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语文 )学科“学、练一体”导学提纲
年级 九上 主备 谢 勇 课型 讲读课文 审核 学时 1课时 课题 《敬业与乐业》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 简介作者。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3、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重点) 4、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难点)
三、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要求:1、圈点批注,利用课文注释及字词典给生字注音,并注释
生词)
1、 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 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 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二、再读课文
4、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 5、 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6、 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 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 第二部分(第 段): 第三部分(第 段):
三.精读课文
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谈理由,并体会本文的演讲和口语特色
四、课后检测
(一)填空:
1、《敬业与乐业》选自《 》,作者( ) ,中国近代 ( )派代表人物,与其师 ( )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
2、这是一篇( ),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 》和道家经典《 》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 )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 )、( )、( )的重要性;最后,又用( )和( )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旁骛( ) 拣择( ) 衔着( ) 承蜩 ( ) 佝偻( ) 亵渎( ) 强聒不舍( ) 粘蝉( ) 层累( ) (三)、解释下列词语 ①断章取义: ②不二法门: ③安居乐业: ④强聒不舍:
五、学习评价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语文“学、练一体”导学提纲
年级 九上 主备 刘梅 课型 自读课文 审核 学时 1课时 课题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
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以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我们一起欣赏。 二、导学目标
1、理解伏尔泰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认识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4、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 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三、学习过程 1、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作者简介: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一)、
2、初读课文,完成自学检测
3、探究展示:
(1)从雨果的演讲中,你了解到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可以归纳为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诗化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含义。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4)作者认为“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的原因是什么?
(5)“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其中”两个方面“是指什么?
四、当堂检测(练习册16页1-6题)
1、根据注音写汉字:
( )落yǔn ( )咒zǔ zhòu ( )留mí 灵( )jiù 诉( )sòng 无( )liáo ( )驾líng 深suì ( ) ruì ( ) 智 yùn ( )涵 怜( )mǐn ( )尽职守kè 污( )miè 鞠( )gōng 2、词语解释:
陨落: 曙光: 灵柩: 盲目: 猖狂: 媚上欺下: 睿智: 恪尽职守: 肃然起敬: 3、练习册5、6题(16页)。 五、学习评价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语文“学、练一体”导学提纲
年级 九上 主备 向丽琼 课型 讲读课文 审核 学时 1课时 课题 《傅雷家书两则》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
傅聪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钢琴演奏家,可音乐界在论述他的钢琴造诣时,却往往把话题拉回到半个世纪前傅雷的一封封家书。今天我们学习《傅雷家书两则》,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舐犊深情。
二、学习目标
1、积累重要词语,了解作者傅雷,运用正确的格式写信。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重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三、学习过程及任务
(一)初读课文。
要求:1、圈点批注,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注释生词。
2、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3、掌握书信格式。 4、小组交流初读成果。 (二)细读课文。
要求:1、从文中找出能贯穿两封信主旋律的一个词。 2、请你说说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3、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4、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5、第二封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6、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
(三)精读课文。
1、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2、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
3、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
4、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5、怎样理解“赤子之心”?
6、有感情地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比喻说理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整齐划一的句子、启迪心智的句子„
品读你积累的句子,交流,共同鉴赏傅雷的文采。
四、课后检测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谀词( ) 扶掖( ) 重蹈覆辙( ) 廓然无累....( )
(二)解释下列词语: 重蹈覆辙: 刻骨铭心: 气吞斗牛: (三)简答题
1、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2、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四)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体会其含义。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含义: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含义:
(五)阅读课文地一封信,完成第1-3题
1、这封信是针对傅聪遇到的什么情况写的?中心是什么?
答: 2、傅雷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告诉儿子怎样面对消沉苦闷的?
答: 3、“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你有苦闷时向父母倾诉他们是怎样对待你的?你现在最想和他们说什么?
答:
五、学习评价
编写时间:2013年9月6日
恩施市小渡船中学语文“学、练一体”导学提纲 年级 九上 主备 刘艳 课型 自读课文 审核 学时 1课时 课题 《致女儿的信》 一、情景导入,激趣引题。 人类自有史以来,爱情一直被传唱不衰:地老天荒、海枯石烂,这是关于爱情的成语;牛郎织女、天仙配,这是关于爱情的传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关于爱情的诗句;还有爱情的俗语: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 „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正困扰着你,那些令人魂牵梦萦的情思正等着你长大,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致女儿的信>>中得到启示。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重点) 2.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这一写法的好处 。 3.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难点)
三、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3.文章主要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呈现的?
4.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
1.复述故事并思考: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读到哪三种东西?文中是用哪几个相同的字来表达的?
2.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3.上帝“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到“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三)精读课文
联系全文,探讨下面三句话的深层含义。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2.上帝久久的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的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3.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四、课后检测(基础知识积累、知识运用、拓展运用)
1.给加粗字注音。
一抔( ) 忐忑( ) 宿愿( ) 刹那间( ) 2.根据注音写字。
繁yǎn( ) zhù立( ) 繁zhí( ) bó然大怒(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14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 忐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化为乌有! 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的东西。
无与伦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帝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5.请你根据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作者的爱情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了本文之后,你觉得真正的爱情是什么?中学时代能不能谈恋
五、学习评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