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说明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3施工方案内容
3.1 施工项目及现场负责人 3.2 施工等级及配合单位 3.3 施工作业内容 3.4 施工地点及工期安排 3.5 影响及限速范围 3.6 设备变化 3.7 施工准备及流程 3.7.1 管线调查 3.7.2 机械准备 3.7.3 施工人员配置 3.7.4 施工机械设备 3.8主要周转材料 4组织机构
4.1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计划安排 4.2各工序分配时间 5施工方法及工艺 5.1支墩施工
5.2线路加固及顶进施工工艺 5.2.1 D24m便梁施工前准备 5.2.2 D24m便梁架设 5.3顶进施工 5.3.1 施工准备
.\\
111112121313131414
532挖土与运土 533顶进作业 5.3.4测量观测
5.4八字墙及附属工程施工 5.5路基注浆加固 5.6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6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7安全关键卡控表 8夜间施工措施
9无缝线路地段防胀轨跑道措施 10质量保证措施
10.1顶进过程中的箱身纠偏措施 10.1.1箱身方向左右偏差调整的方法: 10.1.2纠正箱身“抬头”方法 10.1.3纠正箱身“扎头”的方法 11应急预案
11.1顶进施工应急预案
11.2铁路既有线工程塌方应急预案 11.3防洪汛期及应急措施 11.3.1 实行防洪领导负责制 11.3.2 汛期施工安全 11.3.3 汛期行车安全 11.3.4 制定防洪应急措施 11.3.5 加强管理、落实防洪措施 12施工防护办法
12.1现场设防护员和车站设驻站联络员
12.2配备防护备品
.\\
14 14 14 15 15 15 15 16
17 18 18 18 19 19 19 19 21 21 22 22 22 22 23 23 23 24
.\\
12.3封锁施工防护
12.4慢行施工防护
24 24 24 25
13放行列车条件 14验收安排
.\\
F
穿铁路框构顶进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顶进框构桥设计图》及相关资料。
2、《关于印发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铁办 [2012]280 号)
3、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 《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
5、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1-2009 TB10302-2009
TB10303-2009) 6、《集通铁路集团公司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7、《集通铁
路集团公司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概述 1、大板至林东段为改建铁路集宁至通辽线的一部分,起自大板站 K600+000自西向东经大板、宝木吐、沙沁塔拉、查干哈达、达日其嘎至林东 K692+200既有线路全长92.534km,扩能改造后全长92.428km,其中双线绕 行23.273km,左线单绕1.415km,沿既有线左侧增二线67.74km。
2、集通线林东至查布嘎段起自巴林左旗林东站站前
K692+20Q出站后双
线绕行至乌尔吉沐沦河,之后线路沿既有线左侧增建二线,既有线局部改建或 线路双线绕行,经衙门庙、刘家店、小坑进入阿鲁科尔泌旗小兴隆地,至本段 设计终点查布嘎站站外 K762+000既有线长69.798km,扩能改造后,线路长 度68.455km,其中双线绕行24.255km;沿既有线左侧增二线 41.20km;沿既 有线右侧增二线3km 3、框构桥全部为顶进施工,其结构形式为钢筋砼框架,与既有铁
路方向 交角及结构尺寸如下:
里程 号 1 2 结构形 式 框构涵 框构涵 跨度 I与铁路夹 角 1-4m 1-5m 90° 90° 顶板厚 度 0.35 0.42 底板厚I墙身厚 度 0.4 0.52 度 0.4 0.38 净高 6.6m 6.3m 桥距轨底 咼度 0.9m 0.9m K621+861 K631+404
.\\ 3 4 5 6 7 8 9 10 K636+110 K643+189 K643+965 K708+500 K721+373 K726+300 K732+850 K735+302.5 K742+242.5 框构涵 框构涵 框构涵 框构桥 框构桥 框构桥 框构桥 框构桥 框构桥 1-5m 1-5m 1-5m 1-10m 1-8m 1-8m 1-8m 1-5m 1-5m 90° 90° 90° 90° 49.8 ° 90° 90° 90° 90° 0.42 0.42 0.42 0.75m 0.6m 0.6m 0.6m 0.42 0.42 0.52 0.52 0.52 0.8m 0.7m 0.7m 0.7m 0.52 0.52 0.38 0.38 0.38 0.8m 0.7m 0.7m 0.7m 0.38 0.38 6.6m 6.3m 6.6m 5.95m 6.3m 6.6m 6.6m 4.8m 4.8m 0.9m 0.9m 0.9m 0.9m 0.9m 0.93m 0.93m 0.9m 0.9m 11 4、框构桥顶面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作为防水层,并铺设 5cm厚 聚丙烯纤维C40混凝土为保护层,边墙外侧涂热沥青 2遍。 3施工方案内容
3.1施工项目及现场负责人
1、施工项目:框构桥顶进、线路加工、支墩施工等。
