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注意事项: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根据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 2.下列估计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0℃
B.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于340m/s C.某人脉搏每分钟跳动72次,因此频率就是72Hz D.人的正常体温是37℃
3.四季分明的无锡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4.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B.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 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来控制噪声的
6.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对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7.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是(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 B.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而沸腾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C.蒸发现象进行的比较缓慢,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D.液体蒸发时会吸热,有致冷作用;沸腾时要达到沸点,不需要继续吸热 8.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9.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 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
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 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的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第8题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自上而下会出现一条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带
B.如果在A 区间外侧放一只温度计,其温度计示数会升高 C.如果在B 区间外侧放一张照相底片,其上会被感光
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 12.把一个高0.8m的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身高1.6m的人以2m/s的速度沿垂直于平面镜的方向向平面镜走近,那么他在镜中的像( ) A.高度为0.8m,以2m/s的速度靠*面镜 B.高度为1.6m,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C.高度为1.6m,以2m/s的速度靠*面镜 D.高度为0.8m,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13.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 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
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14.阳光灿烂时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形光斑,关于这些光斑的形成及其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光斑是树叶的虚像,是由地面类似于平面镜成像形成的 B.这些光斑是太阳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光斑的大小是由于树叶的缝隙大小不同而造成的 D.圆形的光斑是因为树叶的缝隙都是圆形而形成的
15.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前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前、后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6.演奏钢琴时能听到声音是琴键敲击琴弦使其 发出的,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
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夜深后不能随意弹琴是在 控制噪声。 17.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
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份的_ ,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 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超声波是指每秒振动超过 次的 (可听声/不可听声) 18.红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一种用于探测生命迹
象的高科技援救设备,带有图像显示器且具有夜视功能,主要通过感知温度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其在黑暗中 (能/不能)工作。从山脚发射激光到山顶发射后再次接收到信号历时4×10-6s,则山的实际高度约为 m。
19.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①体温计是根据 的 性质制成的;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③体温计测量示数是 。
20.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 色光;若只被蓝光照
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 色的。
21.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水蒸气 生
成的,出现在玻璃窗的 表面(选填“内” 或“外” ),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
22. 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
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 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形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23.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
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 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二维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
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25.一位身高1.8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则镜中的像高 m,像到人的
距离是 m, 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6. 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
(1)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 , 。 (2)由图可知,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特点是 .
27. 如表格数据所示是不同物质的沸点和熔点(标准大气
压),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采用冷冻法可以把水与酒精从它们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将混合液由常温降温直至产生冰晶,首先分离出来的晶体是 (冰/酒精)。
(2)根据表中数据,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温度计。 (3)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水银中(如图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 (选“增加/不变/减少”)。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6分)
28. 作图题(4分)
(1)(2分)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2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
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倒立的像.在图乙中利用光线作出烛焰AB在塑料薄膜上像(保留作图痕迹)(2分)。
第28题(1) 第28题(2)
29.(5分)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过程 拨动钢尺,保持振幅相同,运用的科学方法方法 是 法,此时探究的是声音的音调与 的关系。 现象 。由此可见声音音调与 有关。 问题 在桌面上撒些碎纸片,敲击桌子,发现桌子发声的同时,碎纸片被弹 缩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音调越来越 讨论 起,由此证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30.(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 试管、 温度计、圆底烧瓶等器材进行了以下实验。
(1)请你指出图甲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 。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0 90 1 92 2 94 3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①第3min温度计示数如上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上面丙图中的 (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有同学认为为了方便读
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沸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填“高”或“低”)。
(2)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的烙铁头是一种合金.所谓合金就是不同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融合物或冷却后的固态.下表列出了几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其中难以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 .
金属 熔点∕℃ 沸点∕℃
31.(8分)小华路过街头蒸包子的早点店铺发现在室外的液化石油气罐外表面上部布满小水珠,下部覆盖有一层厚厚的冰层(如图甲),因此他想探究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罐表面出现这些现象呢?他马上通过手机天气功能查询到此时的天气情况(如图乙)。
铁 1535 2750 铜 1083 2567 锌 419.5 907 银 962 2212 金 1064 2807
第31题图甲 第31题图乙
(1)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得知:气罐上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下部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两类物态变化都需要 热量。
(2)由当时天气情况可知,此时环境温度为 ,该现象分析可知液化石油气罐
的温度应 (低于/等于/高于)环境温度,可见液化石油气在使用的过程中 热量,导致气罐内的液化气的温度降低,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3)同样时间在家庭使用中该现象却很少出现,针对该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家庭里使用时环境温度比较高,环境中的水蒸气含量比较少 B.店铺中液化气燃烧使用比较多,因此吸收热量多,内部液化气降温较大 C.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包子铺周围空气湿度较小,水蒸气更容易发生物态变化 D.上部和下部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气罐内液化气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32.(7分)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原因是 ;
(3)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放置在方格纸上; (4)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关系。
(5)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
A.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6)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4.00cm。随后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
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
(7)如右图(a)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b)图中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
33.(5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冰熔化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有快有慢。他们想知道影
响冰熔化速度的因素,于是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2:冰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其熔化速度。
(1)请你列举生活中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 。
(2)小丽同学对“猜想2”有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猜想2”,小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量出50mL蒸馏水3份,分别倒入容积都为50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时间。 (d)用字母A、B、C分别给3个烧杯做标注。
(e)把模型盒从冰箱里拿出来,迅速将每个冰块放入对应的烧杯中。 (f)观察并记录三冰块完全熔化所用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实验中的三冰块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①该实验方案中步骤(a)、(b)的设计目的是: 。获得冰块的过程是利用了水能在低温下 成冰。
②小丽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冰的形状会影响冰块熔化速度。在这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是 ,并说出理由: 。
八年级物理期中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C
二、填空题(本题共35空,每空1分,共35分)
16.振动;音调;声源处; 17.蒸发;吸收;20000;不可听声 18.3x108m/s;能;600; 19.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35-42℃;36.5℃ 20.红;黑; 21.凝华;内表面;凝固; 22.升华;吸收;熔化; 23. 5;0.8; 24.吸收;反射 25. 1.8;6;不变
26. 温度;状态;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7.冰;酒精;增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5分,每空1分)
28. 作图题(4分)略
2 D 3 D 4 B 5 D 6 D 7 D 8 A 9 A 10 11 12 13 14 15 D D C A B D 29.(1)控制变量 ; 频率 (2)高;频率; (3)振动; 30.(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部;①96;A ②图略;不变;低 (2) 锌
31.(1)液化;凝华;放出; (2)11℃;低于;吸收;汽化; (3)C; 32.(1) 2 (2)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竖直 ;(4) 像与物的大小;(5)B; (6)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 (7)略
33.(1)略;(2) ① 控制质量相等、改变形状 凝固 ;
② 球体 在体积相同时,球体的表面积最小,吸收的热量最少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