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回来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却以“恐龙回来了”为题,旨在激发学生探究远古时期恐龙世界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和表现自己心中的恐龙故事的创作能力。教材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想象,以跨版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天上飞、地下走、水中游”的恐龙图象资源,拓展了学生想象创作的空间。 在这节课中,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想象再现,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我和恐龙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创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表现恐龙的外形、色彩、花纹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了解远古动物的故事;在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形;在想象中大胆描绘恐龙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3、情感、态度、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观察恐龙,画出恐龙的形态特征。
(三)、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想象丰富而有趣的“我和恐龙的故事“。 二、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课本相关资料及实物。 教师课前教具准备:范画,课件等。
学生学习用具:彩色笔、图画本等。
三 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上有3个蛋,你猜一猜,这是什么蛋? 老师现在想请3个同学把恐龙蛋打开,谁来试试?
把恐龙蛋打开之后,我们看到了三只形态各异的小恐龙,老师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把他们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连线试试看。
有哪位小朋友能来说一说,你知道了恐龙的种类,那你知道有关于恐龙的哪些知识呢?
你们懂的都非常多,现在让我们欣赏一下各种各样的恐龙好吗? (打开ppt欣赏恐龙的图片,观察恐龙的外形) 教师提问:说一说,你喜欢哪只恐龙,为什么喜欢它呢?观察它的外形特征,花纹等等。 (椭圆的头部、庞大的椭圆身体,尖长、粗大的尾巴,长长的颈部,有力的四肢。
背部有尖翅,头上有各种各异的头冠,锐利的牙齿等等···)
2 课堂发展
1你们现在还能见到恐龙吗?恐龙65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但是今天它回来了,如果恐龙回到了现代,你会和恐龙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想一想,在以前恐龙的时代有没有高楼大厦呢,如果它回来看到了会有多惊讶呢。如果恐龙回到了现代,你怎样和这一只庞然大物玩
呢?玩什么?会去哪里玩呢?(调动学生作品,拍照,去游乐园等等) 2现在我们对了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跟恐龙的故事,那么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应该怎么画呢?请同学们现在认真看黑板。
3教师示范画
看来我们的小朋友现在对恐龙有了一定的了解,它看起来是有一点点复杂,但是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观察书本恐龙的基本形状,我们可以用椭圆形大致上概括出恐龙的样子。
(构思,先画主体物,确定主体物大小位置,画出基本型,遮挡关系,添加细节,花纹,背景)
拓展学生图片,分三类展示书本里面没有的恐龙。
3学生自由创作
好了,我们有自己的故事,并且也掌握了方法,现在请小朋友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优秀作品,进行你们的创作吧。
比一比 谁的画,最有创意。 四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能用线条与色彩画出一只恐龙。
2 .较高要求:能用线条、形状、色彩画出我与恐龙在一起的样子。 3 .个性探究:发挥想像力,描画恐龙的故事情节。
课后拓展 知识渗透拓展,德育渗透(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
浩瀚的大海里,广阔的天空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它约在6500万年前,就从地球上神秘地销声灭迹了,它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在地球上灭绝了呢?请小朋友们讨论。很多科学家猜测是一颗小行星撞到了地球上,让地球环境的恶化变差,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就教育我们人类也要好好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避免与恐龙一样的结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