2、现场负责人:陈宗将(指挥长)、朱家坤(项目经理)、郭勇(项目 经理)、万继庚(项目经理) 3.2施工等级及配合单位
1、施工等级:m级 2、架梁及拆梁封锁时间分别为120分钟,施工等级为m级,施工期间需
工务部门配合(通信、水电、电务监管)。 3.3施工作业内容
本工程架设和拆除D梁每个封锁点为120分钟,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架 设D型便梁前,将两台75吨或1台130t汽车吊停放在线路一侧,距离线路中 心10米处,在封锁前提前将纵梁吊至线路侧既有路基坡脚处,横向钢枕分别 放置既有线路侧摆放至矩钢轨边缘 3m处,待到达封锁点后,适当调整轨枕间 距,将多出的枕木抽出,塞入横梁时要对准主梁连接板并定位,同时上好扣件, 垫好橡胶轨垫。在顶进施工及回填工作完成后
,将恢复线路准备工作做好,
每一个顶进框构分三次封锁,人工配合汽车起重机,将D型便梁依次从既有线 上拆除下来,抽出钢枕并适当调整轨枕间距,补充相应轨枕和足量道砟,待恢 复性捣固完成后恢复通行列车。
.\\
3.4施工地点及工期安排
序 号 1 里程 K621+861 跨度 1-4m 工序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施工日期 4.15-4.25 4.16-5.27 5.28-5.30 5.20-5.31 5.20-6.27 6.28-6.30 6.01-6.10 5.20-6.30 7.01-7.03 7.05-7.15 6.20-7.28 7.29-7.31 7.16-7.26 6.20-7.31 8.01-8.03 4.15-4.25 4.16-5.31 6.01-6.04 人员 10 30 40 10 30 40 10 30 40 10 30 40 10 30 40 10 30 40 机械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备 注 2 K631+404 1-5m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3 K636+110 1-5m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4 K643+189 1-5m 顶进 涵洞预制 顶进 5 K643+965 1-5m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6 K708+500 1-10m 7 K721+373 1-8m 已完 已完 4.25-4.28 30 40 8 K726+300 1-8m 已完 4.20-5.31 6.06-6.10 5.10-5.15 4.16-5.31 6.11-6.13 30 40 10 30 40 9 K732+850 1-8m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10 K735+302.5 1-5m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支墩 涵洞预制 顶进 已完 已完 4.20-4.25 5.17-5.27 5.01-6.15 6.16-6.19 40 10 30 40 11 K742+242.5 1-5m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混凝土罐车4辆、吊车1辆、运输车1辆 挖机1台、装载机1台、运输车4辆 3.5影响及限速范围
顶进涵顶进施工时限速45km/h,施工完成恢复性捣固第二次施工结束后, 第一列限速80km/h,其后恢复常速。慢行范围:见10.4慢行施工防护
1、支墩施工
影响范围:施工地点两端各50m。
限速范围:施工期间限速45km/h,施工结束后恢复正常。 2、D梁架设施工
影响范围:区间线路封锁。
限速范围:施工结束后限速45km/h至下次封锁前。 3、D梁拆除施工
.\\
影响范围:区间线路封锁。
限速范围:线路开通后,第一列限速 35km/h,第二列限速45km/h不少于 4h,以后限速60km/h至下次封锁前,开通后首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4、线路恢复捣固
影响范围:区间线路封锁。
限速范围:线路开通后,第一列限速 60km/h,第二列限速80km/h,其后 线路恢复正常,开通后首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3.6设备变化
对既有线设施无影响,施工完成线路开通后线路正常运行。 3.7施工准备及流程 3.7.1管线调查
施工前与各相关站段一同调查既有通信、 信号、光、电缆的准确位置及用 途,查明管线的走向、产权、位置,对施工有影响的管线及时进行迁改,对于 不能迁改的光、电缆全部采用槽钢架空保护,待施工完毕后将光、电缆全部放 入相应电缆槽中。 3.7.2机械准备
机械设备根据施工计划有序进场,并保证各部位按施工计划到位(施工单 位已调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施工中对于个别重型和大型机械选择合适的 道路运输至现场。机械进场后对机械彻底检修,保证施工期间机具性能的完好。 3.7.3施工人员配置
表3-1主要人员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种 施工总负责人 现场负责人 驻站联络员 专职防护员 安全员 技术员 领工员 线路工 人数 1 1 3 12 2 4 2 3 现场职责 现场总负责 现场负责、指挥大型机械操作 驻站联络、登销记等 现场接车、防护等 现场检查、巡检等 备注 观测框构桥顶进时中线和水平偏差 按要求安排各工序施工 列车经过检查轨道线路
