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部制 篇二:触发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篇三:电子技术实验报告5-触发器及其应用 学生实验报告 (转载于:触发器实验报告) 篇四:数字逻辑实验-触发器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学号 124100335 姓名 王昌杰 学院 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12e 实验课程名称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教师及职称 王坤 开课学期 学期 填报时间年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 篇五:触发器 r-s、d 、j-k 实验报告(有数据) 实验五 触发器 r-s、d 、j-k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r-s、d、j-k 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功能测试方法; 2、学会正确
使用触发器集成芯片;
3、了解不同逻辑功能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器件
1、双踪示波器 2、实验用元器件 74ls00 1 片 74ls74 双d 型触发器 1 片 74ls112 双j-k 触发器 1 片 三、实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1、基本r-sff 功能测试 将两个ttl 与非门首尾相接构成基本r-sff 电路如图4.1 所示。 (1) 按下面的顺序在sd、rd端加信号: 观察并记录ff 的q、q端的状态,将结果填入表4.1 中,并说明在上述各种输入状态下,
ff执行的是什么功能?
表 4.1 表 4.2 (2) sd端接低电平, rd端加脉冲(手动单脉冲)。 (3) sd端接高电平, rd端加脉冲(手动单脉冲)。 (4)连接sd、rd ,并加脉冲(手动单脉冲)。 观察(2)、(3)、(4)三种情况下,q、q端的状态。见表4.2 总结基本r-s ff 的q 或
q端的状态改变和输入端sd、rd的关系。 q=r+q、q=s+q (5)当sd=rd=0 时,观察q、q端的状态。此时使sd、rd同时由低电平跳为高电平时,注意观察q、 q端的状态,重复3~5 次看q、q端的状态是否相同,以正确理解“不定”状态的含义。 2、维持—阻塞型d 触发器功能测试 双d型正边沿维持—阻塞型触发器74ls74的逻辑符号如图4.2 所示。 (1) 在sd、rd
端加低电平,观察并记录q、q端的状态。 (2) 在sd、rd端加高电平,d 端分别接高、低电平,用点动脉冲作为cp,观察并记录
当cp 为0、↑、1、↓时q 端的变化(即由低电平跳为高电平和高电平跳为低电平)。 (3) 当sd=rd=1、cp=0(或cp=1),改变d 端信号,观察q 端的状态是否变化? 整理上
述实验室数据,将结果填入表4.4中。 令 sd=rd=1,将d 和q端相连,cp 加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并记录q相对于cp 的
波形。 表 4.4 3、负边沿j-k 触发器功能测试 双 j-k 负边沿j-k 触发器74ls112 芯片的逻辑符号如图4.5所示。 (1) 按表4.3 给出的控制状态顺序,测试其逻辑功能,并将结果填入表4.5 中。 (2) 令j=k=1 时,cp 端加连续脉冲,用双踪示波器观察q 和cp 波形,并与d型触发
器实验2的(4) d和端相连时观察到的q端的波形相比较,有何异同点? 表4.5 相同点:两个q的波形的周期都是10us,幅度都是5v。 不同点:维持—阻塞型d 触发器在cp脉冲上升沿到来后瞬间转换输出状态;负边沿j-k
触发器在cp脉冲下降沿到来后瞬间转换输出状态。 4、触发器功能转换 (1) 将d 触发器和j-k 触发器转换成t,触发器,列出表达式,画出实验电路图。 (2) 接入连续脉冲,观察各触发器cp 及q端波形。比较两者关系。 (3) 自拟实验数据表并填写。 d触发器特性方程:q n+1
=d j-k触发器特性方程:qn+1=jqn+kqn t,触发器的特性方程:qn?1?qn,故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