葛洲坝船闸单向运行时15~16ꎬ二号船闸日运行闸次ꎬ两线船闸合计日运行可超过17.4闸次ꎬ一号闸日运行次ꎬ可以匹配三峡船闸通过能力ꎮ近阶段ꎬ葛洲坝32闸
一、二号船闸宜采用单向运行为主的方式匹配三峡两线船闸运行ꎮ
5 结论
时ꎬ如采取改造三号船闸并建设两线大船闸匹配1)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选择左岸方案
三峡双线新通道ꎬ应充分考虑三号船闸取消后ꎬ对其通过能力的补偿ꎬ可采取加长葛洲坝枢纽航运扩能工程中一线船闸的长度“ꎬ闸方式来补偿统一调度、联合运行并通过两坝船闸ꎮ
”和实施船舶同步移泊进出的进一步研究2)加强对船舶过闸同步移泊条件技术实施
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长船闸上
173
2019年第3期
齐俊麟:三峡—葛洲坝船闸通过能力分析及扩能工程对策
船海工程第48卷
下游导航墙长度ꎻ对船舶进出闸自适应跟随或硬布线牵引等船舶整体进出闸牵引技术进行研究ꎮ
3)单级船闸在上下游船舶不积压运行条件
[4]交通部.船闸设计规范:JTJ305—2001[S].北京:人民[5]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6]张义军.船舶过闸组织方式对三峡船闸运行效率的[7]长江航务管理局.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8]交通运输部.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办法[9]高嵩ꎬ纪永波ꎬ骆义ꎬ等.我国内河船型发展相较于航[10]齐俊麟.机械牵引协助船舶进出船闸[J].船海工
程ꎬ2017(4):215 ̄219.
道发展的优越性分析[J].水运管理ꎬ2015(3):9 ̄13.[Z].北京:交通运输部ꎬ2016.
规程[Z].宜昌: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ꎬ2018.影响[J].中国水运ꎬ2015(3):48 ̄50.闸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武汉ꎬ1994.交通出版社ꎬ2001.
下ꎬ应以双向运行方式为主ꎬ以减小船闸设备设施运行的损耗ꎮ
参考文献
[1]王作高ꎬ等.船闸设计[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ꎬ[2]谈建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研究[J].港口科技ꎬ[3]姚育胜.对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前期工作中几个涉
78 ̄83.
2014(8):40 ̄43.1992.
航问题的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ꎬ2017(9):
AnalysisofPassingCapacityofThreeGorges ̄GezhouDamShip ̄lockand
MeasuresforCapacityExpansionProject
capacityofsingle ̄stagelockunderdifferentoperationmodesandorganizationmodesofshiplockswasmeasured.Combiningwithoperationpracticeverificationꎬtheprincipleofmaximumcapacityofsingle ̄stagelockandcontinuousmulti ̄stagelockinone ̄wayoperationwasdiscussedꎬwhichishelpfultothedecision ̄makingon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ofthenewwaterwayservicechanneloftheThreeGorgesprojectandthenavigationexpansionprojectofGezhouDamproject.
Keywords:ship ̄lockꎻtrafficabilityꎻintervaltimeoflockꎻoperationmode
Abstract:Byanalyzingtheworkingprincipleoftheship ̄lockꎬthemainindicatorsofthecapacityoflockwasexploredꎬthe
(AdministrativeBureauofChangjiangThreeGorgesNavigationꎬYichangHubei443002ꎬChina)
QIJun ̄lin
(上接第168页)
[4]VIRGINLN.Thenonlinearrollingresponseofavessel
includingchaoticmotionsleadingtocapsizeinregularseas[J].AppliedOceanResearchꎬ1987ꎬ9(2):89 ̄95.[D].Hamburg:TechnicalUniversityHamburgꎬ2008.[5]KRUGERSꎬKLUWEF.Asimplifiedmethodfortheestima ̄[6]WOJCIECHWAWRZYNSKIꎬPRZEMYSLAWKRATA.
AppliedMechanics.2016ꎬ54(4):1329 ̄1343.
[7]HANSCHꎬDAVIDL.Theeffectofshallowwateronroll[8]吴昊ꎬ林焰.基于稳定性理论的张力腿平台横摇固有[9]杜嘉立.船舶原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ꎬ[10]陈红霞ꎬ华锋ꎬ袁业立.中国近海及临近海域海浪的
24(4):407 ̄415.2016.
周期分析[J].船舶力学ꎬ2017ꎬ21(7):842 ̄855.valArchitectsandMarineEngineersꎬ2016ꎬ123:340 ̄354.dampingandrollingperiod[J].Transactions ̄SocietyofNa ̄
tionofthenaturalrollfrequencyofshipsinheavyweatherMethodforship′srollingperiodpredictionwithregardto
non ̄linearityofGZcurve[J].JournalofTheoreticaland
季节特征及其时间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ꎬ2006ꎬ
DeterminationoftheNaturalRollingPeriodforYUKUNShip
(NavigationalCollegeꎬDalianMaritimeUniversityꎬDalianLiaoning116026ꎬChina)
HUANGGangꎬXINGSheng ̄wei
icalformulaandthemethodofrealshipmeasurementrespectively.Therewasa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heresultsofthetwoofrollcanonlybeobtainedbythemethodofrealshipmeasurement.
Keywords:YUKUNshipꎻnaturalrollingperiodsꎻsynchronousrollingzoneꎻinitialstability
Abstract:ThenaturalrollingperiodofYUKUNshipunderdesignedloadconditionwasdeterminedbythetraditionalempir ̄
methods.AnalysisshowedthatthespecialstructureofYUKUNshipisthemainreasonforthedifferenceꎬandthenaturalperiod
1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