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一中2019~2020学年开学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考号;在答题卡相应栏内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将考试科目、准考证号涂在答题卡上。
2.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Ba 137
B. 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杂质时,可通过加入适量Ba(OH)2溶液除去 C.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遇稀硫酸显蓝色
D. 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6. 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HCl,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是( )
A. 石灰水
B. 生石灰
C. 碳酸钙粉末
D. 熟石灰
7.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A. Na2CO3→NaOH C. NaNO3→NaCl
B. CaCO3→Ca(OH)2 D. FeSO4→CuSO4
8. 下列选项中除杂试剂(括号内)选用正确的是( )
A.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盐酸)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浓硫酸)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1.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氯化钠
B. 蔗糖
C. 氯气
D.铁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氯化钙)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氧气) 9. 下列物质可直接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盐的有(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2. 下列分散系属于悬浊液的是( )
A. 牛奶 C. 泥浆水
B. 蔗糖溶液 D. 氢氧化铁胶体
A. 仅①②③ C. 仅②④⑤
B. 仅①④⑤ D. 全部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钠块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可析出单质铜
B. 相同质量的Na2O2分别与足量水、CO2反应放出等质量的氧气 C.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 不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
11. 有人设想将碳酸钙通过特殊的加工方法使之变为纳米碳酸钙(即碳酸钙粒子直径达到纳米
级),这将引起建筑材料的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下列关于纳米碳酸钙的推测正确的是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Cl2→Cl
2--
B. I→I2 D. CuO→Cu
-
C. SO2→SO3
4. 在含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加入KOH溶液之后,下列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 )
A. NO3
-
B. Na
+
C. Ba
2+
D. Mg
2+
5.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第1页,共6页
A. 纳米碳酸钙是与胶体相似的分散系
B. 纳米碳酸钙分散到水中所得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纳米碳酸钙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完全不同 D. 纳米碳酸钙粒子不能透过滤纸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H+,但NaHSO4不属于酸,属于盐 B. 盐酸、浓硫酸都属于酸,也都属于化合物
C. Na2O、Na2O2、CaO都能溶与水生成碱,它们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D. HCl属于非电解质
13.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雾、稀豆浆、淀粉溶液均属于胶体
B. 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 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 向25ml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得Fe(OH)3胶体 14. 一种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mg•L-1)为Ca-48.00、K-39.00、Mg-3.10、Zn-0.08、F-0.02等,则对此矿泉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矿泉水不导电 B. 该矿泉水能导电 C. 该矿泉水是电解质 D. 该矿泉水是非电解质
15. 依据现有知识分析判断,下列离子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 NaOH + KCl = NaCl + KOH B. AgNO3 + HCl = AgCl↓+ HNO3 C.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D.BaCO3 + 2HNO3 = Ba(NO3)2 + H2O + CO2↑
16. 在离子反应xR+ + yH+ + O2 =mR3+ + nH2O中,n和m分别为( )
A. 2、2 B. 2、3 C. 3、3 D.2、4
17. 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HNO3 + Na2CO3,HCl + CaCO3
B. HNO3 (足量)+ Na2CO3,NaHSO4(足量)+ K2CO3 C. HCl + NH3•H2O,H2S + KOH D. BaCl2 + CuSO4,Ba(OH)2 + NaHSO4 1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 Fe2O3 + 6H+ = 2Fe3+ + 3H2O B. 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Al + Hg2+ = Al3+ + Hg
C.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Ba2+ + SO42- = BaSO4↓
D. 碳酸氢钙溶液与盐酸反应:Ca(HCO3)2 + 2H+ = Ca2+ + 2H2O + 2CO2↑
19. Fe3+、SO42-、Al3+和X四种离子以分子数之比2:4:1:1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X可能是
( ) A. Na+
B. OH-
C. CO32-
D.Cl-
20.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32-、OH-等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将Cl-、
CO32-、OH-依次检验出来,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 A. ①②④②③
B. ④②①②③
C. 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③②①
21. 一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SO42-、Cl-、CO32- B. 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Mg2+、Na+、HCO3-、SO42- C. 含有大量OH-的溶液中:Mg2+、NO3-、Cl-、SO42- D. 含有大量Na+的溶液中:H+、K+、SO42- 、NO3-
22. 在某体系内有反应物和生成物5种物质:H2S、S、FeCl3、FeCl2、HCl,已知H2S为反应
物,则另一反应物是( ) A. FeCl3
B. FeCl2
C. S
D. HCl
第2页,共6页
23. 在下列反应中H2O的作用与反应Br2 + SO2 + 2H2O = H2SO4 + 2HBr中H2O的作用不同的
是( )
A.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B. 4Fe(OH)2+O2 + H2O = 4Fe(OH)3 C. Cl2 + H2O = HCl+ HClO D.2 Na + 2 H2O = 2NaOH + H2↑ 24. 根据反应:
①Fe + Cu2+ = Fe2+ + Cu ②2Fe3+ + Cu = Cu2+ + 2 Fe2+ ③2 Fe2+ + Cl2 =2Fe3+ + 2Cl- ④HClO + H+ +Cl- = Cl2↑ + H2O
可以判断出各微粒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氧化性:HClO > Cl2 > Fe3+ > Cu2+ > Fe2+ B. 氧化性:Cl2 > HClO > Fe3+ > Cu2+ > Fe2+ C. 还原性:Fe > Cu > Cl- > Fe2+ D. 还原性:Fe2+ > Cu > Fe > Cl-
