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沙洋县实验初中2020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声现象》中考专题特训(word版)

湖北沙洋县实验初中2020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声现象》中考专题特训(word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湖北沙洋县实验初中2020届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

《声现象》中考专题特训官方

一、选择题

1 . (2019·无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核心提示】固体、液体、气体既可以是声源,又可以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速既与传声的介质种类有关,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例如空气的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听力正常的人耳朵要能听到声音,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一要有声源;二要有传声的介质;三要声音的响度足够大,能引起鼓膜的振动;四要声源振动的频率在20~20000 Hz之间。 【答案】A

2.(2019·随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C.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D.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

4.中国的两位航天员曾经在太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向同学们传授科普知识。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航天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航天员的声带振动产生 B.航天员讲课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C.航天员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传回地球的

D.讲课的航天员和另一名航天员只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 5.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调的不同 C.闹市中,人们关紧门窗,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公园里,游客听见鸟的鸣叫声,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6.(原创题)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书时,读者的声音是由舌头的振动产生的

8

B.读者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m/s

C.听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洪亮深沉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7.(原创题)如图所示,这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导盲杖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D.超声波信号遇到障碍物后不会发生反射现象 8. 下列关于乐音与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乐音悦耳动听

B.优美的音乐音量过大也会成为噪声 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人的健康

D.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音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解析:乐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情舒畅,给人以享受,A选项正确。从环保角度出发,优美的音乐过大也会成为噪声,B选项正确。根据从环保角度出发的噪声定义可知,噪声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C选项正确。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不一定是乐器发出的。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不一定是机器发出的,D选项错误。 答案:D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东北地区冬天雪人变小是熔化现象 C.煮饭时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白炽灯钨丝变细是由于升华现象造成的

10.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由公式RU可知,某段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其电阻为0 IC.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值 D.高效节能的LED灯,其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是超导体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B.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用力把弹簧拉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1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5

A.光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km/s B.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C.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D.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核心技巧】概念辨析是选择题特有的考查功能,由于选择题有多个选项,试题往往围绕一个物理概念或规律,把多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放在不同的选项中,让同学们去辨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前提就是要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弄清相关的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和使用范围,知道有关概念和规律的准确说法,通过比计较和辨析 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13. 小明用凸透镜先后观察手指和窗外远处的景物,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手指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图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 B.图甲中小明看到的是实像,图乙中小明看到的是虚像 C.图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图乙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D.图甲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

解析:图甲中,当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此时手指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图乙中,用凸透镜看远处的物体,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图甲中手指在凸透镜焦距以内,图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故A选项错误;图甲中小明看到的是虚像,图乙中小明看到的是实像,故B选项错误;图甲中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图乙中所成的像是缩小的,故C选项正确;图甲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图乙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故D选项错误。 答案:C

14.如图所示,小葱同学折好了一只纸飞机后,高兴地把它抛向空中,让它飞起来,飞机在空中画出了一道优美的曲线。请你判断:假如纸飞机在空中的某一刻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它将保持( )

A.静止状态

B.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C.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5.图为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阻的阻值比乙电阻的阻值大

B.将甲、乙并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C.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甲的电流大 D.将甲、乙串联在电路中,甲两端的电压大

16.将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L1、L2串联接入电路,结果发现L1更亮一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两灯的电阻均不受温度影响)( ) A.L1的电阻可能比L2的小 B.L1的额定功率可能比L2的大 C.当两灯都正常工作时,L1要暗些

D.若将两灯并联接入电路,L1也会比L2亮些

17.如图是一种电磁继电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热效应

C.其作用是通过低压、弱电流电路控制高压、强电流电路 D.其作用是通过高压、强电流电路控制低压、弱电流电路

【核心技巧】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学习物理规律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运用这些物理规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解答规律应用类选择题时,要知道题设问题中所对应的物理规律,知道这些物理规律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然后,把思维方法、物理方法、数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正确的选项。

18.北京时间2019年8月10日,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在巴西的里约会展中心举行,最终中国选手石智勇以总成绩352公斤夺得冠军。他的挺举成绩是190 kg,估算他在挺举全过程中对杠铃做的功约为( )

2333

A.3×10J B.1×10J C.3×10J D.5×10J

19.绝大多数鱼类的体温与周围水温相同,然而,生活在海水中的月鱼,其体温比周围水温高。为证实这一点,可对水中月鱼进行拍照,应选用的器材是( )

A.红外照相机 B.可见光照相机 C.紫外光成像仪 D.超声波成像仪 20.下面是小明对内能知识的小结,其中不正确的有( ) A.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内能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大于内能小的物体

C.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做热运动的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温度是物体内能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21.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图中的( )

22.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教室长度的一半。如图,这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 23.下列语句中画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4.(原创)图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25.(原创)池鹭号称是捕鱼高手,池鹭在水面疾驰掠过,冲向自己的目标,瞬间叼起水中的“猎物”鱼,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池鹭飞的越高,在水中的“倒影”越小

B.池鹭看到水中“目标”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

C.人们看到池鹭身上的羽毛是黑色的,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 D.池鹭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6.(改编)如图,一束平行光线正对着一块玻璃砖内铁饼状空气泡射去,则光束通过空气泡( )

A.仍为平行光束 B.变为发散光束 C.变为会聚光束 D.无法确定 27.(改编)星期天,小芳按照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的操作要求,验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一支普通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所示。如果把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会看到什么现象?小芳记录了这个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其中有错误的是( )

A.先成虚像,后成实像 B.笔尖一直变长变大

C.到某一位置时,笔尖突然改变方向 D.笔尖先变长变大,后变短变小 28.在某歌唱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改变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

【题型概述】选择题是目前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覆盖广、干扰性强、评卷客观快捷等特点。选择题在多角度、多层次考察同学们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水平的同时,还考察同学们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试题功能的不同,我们可以把选择题分为概念辨析类、规律应用类、计算判断类、分析推理类、综合类等几种类型。 【核心技巧】技巧1:巧记关键词

(1)描述响度的词语:大、小、洪亮、震耳欲聋、轻声细语等。 (2)描述音调的词语:高、低、尖细、低沉等。 技巧2:巧用研究方法

(1)转换法:用“弹开的乒乓球”、“跳动的碎纸屑”“溅起的水花”等易于观察的现象证明发声体在振动。 (2)科学推理法:根据“空气越少,听到的声音越小”推理真空不能传声。 技巧3:巧避误区

(1)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但我们不一定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声源不振动,不再发出声音,但原来的声音仍可以传播(回声)。 (2)不同频率的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同一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