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行火星科学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个月”指的是时刻
B.“7月23日12时41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天问一号”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位移大小就是其运行轨迹的长度 D.研究“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的轨迹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 2.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急刹车时的汽车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 B.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C.高速行驶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汽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
3.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到达最高点前的最后一秒内和离开最高点后的第一秒内( ) A.位移相同 B.加速度相同 C.平均速度相同 D.速度变化量方向相反
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平行于桌面的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一个重为8N的物体B,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N.要使A静止,需要对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则拉力F的取值范围为( )
A.08N B.4N8N C.4N12N D.8N12N
5.一两岸平行的河流,宽为300m,水流速度大小为3.5m/s.一汽艇从岸边的某点渡河,渡河过程中保持船头指向与河岸下游夹角为53.已知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7.5m/s,(已知
sin530.8,cos530.6)则汽艇渡河的时间为( )
A.30s B.40s C.50s D.60s
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s末加速度反向 B.5s6s内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C.8s末离出发点最远 D.前6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来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先保持手指和钩码静止,感受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然后设法使钩码上下振动的同时手指保持静止,感受压力的变化,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重时钩码所受重力增加 B.钩码下降到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C.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逐渐增大时,钩码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D.橡皮筋对手指的压力逐渐减小时,钩码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8.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补偿阻力后,用槽码的重力代替细线的拉力,通过分析可知,这种代替是有误差的.若槽码的质量m与小车质量M满足M10m,槽码牵引小车加速运动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与槽码重力差值的绝对值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
1111mg B.mg C.Mg D.Mg 1011101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t5s时,两图线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做加速运动 B.乙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5s时,甲质点的速度大小为0.6m/s D.08s内乙质点的位移大小为6m
m24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kg、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用
两个大小为F1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40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0N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11.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一个质量为2m的物块A,物块A静止后弹簧长
22度为l1;若在物块A上端再放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静止后弹簧长度为l2,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范围内,则(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mgmg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l1l1l2C.弹簧的原长为3l12l2 D.弹簧的原长为3l12l2
12.如图所示,一渔民欲把重力均为G的虾笼A、B从水中缓慢拉出,此时虾笼A已被拉出水面,虾笼B还未完全拉出水面,轻质绳索1、2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60和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索1上的拉力大小等于3G B.绳索2上的拉力大小等于G C.水对虾笼B的作用力等于
G D.水对虾笼B的作用力等于G 2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某同学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其中d113.10cm、d227.44cm、d343.02cm、d459.84cm、d577.90cm、
d697.20cm.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4.(8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在圆形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在桌子边缘安装三个光滑的滑轮,其中滑轮P1固定在桌子边,滑轮P2、P3可沿桌边移动.第一次实验中,步骤如下:
A.在三根轻绳下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并使结点O静止;
B.在白纸上描下O点的位置和三根绳子的方向,以O点为起点,作出
三个拉力的图示;
C.以绕过P2、P3绳的两个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作出O点为起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D.检验对角线的长度和绕过P1绳拉力的图示的长度是否一样,方向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1)这次实验中,若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2m,另一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为3m,为使节点O保持静止,则第三根绳挂的钩码质量一定大于________且小于________.
(2)第二次实验时,改变滑轮P2、P3的位置和相应绳上钩码的数量,使结点平衡,绳的结点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与第一次实验中白纸上描下的O点重合.实验中,若桌面不水平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的结论.
15.(8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为8m/s,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求:
2(1)汽车刹车后3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刹车后5s内的位移大小.
16.(8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竖直墙,现将一小球以v06.0m/s的速度,从离地面高H5.0m的A点水平抛出,小球撞到墙上的B点,B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1.8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求:
2
(1)小球到达B点时速度v的大小; (2)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s.
17.(14分)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C点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AB垂直于BC,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C点,最后在D点停止.滑块与斜面和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v的大小; (2)BD的长度x(结果用和h表示).
18.(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一个长方体形空铁箱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匀加速运动,铁箱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45.这时铁箱内一个质量为m1kg的木块恰好能静止在左侧壁上.木块与铁箱内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g10m/s.求:
2
(1)铁箱对木块的支持力FN的大小; (2)水平拉力F的大小;
(3)减小拉力F,经一段时间,木块沿铁箱左侧壁落到底部且不反弹.当铁箱的速度为v8m/s时撤去拉力F,又经t1s的时间,木块沿铁箱底部从左侧壁滑到右侧壁处,则铁箱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2 A 3 B 4 C 5 C 6 D 7 B 8 B 9 AD 10 BD 11 BC 12 ABD 13.(6分)1.87 1.24(每空3分)
14.(8分)(1)m 5m (2)不必 不会(每空2分) 15.(8分)解析:
(1)由运动学公式vv0at (2分) 解得v2m/s (1分)
(2)设汽车的刹车时间为t0,则v0at0 解得t04s (1分) 因此,5s内位移就是运动的总位移.
由运动学公式v202ax (2分)
解得x16m (1分) 16.(8分)解析:
(1)小球由A点到B点做平抛运动,v2y2g(Hh) 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vv220vy (1分)
解得v10m/s (1分) (2)设小球由A到B运动的时间为t,则
Hh12gt2 (2分) sv0t (1分)
解得s4.8m (1分) 17.(14分)解析:
(1)滑块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mgcosma1 1分) (2分) 2分)
(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a12h (2分) sin解得vcos2gh1 (2分)
sin(2)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a2 (2分)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22a2xCD (2分)
由几何关系可得xhBCtan (1分) xxBCxCD (1分)
解得xh (2分)
18.(16分)解析:
(1)对木块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mgFf (2分) 又因Ff2FN (2分) 解得FN40N (1分)
(2)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Nma (2分)
对铁箱和木块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1(Mm)g(Mm)a 解得F222.5N (1分) (3)撤去拉力F后,木块相对铁箱滑动.
对铁箱由牛顿第二定律1(Mm)g2mgMa1 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2mgma2 (1分) 铁箱减速时间为tv0a1.6st1s,木块到达箱右端时,铁箱未停止.1经t1s木块比铁箱向右多移动的距离L即为铁箱的长度.
Lvt12a212tvt2a21t (2分)
(2分) 1分) (1分) ( 解得L1.25m (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