25. 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
N2,该反应可表示为2 NH4+ + 3ClO- = N2↑ + 3Cl- + 2H+ + 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 还原性:NH4+ < Cl-
C. 反应中每生成1分子N2,转移6个电子 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26. 途中“−”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乙。下列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B C D 甲 H2SO4 KCl O2 Fe 乙 Na2SO4 K2CO3 CO CuCl2 丙 NaOH KOH CuO Ag 丁 NaCl HCl C HCl 27. 歌曲《青花瓷》唱道“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其中的“铜绿”即是铜锈,它的化学
成分是Cu2(OH)2CO3(碱式碳酸铜)。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的化学反应为2Cu+ O2 + CO2 + H2O = Cu2(OH)2CO3。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该反应中氧元素和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C. 该反应中Cu得电子,O2失电子,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D. 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只有两种元素
28. 小王同学在做实验时引发了镁失火,她立即拿起二氧化碳灭火器欲把火扑灭,却被实验老
师及时制止。原因是CO2可以支持镁燃烧,发生反应:2Mg + CO2 列关于该反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Mg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2,所以MgO是还原产物 B. 由此反应可以判断出氧化性:CO2 > MgO,还原性:Mg > C C. C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发生氧化反应 D. Mg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等于碳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
29. 菜谱中记载:河虾不宜与西红柿同食,主要原因是河虾中含有+5价砷,西红柿中含有比
较多的维生素C,二者同食时会生成有毒的+3价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MgO + C,下
第3页,共6页
A.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催化剂
B. 由上述信息可推知砒霜中含有的砷是+3价 C. 因为河虾中含有砷元素,所以不能食用 D. 上述反应中维生素C作氧化剂
30. 某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
定溶液中ClO-与ClO3-的离子个数比为1:4,该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Cl2的分子数比为( ) A. 21:5
B. 11:3
C. 5:1
D. 3:1
33. (每空1分,共6分)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
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
A. 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 (2)钠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后的产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A. Na2O
B. Na2O2 C. NaOH D. Na2CO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填空题
31. (每空2分,共8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①液态氯化氢;②小苏打;③固体纯碱;④二
氧化碳;⑤葡萄糖;⑥氢氧化钾;⑦氢氧化铁胶体;⑧氨水;⑨空气;⑩硫酸铁溶液。 (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 + OH- = 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⑦中缓慢加入①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每空2分,共4分)(1)写出Fe2O3与CO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
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写出Cu和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将该试管冷却后直立,滴加几滴水(如图Ⅱ所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每空1分,共5分)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3 (1)将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分散在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______________。 (2)MFe2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酸盐MFe2O4经过高温反应得到MFe2Ox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4)在酸性条件下,Fe2O42-容易转化为Fe2+,某反应体系中共存在下列6种粒子:Fe2O42- 、Fe2+、H+、H2O、Cu2O、Cu2+,则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 第4页,共6页 35. (每空2分,共10分)某溶液由K+、Cu2+、Ba2+、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 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其中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在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③在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③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每空1分,共7分)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固体完全溶解,并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 ①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 步骤1:按上图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步骤2:打开K1、K2,产生的氢气流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 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 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 ①添加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5页,共6页 开学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2Na + O2Na2O2;淡黄色;2Na2O2 + 2H2O = 4NaOH + O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 口,看是否复燃; 34(每小题1分,共5分) (1)胶体 1~5 A、C、B、C、C、 6~10 A、B、 D、B、B 11~15 A、C、B、D、A、 16~20 A、B、A、D、B 21~25 D、A、D、A、B 26~30 C、D、C、B、A 二、填空题(共 40分) 31(每小题2分,共8分) (1)①②③⑥;④⑤ (2)HCl + KOH =KCl + H2O (3)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变为黄色溶液 32(每小题2分,共4分) (1) (2) 33(每小题1分,共6分) (1)D; (2)D; (2)+2 (3)氧化还原 (4)Fe2O42- Cu2O 35(每空2分,共10分) 【答案】(1)K+、CO32-、SO42-; (2)Cu2+、Ba2+、Fe3+; (3)Cl-; (4)Ag++Cl-=AgCl↓; (5)NaHSO4+Ba(OH)2=NaOH+BaSO4↓+H2O。 36(每小题1分,共7分) (1) ①生成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具有漂白作用 ②2H2O2 = 2H2O+ O2↑ (2) ①长颈漏斗;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 ②氢气是可燃性气体容易发生爆炸 ③Na2O2 + H22NaOH 第6页,共6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