.\\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木工 钢筋工 混凝土工 电焊工 电工 司机 移动顶铁及千斤顶 千斤顶操作手 挖孔桩 专业安装工 其他 8 15 8 5 1 3 20 2 10 30 5 135 负责框构桥模板安拆 钢筋加工及安装 负责浇筑支撑墩、框构桥混凝土 负责电焊及氧炔切割 负责现场安全用电 负责吊车、泵车操作 负责框构桥顶进 负责框构桥顶进 负责支撑桩、防护桩开挖下方钢筋笼 负责线路架空及箱梁框构桥顶进 负责现场文明施工及夜间巡查 合计 3.7.4施工机械设备
表3-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机械名称 挖机 挖机 发电机 水泵 自卸汽车 油泵 千斤顶 液压起道机 装载机 型号规格 220型 60型 200GF/125KW 2.5KW 黄河JN CLSG5012 320t QB-20 ZL50 数量 1台 1台 1台 4台 5辆 2套 6套 3台 1台 2套 1套 1套 用于施工部位 基坑开挖、顶进桥身挖土 顶进桥身挖土 停电备用及现场发电 基坑 基坑 顶进 顶进 线路加固 备注 框构桥出土 气割设备 检查线路设备 注浆机 12 框构桥两侧 3.8主要周转材料
表3-3
序号 1 2 3
主要周转材料数量表
单位 根 根 套 数量 名称 24mD便 梁 枕木 钢枕 型号 L=24m L=2.5m L=4.95m 备注 2 30 37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钢枕 顶铁 竹胶板 碗扣立杆 碗扣立杆 碗扣立杆 横杆 钢管 顶底托 方木 密目网 扣件 24mD型 梁 套 套 37 6 340 1312 328 164 3320 250 1312 385 150 1000 按照顶进30m配 1.22*2.44*1.2cm L=2.8m L=2.4m L=1.8m L=0.6m L=6m L=0.6m 10cm*15cm*4cm 块 根 根 根 根 根 根 根 m2 个 4组织机构
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为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及环保目标的实 现,集通复线项目经理由陈宗将担任,下设项目书记、项目总工、项目安全总 监、分部经理、分部书记、分部总工、分部副经理、分部安全总监各
1人。项
目分部设五部二室,对工程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承担部门各项业务 工作。
图4-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J分安质长分祁工经祁祁长 分部奈合》公主任 分祁财务祁祁 分部物资机械部分部试验室主任 ^ r孔桩施
工班组
吐构桥预 制班组
线路架 空班组 框构桥顶 进班组
1 项目经理:陈宗将 -------------------------------- 1 书记:邹贝宏 ]总工:郭洪涛 「 各分部经理 1 各分部田D经□ II H\"各分部总丄 安全总监:陈太恒 1 各分部书记 1 J 1 1 各分部安全总监 J 1、总指挥是协调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 对现场突发事件,组织制定现场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迅速开展工作,顺利 完成施工任务。
.\\
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联系,敦促履行各自的工作的职责。 2、各成员的职
责:
现场施工负责人(分部副经理):负责调整枕木间距、吊
梁、
路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安排、指挥工作,协调好现场的施工工作,
恢复、开通线 吊装作业前, ,对吊车的站
组织各职责人员及品车司机、吊车指挥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
位、纵梁的吊装位置进行确定,每道施工命令均由分部副经理发布,各职责人 员必须无条件服从指挥。
技术负责人(分部总工):组织技术人员对各部件的就位及连接情况的
复
分部工程部长:盯控钢轨扣件是否上紧;弹条、螺栓是否就位,横梁与钢轨
纵梁与钢丝绳的连接方式进
核。
连接处是否有绝缘胶垫,吊纵梁时对吊点位置、 行复核,吊点位置距纵梁端部的距离为6m。
枕木是否调整至预定位置;孔桩上木板厚度是否足够,纵梁就位是否在设
计位置。盯控起吊顺序,两台吊车起吊是否同步。
物资设备人员(分部物资部长):负责架梁物资的准备供应,清点各种材
料、工具是否齐全到位,机械、设备是否正常;封闭点前,各工具、材料是否到
位。
安全质量人员(分部安质部长):负责施工中安全问题的监控及组织相关设
备管理单位人员进行联合检査线路开通状态,及时发现并正确指导施工人员
盯控重点:便梁吊装过程中所有施工人员不能在便梁下方,便梁就位后支 撑
是否牢固,严密监视吊车起品过程中品车臂的高度 ;,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是
否滑动。 后勤保障人员(分部办公室主任):负责所需车辆的组织调度,后勤供应保 证充足。
领工员(现场施工负责人):根据现场工作的需要及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命令 积极响应,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施工作业。
防护组(分部防护队长):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由队长协调、安
.\\
排各防护员、驻站员工作。
施工协调(分部安全总监):负责联系各设备管理单位,通知其按时到达 施工现场,配合各单位的指导及检査工作。 4.1劳动力、机具设备材料计划安排
