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根据道路建设的程序,将道路修建领域的测量监理过程分为三部分即: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验收阶段的测量监理。又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分别总结各的自工作重点。
道路工程测量就是以专用的测量仪器通过一定的测量方法把施工图纸的位置、形状和数据放样到实地。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的任务是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即所谓的三大控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测量控制,工程建设离不开工程施工测量,工程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施工放样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進度和费用,施工放样的错误所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可见,测量监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监理工作中最重注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测量工程师必须对施工单位的测量放样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准确无误。
1 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 1.1 测量前的准备
技术交底完成后,监理工程师除了审查施工单位的测量组织和测量方案,还应会同施工方审核以下资料;测量作业的依据,明确平面控制坐标系和高程基准面;控制点的分级布设,一般把国家一、二级三角点作为起算数据,布设首级控制网,然后在此基础上布设可用于施工测量的次级控制网;点位在路线两侧的分布情况,当点位间距或点位距路线距离大于500m时应考虑在后续工作中进行加密。
1.2 编制测量监理规划
测量工作的依据,应包括有关规范、图纸、验收标准、招投标文件及本单位的有关文件等。测量监理规划应包括测量监理的人员安排、测量内容和测量频率,根据实施工程的内容确定测量检查的项目。
1.3 开工前的交接桩
测量监理工程师组织承包商主要技术人员、设计单位测量负责人进行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及重要中桩踏查交接,要求设计单位就测量工作进行必要的说明,并形成测量交接纪要。
1.4 控制点的复测监理工作
监理工程师在复测过程中,应对重要桥梁的控制网及相邻标段的导线点、水准点及过河水准点进行复测,对测绘院交桩的导线点及水准点,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复核校验,闭合差须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如果对施工单位的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成果相差较大,应进行复核测量,复核确认有较大误差,应要求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复测,并由设计单位补充测量交底。
1.5 施工控制点的加密
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施工单位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控制点的加密一般要求与原设计的控制点的精度相同,平面控制点加密可在原控制点上支点,若原控制点间距长,加密应采用符合导线,符合到原控制点上,同时要注意加密点位距离路线中线的距离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离开路线中线的距离为80~100m左右。
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校对和增设水准基点,施工单位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及导线移植点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土,均要报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
1.6 放样检查验收及审核土石方工程量
⑴验收施工单位施工定线,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道路的路线进行定线,监理工程师应进行现场检查并复核认定。
⑵验收施工单位测定的地面线,测量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全部工程的原地面线进行实际测定,并对测定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以作为路基横断面施工图和土石方工程计量的依据。
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根据测定的原地面线绘制的施工横断面图,及实际的土石方工程数量计算表,测量监理工程师根据检查、复测结果审核。
经过上述各项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测量监理工程师就可以对施工单位的成果报告进行签认,并作为今后整个工程施工放样和检测的依据。未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成果不得在施工放样和检测中使用。
2 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
进入路基和构造物施工阶段后,测量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如下: 2.1 对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检测
桥梁开工之初,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划、设计要求,准确定位桥位(纵、横轴线)以及各墩、台的位置及各部位的高程,然后监理人员进行检查复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分项、部位的位置及高程进行定位和检查。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施工单位所设置的桥位纵横轴线的控制点,从当地水准网的水准点引来作为控制全桥的现场水准点,以及各主体部位(桥墩、台)的位置点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有高程测量,桥位测定和测距三项。
2.2 对路基施工放样的监理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地界桩和坡脚等的具体位置桩。验收检测原始地面线以作为路基横断面施工图和土石方工程计量的依据,并对全线设计遂桩坐标进行复核,审核施工单位上报路基测量放样资料并对路基边桩的放样进行旁站或抽检,特别对深挖路堑、高填路堤的边桩放样必须进行监理抽检,认真熟悉设计横断面图,根据路基宽度、边沟尺寸、坡率、平台宽度及高程等设计数据准确放样,以避免因边桩放样不准确,而出现的路堑欠挖或超挖,影响路堑边坡的稳定。路基边桩的准确放样,指引路基工程施工,对路基质量及中线偏位的控制,将取得较好保证。道路回填土、基层、沥青各层高程及管道标高均要有测量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抽检签认。
2.3 对隐蔽工程量和变更工程量进行复核
复核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应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采用合理严谨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如实的向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可靠的工程量数据。
2.4 对高程控制的监理
由于已经进行了水准点的加密复测工作,各施工现场均已有加密水准,在水准测量过程中,往往只需架一站即可完成水准测量工作,此时,我们要求测量人员必须进行转站闭合到原水准点,以检查其后视读数的绝对正确,确保水准放样
的准确。重点对构造物的基礎底标高,台身顶标高,盖板顶标高的抽检,在中、小桥方面,重点抽检桩基护筒顶标高,成桩顶标高,立柱顶标高,盖梁及支座标高并对路面基层标高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造成路面基层厚度不够或路面面层厚度不够的现象。
2.5 对路线中桩、坡口、坡脚桩进行检测
高填深堑地段是检测的重点,施工到一定标高后,应检测其路线中边桩和路基宽度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3 验收阶段的测量监理 3.1 测量验收资料整理汇总
工程竣工时,测量监理工程师以分项工程为单位,按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并将结果交道路监理工程师汇总。
3.2 整体工程验收
承包商提出竣工申请后,由测量监理工程师负责组成测量组,对路线、边坡、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涵洞、桥梁中(边)线的位置及其高程进行检测,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评定,作为竣工验收的依据。
4 结束语
根据道路建设的程序,将道路修建领域的测量监理过程分为三部分即:准备阶段的测量监理、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验收阶段的测量监理。又从各自的特点出发,分别总结各的自工作重点。指出准备阶段准备好施工过程中的图纸、标准等对于图纸的审查及控制点的复查的重要;施工阶段要随着工程的进行,进行路基和构造物监理、监测;最后的验收阶段同样要一丝不苟,不仅为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要为以后的扩建、改建等留好技术资料。
参考文献:
[1] 王齐,如何搞好工程测量监理探讨[J],中国水运,2007
[2] 唐杰军,高速公路施工监理中的测量控制[J],公路与汽运,2002 [3]马真安,高速公路测量监理要点浅析[J],城市勘测,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