劳动力主要人员配置(每次封锁)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种 施工负责人 技术员 安全员 测量员 防护员 现场操作人员 其他 合计 人数 1 3 2 2 7 100 5 120 备注 8 主要机具设置配置(每次封锁)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机械设备名称 D24便 梁 吊车 铁锹 大撬棍 羊镐 手锤 扒子 32扳手 24扳手 丁字扳手 20米大绳 起道机 道尺 装载机 道碴 沙袋 照明设备 220挖机 单位 套 台 把 根 把 把 把 把 把 把 根 台 把 台 方 个 套 台 数量 1 3 50 24 20 16 40 40 40 16 2 4 1 1 130 200 2 1 用途及备注 2片 75t 2 台,25 t1 台 齿条起道机2台,液压起道机 3台 18 4.2各工序分配时间
1、架梁: 扒砟、抽枕、放枕20分钟,穿钢枕 (吊装钢枕同步)15分钟, 吊梁10分钟, 上牛腿10分钟(8个螺丝/横梁)
,上道心扣件 15分钟(20 ,共计1 0 0分钟,剩余2
个螺丝/横梁) ,夹板3 0分钟(8个螺丝/横梁)
.\\
0分钟检查线路。 2、拆梁:拆扣件30分钟,吊梁10分钟,放枕30分钟,线路恢复30分 钟,剩余20分钟。
3、人员分配:作业人员一共100人,共分10个作业小组,每组8人,其 中7个组负责4条横钢梁(3个组负责3条横钢梁),80人进行扒碴、穿钢枕、 上扣件、紧扣件等施工作业;10人专门进行纵梁吊装作业;10名机动人员。 5施工方法及工艺 5.1支墩施工
1、顶进涵施工前,为保证施工中既有铁路稳定运行,设计给出线路架设 D梁方案,D梁架设在支墩上,本段施工共挖桩 4根,每根桩长为12m。 2、支墩分别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纵向距涵洞中心里程 离24n横向距离与线路中轴线距离 2.23m,两支墩距离4.46m。
12nr,两支墩距
3、挖孔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并立即进行钢筋笼吊装就位,人工挖孔 桩的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钢筋笼主筋混凝 土保护层不得小于35mm主筋采用钢筋直径16mm勺钢筋间距25cm箍筋采用 直径8mm钢筋间距20cm钢筋就位应立即浇筑混凝土,本处防护桩采用 C25 混凝土浇筑,一根桩的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完成, 不得留有施工缝,应做到边 做边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4、支墩施工应在慢行时段内进行,现场挂杆电话防护,现场防护员与驻 站联络员严格执行3-5分钟通话制度。
5、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安全带,安全带接绳由孔上人员负责 随作业而加长,井下有人操作时,井上配合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 离职守,多孔同时开挖施工时,应釆取间隔开挖的方法,相邻的桩必须待邻桩 孔浇灌完混凝土并达到强度后才能开挖 ,以保证土壁稳定。桩孔下挖过程中 必须按照挖一节土(每挖深1m),做一节护壁的原则,弃土放置在孔桩远离线路 方向2m以外的地点,严禁污染道床。距营业线钢轨外侧3m范围内使用滑轮吊 装开挖孔桩施工时,基坑内人员必须出坑避车,并将吊装装置移至安全地点。
.\\
6、挖孔完成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并立即进行桩身钢筋笼吊装就位,钢筋 笼入孔吊装时要防止碰撞破坏孔壁。钢筋笼就位后立即浇筑混凝土 , 一根桩 的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完,正在浇筑混凝土的桩孔周围 不能有人作业。
5.2线路加固及顶进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1线路防护 D梁架设 1框构桥顶进 八字墙施工 D梁拆除、线路恢复 10m半径内,其他桩内
1小机捣固 5.2.1 D24n便梁施工前准备
1、将D型便梁范围内轨枕间的道砟全部装袋后回填复位。
2、将支墩顶面高程全部复测完毕调整顶面高程并将便梁位置在支座上标 记清楚,确定D24n便梁确切位置。
3、施工所用2台75T吊车全部到位,并将24m便梁吊至线路侧平台处, 将钢横梁按照预定位置摆放到位。
4、线路圭寸锁和慢行当天,所有施工人员及机械提前 4小时到达预定地点 待命。
522 D24m便梁架设
1、封锁点开始后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扒碴、抽枕、放枕、穿横 抬梁,横抬梁由纵梁两端向中心进行。
2、扒碴、换枕等工作完成后,由负责人指挥 纵梁每片重17.5T,起吊时伸臂25m作业半径 远离吊车侧的支墩上,将纵梁和横抬梁一端连接, 线路靠近吊车侧支墩上。
2台吊车先起吊一片纵梁, 12m将第一片纵梁放于线路 然后再起吊另一片纵梁吊放
3、两片便梁吊放到预定位置后将纵梁与横抬梁按要求连接,再用便梁配 套的专用钢轨扣件将横抬梁同钢轨连接固定,将纵横梁连接螺栓及斜杆等附件 全部装设牢固。
.\\
4、D梁安装完成后,线路开通前详细检查线路轨距、水平、高低、轨向, 检查无误后开通线路。线路开通后安排专职线路检查人员,每辆列车通过后检 查所有的螺栓、扣件、压板等是否有松动,若有松动及时拧紧,按照规定测量 线路的几何尺寸。
5.3顶进施工 5.3.1施工准备
1、框架涵主体结构、支墩混凝土已达到设计强度。 2、线路加固情况,扣件联结是否牢固,纵横梁是否稳定。
3、工作坑挡护是否牢固,周围路基是否发生沉降;后背加固情况,检查 顶进设备状况是否满足要求。
4、夜间施工现场设置充足照明。 5、顶进液压系统安装、检测、调试。 6、观测仪器安装调试,人员准备情况; 5.3.2挖土与运土
1、根据土质情况及顶镐顶程,严格控制挖土坡比,自上往下挖,一次不 超过2m严禁超挖。做到“短进尺、快开挖、勤顶进”,严格控制一次土方 开挖的数量,避免路基塌方造成事故。
2、开挖的弃土挖机摆放在框构桥出口内,用装载机将土及时清除到指定 的位置。
5.3.3顶进作业
顶进即开动高压油泵,使千斤顶受液压产生顶力,推动框架涵前进,每次 顶程,一般为90〜98cm框架前进后,千斤顶活塞回复原位,在空处添放顶 铁,进行下次顶进,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框架箱涵就位。 5.3.4测量观测
测量观测是顶进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框架的就位精度。每 完成一个顶程,就要进行一次水准测量,以便及时掌握框架的坡度变化情况。 方向观测一般以涵洞中线基桩为原点,用全站仪拨90度直角设置顶进观测站 和观测基点,顶进时在观测站内架设全站仪,进行连续观测,以便随时纠偏。 5.4八字墙及附属工程施工
1、为确保涵背线路恢复后整体路基的稳定,在涵体顶进就位后,靠近既 有铁路外侧八字墙开始进行开挖施工,八字墙及台背回填完毕方可拆除
D梁。
.\\
2、八字墙开挖施工期间,防止既有路基塌方,采用编织袋装土堆码,确 保线路行车安全。
3、在路基施工完成后,统一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将框构桥出入口铺砌与 路基永久排水沟相接,保障排水系统畅通。 5.5路基注浆加固
框构桥顶进后检查相关坐标位置,符合设计后。回填两侧塌方部分的土方, 并对框构桥两侧进行压浆处理,封堵顶进过程中路基产生的空隙, 从而达到加 固路基的作用。
5.6拆除便梁、恢复线路
1、八字墙施工完毕后,待达到一定的强度后马上进行涵背回填, 涵背回填 采用碎石土,碎石土应分层进行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为不大于 0.3m,采用小 型震动碾压机充分压实,碾压强度按照结构物过渡段填筑要求进行回填。 2、涵背回填完成后马上进行道床恢复及小机捣固,捣固密实后方可利用封 锁拆除D梁开通线路。 6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经相关单位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 持证上岗,统一着装。
2、施工封锁前及开通后,遇有列车开来时,人员、工机具必须在同侧下 道避车,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瞭望,防止列车上抛落物、坠落物或绳 索伤人,人员不得在列车前抢越线路或跨越线路。
3、大型施工机械必须严格执行旅客列车邻站开车停止作业避车的规定, 若施工地点距邻站不足2km (或本站施工)时,在得到旅客列车前方站已开车
.\\
的通知后,须停止作业避车;货物列车距施工地点2km时,大施工型机械必须 停止作业避车;若邻站与施工地点不足2km时,通过列车在得到货物列车已接 近邻站的通知后,必须停止作业避车。
4、驻站联络员及现场防护人员必须防护备品齐全有效,备品数量必须满 足集通公司相关要求。
5、封锁施工前不得对既有线路设备、设施做影响行车安全的准备工作, 现场负责人,防护人员、驻站联络员、挂杆防护及各级管理、必须提前 分钟到达工作岗位,待现场设置好防护后,方准施工作业人员入场。
6、D梁架设完毕线路开通后,严格执行“一趟一检”制度,检查内容包 括:架空设备各部连接件紧固、轨道几何尺寸、支点变化、纵横梁变形和其他 变化,每次检查做好记录。
7、顶进距营业线钢轨头部外侧 2米设置物理隔离,挖土时严格按照要求 开挖。顶进过程中,要备好一定数量的应急砂袋及木枕,防止基坑塌方。
&架设拆除D梁后,线路开通和阶梯提速的条件,必须由施工单位现场 负责人和工务段现场负责人、所属工务车间现场负责人共同确认。
9、人工开挖支墩出土时,提升轱辘支架一定放置稳固,距离既有线钢轨 头部外侧不小于2米,任何部位均不得侵限,每开挖1米,及时进行护壁防护, 开挖至相应深度后及时浇筑混凝土,作业时必须指派专人指挥。
10、吊装D梁时,现场保持统一指挥,吊装过程中派专人用绳子拽着 D 梁,防止碰撞股道,吊装臂下、D梁下任何时候不准站人或作业。 7安全关键卡控表
安全关键卡控表
序号 1 2 3 4
120
部门 项目部 项目部 项目部 项目部 项目部 项目部 关键问题 施工方案的编制 施工安全协议的签订 施工慢行计划审批把控 营业线施工安全培训 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管控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责任人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安全总监 项目安质部长 项目安质部长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工程部长 5 6
.\\ 7 项目部 紧急状况应急防护 项目安全总监 8夜间施工措施
施工现场提前准备好发电机及照明设备, 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同时项 目部派专人晚上进行盯控并保证联络工具畅通。 9无缝线路地段防胀轨跑道措施
1、明确施工地段的锁定轨温,坚持作业前、中、后的轨温观测制度。 2、如轨温超出锁定轨温作业范围,应按照先放散后施工的原则,对无缝 线路进行放散后,再进行架空顶进作业。
3、加强轨腰外侧的方向支撑、轨腰内侧的降温海绵条的检查,确保良好 有效。
4、在施工现场备存水桶、塑料管、防胀布、海绵等防胀备品,存放地点 得当,要有专人管理,不得挪用,能随时拿出,同时要配备不超检校期的轨温 计。 5、施工范围内的无缝线路地段,要求随时观测轨温,每一小时记录一次, 严格执行《维规》第437条规定,在轨温超过锁定轨温 10C时停止施工向 调度报告施工及防胀备品等情况,由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确定是否继续施工。 当 气温在35C以上时,要随时观察线路的动态变化。
6、在架空顶进过程中,如发现线路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顶进及其它 作业,抓紧时间整修线路。在整修线路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二清”、“三测”、 “四不超”、“五不走”的作业制度。同时在施工地段两端备足道碴
50n3o
7、胀轨迹象、胀轨、跑道按下列情况掌握:用10米弦测量两股钢轨的方 向偏差,高温期线路方向大于10mm小于12mr为胀轨迹象;线路方向大于12mm 小于24mn为胀轨;线路方向大于24mn为跑道。有胀轨迹象时一方面要报段调 度同时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整治。
&复紧施工地段及前后75m范围内的轨枕扣件,加强锁定,并堆高碴肩。 9、胀轨跑道处理程序:
①在作业中发现有胀轨预兆时, 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浇水降温,回填石碴 并夯实,根据轨道变形情况,限速运行或果断拦停列车,严禁未浇水降温盲目 拨小碎弯等作业。浇水降温应从胀轨范围以外100米处开始由两端向中间轻浇 慢淋(钢轨上覆盖防胀布或轨腰夹海面以利吸水降温),两股钢轨同时进行, 轨温明显下降后方可拨回线路。
②在作业检查中,发现线路方向或轨面水平明显不良, 列车摇晃剧烈,有 胀轨预兆时,应立即通知车站或司机扣车或停车, 设置停车信号防护,并迅速 组织人员处理。
③长时间浇水降温还不能恢复线路时,在地形许可条件下采取拨道措施, 即从跑道故障处两端向中间拨成半径不小于 200米的反向曲线,曲线间夹直线 不得短于10米,双线地段拨后满足线间距要求;在困难地形条件下,可用乙 炔切断钢轨,松开扣件放散应力,然后用夹板和急救器加固,开通线路。
④发生胀轨跑道处理后开通线路(如上几种情况)一律限速5km/h放行列 车,并派人看守。 10质量保证措施
.\\
在顶进过程中,箱身每前进 3〜5米,项目部派出测量班对箱身的轴线和 高程进行观测。并详细做好记录,如发现偏差应及时通知顶进指挥人员采取措 施,纠正偏差。
10.1顶进过程中的箱身纠偏措施 10.1.1箱身方向左右偏差调整的方法:
1、用增减一侧千斤顶的顶力;即开或关一侧千斤顶阀门,增加或减少千 斤顶顶力数。如向左偏,即关闭减少右侧千斤顶,如向右偏则反之。
2、用轮流开动两边高压油泵调整;如向左偏就开左侧高压油泵,向右偏 就开右侧高压油泵。
3、用后背顶铁(柱)调整;在加换顶铁时,可根据偏差的大小,将一侧 顶铁楔紧,另一侧顶铁楔松或留1~3cm的间隙。如箱身前端向右偏,则将右侧 顶铁楔紧,左侧顶铁预留间隙,开泵后,则右侧先受力顶进,左侧不动。调整 时应模索掌握规律性,并注意箱身受力不均时产生的变化状况。 10.1.2纠正箱身“抬头”方法
1、两侧挖土不够宽,易造成箱身“抬头”,故可在两侧适当多挖。
2、箱身“抬头”量不大,可把开挖面挖到与箱底面平。如“抬头”量较 大,则超挖20〜30cm宽度与箱身相同,同时使顶板不吃土,在顶进中逐步 调整,在未达到设计高程时,便应酌情停止超挖以免又造成箱身“扎头” 。 10.1.3纠正箱身“扎头”的方法
1、适当增加抬头力矩,即增加顶板的阻力,使顶板和边墙多吃土,边墙 稍加吃土量,底板前不得超挖,逐步顶进调整。
2、吃土顶进;挖土时,开挖面基底保持在箱身底面以上 8〜10cm利用 船头坡将高出部分土壤压入箱底,纠正“扎头”。
3、如基底土壤松软时,可换铺20〜30cm厚的碎石,增加承载力,以纠正
.\\
“扎头”。 11应急预案
11.1顶进施工应急预案
项目部抢险应急领导小组为: 组长:陈宗将(项目经理)
副组长:李光发、郭洪涛(现场抢险抢修组组长)、邹贵宏(医疗抢救组 组长)、陈太恒(线路防护组组长)、祝鑫(后期保障组组长)、田雪光(通讯 联络组组长)及各分部领导班子及副职
组 员:张钢、彭林、桂广、张学龙及各分部部门主管
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安质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日常应 急处理工作,由现场抢险抢修组、医疗抢救组、线路防护组、通讯联络组和后 勤保障组组成。
1、组长:全面领导临近既有线施工应急领导小组的工作,准确掌握事故 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召集各参与抢险救援部门和事故单位的现场负责人研
究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具体救援措施。正确指挥抢险抢救队伍进行抢救,指挥 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协调和临近既有线行车和设备管理部门的关系。 总 体协调各部门在紧急应变中的分工协作和响应中的统一指挥调度, 力和财力进行调配。
对人力、物
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临近既有线施工应急管理工作,正确指挥抢险 抢救队伍进行抢救,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及时向组长汇报对事故破 坏的程度,并协助组长和临近既有线行车及设备管理部门进行沟通。 当组长不 在的时候代替组长行使职责。
3、现场抢险抢修组:事故发生后,立即组织40人组成现场抢险抢修组负 责事故现场的处理。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制定处理 方案,采用加固、抢修或排除事故隐患等措施,有效的遏制事故的蔓延。同时, 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 为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小,避免事故范 围的扩大和再次发生。应急救援人员要具有丰富施工及抢险经验的管理人员及 特种工人员。 4、医疗抢救组:负责事故所造成人员伤害的现场抢救,在医护人员到达 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初步紧急救护。医护人员到达时,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 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协助医疗救护人员将伤员送至安全地点。 伤情严重 的,专人负责送至附近医院紧急抢救。
5、通讯联络组:快速将事故造成的破坏程度、相关影响向设备单位及项 目经理汇报,并引导抢险车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抢险抢修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 向其介绍情况,协助紧急抢修及抢救。
.\\
6、线路防护组:负责事故发生后对既有线的安全进行防护,并向组长及 时汇报既有线来车情况。
7、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响应中的财力、物力的调配,保证环境抢救工 作的顺利进行,并负责协助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项目部职责: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临近既有线 施工安全防护;认真编写施工应急预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照既定方 案进行施工,经常保持和临近既有线行车和设备管理单位的联系。
9、施工队职责:加强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按既定方案施工。在事故发生后协助参加抢险抢修工作。 11.2铁路既有线工程塌方应急预案
1、开挖过程中设专人对路基进行观察,在开挖过程中如靠近既有铁路路 基一侧出现裂缝或塌块、掉土比较频繁,应立即停止开挖,确认影响路基稳定 危及行车安全立即封锁线路,并马上组织人员机械及时回填加固线路, 确保行 车安全。第一时间向运行列车、车站及设备管理单位、项目管理单位调度汇报, 详细说明现场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抢险遵循的原则是:防护〜抢修〜通车〜复旧〜整细。把损失降低到 最低程度。
3、抢险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抢修方案,力争 最短的时间组织人员抢险。
4、抢险材料由专人保管,不能擅自用来做其他工作,保管人员不能脱岗, 保证抢险物资随用随取。
抢险物资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设备名称 装载机 挖掘机 吊车 自卸车 对讲机 发电机组 应急灯 单位 辆 辆 台 辆 台 台 台 数量 2 1 1 3 5 1 5 规格型号 ZL50D 卡特320 25T 性能指标 斗容量2m3 斗容量1.6m3 位置 现场 现场 现场 备注 25T 现场 现场 90KW 现场 现场
.\\ 8 9 10 11 警戒线 铁锹 道碴 撬棍 卷 把 方 把 5 30 120 现场 现场 现场 10 现场 11.3防洪汛期及应急措施
做好防洪抢险工作,确保铁路运行安全,通过学习集通公司、局、公司安 全防洪文电,我们进行了详细的防洪工作部署,目标确保安全渡汛,施工区段 不断道、不发生塌方事故、不发生影响行车的事故。 11.3.1实行防洪领导负责制
防洪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全员防洪的组织原则,工地成立防洪 抢险小组,小组成员要密切配合,同心协力,各负其责。组长离开工地,由副 组长任防洪抢险指挥负责人,值守防洪工作岗位。合理布置生产、生活设施, 严防施工地段的线路设备受洪涝灾害影响,确保行车安全。
防洪抢险成员如下:
组长:陈宗将
副组长:李光发、郭洪涛、陈太恒及各分部领导班子
成 员:桂广、王相超、祝鑫、张学龙、蒿洪举、陈晓辉及各分部部门主
11.3.2汛期施工安全
1、做好临时排水与设计排水系统相结合,保持现场排水设施畅通,避免 积水与冲刷路基边坡。在基坑顶部周围设排水槽或挡水墙。 在工作坑四周挖设 排水沟将雨水汇集到工作坑四角的集水井内,用污水泵将水排至工作坑以外。
2、关键部位施工尽可能避开雨天。要及时收集气象资料。 11.3.3汛期行车安全
1、必须执行汛期值班制度,日常每天有一名项目部领导值班。现场发现 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时,应立即报告驻站防护员及值班领导,由其报告车站值 班员及设备管理单位。
2、对防洪重点地段每天进行检查,雨天增加检查次数,检查人员沿线检 查,不得上道,不得跨越线路。发现险情后应立即处理上报。
3、水害发生后,按照设备管理单位要求及时组织复旧工作,保证行车安 全。 11.3.4制定防洪应急措施
1、施工人员树立雨声就是命令的思想,及时通过手机或其他信息了解天
.\\
气预报、近几天的天气状况,并观测天气变化。
2、加强与上级的联系,保证汛期信息畅通,及时了解上级对防洪工作的 统一安排。
3、汛期必须有干部进行防洪值班,遇中雨以上,组长及时通知项目部值 班干部。
4、雨前、雨中、雨后对施工地段基坑、路基边坡、线路等行车设备进行 检查,强降雨时增加雨中检查次数,确保行车安全。
5、对基坑内的雨水,及时用工地上的水泵抽排,若出现路基坍塌,危及 行车安全时,按规定设置防护,并及时向车站和上级部门报告。同时上足劳力, 用编织袋装土及时回填,组织人员迅速进行抢修。 11.3.5加强管理、落实防洪措施
1、落实干部防洪值班制度,防洪抢险负责人必须有不低于领工员级别的 干部防洪值班,遇有险情及时组织抢险。
2、防洪期间对于险情及时排除,减少水害损失。 3、做好气象信息收集工作,防洪备品有人负责保管。
4、定期检查措施落实情况,雨中是否按规定巡视、检查,是否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防洪备品是否齐全、完好。
5、防洪值班人员在防洪期间要责任明确,发现有违反规章制度及责任落 实不到位立即给予处理,对于发现险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对防止事故的 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6、防洪抢险备品:应急物资全部摆放在施工现场既有铁路两侧,道砟提 前装入编织袋内,并分别摆放在既有铁路两侧路肩外。 12施工防护办法
12.1现场设防护员和车站设驻站联络员
在车站行车室设驻站联络员,施工地点设现场防护员。驻站联络员使用对 讲机等通信设备向现场防护员传达命令,通报列车运行情况,施工防护人员、 联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3〜5分钟通话制度。
.\\
12.2配备防护备品 1、驻站联络员和防护员必须按规定携带防护备品,并保证作用良好。 2、施工单位的驻站联络员配备手持对讲机 1部(佩戴耳机),备用电池 1块;现场防护员配备喇叭(口笛)1个,红、黄色信号旗各1面,手持对讲 机1部,备用电池1块;每名吊车司机配备与现场防护员同频率手持对讲机 部(佩戴耳机),备用电池1块。 12.3封锁施工防护
在距施工地点两侧 20米处、800米处分别设置移动减速信号牌及显示停
1
车手信号的防护人员: (见下图)
移动停车信号防护明示图
显示停车手信号的防护人员
移动停车信号牌
(灯 ) 移动停车信号牌
(灯)
1 1 施工地点 1 1 -—、 780
800
20
20
丄
780
800
单位:
m
12.4慢行施工防护
在距施工地点两端20米处设置减速地点标、距施工地点两端 800米处设 置移动减速信号牌进行防护,减速信号牌由专门防护人员负责设置及拆除。(见 下图)
移动减速信号防护明示图
移动减速信号牌
(灯)
减速地点标
i 20 _ 施工地点
减速地'
(灯)
800 ■ 13放行列车条件
拆除D梁后,几何尺寸达到修规作业标准:正线及到发线:轨距(+6、-2) mm 水平 4mm 高低4mm 轨向直线 4mm 三角坑 4mm 14验收安排
D梁架设完成后,检查机具、材料是否回收,扣件是否拧紧、停车牌及防
.\\
护绳是否撤除回收,机械是否熄火及撤出线路外 20米之外;拆除D梁后按照 修规作业标准检查线路,符合线路标准后允许放行列车。
.\\
护防边临 TI
墙背后 ・ 9^ 道护防边临边侧外砍水挡在时同 。挖开械机图口 便 面土用 坎地出置。采水原设刃能 挡
周.才 ・四处4线管甲为无 侧度保外高确 线,,挖护沟开防探 据边挖根临开 、管行2钢通进 装集先 。安有前计缘既挖 ” 在线开坑米,边坑 作“坎挖基工水开、 CTO5以均挡坑
余^基。 其m侧卑 ,c路为外Q铁心近中 尺明5靠路图注 、线 X :本除位明、单O说1寸5
护 防边 临 护 防 边 临
集通线
护防 边临 坎水 挡 图置 布面平 护防边 临 Eiiii
i
行工图制置挥造布推改护稚能防工扩边结路复铁临避及集辽通挖 至开宁坑集基 出向頂赵春 甘
賀 土墙出背 后3
-O -I
055
图 置布面 立挖 开坑 基 丁斗 层,度滑c享 润^昙油-室 机厚石蜡板弹 石 地
1-4 .— 既有藻通L
5. 1: 1
64 .
道 便土515 出1
5. 1: 1
49.35
向 导厚在定EO2固括并包钢中”字其血米工垫“应§厚以,板均底余隙其间,的,间土凝外桥混明构注框43除与用位墩采单向坑寸导作。尺 工面 抹图。浆本计砂 :。、泥明上4^墩 水 ^
、线边挖开坑基 宁集 .\\
程工图部造置挥改布指能工程扩施工路板线铁滑复辽桥通通构集至框 宁进集顶 义 李 图 核 核 绘 复 审 图置布面平挖开坑基说
.\\
图
,。垫集。 1[ 41 界 4 2 集通铁路
限 4 4岭 空 架 2 路 1 J0.82 线
: 辽 通 2 2.14 2.5
宁
集 nI.
图置布面平空架路线 时路空胶行线架橡执除路换格拆线板严应及
木将,空pmm后时架位除行速到拆进限,及内车空间列离架时间的隔 路期划进板线计顶木6无及加OEcO
及、间外空轨窗架本天路基为在线与距、枕间禁 桩钢设严孔,架,挖置间,布为空‘时图度架的外。 空长行锁明计架用进注照采枕封除米”按部钢及位厘格全的窗天单严空米^关说寸以“梁架均僅路^有明:尺图余有线 司本其所 4
4
公通 量 数 1 6 0 6 F1 位 单 片 根 根 片 根 套 表格 m 4 m 料1 材要m 主空规 架 称 梁 枕 木 便 钢 枕 名 号 序 1 2 3 4 5 6 程 工 部图 造 挥指 程改. 置 工 线能布 复 通
扩 架 路 集 路 铁 线 辽 桥 通 构 至 框 丿进 j A 顶 宁
集通铁路+
。孔斜注再孔直注先,注灌下后上先应时浆注,萨 距间孔浆注,底涵至浆注应度深浆注:为比合配其,液浆凝速璃玻水泥水用采浆注5
£
'll
图置布面断横孔浆注浆注 线I
。计米厘以均余其,外计米以程里除位单寸尺:图注本附内围范。萨图3固处加接浆连注基基路路与侧桥两构桥框构:框度为深图浆本注23
扰围周桥,后位就进桥构框,整调况情场现据根可度角斜倾和位孔浆注。5.01
。塌坍基路止防,固加浆注行进应 体土动•;官②° 为9比厂灰官产。量7重 F:•度浆浓泥璃水玻①水=璃玻水:浆灰产积体F
•液浆凝速③
并系联位单关有与时及应前工施)等信通 ' 电<^§设路铁的置埋下地段地工施3 位缆电 清查应前孔钻•护保和管看以加人专派时同,向走及度深、置位置埋其定确场现到
。限侵得不放堆备设和具料,时浆注孔钻肩路7
。备设缆电坏破止防中程过浆注和孔钻,置部挥指程工线复通集 程工造改能扩路铁辽通至宁集 图置布固加浆注基路侧两 辭建新 第建新 24.5
建新二
线通集有既义 李 8 ® 口『4jl oW
一\".
图 核 绘 复 861 核 审 m
』瓷面表基路3图置布面平孔浆注基路 图置布面立浆注基路 面表基路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